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20版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41011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市2020版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南京市2020版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南京市2020版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市2020版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序,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我们要在青少年中形成崇德向善的氛围,养小德成大德。学生中的一些攀比行为,往往是德育没有日常化、细节化的结果。少年儿童可以从小做起,每天都想一想,对祖国热爱吗?对集体热爱吗?学习努力吗?对同学关心吗?对老师尊敬吗?在家孝敬父母吗?这样多想一想,就会促使自己多做一做,日积月累,身上的好思想、好品德就会越来越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养成好思想、好品德。”垂大名于万世者,必先行之于纤微之事。ABCD二、字词书写2 .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震sng( )鞠躬尽cu( )污秽( )锲而不舍( )三、现代文阅读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恰与够在造“够”字时,仓颉为难了,天下什么东西有个够呢?冥思很久没有想出来,只好去请教黄帝。黄帝想了想说:“民用五材(金木水火土),再多都不够,唯有多余的话,半句都嫌多!”仓颉击节赞叹:对,就是这个够!但是对“够”的程度把握是困难的,什么时候够了?什么情况下够了?什么程度才叫够了?很难有个量化。欧阳修写醉翁亭记时,开始列举了许多山名,后来一句“环滁皆山也”囊括了,这五个字就是正好,就够了。郭沫若写剧本,有一句“你是个卑鄙无耻的小人”,有人说,这样情绪表达不够,改为“你这个卑鄙无耻的小人”更好,郭氏拜之为一字师。文章如此,说话也是如此。有个相声模拟公交上劝架,前面义正辞严大方得体,后面来一句“什么玩意儿”,坏了。这样的事生活里很多,不只是笑话。一次我劝一个孤僻偏执的朋友,前面说得他引为知己,后面加了一句“你这种人也只有我能理解”,结果给人轰出来了。文章“过了”或“不够”,大不了不够好,没多大问题,但是话多了半句后果往往大得多,孔融、杨修、祢衡等还因此丢了性命。这样的事毕竟少,“够”字造出来,当然不仅仅专门用做说话写文章的。对物质攫取的态度,“够”更难掌握。没人嫌钱多,这是句老实话。取之有道还好,大不了穷于追逐,忘了生活的乐趣,若是取之无道,那么欲望越来越大,胆子越来越大,往往要犯事。权位也是,名誉也是,一上道就高速向前,如果不慎思,很难遽然而惊:可够了啊?范蠡功成身退,并留一书信给大夫文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子何不去?”文种没走,结果被害死了。“够”的领会与否,关系到生死。王翦出战,带兵六十万,一路走一路派勤务兵和始皇帝讨价还价,要“美田宅甚众”,一连五次,谋士说:“将军,是不是太过了?”王翦大笑道,皇帝见我求田问舍贪图富贵,反而放心我了!看来,够与不够,真的是要悟性的。王翦果然无恙,得以寿终正寝。什么时候是够?有词叫“恰好”“恰巧”“恰恰”,都是“多一点不行,少一点不可”的“够”。恰是“合心”,合乎心意就好,心满意足就够,可是前提是“心”要知足。知足的心来自于对欲望的控制,对人生的理解,所以“恰”字造得好,也不好,因为心真的难以控制啊,要修心,要修行,要修性,才能有一颗知足的心,才能体会那个“够”。3 . 文章主要论述了什么观点?4 . 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5 . 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笔下犹能有花开肖复兴秋末冬初,天坛里那排白色的藤萝架,上边的叶子已经落得差不多了。想起春末,一架紫藤花盛开,在风中像翩翩飞舞的紫蝴蝶还是季节厉害,很快就将人和花雕塑成另外一种模样。没事的时候,我爱到这里来画画。这里人来人往,坐在藤萝架下,以静观动,能看到不同的人,想象着他们不同的性情和人生。我画画不入流,属于自娱自乐,拿的是一本旧杂志和一支破毛笔,倒也可以随心所欲、笔随意驰。那天,我看到我的斜对面坐着一位老太太,个子很高,体量很壮,头戴一顶棒球帽,还是歪戴着,很俏皮的样子。她穿着一件男士西装,不大合身,有点儿肥大。我猜想那帽子肯定是孩子淘汰下来的,西装不是孩子的,就是她家老头儿穿剩下的。老人一般都会这样节省、将就。她身前放着一辆婴儿车,车的样式,得是几十年前的了,或许还是她初当奶奶或姥姥时推过的婴儿车呢。如今的婴儿车已经“废物利用”,变成了她行走的拐杖。车上面放着一个水杯,还有一块厚厚的棉垫,大概是她在天坛里遛弯儿,如果累了,就拿它当坐垫吧。老太太长得很精神,眉眼俊朗,我们相对藤萝架,只有几步距离,彼此看得很清楚。我注意观察她,她也时不时地瞄我两眼。我不懂那目光里包含什么意思,是好奇?是不屑?还是不以为然?正是中午时分,太阳很暖,透过藤萝残存的叶子,斑斑点点洒落在老太太身上,老太太垂下脑袋,不知在想什么,也没准儿是打瞌睡呢。我画完了老太太的一幅速写像,站起来走,路过她身边时,老太太抬起头问了我一句:“刚才是不是在画我呢?”我像小孩爬上树偷摘枣吃,刚下得树来要走,看见树的主人站在树底下等着我那样,有些束手就擒的感觉。我很尴尬,赶紧坦白:“是画您呢。”然后打开旧杂志递给她看,等待她的评判。她扫了一眼画,便把杂志还给我,没有说一句我画的她到底像还是不像,只说了句:“我也会画画。”这话说得有点儿孩子气,有点儿不服气,特别像小时候体育课上跳高或跳远,我跳过去了或跳出来的那个高度或远度,另一个同学歪着脑袋说:“我也能跳。”我赶紧把那本旧杂志递给她,对她说:“您给我画一个。”她接过杂志,又接过笔,说:“我没文化,也没人教过我,我也不画你画的人,我就爱画花。”我指着杂志对她说:“那您就给我画个花,就在这上面,随便画。”她拧开笔帽,对我说:“我不会使这种毛笔,我都是拿铅笔画。”我说:“没事的,您随便画就好!”架不住我一再请求,老太太开始画了。她很快就画出一朵牡丹花,还有两片叶子。每个花瓣都画得很仔细,手一点儿不抖,我连连夸她:“您画得真好!”她把杂志和笔还给我,说:“好什么呀!不成样子了。以前,我和你一样,也爱到这里画画。我家就住在金鱼池,天天都到天坛来。”我说:“您就够棒的了,都多大岁数了呀!”然后我问她有多大岁数了,她反问我:“你猜。”我说:“我看您没到八十岁。”她笑了,伸出手冲我比划:“八十八啦!八十八岁了,还能画这么漂亮的花,真让人羡慕。我不知道我还能不能活到老太太这岁数,能活到这岁数的人,身体是一方面原因,心情和心理是另一方面原因。这么一把年纪了,心中未与年俱老,笔下犹能有花开,这样的老人并不多。那天下午,阳光特别暖。回家路上,总想起老太太和她画的那朵牡丹花,忍不住好几次翻开那本旧杂志来看,心里想:如果我活到老太太这岁数,也能画出这么漂亮的花来吗?(选自北京晚报2017年12月12日,有删改)6 . 根据全文,按要求填写下表。场景偶遇老太太画像被发现老太太画花得知其年龄“我”的心理_7 . 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8 . 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1)我注意观察她,她也时不时地瞄我两眼。(2)她扫了一眼画,便把杂志还给我9 . 第段划线句子中的“花”有多层含义,请结合全文概括。四、句子默写10 . 默写。夫君子之行,_ ,_非淡泊无以明志,_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_,_。五、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后面小题(甲)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范仲淹岳阳楼记)(乙)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qio)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袁中道游岳阳楼记)(注)愀:容色变得忧惧。11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山岳潜形(2)至若春和景明(3)去国怀乡(4)予始四望惨淡12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13 . 语段(甲)中写游览者在岳阳楼所见所感,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不同景物触发了“迁客骚人”怎样的情感?14 . 语段(甲)中的所写的“迁客骚人”和语段(乙)中袁中道都没有达到范仲淹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为什么?六、诗歌鉴赏赠从弟(其二) 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15 . 对本词的赏析与理解,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首二句,用“亭亭”标示松的傲岸姿态,用“瑟瑟”摹拟刺骨的风声,绘影绘声,简洁生动。B三四两句,两个“一何”强调诗人感受的强烈,一“盛”一“劲”表现冲突的激烈和诗人的感情倾向。C最后两句变换句式,以有力的一问一答作结。诗人由外而内,由表层到深层,把读者眼光从“亭亭”“端正”的外貌透视到松树内在的本性。D全诗以冰霜为中心,写得集中紧凑,反复咏歌,却不平板单调。用词丰富华丽,风骨雄健,气势有力。16 . 诗人在诗中描绘了松的形象,结合诗题,说说作者写作的用意。七、名著阅读1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A出逃去五台山为僧避祸,他晚不坐禅,喝酒打人,打造关王刀一样的戒刀和禅杖。假借过往僧人名义喝酒吃狗肉。在半山打坍亭子,打坏金刚,要烧寺院,回寺呕吐,给禅和子嘴里塞狗腿,搞得大家卷堂而散。监寺、都寺派众人来打,A趁酒醉大闹一场。文中的人物A是_,这个故事情节的名称是:_,其表现出来的性格是_(填一个词语即可)。另再写一个与这个人物有关的故事情节的名称:_。八、综合性学习18 . 综合性学习。黄海中学七(l)班同学计划创办班级文学刊物。假如你是班刊编辑部主要成员,参加这一创办活动,请完成下列题目。(1)拟写刊名班刊刊名要文稚,富于文学性,表达积极向上的办刊追求。请你拟写一个刊名,并说明其内涵。(所拟刊名不得与学校或班级现有刊名重复)刊名:内涵:(2)设计栏目结合示例,请你分别从阅读和写作的角度各设计一个栏目,(要求:语言凝练,内容明确)新闻驿站时文选悴幽默一刻美图欣赏(3)征集素材请结合本学期“名著导读”中的某部名著,联系自己的生活,写一段阅读感受。(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少于50字)九、作文19 . 现代汉语词典关于“符号”的注释有:记号,标记。佩戴在身上表明职别、身份等的标志。请以“符号”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