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43509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发酵(jio)潜行(qin)决别(ju)转弯抹角(m)B琐屑(xu)两栖(q)胆怯(qi)应接不瑕(xi)C倔强(ju)拮据(j)颓唐(tu)一代天骄(jio)D取缔(t)哺育(b)烦躁(zo)暗然失色(n)2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亵渎(xi d)骈进(pin)强聒(gu)B彬彬有理(bn)恪守(k)羡幕贤达C矫揉造作(jio)箴言(zhn)形销骨立D宽宥(yu)游弋(y)轻觑(q)涵养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看电影为何要吃爆米花走进电影院,就能闻到一股诱人的爆米花香味,仿佛爆米花生来就跟电影院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不仅仅在中国,美国的电影院也一样少不了爆米花,并且历史悠久。据记载,早在20世纪初,美国人就把爆米花当成了一种主要的休闲食品。但那时还真没有人想过要在电影院里吃,大多数人只是在观看体育比赛、杂技表演或是去游乐场等地方,顺手捧上爆米花。1905年,美国第一个剧院建起,由于人们改不了带爆米花的习惯,加上剧院门口贩卖爆米花的商贩很多,爆米花便顺理成章地带入了剧院。慢慢地电影院取代了之前的剧院,但电影院并不允许人们携带零食进场。当时的电影院想要跟平民的休闲娱乐活动做出划分,想要打造出欧洲歌剧院那样的文化高度,拥有属于上流的品位,哪能捧着爆米花“咯嘣咯嘣”地吃。同时,为了避免破坏电影院的环境,当时禁止了所有的零食。而且零食利润又不高,对于电影院来说,可有可无。但影迷们不干了,仍会偷偷地带上门口摊贩贩卖的零食进场。在电影院吃爆米花被接受成为一种习俗,要从30年代后期说起。那时的经济相当的不景气,电影院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生意清淡,继续经营下去都很困难,怎么办?增加收入成了第一目标。几大片厂,如华纳兄弟、福斯、米高梅等都开始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小卖部,卖起了各种花花绿绿的糖果,爆米花自然也有了一席之地。渐渐地这种现象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因为影院从这些附加的零食的销售中,尝到了甜头。早期的爆米花并不像现在这样松脆香味十足,为了改变爆米花的口感,增加销量,据报道还有人专门研发了电影院标配的爆米花原料,以及能够快速制作出爆米花,并方便售卖的装置。很快,来看电影的人们,就会在取完票后,习惯性地又购置一大桶爆米花。至于为什么不是瓜子、糖果或者肉串,来攻占观众们的购买欲,主要是因为爆米花经济又实惠,而且相当的耐吃,更不用麻烦地吐壳,还有一股相当好闻的甜香味。尽管爆米花对影院的占领,大大降低了电影院的档次,但在那个经济萧条的年代,却帮助电影院艰难维持了下来。甚至还因此带动了玉米的种植与热销,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早已放不下看电影吃爆米花的传统。不管你信或不信,据不完全统计,自从爆米花光明正大地进入了电影院后,它的年产量居然飙升了20倍。使得它真正成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并一直延续到现在。都说“树大招风”,因为爆米花独占了整个电影院的零食圈。所以,在40年代,各大媒体报纸,也对其发出过反对的声音,时不时地提出异议,认为这是极其不文明,又不是一种好习惯,并一再地规劝观众放弃这种陋习。但是人民的力量它们无法阻止,看电影不吃爆米花,就感觉电影也失去了原有的味道,人们根本停不下来。(链接材料)材料一:从心理学来讲,在遇到电影情节紧张的时候,你的精神会特别紧张,那么潜意识里你会想要做点什么或者吃点什么,来分散自身的注意力,来缓解这种情绪,那么爆米花就是最好的选择。(百度生活常识)材料二:随着电影院文化逐渐传入其他国家,“看电影吃爆米花”的习惯也一起打包出口。发展到后来,人们想到电影院已经能很自然的就想到爆米花,看电影吃爆米花也已经成为一件约定俗成的仪式性事件:人类有着这样的习惯,一旦适应了将某种特定食品与某类环境联系起来后,就会一直不停地吃着它。(网易探索频道)材料三:爆米花能够在电影院里活下来,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文化。存在得久了,它就成了一种传统、一种文化了。而文化是有生命力的,即便落伍,也不会那么快死掉。作家刘心武到游历美国时,被一个朋友带着去一家富丽堂皇的电影院看电影,一进去,就闻到了浓烈的爆米花味道。他那朋友毫不犹豫买了直径是十多厘米的一大桶,告诉他,看电影要边看便吃,“这是典型的美国文化”。(李普曼看电影,为何非要吃爆米花?)3 .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所指的具体内容。(1)渐渐地这种现象开始一发不可收拾。(2)都说“树大招风”,因为爆米花独占了整个电影院的零食圈。4 . 一开始电影院为什么不允许人们携带爆米花进场?请根据文意,分点简要回答。5 . 文中出现的“据记载”“据报道”“据不完全统计”这些文字,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6 . 有人认为“看电影吃爆米花”不是一种好的习惯,也极其不文明,我们应该放弃这种陋习。对此请你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表达你的认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黄蜂筑巢到了霜降的时候,黄蜂陆续坠落阳台了。一只又一只,总是不断地出现。却又不会大批地同时死亡,有时候扫地,扫帚前面就蠕动着一两只。秋日的阳光温厚无力地照耀着,像摊开四肢时缓缓输送的血脉,秋的日子将尽,前面似有一堵无力逾越的无形的墙,在秋风的驿马来往传送急件的时候,挡住了那些没有办好移民文件的小生命。黄蜂的家族里,大部分没有办好移往冬天的手续。在阳台上,我听见一个细嗡嗡的声音说:生活着多么好啊。但是我们,只有一死了。我听见了这声音,不忍把这只蜂扫进尘土和枯叶里,便用扫帚挑起它,轻轻放到窗台上,它像一个打秋千的小孩一样紧紧抓住扫帚尖,然后落在一片宁静的秋天里。秋天的阳光罩住这个小小生命,仿佛舞台的灯光罩住一个即将谢幕的芭蕾舞演员,它的翅膀像裙子般垂落,透明地遮住它的小身躯,身躯在阳光下异样地鲜明美丽。那样的金黄上印着那样的黑纹,仿佛是出自名家之手的套色版面,那金黄应该是晚熟的金皇后玉米颗粒的黄,浸透了阳光的纯金之色,而那黑纹斑,却是无月之夜的浓黑。这两者套印在它的身上,就是昼与夜,生命与死亡,温柔和峻厉,无限与短暂。它蠕动,欲飞,颤抖,然后停住,仿佛它已经明了生命的期限似的,开始整顿自己,用毛茸茸的两只小手收拾整理自己的触须,像吕布拨弄两根长长的花翎那样,认真而又骄傲。那是两根多么漂亮的触翎啊,它捋着它,一遍又一遍,如同一个清洁的爱美的人儿。小家伙! 你原来是如此自爱呢!可是我们原来是怎么认识你的呢? 我原来还以为你是个四处寻衅的亡命之徒呢! 你的屁股 后面总是挂着一支毒箭,随时准备刺向仇敌,我以为你是好斗的。黄蜂尾上针么,至今记得童年捅鸟蜂窝时,几只毛茸算的小爪子紧紧抠住鼻子上的毛孔,然后狠狠一刺至今鼻子还大着。黄蜂就是马蜂,春天时竟在阳台的墙缝里筑了巢,嗡嗡营营,不时地有起飞和返航,小小阳台一下成了热闹的空军基地,给一家人造成威胁。如果要想毁掉这个基地和里面的众多“歼击机”也很客容易,晚上用一团泥巴糊住墙缝,就全数“闷”死在里面了。但是,何苦呢? 毕竟是一些没有攻击过人的小生命,即便是黄蜂,也不忍去荼毒无辜。“到了秋天它们自己就完了。”我说。从春天到夏天,它们天天从我们的头顶、脸前飞来掠去,人无伤害之心,蜂子也决不主动攻击,连误会也没发生。相安无事之下,我忽然发现了这些小家伙是非常有灵性,非常善解人意的,它们仿佛看得见你的心里没有存着歹意。后来,我越看越觉出它们的可爱、团结、忙碌,甚至把观察它们的活动当做了我每天的乐趣,金色蜂群仿佛是阳光锋芒变幻孵化而出的生命,连同那嗡嗡的声音也像是夏日阳光的声音呢这些一粒一粒的、飞翔的小光芒啊!再后来,就是寒露、霜降了。它们挣扎在季节的墙边,坠落在时限的海关前,无限珍惜,异常温柔。它们当中没有一个使用过上天配发给自己的箭。我听见这些陆续坠落阳台的小生命说:生活着多好啊,但是我们,只有一死了。明日立冬。明年请务必再来聚会呵,小家伙!7 . 文中有两处详细的细节描写,写了黄蜂垂死时的哪两个“举动”?8 . 在作者笔下,黄蜂像人一样充满着感情。作者眼中的黄蜂是什么样的呢?请在文中找出至少八个词语。9 . 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简要赏析其表达效果。秋天的阳光罩住这个小小生命,仿佛舞台的灯光罩住一个即将谢幕的芭蕾舞演员,它的翅膀像裙子般垂落,透明地遮住它的小身躯,身躯在阳光下异样地鲜明美丽。10 . “生活着多么好啊,但是我们只有一死了”,体现了黄蜂对待生命和死亡分别是什么态度?三、对比阅读(甲)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日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倘佯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耶?”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选自苏辙武昌九曲亭记,有删改)(注释) 陂(p)陁(tu):起伏不平的样子 浮图:梵语,指佛寺。精舍:僧人住所。 幅巾:不戴帽子,用幅巾束首。 睥睨:侧目斜视,有所打算。 斥:开拓。褰(qin)裳:提起衣服。 厌:满足。(乙)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11 .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词。穷山之深 意适忘反褰裳先予 属予作文以记之12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微斯人,吾谁与归?13 . 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画一处)子瞻与客入山视之14 . 阅读(甲)文,请概括苏轼的“乐”有哪些。15 . (甲)(乙)两文写了苏轼建亭与滕子京修楼,请简要说说他们修建亭楼的原因有何异同?四、句子默写16 . 默写(1)_,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2)知汝远来应有意,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_,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4)溪云初起日沉阁,_。(许浑咸阳城东楼)(5)_,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6)_,欲说还休。(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7)诗人总是把自己真诚的愿望寄寓在诗词中,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用“_,_”抒发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良好愿望。(8)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像李白行路难(其一)里说的“_,_”那样,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五、诗歌鉴赏阅读渡荆门送别,完成小题。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7 . 这首诗前六句着重写景,后两句抒情,抒发了诗人_的感情。18 . 这首诗第二联中的“随”“入”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随”“入”好在何处。六、语言表达19 . 快过年了,郝晓静同学给她爷爷写了一张贺年卡,其中有三处错误,请你提吃修改意见。我好像您啊!新年要到了,孙女愿您天天开心,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放了假我就去看您!此致敬礼! 2018年4月1日修改意见:_。_。_。七、名著阅读20 . 名著阅读(1)鲁迅认为西游记“实出于游戏”,请结合下文节选内容简要分析。唐僧正走处,忽听得一棒锣声,路两边闪出三十多人,一个个枪刀棍棒,拦住路口道:“和尚!那里走!”唬得个唐僧战兢兢,坐不稳,跌下马来,蹲在路旁草科里,只叫“大王饶命!大王饶命!”那为头的两个大汉道:“不打你,只是有盘缠留下。”长老合掌当胸道:“大王,贫僧是东土唐王差往西天取经者。自别了长安,年深日久,就有些盘缠也使尽了。” 那贼闻言,掣大棍,上前就打。长老一生不会说慌,遇着这急难处,没奈何,只得打个诳语道:“二位大王,且莫动手。我有个小徒弟,在后面就到。他身上有几两银子,把与你罢。”那贼道:“且捆起来。”众喽啰一齐下手,把一条绳捆了,高高吊在树上。却说三个撞祸精,随后赶来。忽见长老在树上,八戒呵呵大笑道:“你看师父,在那等我们便罢了,却又有这般心肠,爬上树去,扯着藤儿打秋千耍子哩!”行者见了道:“呆子,莫乱谈。师父吊在那里不是?你两个慢来,等我去看看。”好大圣,急登高坡细看,认得是伙强人。心中暗喜道:“买卖上门了!”即转步,摇身一变,变做个干干净净的小和尚,肩上背着一个蓝布包袱。来到前边,叫道:“师父。”三藏道:“徒弟呀,还不救我一救?”那伙贼见行者与他师父讲话,撒开势,围将上来道:“小和尚,你师父说你腰里有盘缠,趁早拿出来,饶你们性命!”行者放下包袱道:“盘缠有些在此包袱,不多,只有马蹄金二十来锭,粉面银二三十锭,散碎的未曾见数。要时就连包儿拿去,切莫打我师父。”那伙贼闻言,都甚欢喜道:“这老和尚悭吝,这小和尚倒还慷慨。”教:“放下来。”那长老得了性命,跳上马,顾不得行者,操着鞭,一直跑回旧路。行者忙叫道:“走错路了。”提着包袱,就要追去。那伙贼拦住道:“那里走?将盘缠留下,免得动刑!”好大圣,耳中摸一摸,拔出一个绣花针儿道:“列位,我出家人,果然不曾带得盘缠,只这个针儿送你罢。”那贼道:“你好道会做裁缝?我要针做甚的?”行者听说不要,就拈在手中,晃了一晃,变作碗来粗细的一条棍子。将棍子插在地下道:“列位拿得动,就送你罢。”两个贼上前抢夺,可怜就如蜻蜓撼石柱,莫想弄动半分毫。这条棍本是如意金箍棒,天秤称的,一万三千五百斤重,那伙贼怎么知得。大圣走上前,轻轻的拿起,丢一个蟒翻身拗步势,指着强人道:“你都造化低,遇着我老孙了!”群贼围上前来,打了五六十下。行者笑道:“且消停!待我一个个打来,一发教你断了根罢!”荡的两棍,打死了两个,唬得那众喽啰撇枪弃棍,四路逃生而走。(节选自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简析:_(2)_是一部通过猎人的狩猎活动记述十九世纪中叶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随笔集,作者是俄国作家_。作品采用见闻录的形式,体裁风格多样,语言简练优美,可谓散文化小说、诗化小说的范例。八、综合性学习21 .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2017年的金秋十月,家住泰州的小张前往内蒙古草原游玩,你与他结伴而行。(1)【出发】小张母亲坚持要小张带上御寒衣物,小张说什么也不愿意,请你写出一句古诗句作为劝告他的理由。诗句:_,_(2)【驿站】三天后的傍晚,你们下榻锡林郭勒盟蒙古包旅店,喝醉马奶酒的夕阳柔柔地依偎在黄绿斑驳的草原上,身边却随处可见游客扔下的生活垃圾,请你拟写一句保护蓝天碧草的公益广告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广告语:_(3)【思乡】蓝天白云下,呼伦贝尔大草原衰草连天,身着冬装的小张怎么也想不明白此地和家乡何以有如此大的差别,心中一阵悲凉,不禁想起水暖树绿的泰州,想起慈爱的母亲。经过你的开导和讲解,小张消除了疑惑,内心也开朗起来,随即拨通了母亲的电话。请你以小张的身份将这一切告知他母亲。_九、作文22 . 作文在成长的路上,我们每前进一步,都会留下一个脚印。串串脚印记录了父母的叮咛,师长的教诲,朋友的关爱;见证着我们的徘徊与追求,迷惘与思索,与收获请以“脚印”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3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历练对人生是何等的重要。有的人身心承受住了“风凰涅槃”般的历练,他便走向了成功有的人无法承受,便败下阵来;而更多的人,承受住了一时的历练,也获得了一点成功,但此后便躺到了舒服的安乐窝里一劳永逸,就此沉沦下去。生命的高度是由历练打造的,只有历练不止我们生命的殿堂才能永远金碧辉煌。根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作,谈该你对“历练”的理解和认识,或者谈一谈你在生活中关于“历练”的经历或体验。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2)自己清楚,卷面整洁:(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