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19-2020年度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42516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2019-2020年度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辽宁省2019-2020年度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辽宁省2019-2020年度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2019-2020年度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在天底下晒着阳光,安适地睡着,只等着春风来把它们唤醒。B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娇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C篝火渐渐化作一轮火红的朝阳,夜幕中的草地又迎来了彩霞绚丽的一天。D我们感谢他光临做客,惋惜他即将离去,两种情感都溢于言表。2 . 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为了迎接一年一度的校园文体艺术节,全校师生积极参加训练,无不严阵以待。B万众期待的南宁园博园正式开放,格桑花海美不胜收,前来观赏的市民络绎不绝。C她年仅五岁就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表演戏曲,说唱俱佳的表现让在场观众赞赏不已。D春节期间,国家大剧院通过精心策划,为广大观众奉上了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附属中学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们的阅读热情。B在教育部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C拓展性课程从培养孩子兴趣与特长作为出发点,为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平台。D央视“经典咏流传”的开播,使人们重新感受到了无穷的经典魅力。4 . 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陨落(yn)稽首(q)炽热(zh)气冲斗牛(du)B颔首(hn)狡黠(xi)提防(d)无动于衷(zhng)C诓骗(kung)骸骨 (hi)慰藉 (ji)期期艾艾(i)D万象更(gng)新吊唁 (yn)嶙峋 (xn) 深恶痛疾 (w)5 .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选项是( )A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B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这首民歌主要展现了木兰征战沙场英勇善战的故事。C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小说围绕江姐,许云峰两位人物的斗争活动展开,真实地表现了共产党人英勇无畏的精神,揭露了敌人的残暴。D创业史的思想主题是如何将分散的,孤立的个人组织为集体,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中获得作为生活主人的尊严。至今读来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6 .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对中学生加强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是否可以放松思想品德的教育呢?还要不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尊师重道、热爱劳动的教育了呢?_。A从全面发展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不恰当的。B为了让学生成为“四有”新人,我们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C如果我们不能正确认识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就会作出错误的解答。D只要认真地考虑一下培养目标,我们的回答应该是否定的。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列文章访兰,完成小题。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去一趟,带回些野兰来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个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玩赏。父亲不但不以此得意,反而倒有了几分愠怒。此后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又一次进山的时候,特意招呼我说:“访兰去吧!”我们走了半天,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道瀑布,十几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到半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闯到了。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便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我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种、形状的呢。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我说:“这里的好。”“怎么个好呢?”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好看,这里的却远比家里的清爽。“是味儿好像不同吗?”“是的。”“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灵气,长的是野山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是繁大了呀。”“样子似乎是,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人知道而欣赏呢?“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性灵。”我再也不敢去挖野兰了。高兴着它的这种纯朴,悲叹以前喜爱着它却无形中毁了它。父亲拉着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兰,也在看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格。低俗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7 . 文章中最能体现野兰特色的一个词是:_ 8 . 对文章中“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中的“味”,你是如何理解的? 9 . 文题用“访兰”而不用“赏兰”,为什么?10 . 简要分析作者借“兰草”这一事物,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不求甚解邓拓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不求甚解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到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此外,还告诉我们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在读书不求甚解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而对那些经典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选自燕山夜话,有删改)11 . 请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述思路。12 . 阅读第段,概括“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13 . 第段中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14 . 你是否赞同作者“不求甚解”的读书观?为什么?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各题。(一)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邪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蜂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选自醉翁亭记)(二)又行十里,至小石桥。望赤松山,积霭横翠,蔚然深明。而水声琤琮,如环珮之相击相应。复行三里许,入山门。长松偃蹇道旁,若不肯与世士为伍。至桥亭,坐于老木之上。与涧横石,激为清端,澎湃汹涌。人籁俱息,心目为之醒然。复曳杖入“小桃源”,暝色已满岩谷矣。(节选自吕祖谦游赤松山记)注释:偃蹇:高耸。漱玉:和下后面的“濯缨”都是泉名。曩岁:往年。吕祖谦:南宋哲学家、文学家。婺州(今浙江金华)人。15 .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名之者谁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B渐闻水声潺潺陶后鲜有闻(爱莲说)C环滁皆山也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D作亭者谁一鼓作气,再而衰(曹刿论战)16 . 把(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17 . 找出(一)文中把“醉”与“乐”联系起来的句子,指出它在文中的作用。18 . 两文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点?四、情景默写19 . 用诗文原句填空。(1)关关雎鸠,_。(诗经关雎)(2)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3)_,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4)池上碧苔三四点,_,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5)了却君王天下事,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6)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7)苟全性命于乱世,_。(诸葛亮出师表)(8)运用典故可以使诗词委婉含蓄,避免平直。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_,_,_”句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的决心。五、诗歌鉴赏20 . 黄鹤楼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此地空余黄鹤楼”和“白云千载空悠悠”中都有一个“空”字,试比较这两个“空”字的意义作用有何不同。_(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颔联和颈联。_六、名著阅读21 . 名著阅读。(1)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新鲜的乳液似的烟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看,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颤它的最后的时间。看!以上作品的作者是_,他的诗歌通常都富有“五四”战斗精神和饱满的进取精神,我们还读过他的代表作有_。(2)水浒传一百零八将聚义梁山的原因有多种,请结合原著,写出其中的三种上梁山的原因及对应的一个代表性人物:_。七、综合性学习22 . 根据要求,完成(1)(2)题。晚上小明写作业, 奶奶心疼孙子,为他端来洗好的水果。此时,他正在为做不出一道物理难题而烦恼,就脸色难看地冲奶奶喊:“你没见我正忙着吗,哪有时间吃水果!”这时,妈妈走过来教育小明。(1)针对小明的问题,妈妈选用_教育最恰当。(填写序号)【甲】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乙】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丙】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2)请你以小明的身份,写一段话,向奶奶道歉。请用上“虽然但是”或“如果就”,60字以内。23 . 综合性学习各媒体最近先后出现了一系列的歧视“差生”事件,引发了一场关于教育差别式对待的讨论。(1)阅读下面材料,概括校园冷暴力的两个主要特征。校园冷暴力是指以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等方式,侵犯和伤害他人精神和心理。从直接的打骂、责罚发展到今天的冷暴力,看起来惩罚方式不那么“负面”了,但实际上伤害却升级了,因为伤害到了心灵。特征一:_特征二:_(2)以下是法制日报联合搜狐网开展的“如何看待教育差别式对待”调查结果,请说说其主要内容。看法所占比例这是对孩子的歧视行为28.41%比体罚学生更坏的教育方式51.14%理解,学校为了加强教育培养20.46%主要内容:_(3)有人说考试排名也是一种教育歧视,重庆、浙江、山东、江西等地立法明确规定不得按照考试成绩公布学生排名,你如何看待按照考试成绩公布学生排名的行为?我的看法:_八、作文24 . 材料作文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欢笑,有感动,当然也会有泪水,有悲伤这些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一点一滴都是生命中宝贵的财富。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什么经历让你深受触动,难以忘怀?回忆一下,把它写下来。题目自拟。要求:文中不出现可能泄露考生自己信息的真实人名、地名、校名等。字数在500字以上。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