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学业适应性考试( 二) 语文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43699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学业适应性考试( 二) 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九年级学业适应性考试( 二) 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九年级学业适应性考试( 二) 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学业适应性考试( 二) 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国民革命军北伐。B骆驼祥子中,祥子在历经被抢劫、被敲诈、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另嫁他人等一次次打击之后,彻底丧失了生活的梦想,由原来那个老实、坚韧、健壮的祥子变成了狡猾、麻木、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C散文集朝花夕拾中表现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压制的文章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五猖会;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的文章是无常:揭示一些徒有虚名、草菅人命的“名医”的文章是父亲的病;展现自己走出故乡,希望通过外出求学寻找到救国救民真理这一过程的文章是有琐记和藤野先生。D在儒林外史中,严监生是以一个巧取豪夺、横行乡里的奸诈、卑鄙小人的形象出现的、围绕这点,作者记叙了好几件事情,其中描写最为生动传神的是云片糕事件。2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正义,礼记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是儒家经典之一。B社戏选自朝花夕拾,讲述了主人翁“迅哥儿”和一群小伙伴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的经历。C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即兴演讲稿,是闻一多在李公朴追悼会上发表的一次演讲。D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是我国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二、字词书写3 . 辨识形近字。欣(_)遂(_)亦(_)钦(_)逐(_)饮(_)隧(_)赤(_)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选择奚同发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考试,他整装而坐。同学们的琴声从耳边飘过,那一刻,他眼里噙满泪水。算算从6岁练琴至今近二十年,他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拉琴。连他自己都想不明白,一个人竟然可以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么久!上了音乐学院,他仍然是那种很规范的学生。老师一再对他说,你的技术真不错,可小提琴是门艺术,仅仅靠技术是不够的。他知道,主要是没感情。虽然与一把琴相伴了这么多年,但他对琴真的缺乏感情。儿时练琴,是在父亲一次次强迫下开始的。迄今为止,他都弄不明白为什么父亲要逼着他选择拉琴。多年来,练琴似乎成了他与父亲之间的一次次智力较量。他从来没有办法战胜父亲,比如说,为什么家里父亲在时就有电,父亲外出时就没了电。直到考上音乐学院附小他才弄清楚,是父亲把门外的电闸关了。他想趁父亲不在家看电视或打电脑游戏,根本不可能。那时候,每天除了上学,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练了那该死的琴,就连做梦都是如此。也曾上台演出,也参加了全国比赛,也获得过掌声和鲜花,但这一切并不能让他因此而快乐起来。一旦拉琴,一种从心底浸漫过来的忧郁,让他无法进入真正的音乐世界。老师多次提示他,如果能够把这种感觉带入拉琴,一定会有不凡的表现。但是他所有的情感只能存在于拉琴之前和拉琴之后,一旦握琴在手,弓弦相遇,就成了赶乐谱,一段接一段,直到把它们拉完。起初见到他的教授们,一个个都对他充满了信心,这么小的年龄就有这么好的技术,完全可以调整过来。直到他从附中考入音乐学院,这种情况依然没有改变,大家对此感到非常遗憾。他成了学院里众所周知的“另类”。不过,大家都在关注他,人们实在想看看,他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终于站在老师们面前,这是他在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拉琴,也是他毕业考试的最后一项自选曲目。当老师用目光示意他可以开始后,他的弓子一反常态地先是在琴弦上一碰,发出了很响的一震。继而,徐徐进入,不久已是琴声四溢,灌满了音乐室的每个角落。他从来没有这样放松地拉过琴,时而弓飞如雨,时而弦惊如泣。揉弦、双音、拨奏,悦耳、辉煌、明亮、阴柔、奔跑,他完全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暴雨狂风无奈无助,大开大合往来飞梭。他的琴声,诉说着一个琴童的哀求与抗争没有用什么名曲,也没有用现成的曲目,他拉的是自己的曲子,回忆的是自己多年来不愿学琴的痛苦历程。起初,他只想随便拉一拉,这毕竟是他在学校里的最后一次考试他已经考了多少次试啊!没想到,他拉得停不下来,拉得那样忘情,泪飞如雨,就连在座的同学和老师也为之动容。直到最后一刻,他的右臂发麻,弓子脱手而出,琴弦上定格的是铿锵有力的一个回响“咚”音乐室内一片寂静。继而,从老教授开始,掌声如潮。学院最有身份的老教授鼓着掌站起来,身后立刻有两名学生扶住教授,三人一起慢慢走向他。“拉得太好了,这才是小提琴艺术。孩子,你是这批毕业生中最优秀的一位。”老教授这样说时,脸上写满了兴奋和喜悦。见他无语,教授身边的同学提醒道:“这就是说,你的毕业成绩是全校最优秀的,你可以毕业了。”他的脸涨得通红,嘴张了半天说不出话来。全场的掌声终于停下来,安静得甚至可以听到人们的呼吸声。泪再一次流下来,牙咬着下唇哆嗦着,他突然双臂向空中一扬,身体像展翅飞翔的大鹏,声嘶力竭地喊了一声:“我终于,可以不拉琴了”那声音拖得很长,在音乐室内不断地叠加传递回响。( 选文有删改)4 . 通读全文,写出标题“选择”包含哪两方面内容。5 . 选文三次写到“他”的泪,试作分析。第一次,第段“眼里噙满泪水”是因为:第二次:第段“泪飞如雨”是因为:第三次:第段“泪再一次流下来”是因为:6 . 选文第、两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7 . 你是否赞成选文中“他”的选择,结合你的自身经历谈谈理由。(1)老舍先生好客,他每年要把文联的干部约到家里去喝两次酒,一次是菊花开的时候,赏菊;一次是腊月二十三,他的生日。菜是地道老北京的味儿,很有特点。我记得很清楚的是芝麻酱炖黄花鱼,是一道汤菜。我以前没有吃过这个菜,以后也没有吃过。黄花鱼极新鲜,而且是一般大小,都是八寸。装这个菜得一个特制的器皿瓷()子,即周壁直上直下的那么一个家伙。这样黄花鱼才能一条一条顺顺溜溜平躺在汤里。若用通常的大海碗,鱼即会拗弯甚至断碎。老舍夫人胡絜青同志善做“芥末墩”,我以为是天下第一。有一次老舍先生宴客的是两个盒子菜。盒子菜已经绝迹多年,不知他是从哪一家订来的。那种里面分隔的填雕的朱红大圆漆盒现在大概也找不到了。(2)学人中有不少是会自己做菜的,但都只能做一两只拿手小菜。学人中真正精于烹调的,据我所知,当推北京王世襄。世襄以此为一乐。据说有时朋友请他上家里做几个菜,主料、配料、酱油、黄酒都是自己带去。听黄永玉说,有一次有几个朋友在一家会餐,规定每人备料去表演一个菜。王世襄来了,提了一捆葱。他做了一个菜:闷葱。结果把所有的菜全压下去了。此事不知是否可靠。如不可靠,当由黄永玉负责!(3)客人不多,时间充裕,材料凑手,做几个菜是很愉快的事。成天伏案,改换一下身体的姿势,也是好的做菜都是站着的。做菜,得自己去买菜。买菜也是构思的过程。得看菜市上有什么菜,捉摸一下,才能搭配出几个菜来。不可能在家里想做几个什么菜,菜市上准有。想炒一个雪里蕻冬笋,没有冬笋,菜架上却有新到的荷兰豆,只好“改戏”。买菜,也多少是运动。我是很爱逛菜市场的。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通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选自汪曾祺生活,是很好玩的)8 . 同样写吃,三个段落的内容却又各有侧重,请简要分析。9 . 下列句子各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1)如不可靠,当由黄永玉负责!(2)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通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10 . “想炒一个雪里蕻冬笋,没有冬笋,菜架上却有新到的荷兰豆,只好改戏。”有人说,一个“改戏”道尽了买不到预想的菜品的无奈和哀伤,你觉得呢?请谈谈你的看法。11 . 在中国文坛,汪曾祺被公认为当代名家中最后一位风雅独殊的文人美食家,堪称南北“人文美食家”。你觉得下面AB两段话哪段可能是汪曾褀的,并说出原因。A豆腐做的是霉豆腐,分红霉豆腐臭霉豆腐两种,(另)有霉千张,霉苋菜梗,霉菜头,这些乃是家里自制的。外边改称酱豆腐臭豆腐,这也没有什么关系,但本地别有一种臭豆腐,用油炸了吃的,所以在乡下人看来,这名称是有点缠夹的了。更有意思的是,乡下所制干菜,有白菜干油菜干倒督菜之分,外边则统称之为霉干菜,干菜本不霉而称之曰霉,豆腐事实上是霉过的而不称为霉,在乡下人听了是很有点儿别扭的。B臭豆腐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我在上海、武汉都吃过。长沙火宫殿的臭豆腐毛泽东年轻时常去吃。后来回长沙,又特意去吃了一次。火宫殿的臭豆腐遂成全国第一。油炸臭豆腐干,宜放辣椒酱、青蒜。南京夫子庙的臭豆腐干是小方块,用竹签像冰糖葫芦似的串起来卖,一串八块。昆明的臭豆腐不用油炸,在炭火盆上搁一个铁篦子,臭豆腐干放在上面烤焦,别有风味。12 . 真正的美食不只是美食,但吃懂的却是少数。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对美食的理解。(链接材料)老房子的天井里放着老式的陶制水缸,里面养着三四条肥美的草鱼,“哗”一下,抓出一条来,用两根筷子插进鱼嘴里,再开膛破肚。两三下取下了两片净鱼肉,剃花刀,拍干粉,下油锅,一道红烧鱼就出来了。故事开始于一个清晨,上班的人流刚涌现在街道上,老朱师傅打算花一天时间准备这天晚上的一个家宴。这是李安电影饮食男女里的开篇片段,也是我很喜欢的关于做菜的一个影片片段。切肉的动作凌厉而舒展,身形不断的在不同的锅之间转换,夹杂上纷繁的雾气,这样的厨艺里拥有一股侠气。大概是因为做饭时往往认真又专注,我很喜欢准备一顿饭时的状态。从洗菜,切菜,到烧水,热油红案白案之间,厨房里一下子充满了呛人的烟气,这种烟气却让我真切感受到生活气息。四、情景默写13 . 用原文填空。(1)天接云涛连晓雾,_。(2)晋代诗人陶渊明辞官归隐后,自给自足,在归园田居中表现劳动的艰辛的句子是_, _。(3)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_,_。(4)人们常用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的_,_表现言在此而意在彼之意。五、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游沙湖苏轼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注)相:察看;戏:开玩笑;王逸少即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子规:杜鹃鸟。14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因往相田得疾/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B遂往求疗/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记承天寺夜游)C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与朱元思书)D是日剧饮而归/对子骂父,则是无礼(陈太丘与友期)15 . 下列各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用法与例句中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B实是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书)C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D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16 . 翻译文中划横线句子。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17 . 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来谈谈。六、语言表达18 . 有的词语有多项意义,请在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使用其不同的意义,写一小段话。示例:乌云:月圆之夜,不时有浮云飘来遮住月光,但到后半夜,乌云逐一散尽,月光却依旧明亮。就像人生,遇到困难时,只要拨开前进路上的乌云,就会看见光明的坦途。备选词语:路 晨曦 黑暗 大海_七、名著阅读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只见那行者自南山顶上,摘了几个桃子,托着钵盂,一筋斗,点将回来,睁火眼金睛观看,认得那女子是个妖精,放下钵盂,掣铁棒,当头就打。唬得个长老用手扯住道:“悟空!你走将来打谁?”行者道:“师父,你面前这个女子,莫当作个好人,他是个妖精,要来骗你哩!”那唐僧那里肯信,只说是个好人。行者又发起性来,掣铁棒,望妖精劈脸一下。那怪物有些手段,使个“解尸法”,见行者棍子来时,他却抖擞精神,预先走了,把一个假尸首打死在地下。唬得个长老战战兢兢,口中作念道:“这猴着然无礼!屡劝不从,无故伤人性命。”行者道:“师父莫怪,你且来看看这罐子里是甚东西。”沙僧搀着长老,近前看时,那里是甚香米饭,却是一罐子拖尾巴的长蛆;也不是面筋,却是几个青蛙、癞蛤蟆,满地乱跳。长老才有三分儿信了。怎禁猪八戒气不忿,在旁漏八分儿唆嘴道:“师父,说起这个女子,他是此间农妇,因为送饭下田,路遇我等,却怎么栽他是个妖怪?哥哥的棍重,走将来试手打他一下,不期就打杀了;怕你念甚么紧箍儿咒,故意的使个障眼法儿,变做这等样东西,演幌你眼,使不念咒哩。”三藏自此一言,就是晦气到了:果然信那呆子撺唆,手中捻诀,口里念咒。行者就叫:“头疼,头疼!莫念,莫念!有话便说。”19 . 阅读选文内容,从唐僧、猪八戒中任选一名,说出其在此故事情节中所表现出的性格特征。20 . 选文中加点文字写行者“睁火眼金睛观看”,请联系原著内容,简要说说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是如何炼成的。21 . 当今社会,一个中年人就能撑起一部西游记。阅读下面文字,将名著中四个人物的序号填在语段中。人到中年,就是一部西游记!_的压力,_的身材,_的发型,_的磨叽!而且离西天越来越近了!(备选:悟空八戒老沙唐僧)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后面小题(一)大堰河,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的掐死之后,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在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二)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汁之后,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22 . 这两节诗选自_,作者是_。23 . 这两节诗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4 . 这两节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八、作文25 . 作文命题作文:我的初一生活要求: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