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教学调研(一)语文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46703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学期教学调研(一)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下学期教学调研(一)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下学期教学调研(一)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学期教学调研(一)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指出下列各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为宫室、器皿、人物。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为字共三十有四。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二、字词书写2 .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横线字注音。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产生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有熔铸了大漠粗犷( )豪迈的军旅之诗,有饱含历史cng( )桑巨变的呕心l( )血之作。这些诗流传千古,哺( )育了一代代人,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读诗诵诗,是提高文学素养、陶冶精神情操的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今年春已去,处处蔷薇花骆瑞生看到蔷薇花,却老是想着白居易的诗“紫薇花对紫微郎”,但是只在心里想想,不敢说出,恐怕蔷薇知道了会不高兴。北京的蔷薇真是开得好极了,安定门外大街,地坛正门前一溜都是开得顶茂盛的蔷薇前几日在通州的时候也看到这样一大片蔷薇,那时还和潇然约定晚上去偷摘几朵回去插在瓶子里,不过我只是说说罢了,没想真去摘,潇然却是真地想去摘,坐车路过那片蔷薇时,潇然就撺掇我去摘,我说我只是开玩笑罢了,潇然皱着眉头说,我可是说的真的,我不信地问,真是真的吗?潇然就郑重点头说是真的。我就苦口婆心地说,这是公共的,怎么能摘呢?看看就好了,潇然一笑,也不再说了。前几日重温水浒传,宋江一千人等见了宋徽宗出来后,各自都簪花而出,想来也是风雅至极。以前总有一种感觉,觉得男儿要是爱花的话就不好,显得过于柔婉或者伤情,现在看来,爱花也不见得是坏事,毕竟像是李逵那样的人物也是簪过花的。我现在倒是越来越爱花了,填词时,总爱那个花字,大概花最能引起人的情绪变动吧。走在路上,见到花也不禁多看几眼,若是看到满地残红,也不禁伤感己身,这些倒不足虚话,我总是如此白勺。李白的忆东山二首其一中有句: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全诗读后真有心旷神怡之感,蔷薇也有了仙风道骨的味道。前日和朋友走路见蔷薇,朋友说蔷薇格调不高,不管开得多热闹,不过路边俗物,只入俗人之眼耳。我却不然,花开自然需要人赏,既要人赏,何必开在深山老林,不让人见呢?这样的话就失之可爱了,艮像是钟南山隐士,待价而沽罢了。反倒是不避俗事,贴近人们的花显得更可爱。一株株长在路边,一朵朵开在路边,过路的不舍地看着,花也不骄矜,向看她的人笑笑,又在风中沉默了。蔷薇就是这样阿,虽然色可夺牡丹芍药,却无二者的傲然,不必非长在园圃,也不必非长在深宫,就在路边也能开得热热闹闹,毫不挑剔,所以我觉得蔷薇有灵气,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蔷薇才是大隐士呢。在我故乡似乎不常见蔷薇,反正我印象里不多,也或许那时尚不爱花,不多留意罢了。在北京来后,却发现蔷薇广植于街衢。于是写了一首诗说:今年春已去,处处蔷薇花。何必伤零落,折枝帝王家。我见别花倒是多伤感,见蔷薇却多豁达,不知道为什么,但是我又隐隐担心,要是等到蔷薇花落去的时候,怕是真要伤感一阵。蔷薇花开恰是春尽时,所以蔷薇多给人伤感之情,这也可见蔷薇的与众不同,百花皆是春天开,别的花纵然不是春天开,那也不会专挑春尽夏初来的时候开,唯独蔷薇,就在这个时候开了,似乎在说,百花只爱春风,我独不爱矣。为了显示自己的不爱,就专挑这个时候开,似乎有和春风赌气的样子,绝然一娇憨佳人也。蔷薇花花色极多,红白黄紫皆有,远远看去,蔚然如云,风过处,朵朵微颤,犹有清香,人不禁张眼吸鼻。蔷薇似乎和北京的景色很相宜,样子也够雍容,但心底却让人亲近,所以北京才会广植蔷薇吧。蔷薇很入诗人的眼睛,中国自古以来吟诵蔷薇的诗词就极多,比如李白写蔷薇的,就有数首,国外诗人吟诵蔷薇的也极多,我最近在做一本国外的诗歌选集,里面竟然也有数首蔷薇的诗,且大都直接以蔷薇命名,时间跨度也很久,从古希腊的萨福到现在的诗人都有写蔷薇。诗人写蔷薇,大都是褒扬的,可见蔷薇虽然开满寻常人家,倒也不染俗气。前几日看到蔷薇盛开,心中有所感,竟一扫平日的哀婉之气,蔷薇于我,真君子之交也。3 . 本文中的蔷薇有什么特点? 4 . 按要求品味语言。 (从修辞和景物描写的角度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1)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_(2)蔷薇花花色极多,红白黄紫皆有,远远看去,蔚然如云,风过处,朵朵微颤,犹有清香,人不禁张眼吸鼻。_5 . 文中多次写蔷薇花出现在水浒中、李白的忆东山二首诗中和好多古今中外的诗作中,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6 . 文章结尾说: “蔷薇于我,真君子之交也。”阅读全文,请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恬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乙)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磓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 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苏轼游白水书付过)(注)幼子过:苏轼的三儿子苏过。殆:大概。磓(du)石五丈:用五丈长的绳子系石投入水中,是测水深的方法。崖:边。巨人迹:巨大的脚印。掬(j):捧。馀甘:橄榄。7 . 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断一处) 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8 . 解释加点词语。(1)心乐之(2)日光下澈(3)度数谷(4)顾影颓然9 .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为坻,为屿不足为外人道也B乃记之而去停数日,辞去C其源殆可熟物高可二黍许D以其境过清能以径寸之木10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雪溅雷怒,可喜可畏。11 . (甲)(乙)两文都作于作者被贬谪之后,分别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五、句子默写12 . 默写。困于心,_,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双兔傍地走,_?(木兰诗)六、情景默写13 . 古诗文名句默写。观沧海中的“_,洪波涌起”写出了海水的澎湃磅礴,生发出诗人的“壮志”情怀。水孔子站在河边,发出“_,_”的慨叹,告诫我们要珍惜时光。诗人王湾在行船之上写下“_,_”,恰切地表现出当时江水浩渺、风平浪静的情状。“思乡怀人”是古代诗人反复吟咏的一个主题。唐代李益笔下“_,_”两句,写尽了戍边将士绵绵不绝的乡愁(夜上受降城闻笛):“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白借原本无知无情的月亮,将其人格化,寄托着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与同情。七、诗歌鉴赏14 . 尾句闲看中庭栀子花的是谁?“闲”字有何表达效果?八、综合性学习15 . 学习探究。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某班白话文阅读检测成绩统计表白话文阅读分值平均分得分率说明文阅读129.6180.05%记叙文阅读1613.0581.55%名著阅读94.9855.32%根据以上表格,得出的统计结论。请你以本班学生的身份给语文老师提教学上的建议。九、作文16 . 你们班一定有不少“牛人”吧?他们或是“读书迷”,知识丰富;或是“演说家”,善于表达;或是“大管家”,热心集体事务;或许还有体育健将、乐器高手、智力超人以“晒晒我们班的牛人”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提示:1.可以只写一位“牛人”,选取最能表现其“牛”的材料,突出其特点;如果这个人很多方面都“牛”,就要注意分清主次、详略,合理安排。也可以写几位“牛人”,每人只写一件事,但要突出他们各自不同的特点。2.语言可以诙谐、幽默一些,甚至带点儿调侃的味道,这样会增加文章的趣味性。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