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49781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州市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兰州市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兰州市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兰州市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字词书写1 . 根据拼音写汉字浮想lin( )翩zh( )目xio( )声匿迹cun( )聚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列文本,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国民阅读方式不再局限于报纸、书籍等传统阅读,相对于传统媒体,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新奇的阅读体验。那么新媒体时代,我们该怎样阅读?新媒体时代的阅读要有目的性。数据显示,在全球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中,知识份额已经由20世纪初的5%上升到今天的80%至90%。近50年来,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年的总和还要多。因此,不读书、不学习,必然跟不上时代潮流,不知选择,不会选择的阅读必然劳而少功,收效甚微。在阅读时,联系自己的思想、境遇、心情去读,从阅读中找到现实中自己的影子,这样的阅读才有益。新媒体时代的阅读要懂得自我甄别。它在为人们提供一种图文并茂、动静相宜的数字化阅读空间的同时,也为滋生低俗文化提供了温床,大量的信息垃圾易腐蚀读者灵魂,污染数字阅读生态文明。面对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数字化阅读环境,我们要善于甄别筛选海量而无序的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新媒体时代的阅读要做到相互补充。新媒体是纸质阅读的“作料”,数字化阅读带给人们一种视觉感官的愉悦和享受,好比走马观花,一目十行,甚至是囫囵吞枣,记忆只停留在表层,较纸质阅读,数字化阅读是一种“浅阅读”“碎片化阅读”。新媒体虽然阅读方便,信息量大,但毕竟是零星的,缺乏上下文情境和创作背景,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它不能替代系统化的学习,所以我们不能停留在网络上的阅读,还要延伸拓展阅读,把数字化阅读与走进书店、图书馆阅读结合起来。纸质阅读也可以借助新媒体快、全、杂的特点,补全系统,甚至找到不同的观点,丰富自己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使知识更加系统、全面、客观、深刻。通过互相取长补短,从“浅阅读”向“深阅读”递进,借助更多方式来完善我们的知识体系。新媒体时代更需要提倡全民阅读。要充分运用新媒体丰富的传播手段,调动起国民读书的热情,尤其是阅读要从少儿抓起,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高度的读书自觉。在大社会、大数据、大文化的新媒体背景之下,无论是电子书还是纸质书,只要能够传播阅读文明,打造书香社会,提高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就已足够。(材料二)近年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调查表时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数字化阅读接触率58.16468.27376.2注:数字化阅读指上网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MP5阅读等。(材料三)2018年对我国民众倾向的阅读形式的调查发现,38.4%的成年人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比2017年下降了6.7个百分点;有40.2%的人倾向于“手机阅读”,比2017年上升了5.1个百分点;有12.8%的人更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有7.7%的人倾向于“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0.8%的人“习惯从网上下载并打印下来阅读”。2 . 对(材料一)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是一篇议论文,但没有明确的观点。B本文以“新媒体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新奇的阅读体验”为论点,逐层展开议论。C本文以“新媒体时代,我们该怎样阅读?”为讨论话题,逐层展开议论。D本文先提出分论点,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即:“无论是电子书还是纸质书,只要能够传播阅读文明,打造书香社会,提高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就已足够。”3 . 为“新媒体时代的阅读要懂得自我甄别”这一观点选择论据,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它一切统统抛掉。爱因斯坦B三日不读书,自觉语言无味,对镜亦面目可憎。苏轼C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别林斯基D看书不能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顾颉刚4 . 对(材料一)第段主要论证方法及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运用对比论证,突出数字化阅读是一种“浅阅读”“碎片化阅读”。B运用比喻论证,突出纸质阅读是从“浅阅读”向“深阅读”递进。C运用比喻论证,强调纸质阅读更能完善我们的知识体系。D运用对比论证,强调数字化阅读与纸质阅读要相互补充。5 . 对以上三则材料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调动全民读书的热情,要从孩子抓起,电子书、纸质书都可作为阅读对象。B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接触率持续上升,多媒介阅读(数字化阅读、纸质阅读)时代已经到来。C国民纸质阅读接触率呈下降的趋势,数字化阅读取代纸质阅读的趋势不可逆转。D数字化阅读与纸质阅读各有优势,可以互为补充,从而提高全民族阅读水平。6 . 同学们阅读了这三则材料后纷纷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感悟”,既贴切又得体的一句是( )。A不论是纸质阅读还是数字化阅读,关键是要“读”,条件再好,不读一切都将落空。B我才不管什么“深阅读”,“浅阅读”,纸质阅读就是不方便,我就不喜欢。C数字化阅读既方便又新潮,碎片也罢,低俗也罢,都不影响我的喜爱。D科技的发展虽然为我们的阅读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但无助于解决阅读的乏味。7 .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四季雨的特点。春雨:_夏雨:_秋雨:_冬雨:_三、句子默写8 .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山光悦鸟性,。,但余钟磬音。油蛉在这里低唱,。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每归私第,读之竟日。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继续前进。四、对比阅读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乙)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注释慭慭(yny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狎(xi):态度亲近而不庄重(带有戏弄的意味)。(hn):怒吼。9 .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B尽其肉,乃去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行)C止增笑耳技止此耳(黔之驴)D因跳踉大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10 .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2)驴不胜怒,蹄之。11 . 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益 习 其 声 又 近 出 前 后 终 不 敢 搏。12 . (甲)文中屠户能够战胜狼,(乙)文中老虎能够吃掉驴,从屠户和老虎的角度,你得到的共同启示是什么?五、综合性学习13 .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前一阶段微信圈被一个广告刷屏:“世界再大,大不过一盘番茄炒蛋。” 广告讲述了留学美国的儿子深夜微信向妈妈求助,隔着时差父亲和母亲连夜录制番茄炒蛋的视频,最后男孩成功与友人聚会的亲情故事。这则由杭州招商银行用心策划的留学生信用卡广告,速递了一场漂洋过海的母爱,也让无数网友为之泪奔。某校也开展“博人眼球的广告”热搜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广告效应)探究下面材料,说说广告如何打动受众的心。(材料一)目前,我们生活中到处充斥着各种类型的广告,广告制作者并不仅仅希望将文字或图片信息传达出去,而且还要抓住受众情感体验 ,满足其自尊、自信的需要 ,使之萌发购买动机。(材料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广告的内容和形式有了多元化发展:多样而深邃的主题,时尚的元素,博人眼球的形式,独特的创意,个性化的诉求,鲜活的语言每一则广告的呈现都会带给人们一种全新的感官体验,广告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材料三)随着感性消费时代的到来 ,广告商针对广告受众的需求和心理,也打起了情感牌,注重以情动人。毫无疑问,每个人的“感动敏感带”都不同。崇尚以融于物品中的关爱来娱乐他人,像亲情、友情、励志、公益类情感诉求型的广告,屡试不爽。_(广告创意)请结合广告相关知识,谈一谈“世界再大,大不过一盘番茄炒蛋”这句广告词刷屏的原因。_(广告创作)“催泪广告深夜刷屏,眼泪与质疑齐飞。”对于漂洋过海的母爱,网友们褒贬不一,请你创作一句广告词跟帖,发表自己对母爱的评价,这句广告词必须运用对仗手法。网友跟帖:暖心的背后却是不为人知的心酸感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个人,正是你的父母。网友跟帖:温情的广告,掩藏着广告商“步步为营”的套路。你的跟帖: _六、命题作文14 . 大作文。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体裁不限(诗歌不得少于20行)。作文中不得出现涉嫌泄密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1)请以“真的不一样”为题,写一篇作文。(2)月,是中华民族文学作品中的经典意象。因为她,唐诗宋词多了一份温情;有了她,我们的生活多了一层诗意。请以“月光下的”为题,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