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课时练习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45762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课时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课时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课时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课时练习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待了此行的地点、目的。B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C颈联描绘了一幅空阔辽远的月夜云天图,想象奇特大胆。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2 . 下列关于敬业与乐业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语言通俗,如话家常。B几处反问句的使用,恰到好处地把几个分论点阐释出来,有利于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C引用古籍名言时,运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D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的现场交流。3 . 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B其岸/势犬牙差互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D蒹葭/苍苍,白露/为霜4 .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由于它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所以更接近于通讯体裁。B苏轼,字子瞻,北宋著名文学家,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C藤野先生作者鲁迅,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本文记叙了作者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的过程和对对他的怀念。D列子是一部很有趣的著作,其中有大量的寓言,比如我们学过的咏雪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列子,是战国前期儒家代表人物。二、句子默写5 . 古诗文默写。(1)_,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诗经关雎)(2)蒹葭萋萋,_。所谓伊人,_。(诗经蒹葭)(3)青青子衿,_。纵我不往,_?(诗经子衿)(4)古人的送别诗多给人悲戚之感,但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的诗句是:_,_。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下列小题。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6 .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A这首诗是诗人崔颢登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吊古怀乡之情,这是一首律诗。B诗人通过写“昔人已乘黄鹤去”表现自己对“昔人”的羡慕,为乡愁情结的抒发做了潜在的铺垫。C前四句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了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两个“空”字表达了诗人的惊喜之情。D颈联描写了一幅天气晴好,江北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的春草繁茂深绿,一派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景。7 .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尾联。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春光好欧阳炯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8 . 笔下的初春有什么特点?9 . 此词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诗歌赏析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10 . 诗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写法?11 .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2 . 赏析颈联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13 . 诗人睹物生情,把自己比作“ ”和“”,流露出诗人之情。14 . 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前线情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C“直”“圆”两字精练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小题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5 . 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B颈联写诗人在江面上看到海市蜃楼的壮观奇秀景象。C诗人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D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16 . “山随平野尽”一句历来为后世所激赏,请从炼字的角度加以赏析。四、语言表达文本感知。17 . 阅读文章第一自然段,说说文章一开始写“礼品盒”有什么作用?18 . 你认为文章以一连串的问题结尾好不好,为什么?19 . 整理文章结构。五、综合性学习20 . 综合学习。根据下面的情景,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有一位女歌手,第一次登台演出,内心十分紧张。她的手心都在冒汗:“要是在舞台上一紧张,忘了歌词怎么办?”越想,她心跳得越快,甚至产生了打退堂鼓的念头。就在这时,一位前辈笑着走过来,随手将一个纸卷塞到她的手里,轻声说道:“这里面写着你要唱的歌词,如果你在台上忘了词,就打开来看。”她握着这张纸条,像握着一根救命的稻草,匆匆上了台。也许有那个纸卷握在手心,她的心里踏实了许多。她在台上发挥得相当好,完全没有失常。她高兴地走下舞台,向那位前辈致谢。前辈却笑着说:“_”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