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48786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2014年12月31日夜发生的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文明出行,安全出行的重要性。B2014年11月25日上午,“向阳红09”船搭载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驶离江苏江阴,这是“蛟龙”号赴西南印度洋首次开展科考。C盐城高新区几大高新技术产业群已初具规模,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企业大部分竞争力不够强。D习近平在澳门大学讲述了自己从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汲取知识、开启智慧,希望澳大学生多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2 .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小时候常听老太婆口头语,“十年难逢金满斗”,意思是盛会难逢,参加后才知道原来如此。B“是一只老鼠。”我说,接着补充了一句:“也许是一只田鼠。”C在这个星球上,一切生物都在为了生存而竞争,而那些可怜的旅鼠怎么会想方设法去自杀呢!D据西域水道记记载,20世纪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河水丰盈、碧波荡漾,岸边胡杨丛生、林木茁壮。3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嘹亮(lio)笃志(d)棱镜(lng)咄咄逼人(du)B贮蓄(zh)菜畦(q)莅临(wi)人迹罕至(hn)C静谧(m)霎时(sh)欹斜(q)淅淅沥沥(l)D匿笑(l)菡萏(dn)收敛(lin)混为一谈(hn)4 .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合语境的一项是( )A为了节约粮食,我校开展“光盘行动”。(吃光盘中的东西)B站在季节的路口,感叹着生命如歌的谰语。(不真实的、骗人的话)C“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表示永远不改变、不变心。)D“一带一路”战略合作中,经贸合作是基石,遵循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共同谋划利益和福祉,进而实现互惠互利的共赢发展)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小题好一朵木槿花宗璞(1)又是一年秋来,洁白的玉簪花挟着凉意,先透出冰雪的消息。美人蕉也在这时开放了。红的黄的花,耸立在阔大的绿叶上,一点不在乎秋的肃杀。以前我有“美人蕉不美”的说法,现在很想收回。接下来该是紫薇和木槿,在我家这以草为主的小园中,它们是外来户。偶然得来的枝条,偶然插入土中,它们就偶然地生长起来。紫薇似娇气些,始终未见花。木槿则已两度花发了。(2)木槿以前给我的印象是平庸。“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它却得保性命,陪伴着显赫一时的文冠果,免得那钦定植物太孤单。据说原因是它的花可食用,大概总比草根树皮好些吧。学生浴室边的路上,两行树挺立着,花开有紫、红、白等色,我从未仔细看过。(3)近两年木槿在这小园中两度花发,不同凡响。(4)前年秋至,我家刚从死别的悲痛中缓过气来不久,又面临了中年人的生之困惑。我们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陷入极端的惶恐中。我在坐立不安时,只好到草园踱步。那时园中荒草没膝,除了我们的基本队伍亲爱的玉簪花之外,只有两树忍冬,结了小红果子,玛瑙扣子似的,一簇簇挂着。我没有指望还能看见别的什么颜色。(5)忽然在绿草间,闪出一点紫色,亮亮的、轻轻的在眼前转了几转。我忙拔开草丛走过去,见一朵紫色的花缀在不高的绿枝上。这是木槿。木槿开花了,而且是紫色的。木槿花的三种颜色,以紫色最好。那红色极不正,好像颜料没有调好;白色的花,有老伙伴玉簪已经够了。最愿见到的是紫色的,好和早春的二月兰,初夏的藤萝相呼应,让紫色的幻想充满在小园中,让风吹走悲伤,让梦留着。(6)惊喜之余,我小心地除去它周围的杂草,作出一个浅坑,浇上水。水很快渗下去了。一阵风过,草面漾出绿色的波浪,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色在一片绿波中歪着头,带点调皮,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7)去年,月圆过四五次后;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园旁小兴土木,盖一座大有用途的小楼。泥土、砖块、钢筋、木条全堆在园里,像是零乱地长出一座座小山,把植物全压在底下。我已习惯了这类景象,知道毁去了以后,总会有新的开始,尽管等的时间会很长。(8)没想到秋来时,一次走在这崎岖的山路上,忽见土山一侧,透过砖块钢筋伸出几条绿枝,绿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颤颤地开放! 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 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9)我跨过障碍,走近去看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仍是娇嫩的薄如蝉翼的花瓣,略有皱折,似乎在花蒂处有一根带子束住,却又舒展自得,它不觉得环境的艰难,更不觉得自己的奇特。(10)忽然觉得这是一朵童话的花,拿着它,任何愿望都会实现,因为持有的是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紫色的流光抛散开来,笼罩了凌乱的地。那朵花冉冉升起,倚着明亮的紫霞,微笑地看着我。(11)今年果然又有一个开始,小园经过整治后,不再以草为主,所以有了对美人蕉的新认识。那株木槿高了许多,枝繁叶茂,但是重阳已届,仍不见花。(12)我常在它身旁徘徊,期待着震撼了我的那朵花。即使再有花开,也不是去年的那一朵了。也许需要纪念碑,纪念那逝去了的,昔日的悲壮?5 . 阅读全文,请依次梳理作者对木槿花情感态度变化的过程。 答:我最初是:轻视_期待6 . 到木槿第二次开花前,作者已由惶恐不安到“习惯了这类景象”。通观全文,“这类景象”指的是什么?(答出两种即可)7 . 试从修辞角度赏析第(6)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8 . (8)段“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 ”这句话为什么反复出现,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9 . 文章先说印象中的木槿是平庸的,后说木槿花是“震撼了我的那朵花”,这样的安排有何妙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人生没有永远杨绛自从迁居三里河寓所,我们好像跋涉长途之后,终于有了一个家,我们可以安顿下来了。我们仨,却不止三人。每个人摇身一变,可变成好几个人。例如阿瑗小时才五六岁的时候,我三姐就说:“你们一家呀,圆圆头最大,钟书最小。”我的姐姐妹妹都认为三姐说得对。阿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阿瑗常说:“我和爸爸最哥们,我们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我又变为最大的。钟书是我们的老师,我和阿瑗都是好学生。虽然近在咫尺,我们如有问题,问一声就能解决,可是我们决不打扰他,我们都勤查字典,到无法自己解决才发问。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饭,都需我们母女把他当孩子般照顾。他又很弱小。他们两个会联成一帮向我造反。例如我出国期间,他们连床都不铺,预知我将回来,赶忙整理。我回家后,阿瑗轻声嘀咕:“狗窠真舒服。”有时他们引经据典的淘气话。我一时拐不过弯他们得意说:“妈妈有点笨哦!”我的确是最笨的一个。我和女儿也会联威一帮,笑爸爸是色盲,只识得红、绿、黑、白四种颜色。其实钟书的审美感远比我强,但他不会正确地说出什么颜色。我们会取笑钟书的种种笨拙。也有时我们夫妇联成一帮,说女儿是学究,是笨蛋,是傻瓜。我们对女儿,实在很佩服。我说:“她像谁呀?”钟书说:“爱教书,像爷爷:刚正,像外公。”她在大会上发言,敢说自己的话,她刚做助教,因参与编英汉小词典,当了代表,到外地开一个极左的全国性语言学大会。有人提出几“女”字旁的字都不能用,大群左派都响应赞成。钱瑗是最小的小鬼,她说:“那么,毛主席词寂寞嫦娥舒广袖怎么说呢?”这个会上被贬得一文不值的大学者如丁声树、郑易里等老先生都喜欢钱瑗。钱瑗曾是教材评审委员会的审稿者。一次某校要找个认真的审稿者,校方把任务交给钱瑗。她像猎狗般嗅出这篇论文是抄袭。她两个指头,和钟书一模一样地摘着书页,稀里哗啦地翻书,也和钟书翻得一样快,一下子找出了抄袭的原文。一九八七年师大外语系与英国文化委员会合作建立中英英语教学项目,钱瑗是建立这个项目的人,也是负责人。在一般学校里,外国专家往往是权威。一次师大英语系新聘的英国专家对钱瑗说,某门课他打算如此这般教。钱瑗说不行,她指示该怎么教。那住专家不服。据阿瑗形容:“他一双碧蓝的眼睛骨碌碌地看着我,像猫。”钱瑗带他到图书室去,把他该参考的书一一拿给他看。这位专家想不到师大图书馆竞有这些高深的专著。学期终了,他到我们家来,承认他“得益不浅”。阿瑗是我生平杰作,钟书认为的“可造之材”,我公公心目中的“读书种子”。她上高中学背粪桶,大学下乡下厂,毕业后又下放四清,九蒸九焙,却始终只是一粒种子,只发了一点茅茅。做父母的。心上不能舒坦。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二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节选自我们仨10 . 钱钟书、杨绛夫妇学贯中西,却对女儿“实在很佩服”。段详细回忆了女儿钱瑗的三件事情,简要概括。11 . 作者觉得女儿“始终只是一粒种子,只发了一点芽芽。做父母的,心上不能舒坦”。你是如何理解作者这种心情的?12 . 理解下面加下划线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自从迁居三里河寓所,我们好像跋涉长途之后,终于有了一个家,可以安顿下来了。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13 . 全文的主旨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概括。三、文言文阅读阅读甲乙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周公诫子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乙)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注)行:操行。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淡泊:清静寡欲,没有奢望。致远:达到远大的目标。淫慢:荒淫,怠惰。励精:振奋精神。意:意志。接世:合于世用,为社会所用。14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静以修身/子无以鲁国骄士。B周公诫之/夫君子之行。C非学无以广才/土地广大。D守以俭者/俭以养德。15 . 选出停顿正确的一项( )A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C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D淫慢则/不能/励精16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2)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17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篇短文都是诫子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B甲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C乙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要立德修身。D“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不是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也不是下文的总起.18 . 甲乙两文都是诫子篇,教子的角度有什么不同?四、句子默写19 . 古诗文名句默写。(1)野芳发而幽香,_。(欧阳修醉翁亭记)(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范仲淹岳阳楼记)(3)沉舟侧畔千帆过,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江山如此多娇,_。(毛泽东沁园春雪)(5)_,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6)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写道: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刘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_,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五、综合性学习20 . 填空。(1)鲁迅先生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是_,其中给我送山海经的人是_,帮我修改讲义并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人是_。(2)下面是一位记者对接受采访的某著名作家之子说的一段开场白,其中有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其中的2处,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进行修改。记者:大家知道家父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作品广为流传,在文坛小有名气。我在上中学时候就读过他的不少作品,至今还能背诵其中的段落。您是他老人家的犬子,能在百忙之中有幸接受我的采访,我对此表示感谢。将_改为_ 将_改为_六、作文21 . 作文题一、经历是人生旅途中的足迹,是一种生命过程,有经历就有积累,有经历就有经验,有经历就有磨砺,有经历就有成长,所有的经历都是人生旅途中的一笔财富请以“经历了_,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作文。题二、回首岁月,品味生活,童年的快乐多了一份色彩,妈妈的唠叨多了一份温馨,老师的批评多了一份关爱这一切伴随着我们茁壮成长。请以“_伴我行”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用恰当的词语把作文题目补充完整;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