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3月)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49070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3月)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3月)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3月)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3月)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酝酿(ning) 褴褛(l)惟妙惟肖(xio)草菅人命(jin)B着急(zho) 提防(t)安然无恙(yng)一曝十寒(p)C偿还(chng) 盛满(chng) 方兴未艾(i)强人所难(qing)D干涸(h)地壳(qio)不屑置辩(xi)麻痹大意(b)2 . 下列语句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资。B授奖仪式每年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举行。C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俏,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D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谢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远景近景的层次。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阿长与山海经(节选)鲁 迅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3 .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4 . 阿长来问山海经,而“我”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 . 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说说它有什么表达效果。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6 . 作者为什么用“阿长与山海经”作为文章的题目?通过对这一段童年生活的回忆,作者抒发了对阿长怎样的感情?阅读选文立春,完成下列小题。立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到达时间点在公历每年2月35日(农历正月初一前后)。“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传统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5天为一候。“初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振始,三候鱼陟负冰。”由这三候的名称我们就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立春的季节变化特征告别了寒冷的冬天。春天已经到来,然而冬天的寒冷却还未能一时消失殆尽,它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慢慢消融,大地解冻才能使万物复苏,才能有万物生长的土壤。所以三候的说法,便十分准确的把立春这个阶段特征的预兆,形象的表现出来。关于初候,唐朝大诗人李白“春风吹破琉璃瓦”,精彩且夸张地形容了春风的力度;“二月春风似剪刀”则将春风的作用表现得淋漓尽致。春风吹绿了万物,吹融了冻土,吹醒了冬眠的动物。它们因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而蠢蠢欲动地向外界活动,因此也就产生了二候“蛰虫振始”。三候说的是潜伏在深水过冬动物的活动情况。整个冬天的寒冷已经过去,水面厚厚的冰也逐渐开始融化了,水底的鱼儿迫不及待的要到水面上来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于是便有了三候“鱼陟负冰”的说法。立春正当数九天里五九和六九这段时间,农谚中有“五九、六九消井口”的说法。在北京的农村,以前的人们主要是从井里往外打水,一个冬天井口结下的厚厚的冰层已开始融化。因此,人们从每天打水的井台上也可以感受到大地在一天天变暖。村边水涧小溪上的冰层,在阳光的照耀下由透明逐渐变为白色的孔洞状,慢慢化去,河水、小溪都开始恢复了往日自然的吟唱;南方的池塘里或小溪旁,鸭鹅在水中展翅,自由欢快地游荡嬉戏觅食,“春江水暖鸭先知”,动物们用自己的身体来直接感受春的暖意,而人们用增减衣服来适应天气的变化。在这时期,民间还有“人不知春草知春”的谚语,看那屋角边、石缝旁以及大山脚下、土坡旁向阳的地方,青草在春寒料峭的时候也冒出了绿芽,而在这时候,人们蹋踩路面,还会感觉到冰凉坚硬。自然界的动植物就是这样,它们的生命力就是如此顽强,它们的生长消亡都只为适应大自然所提供的条件,而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它们提供给人们的表象信息就是大自然的规律。春天乍暖还寒,冷暖交替,这样忽冷忽热的气候,更加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容,“早春孩儿面,一如两三变”、“春日乱穿衣”这些俗语都是用来形容春天气候的复杂多变。在立春的十五天时间内,二十四番花信中的三信迎春花、樱桃花和望春花相继开放,它们都向人们预报着春天的气息。树上的花,加上阳坡生长的鲜嫩的散发着芳香的小草,告诉农民得赶快备耕了。立春,带给人们的是欢欣鼓舞。(节选自彭书准编著的二十四节气)(注)物候,指动植物或非生物受气候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季节变化现象。例如,植物的萌芽、开花、结果、结实;动物的蛰眠、始鸣、繁育、迁徙等。非生物现象,例如,始霜、始雪、初冰、解冻等。(链接一)古代诗歌中的物候: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链接二)农历新年,即春节。春节一般都会在立春时节,这正是数九天中五九、六九的时间,所以春节和立春的相对时间也不固定。农谚说“春打六九头”,意思是说立春一般是在六九的第一天。但是也有的年份是在五九的最后一天,因此农谚也有“春打五九尾”的说法。由于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公转来计算的,因此与农历闰月闰日的情况不好对应,所以,有的年份在春节前的腊月里就已经立春了,然后加上年初春节后的立春,这一年就有了两个立春节,叫做“两春夹一冬”。在腊月里就进入立春,则腊月立春后的正月里就肯定没有立春节了。倘若感伤闰月或闰年,则立春就会推到明年的正月。这样的年份就会全年都无立春节气。“春打六九头”或“春打五九尾”是经常而又不规则的交替着,两春夹一冬和全年无立春的情况也是在不断出现。二十四节气的计算是按照太阳在黄道上公转的角度来确定的,这与我们现在在天文学上的计算是一致的,因此,古人确定节气的理论是非常科学而成熟的。7 . 选文第段中说“春天已经到来,然而冬天的寒冷却还未能一时消失殆尽,它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慢慢消融,大地解冻才能使万物复苏,才能有万物生长的土壤。”它写出了立春的天气特点,请你从第段中找出与这一内容相照应的两个词语。8 . 请你判断(链接一)苏轼这首诗中,描写的是立春三候中的哪一候?并结合选文内容说出依据。9 . 阅读下面(表一)(表二),结合选文内容,运用(链接二)的知识,判断2017年的立春是属于哪一种农谚,解释原因并说出立春后的天气特点。时间节气2016年12月21日2016年12月29日一九2016年12月30日2017年1月7日二九2017年1月8日2017年1月16日三九2017年1月17日2017年1月25日四九2017年1月26日2017年2月3日五九2017年2月4日2017年2月12日六九2017年2月13日2017年2月21日七九2017年2月22日2017年3月2日八九2017年3月3日2017年3月11日九九(表一)时间节气2016年12月21日冬至2017年2月3日立春2017年1月27日除夕2017年1月28日正月初一(表二)三、句子默写10 . 古诗文名句填空(1)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句子_,_。(2)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3)_,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4)草树知春不久归,_。杨花榆荚无才思,_。(韩愈晚春)(5)木兰诗中描写战争频繁而惨烈,木兰经历; 漫长的战斗岁月而最终凯旋而归的两句诗是_,_。四、课内阅读阅读小石潭记,回答下列各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呜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耳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1 . 下列四项中加点字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全石以为底以其境过清B潭中鱼可百许头明灭可见C水尤清冽以其境过清D佁然不动月色入户,欣然起行12 . 下列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隔篁竹,闻水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写出了发现小潭的经过,给文章增加了探奇的情趣。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句子明写游鱼,暗写潭水的清澈,这种衬托的笔法极其巧妙。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作者成功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小溪两岸高高低低,凹凸不平,犬牙相错的特点,使我们倍感形象逼真。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这种原始的悄怆之景,衬托出了作者那种渴望热闹的心境。13 .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把地处幽僻的小石潭作为描写对象,意在借荒远之景,寓贬谪之怨,倾抑郁之情。B本文的作者是唐代柳宗元,其被贬谪到永州后写的山水游记总称为“永州八记”。在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C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幽深冷寂的环境和气氛,意在表现孤凄悲凉的思想感情。D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山水的描绘之中,直抒胸臆,表达了被贬流放的忧伤怨愤。五、诗歌鉴赏阅读下而的康诗,完成后面小题。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4 . “前朝”在这里是指。 15 . 赏析诗歌后两句的妙处。 六、语言表达16 . 在下面文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要熬一锅好粥,首先要有“好米”,米好,是粥好的前提;有了“好米”,还须用“文火”,即要用比较微弱的火用心地细细地熬;除此之外,熬粥还要持续,一锅好粥,少说也得熬一个小时。_,要遵循“好米、文火、持续”三大法则。首先要_,然后还须_,_,才能把书的精髓融入到一个人的血脉之中,让人享用不尽,受益无穷。七、名著阅读17 .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甲)我的邻居看中了我的一头母牛,他就会聘请这么一位律师来证明,牛是他的我作为母牛的真正的主人,却有两大不利之处。第一,我的律师几乎从摇篮时代起就一直是为虚假辩护的,现在要他来为正义辩护,他就很不适应辩护起来也一定是极不熟练的。第二个不利之处是,我的律师还得谨慎从事,因为那么多人都得靠干执法这一行活着,速判速决,律师的生意就要减损,这样即使他不招来法官们的不开心,也肯定会引起同行弟兄的敌意和仇恨。这种情况下,要保住我那头母牛,我只有两种办法。第一是出双倍的钱将我对手的律师买通,因为他所受的训练就是那样,我完全有理由指望他受金钱诱惑背叛他本来的当事人而倒向我这一边。第二种办法是让我的律师不要硬坚持说公理在我这边,要说得好像那母牛就属于我的对手似的。这种办法要是做得巧妙,我最终就会赢得有利于我的裁决,这是通过对种种事件的仔细观察而发现的;在这些律师的筹划安排下,错过一方更有机会获胜,特别是当那些派来裁决财产纠纷以及审判罪犯的人,都是经前面提到的那一宗派中的大宠臣或朝廷贵妇推荐,从这一职业中挑选出来的最有学问、最聪明的律师时(我和我朋友的案子就碰到了这种情况),错的一方就更有机会获胜了。这帮人因为一辈子都对公正和公道持有强烈的偏见,所以极需搞偏袒、两面派和压制的手段从一般的交谈中,还真很难找得出别的行业中有什么人比他们更卑鄙。(乙)一个人可以通过三种办法爬上首相大臣的位置。第一,要知道怎么样以比较慎重的方式出卖自己的妻女和姐妹;第二,背叛或者暗杀前任首相大臣;第三,在公开集会上慷慨激昂地抨击朝廷的各种腐败。但是英明的君王一定愿意挑选惯于采用第三种办法的人,因为事实证明,那些慷慨激昂的人总是最能顺从其主子的旨意和爱好。这些大臣一旦控制了所有的要职,就会贿赂元老院或者大枢密院中的大多数人,以此来保全自己的势力。最后,他们还借一种“免罚法”(我向它说明了这条法令的性质)以保证自己事后免遭不测,满载着从国民身上贪污来的赃物从公职上悄然引退下来。 (1)上面文段选自_,作者是_。 (2)爬上首相大臣的位置有哪三种办法?这样的描述有什么用意? _(3)结合甲段说说这部名著杰出的艺术特色。 _八、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材料一)2017 年的一次民调中,英国人将“最喜欢的作品”投给了街头画作失去气球的女孩。画中的女孩迎风而立,红色的心形气球从手中飘走。旁边写着:“希望永存。”英国时尚杂志认为,在艰困的“后脱欧时代”,这幅画反映了英国的政治气候,道出了大众的心声:。(材料二)班会讨论“涂鸦”是不是艺术?A 同学认为涂鸦是城市“牛皮癣”;B 同学不同意,他认为涂鸦是艺术的又一表现形式,并拿了以下几幅涂鸦创意作品给大家看。18 . 最适合填入材料一横线处的一项是( )A即使失去了,也别放弃希望。B小女孩在,希望就在。C只要希望在,一切终会再来。D失去心,就失去一切。19 . 材料二,A 同学说涂鸦是城市“牛皮癣”,他的意思是_20 . 请选择图一或图二,描述作品的创意及效果。要求:40 字左右。九、作文21 . 写作。请以“温暖的记忆”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内容具体,表达真情实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不少于600字。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