人教统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2课《父亲、树林和鸟》同步练习D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86270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统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2课《父亲、树林和鸟》同步练习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统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2课《父亲、树林和鸟》同步练习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统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2课《父亲、树林和鸟》同步练习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统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2课父亲、树林和鸟同步练习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基础达标 (共8题;共61分)1. (6分) 选词填空。威胁威力沉重沉着(1) 原子弹可怕的1,震惊了全世界。 (2) 洪水正1着整个村庄。 (3) 面对考试卷,他1冷静,毫不慌张。 (4) 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1。 2. (10分) 写出本课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再组词。 彳 _ _讠 _ _3. (8分) 快乐拼写fi xingbnfnhufnymo_qun lh xindu z du ci_4. (8分) 写同音字。 m:_童 夜_色t:_苏 沿_弟bin:_认 争_方_qu:准_ 麻_退_ji:_乡_节_倍5. (2分) 用“充”字组成合适的词语,填在下面的句子中科教兴国这个策略_体现了时代的要求。这个产品畅销,货源也_。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文章很不错,语言优美,内容也_。6. (2分) 下面对饮湖上初晴后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首句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潋滟”突出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状态。B . 次句描写雨天中的山色,“空蒙”勾勒出西湖周围群山朦胧的景象。C . 最后两句将西湖比作西子,特别强调了西湖晴天的景色尤其优美。7. (20分) 根据课文 大自然的声音 父亲、树林和鸟 内容填空。 (1)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大啊,1!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2,如3如4。 (2) 父亲突然1,朝2的3的树林,4地望了又望,用鼻子5。 8. (5分) 按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重新排列句子,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 )毛主席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 )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 )接着,升国旗。(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2分)9. (8分) 课内阅读。 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这也说明它不属于鱼类。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有经验的人根据水柱的形状,就可以判断鲸的种类和大小。(1) 这段话介绍了鲸区别于鱼类的一大特征是( )。 A . 胎生B . 祖先生活在陆地或靠陆地的浅海里C . 哺乳动物D . 用肺呼吸(2) 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说法。( ) A . 吸气时喷出水柱B . 吸气时浮上海面C . 呼气时喷出水柱D . 呼气时潜入海底(3) 这段话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 A . 举例子B . 作比较C . 打比方D . 列数字(4) 这段话主要介绍了鲸的什么特征? 10. (8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苏州园林(节选)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回避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绝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绝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1) 短文中划线的词语“往往”能否去掉?请你写出这个词语的作用。 (2) 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 )的说明方法。 A . 举例子B . 做比较C . 打比方D . 下定义(3)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这篇短文的说明对象是_,说明对象的突出特征是_。(4) 根据短文第二自然段的描述,你觉得下面图_最符合该段所描绘的景象。 一:池沼上一模一样两座桥。二:池沼上一座桥,河边有堆砌整齐的石岸。三:池沼上两座不一样的桥,河岸边有高低曲折的石岸。11. (6分) (2019天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看书看得很快,但总是囫囵(hln)吞枣。他读过的书一本又一本,花(费 废)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是没留下什么印象。这使他很苦(恼 脑),疑心自己是不是记忆力不好。有一次,他(向像)著名学者朱熹请教。朱熹询问他的读书的过程后,给了他一番忠告,说:“以后不要只图快,哪怕一句话,也要重复多遍,总比一味往前赶效果好。读书一定要用脑想,用心记。”听了朱熹的忠告,陈正之这才明白,他读过的书所以记不住,不是因为记忆力不好,而是读书的目的不明确,方法不对头。他把读书多当成了目的,忽视了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样草草了事般读书,不但不能消化书的内容,而且不能重点地进行记忆,因此读的效果很差。陈正之接受了朱熹的忠告,他每读一段书,就想想这段书讲了什么,有几个要求,并留心把重点内容记住。经过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1) 请根据意思找出文中相应的成语。 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对所学的东西并不理解。_形容不断积累。_形容马马虎虎将事情办完。_(2) 读了本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3) 给本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4) 选择文中括号正确的字。 花_(费 废)苦_(恼脑)他_(向像)著名学者朱熹请教。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达标 (共8题;共61分)1-1、1-2、1-3、1-4、2-1、3-1、4-1、5-1、6-1、7-1、7-2、8-1、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2分)9-1、9-2、9-3、9-4、10-1、10-2、10-3、10-4、11-1、11-2、11-3、1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