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45669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有关语法方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来是想帮你一把的,可是没想到却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这真是我当初始料未及的。” 这句话中的“当初”和“始料未及”重复,删掉“当初”。B“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记录了探索救国真理和强国之路,展示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与美好前景。” 这句话是一个病句。C“红旗飘舞,狼吞虎咽,发表成绩,翻检一番” 分别是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D“十几年来,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情景时时出现在眼前。” 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情景”,谓语中心语是“出现”,补语是“在眼前”。2 . 下列加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概括文意要简练,要学会寻章摘句,断章取义。B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走,绝没有想到那竟是诀别。 C一个人对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了职业的神圣。D放眼望去,气象万千,面对这种沧海桑田的奇景,能不诗兴勃发吗?二、字词书写3 . 找出下列词语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犹豫不决 有感于怀 肺腑 褒贬 荒乱塞北 岂敢 庖官 斑师(1)_改为_ (2)_改为_三、现代文阅读阅读地平线,遥远的地平线,完成小题地平线,遥远的地平线肖复兴在城市,已经看不到地平线。被高楼大厦遮挡,地平线在遥远的天边。地平线,对于人们似乎可有可无,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看到看不到,不当吃不当穿的,又有什么关系呢?是,关系不大。但不能说一点关系都没有。对于我,看到地平线最多的时候,是在北大荒。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无论出工到田野,或者垦荒到荒原,或者收秋在场院,都可以看到遥远的地平线,连接着田野荒原的尽头,和天边紧紧地镶嵌在一起。早晨或黄昏时的地平线最为漂亮,有晨曦和晚霞,有朝阳和落日,地平线的色彩格外灿烂。而且,天空中呈现出的所有的灿烂,都是从那里升起、在那里落幕的。有一年的麦收,我们打夜班,连夜把地里的麦子抢收,拉回到场院里来。坐在铺满金色麦秸的马车上,迎着东方走,看见了地平线是怎样一点点由暗变青、怎样由鱼肚白变成玫瑰红的晨曦,那一刻的地平线,真的是诗情浓郁,像是变化万千的舞台,上演着魔术般的童话,让人心生向往。1974年的初春,我离开北大荒,队上派了辆牛车送我到农场的场部,赶车的是我的中学同学。黄昏时分,春雪还未化尽,牛车嘎嘎悠悠地走得很慢,似乎依依不舍。我不住地回头,看着生活了整整六年的二队,忽然看见一轮橙红色的灯笼一样巨大的落日,在以很快的速度下沉,一直沉落在地平线之外,光芒还弥散在四围。我生活了六年的二队,就在这一片金黄色和橙红色的光晕包围之中。第一次感到,地平线离我竟是那样的近,近得是那样亲近。第二天早晨,天气忽然变了,细碎的雪花飘飘洒洒起来。那一天,我的妹妹送我上了一辆敞篷解放牌大卡车,我坐在后车兜里。分手在即,不知未来,来不及道别,甚至连挥一下手都没有来得及,车子已经驶动,而且,吃凉不管酸地越开越快。很快,她的身影变小,和地平线融合在一起。春雪似乎是排着整齐的队伍,从地平线一点点地飘曳过来的。我看见,她顶着雪花在跑,一点一点的,变成了一片小雪花,淹没在茫茫的雪原之中。地平线,似乎在我的周围,像一个圆圈,像如来佛的一只巨手,紧紧地围裹着我,寒冷而凄切,不动声色,又幽深莫测。离开北大荒,回到了北京,我再也没有看见过这样开阔、这样让我感到亲近又难忘的地平线。再一次和地平线邂逅相遇,是几十年之后,在遥远的戈壁滩。那一年的夏天,我去青海柴达木盆地的西部,寻访阿吉老人之墓。老人是乌兹别克族,是第一位带领勘探队到青海寻找石油的向导。墓地在尕斯库勒湖畔,湖水全部来自昆仑山和阿尔金山融化的雪水,清澈如泪。湖水的尽头,便是地平线。站在湖边,遥望地平线,如同看大海和天相连,水天荡漾,天如水,水如天,是与别处不一样的感觉。几十年前,一群和我年龄差不多的北京学生,来到这里当石油工人。他们和我们一样,也到这里来寻访阿吉老人,也是站在尕斯库勒湖边,被那水天相连的地平线所吸引。和我不一样的是,他们竟然脱下鞋,挽起裤腿,走进湖水之中,向着那遥远的地平线走去。那个时代,对于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来说,拥有很多诱惑,膨胀着很多激情,便毫不犹豫地泼洒出最宝贵的青春。这一群年轻人被地平线所诱惑,把全部的激情投身于尕斯库勒湖中。想起这一切,地平线给予我的感觉,竟是那样激情澎湃,充满力量。前些天,看到何多苓那幅有名的春风已经苏醒。记得当时在美术馆看到这幅油画的时候,我很感动。画中那个坐在草地上、咬着手指的小姑娘, 带着对春天和未来的无尽遐想与渴盼,望着画面之外的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呢?是遥远的地平线。无论如何,我们经历了多少苦难、迷茫、失落,乃至付出整个青春甚至生命的代价,还是要相信,地平线是存在的,哪怕它在画面之外。4 . 读文章段,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写相关的情节。在北大荒看到漂亮的地平线,心生向往 _看到画中小姑娘遥望地平线,心生感动。5 . 简要分析第段画线语句是如何用形象的语言写出地平线带给人的感受的。6 . 读文章结尾段,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并说说这个问题对你阅读本文有怎样的帮助。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家园安宁我依然记得那座老旧的宅子,我五岁之前的时光,全部是在那里度过的。是质朴的上世纪 80 年代。只有在春天,村庄里的色彩,随着田野里花朵蔓延,麦浪起伏,才渐渐斑斓起来。床底下所剩不多的白菜,这时会被人忘记。人们扛着锄头,纷纷走出家门,在春天煦暖的阳光下,活动一下窝了一整个冬天的腰身,而后走向自家的田地。而我们小孩子,则被留在了庭院里看家。老宅的房门与庭院门,都是木质的,用了粗重的门闩,打开或者关闭时,总会伴随着沉闷的响声,好像雷声自远远的天边传来。不管多大的风,都不能将那扇门吹动。门槛也高,于是院子里飞奔的毛茸茸的鸡仔们,也只能“望槛兴叹”。姐姐去地里挖草,回来扔一捆给牛,抱一团给猪,再丢一把给羊,最后,才用铡刀剁碎了,拌进鸡食盆里。小鸡们早就口水横流,那一把灰灰菜还在铡刀下呢,就蜂拥过来,探头探脑,并趁着铡刀还未落下,蛇一样将脑袋倏然伸过来,扯下一小片叶子,便飞快朝墙角跑。院子里有很多树,梧桐、杨树、枣树、桃树、香椿、臭椿。它们都在春天里抽枝展叶,向着深蓝的天空努力地生长。A父亲在两株梧桐树中间拉起一根手指粗的麻绳,给我做成秋千。B我常常坐在上面,抬头望着空中飘来荡去的闲散的云朵。我记得每一朵云,即便它们从一团棉花,变成一头咆哮的狮子,又变成大片大片簇拥的雪。它们从未离开过我们的村庄,似乎这里是它们永恒的家园。坐在秋千上还未脱落乳牙的我也一直以为,自己是其中的一朵,一天天地成长,却永远不会离开这个小小的珍藏了我所有快乐的庭院。可是,爷爷奶奶一声令下,我们一家四口,从村子的南边,去往了村子的北边。我在新的庭院,一直长到十八岁,那里是牢牢扎入我生命深处的家园。我学会了辨识五谷,认识野花,观察大地与天空,感知四季。我常常坐在庭院里长久地仰头注视着天空,那里有飞鸟每天鸣叫着划过。父母在建房时随手植下的十几棵梧桐,跟我一起一天天地成长。春天,它们开出紫粉色的小喇叭状的花朵,拔下头上茶色的帽子,能吸出蜜一样的汁液。夏天,梧桐浓密阔大的叶子,像一把把遮挡着烈日的大伞。父亲在树下编筐,母亲缝补衣服,姐姐织发带,我则看书写作业。秋天,院子里每天都有树叶飘落,天空慢慢空旷起来,梧桐的枝干印在蓝色的天空上,成为疏朗的写意画。院子和平房上开始晾晒玉米、大豆和棉花,梧桐树上也被层层叠叠地捆绑上剥完了皮的玉米,站在平房上看下去,满院子的梧桐树都好似穿上了金黄色的新衣。左右邻居家的庭院里,也是同样的忙碌和拥挤。人们出出进进,并用高声的叫骂来舒缓秋收带来的紧张与疲惫。而到了冬天,整个村庄都闲适下来。雪一场接一场地下,人们踩着雪咯吱咯吱地进出庭院。麻雀在白色的脚印里跳跃着,寻找秋天遗落的稻谷。有时候风吹过来,雪便扑簌簌地从梧桐的枝杈间飘落,钻入我的脖颈,凉飕飕的,倏然化掉。这样永恒不变的四季,一年年地在庭院里经过。除了新生的弟弟从攀爬学会了奔跑,除了我和姐姐慢慢地长高,又像花一样绽放,庭院里的一切都以亘古的姿态静默着。风吹过来,连一粒尘埃也不会带走。灶房里烧火的风箱,一直呼哧呼哧地为我们的一日三餐卖力。梧桐在一年年地增加着年轮,井边的桃树却生长缓慢,好像在时光里只顾着开花结果。我也忘记了生长,在梦里。即便很多年以后,我离开了小小的村庄,再也不曾回去,却一次次通过梦境,抵达储存了我整个童年的小小的庭院。在那里,桃花盛开,梧桐茂盛,鸟儿啁啾。我仰头,望向被树叶掩映着的深蓝的天空,像一个孩子,一次次望向永无尽头的远方。7 . 下面两句话是原文第段中的句子,正确的位置应该是_在(A)处,_在(B)处。于是,一个人在家里看着鸡牛羊的我,便不会见得太过寂寞。于是光使不像冬天那毫无遮栏地洒满整个庭院,而是细细碎碎的,并在风里摇来荡去。8 . 第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9 . 第段独句成段,在结构上和内容上分别有什么作用?10 . 季节交替,梧桐变换着风景。请根据第 7 段内容,概括拾在不同季节里的情态。春天,_夏天,_秋天,_冬天,雪花从梧的权间飘落11 . 题目“家园”在文中有着丰富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醉翁亭记)(乙)己卯上元,余在儋耳。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糅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选自书上元夜游)(注)儋耳:今海南省儋州市,苏轼于1097年被贬至此。苏过,苏轼的小儿子。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韩愈赠侯喜诗说“君欲钓鱼须远去,大鱼岂肯居沮洳(浅水处)”,是借钓鱼寄寓对人事的感慨。12 .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树林阴翳(_)(2)太守谓谁(_)(3)予欣然从之(_)(4)盖自笑也(_)13 .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民夷杂/糅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B民夷杂糅/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C民夷杂/糅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D民夷杂糅/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14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放杖而笑,孰为得失?15 . 乙文苏轼“自笑”和“笑韩退之”的原因各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苏轼与欧阳修的思想境界有何共同之处?请联系甲、乙两文简要分析。五、句子默写16 .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1)_,萧萧班马鸣。(2)_,但余钟磬音。(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4)其真无马邪?_!(5)谁见幽人独往来,_。(6)_,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7)满面尘灰烟火色,_。(8)_,讲信修睦。六、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下面小题。猫说(明)薛垣余家苦鼠暴,乞诸人,得一猫,形魁大,爪牙铦且利。余私计鼠暴当不复虑矣。以其未驯也,絷维以饲,候其驯焉。群鼠闻其声相与窥其形类有能者屏不敢出穴者月余。既而,以其驯也,遂解其维絷。适睹出壳鸡雏,鸣啾啾焉,遽起而捕之。比家人逐得,已下咽矣。家人欲执而击之,余曰:“勿庸。物之有能者必有病,噬雏是其病也,独无捕鼠之能乎?”遂释之。已则伈伈泯泯,饥哺饱嬉,一无所为。群鼠复潜视,以为彼将匿形致已也,犹屏伏不敢出。既而,鼠窥之益熟,觉其无他异,遂历穴相告曰:“彼无为也。”遂携其类复出,为暴如故。余方怪甚,复有鸡雏过堂下者,又亟往捕之而走。追则啮者过半矣。余之家人执而至前,数之曰:“天之生材不齐,有能者必有病,舍其病犹可用其能也。今汝无捕鼠之能,而有噬鸡之病,真天下之弃才也哉!”遂逐之。(选自薛文清公文集)(注释)铦(xin):锋利。絷维:用绳子拴住。噬(sh):吃,咬。独:难道。伈伈(xn)泯泯:小心恐惧的样子。匿形致己:隐藏身体,招引自己。屏:躲藏。历穴:逐个洞穴。亟(j):很快。17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1)适睹出壳鸡雏(2)比家人逐得(3)鼠窥之益熟 (4)为暴如故18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未驯也此独以跛之故B鸣啾啾焉且焉置土石C一无所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觉其无他异其真无马邪19 .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群鼠闻其声相与窥其形类有能者屏不敢出穴者月余。20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1)余私计鼠暴当不复虑矣。(2)噬雏是其病也,独无捕鼠之能乎?21 . 本文和韩愈的马说都是借动物来写人,揭示了对人才误判的现象,请说说两文的主旨有何不同。七、名著阅读22 .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红星照耀中国中红军给战士规定了三条严明的纪律是:行动听指挥;不拿贫农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_)(2)昆虫记,又译为昆记物语,被誉为“昆虫的史诗”,作者是英国的笛福 。(_)(3)昆虫记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生动地描写出来,是一部优秀的科普著作。(_)八、综合性学习23 . 综合性学习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为了响应“珍惜自然资源”的主题,近日,我校“倡导低碳生活”系列活动精彩上演,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以下各题。(提取信息)在这次活动中,你要向同学们介绍“低碳”。请从下面的两则材料中各提取一条主要信息,作为你介绍的要点。信息一:_信息二:_材料一:目前,全世界二氧化碳日排放量高达605万吨,温室效应不断加强,每天损失可耕地3万公顷,损失雨林5700公顷,减少动植物种100200种。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有60正处于不断退化状态,支撑能力正在减弱。为此,人们开始关注低碳生活。低碳说穿了就是节能,低碳生活要求通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低碳量排放,比如节约每滴水、每度电、每粒粮食注意废物回收、资源的再生利用等,来减缓温室效应的扩大化。材料二:关于“低碳生活”关注度的调查(共120人) (活动形式)为了让更多的人践行低碳生活,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请你仿照示例,再补充一项活动。活动一:播放视频,引领低碳风尚活动二:发出倡议,激发低碳热情活动三:_(精彩宣传)“垃圾分类”是“低碳生活”的一个重要表现。学校需要在校园的显要位置张贴一条倡导实行“垃圾分类”的宣传标语,请你代拟一下。_九、作文24 .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作。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诗歌除外,文体自选;书写工整,标点正确,不少于600字。请以“我渐渐”为题写一篇文章,讲述你的故事,抒写你的情感。要求:依据自己的写作需要,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进行写作。燕子每次高飞前,总要先在低处飞行一段距离,积蓄力量,然后倏地向上,在天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