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42116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口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海口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海口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口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的学习成绩并不拔尖,不敢在这里班门弄斧地谈什么学习方法。B这些孩子发现自己“吊篮子”惹了祸,在老师面前面面相觑,手足无措。C小红上课递纸条,被老师发现了,其实这纸条是别人递过来的,但小红舍生取义,承担了全部的责任。D俗话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国在世界上的朋友和盟友虽然是最多的,但是如果不继续秉持正义,照样可能陷入孤立,变成孤家寡人。2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又到酷暑时节,学校再次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独自一人去游泳。B好读书,读好书,形成了习惯,你就可以与智慧结伴而行,与高尚朝夕相处。C一个人能否约束自己的言行,不但要靠严明的纪律,还要靠自己的品德修养。D即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快乐就能伴你一辈子,因为好体魄是成功的前提。3 . 下面关于名著或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沁园春 雪这首词上片大笔挥洒,写北方雪景;下片纵横议论,评古今人物。上下浑融一气,表现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B星星变奏曲这首朦胧诗,以象征的手法,用星星象征光明,表达对黑暗冰冷现实的否定,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的信念。C蝈蝈和蛐蛐与夜都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代表作,其中夜是一首优美小夜曲,营造了静谧、美好的夜景,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D史记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4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杨绛先生心怀恬淡,一生与世无争,醉心于读书、写作、翻译。B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反腐力度,“打老虎”、“拍苍蝇”,让腐败分子无处遁形。C在“我的悦读经历”征文活动中,我县多位选手的作品以别具匠心的构思和丰富鲜活的内容获得一等奖。D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高达2000亿元,面对这耸人听闻的舌尖上的浪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中国式盛宴”。5 .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千山万合鹤立鸡群拖泥带水B慷概激昂花团锦簇冥思暇想C油光可见海誓山盟相形见绌D沧海桑田莫衷一是随机应变6 . 选出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荸荠(b qi)咫尺(zh)干涸(h)硌(g)牙B发怵(ch)棘( j )手媲( p)美挑衅(xng)C缄(jin)默譬喻(p)牟(mu)取家醅(pi)D狩(shu)猎哂(shn)笑啮(ni)齿酬和(h)二、字词书写7 .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中国古典诗词凝聚了大量美好、文(y) _和高贵的文字。朗读这些动人的文字,可以帮助我们寻(s) _根源,能够让我们疲(bi) _的心灵得到放松,可以帮助我们远离低俗和粗(b) _,抵达宁静和悠远的境界。三、现代文阅读阅读名著节选,完成小题。五猖会(节选)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呜叫似的。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8 . 选文开头写家人为看五猖会做准备的忙碌场景有何作用?9 .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10 . 文中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11 . 除了这篇文章写父亲以外,朝花夕拾中还有一篇文章也重点写了父亲,是哪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揭示了什么问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祥子想找个地方坐下,把前前后后细想一遍,哪怕想完只能哭一场呢,也好知道哭的是什么;事情变化得太快了,他的脑子已追赶不上。没有地方给他坐,到处是雪。上哪里去呢?这个银白的世界,没有他坐下的地方,也没有他的去处;白茫茫的一片,只有饿着肚子的小鸟,与走投无路的人,知道什么叫作哀叹。不知不觉的,他来到了中海。到桥上,左右空旷,一眼望去,全是雪花。他这才似乎知道了雪还没住,摸一摸头上,毛线织的帽子上已经很湿。桥上没人,连岗警也不知躲在哪里去了,有几盏电灯被雪花打的仿佛不住的眨眼。祥子看看四外的雪,心中茫然。他在桥上立了许久,世界像是已经死去,没一点声音,没一点动静,灰白的雪花似乎得了机会,慌乱的,轻快的,一劲儿往下落,要人不知鬼不觉的把世界埋上。在这种静寂中,祥子听见自己的良心的微语。先不要管自己吧,还是得先回去看看曹家的人。只剩下曹太太与高妈,没一个男人!难道那最后的五块钱不是曹先生给的么?不敢再思索,他拔起腿就往回走,非常的快。门外有些脚印,路上有两条新印的汽车道儿。难道曹太太已经走了吗?那个姓孙的为什么不拿她们呢?不敢过去推门,恐怕又被人捉住。左右看,没人,他的心跳起来,试试看吧,反正也无家可归,被人逮住就逮住吧。轻轻推了推门,门开着呢。顺着墙根走了两步,看见了自己屋中的灯亮儿,自己的屋子!他要哭出来。弯着腰走过去,到窗外听了听,屋内咳嗽了一声高妈的声音!他拉开了门。“谁?哟,你!可吓死我了!”高妈捂着心口,定了定神,坐在了床上。“祥子,怎么回事呀?”祥子回答不出,只觉得已经有许多年没见着她了似的,心中堵着一团热气。“这是怎么啦?”高妈也要哭的样子的问:“你还没回来,先生打来电话,叫我们上左宅,还说你马上就来。你来了,不是我给你开的门吗?我一瞧,你还同着个生人,我就一言没发呀赶紧进去帮助太太收拾东西。你始终也没进去。黑灯瞎火的教我和太太瞎抓,少爷已经睡得香香的,生又从热被窝里往外抱。包好了包,又上书房去摘画儿,你是始终不照面儿,你是怎么啦?我问你!糙糙的收拾好了,我出来看你,好,你没影儿啦!太太气得一半也是急得直哆嗦。我只好打电话叫车吧。可是我们不能就这么空城计”哇。好,我跟太太横打了鼻梁(注:横打了鼻梁,即保证),我说太太走吧,我看着。祥子回来呢,我马上赶到左宅不回来呢,我认了命!这是怎会说的!你是怎回事,说呀!”祥子说:“_(1)_”(节选自骆驼祥子第十二回,有删改)12 . 发生了什么事让选文中的祥子“走投无路”?请联系小说前文情节,简要概括。13 . 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中的问题。(1)他要哭出来。高妈也要哭的样子的问(二人各自因什么情绪而会“要哭出来”?)(2)可是我们不能就这么空城计”哇。(加点的“空城计”在文中是什么意思?)14 . 选结尾,祥子回了高妈的话,你推断以下三项中哪项可能是祥子的答复。请联系情节,根据祥子性格,选择一项填在(1)处,并简述理由。(甲)你走吧!见了先生,告诉先生快跑,侦探说了,准能拿住先生,左宅也不是平安的地方。快跑!(乙)明儿再说吧。事情简直说不清。(丙)自然是有事,并且是要紧的事!你不用着急,我来是为你好!15 . 你认为是什么让祥子从“就是在地狱里也能做个好鬼”(第一回)变成了“还有口气的死鬼”(第二十四回)?请结合小说相关内容,简述你的看法和理由。四、句子默写16 . (1)_,洪波涌起。(2)夕阳西下,_。(3)峨眉山月半轮秋,_。(4)_,受降城外月如霜。(5)_,江春入旧年。(6)_,随君直到夜郎西。(7)_,应傍战场开。(8)_,可以为师矣。(9)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10)子曰:“_,思而不学则殆。”(11)_,崔九堂前几度闻。(12)风里带来些新翻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_。五、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问题。(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欧阳修醉翁亭记)(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选择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7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伛偻提携(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3)念无与为乐者(4)相与步于中庭之18 . 下列句子中与“相与步于中庭”的“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不求闻达于诸侯B行者休于树C访士于襄阳司马徽D信义著于四海19 . 下面语句的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太守/归而/宾客从也B念/无与为乐者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D庭下/如积水空明20 . 翻译下面句子。(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1 . (甲)(乙)两文都是作者在被贬期间所写,请比较其在思想感情上的异同。六、名著阅读22 . 名著阅读。(1)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骆驼祥子,读一读,指出A、B两处的人物是谁。A心里有数儿。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永远扫得干干净净。 B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地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辨;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语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A(_) B(_)(2)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儒勒凡尔纳,是_国科幻和探险小说家,书中尼摩船长说了一句话来形容人类的进步:“_。”七、作文2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世间万物,都是遇见。当温暖遇见寒冷,便有了雨;当春天遇见冬季,便有了岁月;当天空遇见地面,便有了永恒;当父母遇见孩子,便有了亲情。生命中总有一些遇见是难以忘怀的。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感情真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书写正确、工整,卷面整洁。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