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39048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市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南京市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南京市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市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不知为什么,今天来看足球比赛的人数比上次几乎少了一倍。B中学生是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C谁也不会否认李老师讲课在全校是出类拔萃的。D听了英雄事迹报告会,使我受到很大教育。2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物理课上,根据老师的提示,我重蹈覆辙重新演示了实验。B某些小报专爱断章取义,歪曲别人谈话的内容,以制造假新闻。C班会课上,班主任老师对我们作了初三冲刺动员,整节课都强聒不舍。D政治家要满腹韬略,进退维谷,而且深具历史视野。3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C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D消息和新闻特写都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都要抓住新闻事件的片段展开。二、字词书写4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在苏州人类从遥远的远古时代匆匆而来,一路迎接与拥抱目不xi( )接的风景,这便是一个美的历程。在那些月明星x( )、蝉鸣枝头的夏夜,午夜梦回时,你的脑海中可曾 A(涌现浮现)历史的瞬间?那人面鱼纹的彩陶盆,古色斑ln( )的青铜器,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说不尽的宋元山水画,还有著名的诗人作家时代精神与文化 B(沉积积累)下来,它孜孜不jun( )地感染着人们,常使人一唱三叹,流连不已。(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目不xi( )接月明星x( )古色斑ln( )孜孜不jun(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前面的横线上。AB三、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阅读鉴赏家汪曾祺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匋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他这个卖果子的和别的卖果子的不一样。不是开铺子的,不是摆摊的,也不是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到了一定的日子,他就来了。里面听到他敲门的声音,就知道:是叶三。接着一个金丝蔑篮,篮子上插一把小秤,他走进堂屋,扬声称呼主人。主人有时走出来跟他见见面,有时就隔着房门说话,他的果子的好处,第一是得四时之先,市上还没有见这种果子,他的篮子里已经有了。第二是都很大,都均匀,很香,很甜,很好看。他也很喜欢到处跑。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什么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而且和园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是亲家一样了。叶三的两个儿子都成人了,都是布店学徒,都出了师。这年是叶三五十岁整生日,一家子商量怎么给老爷子做寿。老大老二都提出爹不要走宅门卖果子了,他们养得起他。叶三有点生气了:“嫌我给你们丢人?两位大布店的先生,有一个卖果子的老爹,不好看?”儿子连忙解释:“不是的。你老人家岁数大了,老在外面跑,风里雨里,水路旱路,做儿子的心里不安。”“我跑惯了。我给这些人家送惯了果子。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季四太爷即季匋民。他大排行是老四,城里人都称之为四太爷。“你们也不用给我做什么寿。你们要是有孝心,把四太爷送我的画拿出去裱了,再给我打一口寿材。”讨个吉利:添福添寿。于是就都依了他。叶三还是卖果子。他真是为了季匋民一个人卖果子的。他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了挣钱,他给季匋民送果子是为了爱他的画。季匋民有一个脾气,一边画画,一边喝酒。喝酒不就菜,就水果。画两笔,凑着壶嘴喝一大口酒,左手拈一片水果,右手执笔接着画。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叶三搜罗到最好的水果,总是首先给季匋民送去。季匋民每天一起来就走进他的小书房画室。叶三不须通报,由一个小六角门进去,走过一条碎石铺成的冰花曲径,隔窗看见季匋民,就提着、捧着他的鲜果走进去。他给季匋民送果子,一来就是半天。他给季匋民磨墨、漂朱膘、研石青石绿、抻纸。季匋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意,连大气都不出。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的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匋民的得意之笔。季匋民从不当众作画,他画画有时是把书房门锁起来的。对叶三可例外,他很愿意有这样一个人在旁边看着,他认为叶三真懂,叶三的赞赏是出于肺腑,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谀媚。季匋民是大画家,名士们就特别爱在他面前评书论画,借以卖弄自己高雅博学。这种议论全都是道听途说,似通不通。季匋民听了,实在难受。叶三只是从心里喜欢画,他从不瞎评论。季匋民画完了画,钉在壁上,自己负手远看,有时会问叶三:“好不好?”“好!”“好在哪里?”叶三大都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季匋民画了一幅紫藤,问叶三。叶三说:“紫藤里有风。”“唔!你怎么知道?“花是乱的。”“对极了!”季匋民提笔题了两句词:深院悄无人,风拂紫藤花乱。季匋民画了一张小品,老鼠上灯台。叶三说:“这是一只小老鼠。”“何以见得。”“老鼠把尾巴卷在灯台柱上。它很顽皮。”“对!”有一天,叶三送了一大把莲蓬来,季匋民一高兴,画了一幅墨荷,好些莲蓬。画完了,问叶三:“如何?”叶三说:“四太爷,你这画不对。”“不对?”“红花莲子白花藕。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深,这是红荷花的莲子。”“是吗?我头一回听见!”季匋民于是展开一张八尺生宣,画了一张红莲花,题了一首诗:红花莲子白花藕,果贩叶三是我师。惭愧画家少见识,为君破例著胭脂。有时季匋民给叶三画了画,说:“这张不题上款吧,你可以拿去卖钱,有上款不好卖。”叶三说:“题不题上款都行。不过您的画我不卖。”“不卖?”“一张也不卖!”他把季匋民送他的画都放在他的棺材里。十多年过去了。季匋民死了。叶三已经不卖果子,但是他四季八节,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季匋民坟上供一供。季匋民死后,他的画价大增。大家知道叶三手里有很多季匋民的画,都是精品。很多人想买叶三的藏画。叶三说:“不卖。”有一天有一个外地人来拜望叶三,叶三看了他的名片,一问,是日本人,说他是专程来看他收藏的季匋民的画的。因为是远道来的,叶三只得把画拿出来。日本人要了清水洗了手,焚了一炷香,还先对画轴拜了三拜,然后才展开。他一边看,一边不停地赞叹:“喔!喔!真好!真是神品!”日本人要买这些画,要多少钱都行。叶三说:“不卖。”日本人只好怅然而去。叶三死了。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匋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在棺材里,埋了。(有删改)5 . 阅读画波浪线一段,简要概括内容,并说说其在文中的作用。6 . 读文中的画横线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1)叶三已经不卖果子,但是他四季八节,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季匋民坟上供一供。(这个句子写出了叶三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2)日本人要了清水洗了手,焚了一炷香,还先对画轴拜了三拜,然后才展开。(句中加点的词语有何表达效果?)7 . 链接材料:“伯牙子期共赏琴,高山流水唱知音。且叹斯文挥毫客,青眼有加卖果人”汪曾祺触及季叶二人微妙的心灵感应,让二人酬唱出“伯牙子期共赏琴,高山流水唱知音”之汪曾祺版。郎成勇读鉴赏家请结合文章内容及链接材料,说说汪曾祺版“伯牙与子期”肺腑相通之处。8 . 鉴赏家通篇语言浅白,但其中夹杂“金丝蔑篮”和“冰花曲径”两个雅语,请结合文章内容,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说说这两个雅语的作用。四、句子默写9 . 默写。(1)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2)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3)回乐烽前沙似雪,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4)_,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5)晴空一鹤排云上,_。(刘禹锡秋词)(6)_,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7)乡书何处达,_。(王湾次北固山下)(8)子夏曰:“_,_,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五、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10 . 本文作者是_代文学家_(人名)。11 .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_)(2)从乡之先达执经叩向(_)(3)负箧曳屣 (_)(4)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_)12 . 选择文中恰当的画线句,将其序号填写到对应横线上。作者家贫无书,却能“遍观群书”,离不开他“_”的勤奋刻苦精神,离不开他“_”的诚信守时品质。13 . 阅读选文结尾句,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14 . 学完本文后,小强同学想结合文章内容写一副对联,请你使用以下短语帮他将对联补充完整。圣贤之道德隆望尊色恭礼至君子之名上联:先达_传_上联:弟子_成_六、诗歌鉴赏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5 . 诗的颔联运用了两个_,一是“闻笛赋”,一是“烂柯人”。16 . 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尾联看似平淡,实乃点睛之笔,不能忽略”。请赏析尾联中的“长精神”三字。七、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刘恕,字道原。少颖悟,书过目即成诵。八岁时,坐客有言孔子无兄弟者,恕应声曰:“以其兄之子妻之。”一坐惊异。恕笃好史学,自太史公所记,下至周显德末,纪传之外至私记杂说,无所不览,上下数千载间钜微之事,如指诸掌。司马光编次资治通鉴,英宗命自择馆阁英才共修之。光对曰:“馆阁文学之士诚多,至于专精史学,臣得而知者,唯刘恕耳。”即召为局僚,遇史事纷错难治者,辄以诿恕。恕于魏、晋以后事,考证差缪,最为精详。恕为学,自历数、地理、官职、族姓至前代公府案牍,皆取以审证。求书不远数百里,身就之读且抄,殆忘寝食。偕司马光游万安山,道旁有碑,读之,乃五代列将,人所不知名者,恕能言其行事始终,归验旧史,信然。宋次道知亳州,家多书,恕枉道借览。次道日具馔为主人礼,恕曰:“此非吾所为来也,殊废吾事。”悉去之。独闭阁,昼夜口诵手抄,留旬日,尽其书而去,目为之翳。(选文有删改)(注释):以其兄之子妻之:此句出自论语:“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钜微:钜,大。微,小。局僚:官署的僚属。审证:仔细分析,认真求证。偕:共同,一起。枉道:绕道。17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殆”的义项有:危亡,危险;疲惫,困乏;近于,几乎;败,坏。“殆忘寝食”中的“殆”,应选的一项是_(填序号)。18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无所不览览:_(2)馆阁文学之士诚多诚:_(3)乃五代列将乃:_(4)次道日具馔为主人礼日:_19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少颖悟,书过目即成诵。(2)恕能言其行事始终。20 . 请简要概括刘恕与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中宋濂的相似之处。八、名著阅读2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他的父亲是清朝一个武官,一天别的武官请他的父亲去赴宴。他的父亲把他带去,做爸爸的吹嘘自己儿子如何勇敢无畏,有个客人想试他一下,在桌子底下开了一枪。结果,他面不改色,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1)上述这段文字出自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_(国籍)的_,文中的“他”是_(人名)(2)关于“他”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还介绍了什么事,请另写一件并分析这个人物的形象。九、综合性学习22 . 从A组备选词语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B组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写一段描述某人性格的话。A组词语:一代天骄恪尽职守媚上欺下怒不可遏B组词语:或者或者只要就十、作文23 . 一个人心灵成长和心智成熟,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期间,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生活的风风雨雨,或者曾经的迷茫、沮丧与顿悟等,无不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或深或浅的印痕,让我们从懵懂慢慢走向成熟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就这样慢慢长大”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字数800字以上。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