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49121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宁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南宁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南宁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宁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改善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修改:将“改善”改为“提高”)B在社会转型时期,对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尤为重要。(修改:在“青少年”后面加“进行”)C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关系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能否顺利开展。(修改:在“采取”前加“能”)D为减少沙尘暴的危害,有关部门制定出防沙措施,调查研究了沙尘来源。(修改:将“制定出防沙措施”与“调查研究了沙尘来源”对调)2 . 结合句意,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欣欣然:草木茂盛、充满生机的样子。)B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朗润:明朗、润泽。)C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落地:这里指婴儿出生。)D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烘托:陪衬,使明显突出。)3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肯求乱蓬蓬天伦之乐人情炼达B盘桓侦辑队抑扬顿错雕粱画栋C渲染燃气灶草长莹飞销声匿迹D歌谣检字法不屑置辩无精打采4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诅骂(z)怅然(zhng)高踞(j)伫立(zh)B红绫(ln)哺乳(p)拽着(zhui)笨拙(zhu)C嗔怪(chn)怂恿(sng)暮霭(i)惩戒(chng)D蜷伏(qun)元勋(xn)虐待(le)麝香(sh)5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辩论会上,李明据理力争,口若悬河,逼得对手哑口无言。B在315消费日这一天,“一线”电台总会爆出许多揭露性的新闻,真是大快人心啊。C近年来,某电视台的一档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受到观众的喜爱,这正好印证了“物以稀为贵”的说法。D他苦苦的思索着,这究竟是什么道理。然而,在众目睽睽之下决不能就此作罢,遭人哂笑。二、现代文阅读阅读回忆我的母亲选段,完成各题。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6 . 简要概括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_;_;_7 . “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8 . 末句中的“这”指的是:9 . 第(3)段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是( )A具体生动的记叙B富有感情的描写C条理清晰的说明D议论兼抒情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关于朱德在南方的这些年月里,朱德指挥全军,打了几百次小仗,几十次大仗,经历了敌人的五次大围剿,在最后一次围剿中,他面对的敌人,其技术上的进攻力量(包括重炮、飞机和机械化部队)估计超过他自己的部队八倍至九倍,资源超过他许多许多倍。不论如何估计他的胜败,必须承认,就战术的独创性、部队的机动性和作战的多样性而言,他再三证明自己胜过派来打他的任何一个将领,而且无疑建立了中国革命化军队在游击战中的不可轻侮的战斗力。从纯粹军事战略和战术上处理一支大军撤退来说,中国没有见到过任何可以与朱德统率长征的杰出领导相比的情况,他部下的军队在西藏的冰天雪地之中,经受了整整一个严冬的围困和艰难,除了牦牛肉以外没有别的吃的,而仍能保持万众一心,这必须归因于纯属领导人物的个人魅力,还有那鼓舞部下具有为一个事业英勇牺牲的忠贞不贰精神的罕见人品。至少我个人是不可能想象蒋介石、白崇禧、宁哲元或者中国任何其他一个国民党将领能够在这样的条件下保全一支军队的,更不用说还能够在这样的考验结束时真的做到卷土重来,发动一场大进攻,在敌军为了防止他突破而从从容容地构筑了好几个月的防线上,打入了一个楔子。我走马西北的时候,朱德在做的正是这样一件事。朱德爱护他的部下是天下闻名的。自从担任全军统帅以后,朱德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总司令告状而且也常常这样做。朱德向弟兄们讲话往往脱下他的帽子。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朱德这样叙述他一生的经历:朱德就这样简单地结束了他的自述。但这些朴素的话,是许多年不能想象的最最生动的人生经历的辉煌纪录这是一个大胆无畏和大公无私的故事,一个无比勇敢和智慧的故事,一个难以相信的苦难的故事,一个为着忠于一个为民族的自由解放而斗争的伟大主义而丢弃个人享受、财富和地位的故事。朱德一生的经历与中国民众的命运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从他的一生中可以看出红军奋斗的原因。请容许我再引用韦尔斯女士的话:“红军是一支十分年轻的军队,为旧中国前所未有。对于这支军队来说,朱德是稳定的象征,是同传统和过去历史间的联系,因为他在内地亲身经历了清朝以来整个革命运动的发展最缓慢和最根本的阶段。他曾经生活在中国内地两个最落后的省份云南和四川。当沿海一带瞬息万变的变化传到这些一潭死水一样的地方的时候,这些变化必须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才能站得住脚。“朱德是在中国第一批新式军校里受到共和派名将蔡锷的训练的。他接着在法属印度支那边界和四川、云南的山间要塞担任卫戍任务时又学得特殊的游击战术,这后来对红军有很大的贡献。在政治上,他首先在一九九年以同盟会会员的身分为民主政治而奋斗,接着加入了国民党,最后完全自发地寻找共产党,在一九二二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最老的党员之一。从朱德远道跋涉,到上海、北京、柏林找寻共产党这件事,可以看出他日后成为三次革命的领袖所具备的自发精神和坚定目标。“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如果没有它的两个孪生天才朱、毛,是无法想象的,毛泽东是这一斗争的冷静的政治头脑,朱德是他的热烈的心,以行动赋予了他的生命。”(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10 . 朱德是一个怎样的将领?请结合一至三自然段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11 . 阅读下列句子,完成括号中的任务。(1)在敌军为了防止他突破而从从容容地构筑了好几个月的防线上,打入了一个楔子。请写出“楔子”在文中的含义)(2)朱德是他的热烈的心,以行动赋予了他生命。(请写出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12 . 文中写道:“朱德这样叙述他的经历。”但选文略去了这部分文字。那么朱德自叙了哪些内容呢?请根据后文和平时的阅读记忆,概括叙述其中两个方面内容及具体事例。13 . 红星照耀中国于1937年10月第一次出版,到11月已发行了五版,不到几个月,就轰动了国内以及国外华侨所在地。请简述它畅销的原因。三、句子默写14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参差荇菜,_,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经关雎)(2)落红不是无情物,_。(龚自珍己亥杂诗)(3)群臣吏民,_,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4)安得广厦千万间,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7)伤心秦汉经行处,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8)四面歌残终破楚,_。(秋瑾满江红)(9)过零丁洋中写出了国家和个人境遇的诗句是_,_。(10)醉翁亭记中体现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的句子是_,_。四、诗歌鉴赏15 . 分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中“风怒号”三个字的表达作用。五、课外阅读(二)齐人攫金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y,出售)金者之所(地方),因(乘机)攫(ju,抢)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徙见金。”16 . 、解释下列划线词: 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 因攫其金而去徙见金17 . 下列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清旦衣冠而之市B吏捕得之C学而时习之D驱之别院18 . (小题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9 . 齐人大胆攫金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原话回答)六、综合性学习20 . 综合性学习。某校七(1)班决定以“书香满校园,共享读书乐”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故事会)请收集一个“名人读书故事”,并简述故事情节。_(2)(心情树)小冠同学在活动后写了一段感想,请你根据提示帮他修改。(A)学校以培养同学们读书兴趣为出发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后,同学们都有共同的感受:快乐阅读,健康阅读,有利于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B)今后,我一定提高认真阅读的习惯,多读书,读好书。(A)处画线句成分残缺,可在“_”一词后加上“_”。(B)处画线句搭配不当,可将“_”一词改为“_”。(3)(辩论台)下面是“网上阅读辩论会”的正方辩词,请写出反方辩词。正方:“网上阅读”利大于弊。中学生网上阅读可以学到书本阅读中学不到的知识,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地选择阅读内容,满足我们对知识的需求,还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我方相信,网上阅读必将成为我们中学生的最佳阅读方式。反方:“网上阅读”弊大于利。_七、作文21 . 作文请以“美丽的插曲”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以记叙、描写为主,兼用其他表达方式;内容充实,表达真情实感,行文流畅;全文不少于600宇,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