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40280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宁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西宁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西宁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宁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C他课上认真听讲,课下有工夫就阅读书刊,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不说他学习不积极。D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2 . 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撒盐空中差(大致,差不多)可拟(相比)。咏雪B野芳(香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茂盛,繁茂)而繁阴。醉翁亭记C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全)白。湖中焉得更(还)有此人。湖心亭看雪D中间(夹杂)力拉(用力拉)崩倒之声。口技3 . 下面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一句的翻译,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A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B向来碧绿的潭水里,清楚地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C平静的河流,碧绿的潭水,都清楚地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D平时碧绿的潭水里,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影子。4 . 下列各项中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件事情错综复杂,虽经多方核实,仍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使人难明真相。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C有的国家把安全建立在损害他国的安全之上,这种安全只是海市蜃楼。D即使冬天严寒而孤独,我也始终相信,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希望。二、现代文阅读爱是一朵无声花葛闪二十三年前,我在乡里邮局工作。那是一个冬日的下午。邮局外,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下了一天一夜,整个世界都是白色的。风,更是一刀一刀地呼啸而过,寒意侵入每个人的骨子里。而邮局里,我和几个同事也被冻得脚不停跺着地。雪太大,来办业务的人寥寥无几。只有我一个人呆在办业务的窗口,其他几个同事一边偎依着火炉搓着手,一边聊着天。而我,因为最后一个办业务的人也离开了,索性就伏在桌上看起了报纸。近四点的时候,外面突然挟风裹雪地刮进来一个“雪人”,一进门便噼里啪啦地拍打着身上的风雪。我被响声惊动,抬眼一看,原来是一个年龄在六十上下的老妇人。如此冷的天气,A老妇人的衣着竟颇显单薄,铁青着脸色,双手一边不断搓着,一边哈着气。老妇人走近窗口,轻声问:“拍电报是这里吗?”我点点头。 “多少钱?”老妇人弱弱地问。 “一毛五一个字。”我说,然后看她B一身颇为寒碜的衣服,又追问了一句,“你要发电报?”要知道,那个年代里,若非太紧急的重大事情,一般老百姓是舍不得花钱拍电报的。 “嗯,”老太太点点头,听了我报的价格,短暂的一愕。接着,又一边絮絮地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纸包,慢慢打开一层又一层的纸,才露出里面躺着的平整的毛票子,一边说,“我儿子在东北当兵,好久没联系了哩。现在我们这里都这么冷,东北怕是更冷了。我想发个电报,给他提个醒儿。”我心里一暖,放下了报纸,听着外面风雪的呼啸声,便细细端详起眼前的这个老妇人。C老妇人满脸的皱褶,像是被岁月的犁铧耕耘过无数次,有的地方因为皮肤干裂,都裂开了巨大的口子。我突然想起家中的老母亲,和眼前的她竟是如此相像。“大娘,您要发什么内容?”我问她,“字数越少,越省钱。”我提醒了她一句。老妇人低下头,思索了一阵子才说:“您就告诉他,天气变冷了,要记得多穿衣服。并且告诉他,妈妈很想他。”老太太说完,自己又在心底核算了一下,补充说,“十七八个字,是吧?”我按照她要表达的意思,在心底默算一下,还真是。但是觉得语言不够简洁,便对她说:“大娘,您看“天冷,多加衣”这几个字可以不?简洁,意思又表达了出来,而且省钱。”老妇人一听,显得很高兴,刚准备点头之际,突然又想起了什么,说:“您得告诉他,我这个当妈的很想他。例如,在后面加四个字妈妈想你。”我笑了:“看您说的,这世上哪有母亲不想儿女的呢。您哪,不说这四个字,您儿子也知道您想他,何必浪费这四个字的钱呢,六毛呢。”我特意地把“六毛”两个字加重了语气。老妇人稍微犹豫了一下,显然她似乎被我说的“六毛钱”给打动了。但转瞬间,她又改变了主意。“不!”老妇人坚持要加上这四个字,还说,“我就怕他不知道我想他呢。”老妇人一边说,一边把钱数好了,颤巍巍地从窗口递给我,在我接钱的那一瞬间,老太太忽然轻轻握住我的手,说:“同志,我真的好想我儿子呢。”我猛然感觉到,整个冬天的寒意好像蓦然就没了踪迹。(读者2015年第23期)5 .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6 . 文中画横线的都是人物的外貌描写,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分成三次而不是一次性完整描写。7 . 赏析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老妇人稍微犹豫了一下,显然她似乎被我说的“六毛钱”给打动了。但转瞬间,她又改变了主意。”8 . “只觉得,老太太那略微硌人的手掌间,传来的是一阵又一阵的鸟语花香。温暖,瞬间就在我心头铺展开来。原来,我们一直都觉得父母对我们的思念,是理所当然的。却很久都没有明白,母亲对我们的思念,却一直在我们的理解之外,像是一朵潜滋暗长的花儿,一直在无声中惊艳,于沉默中盛放。”读者在选登文章时把以上结尾给删掉了,删与不删,你觉得哪一个更好?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理由。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小题(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选自汉书董仲舒传)注久次:入学的先后顺序。9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录毕,走送之(2)先达德隆望尊(3)或莫见其面(4)其精如此10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俟其欣悦,则又请焉。(2)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11 . 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序,文体名,一般陈述创作主旨、创作经过等;赠序一般是亲友远行时所作,内容多是一些安慰、勉励的话。B宋濂二十岁之后更加仰慕圣贤之道,向有学问的前辈请教,有时遇到前辈的训斥或提问,一句话都不敢答复。C从(乙)文来看,董仲舒年轻时就潜心研究春秋,后人将春秋与诗经尚书礼记大学合称“五经”。D董仲舒研究学问非常痴迷,三年都无心观赏花园里的风景,他在室内挂上帘子读文章,任何人都见不到他 。12 . 文中宋濂和董仲舒的求学经历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四、句子默写13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三小题)感时花溅泪,。烽火连三月,。(杜甫春望),。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五、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节选自宋名臣言行录)(注释)再适:改嫁。饘(zhn)粥:稠粥。不充:不足,这里指喝不上。日昃(z):太阳偏西。14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_(2)或异二者之为或:_15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微斯人,吾谁与归?(2)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16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在(甲)(乙)两文中都起_的作用;但两文采用的表达方式不同,(甲)文主要运用了_的表达方式,(乙)文主要运用了_的表达方式。17 . 从(乙)文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伟大抱负的思想基础是什么?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后面小题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18 . 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的是初夏的乡村,雨过天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景色。B首联的“原野旷”和“无氛垢”六字,展现出经过雨水冲洗,空气特别清新明净,没有丝毫尘埃,原野格外空旷开阔的图景。C颔联写诗人纵目四望乡村周围的景色,视角由远及近,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有异曲同工之妙。D尾联“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实写田间之景,给原野平添了无限生意,使人感受到农忙劳动的热烈欢快气氛,呼吸到农村浓郁的生活气息。E本诗与王绩的野望都在闲逸的情调中流露出几分彷徨、孤独、苦闷。19 .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中“明”“出”两字最精练传神,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七、作文20 . 写作“走”与“停”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其内涵十分丰富,可以引起我们对自然、社会、历史和人生的种种感受、联想和思考。 阅读以上材料,你有何经历或感想?请以“走与停”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