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2020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三)D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37127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肥市2020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三)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合肥市2020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三)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合肥市2020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三)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肥市2020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三)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中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竦峙zh嗔视chn迫不及待相形见绌B撺掇cun羁绊bn海枯石烂一拍即合C寒噤jn慰藉ji不可明状一视同仁D愧作zu蟠龙pn名符其实跚跚来迟2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他回到我母亲身边,是那么神色张皇,母亲见状十分不悦。B小明同学极为聪明,回答问题条理清晰,语无伦次,从来不会吞吞吐吐结结巴巴。C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D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3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三峡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B与朱元思书选自吴均集校注。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信的一部分。C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D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孟浩然、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4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石破天惊叹为观止无精打采B惴惴不安虎视眈眈姗姗来迟C丰姿卓约如法泡制肆无忌惮D心旷神怡一本正经雷霆万钧5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的不良行为,每个人心中必须绷紧一根安全弦。B我们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认真复习,就能在考场上正常发挥,取的好成绩。C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D各种“抢红包”活动吸引万千公众疯狂参与的原因是由于其玩法快速、新鲜、刺激。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一榫一卯总关情黄秀芳我很喜欢古建筑,尤其是木构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处,都品玩不尽。中国的传统建筑,从技术到文化,常常衍生得奇妙、自然。考察中国传统木作建筑时会发现,技术最初的目的越是简单、实用,其效果却越是神奇、伟大。让人折服的例子之一,是榫卯。榫卯是两个独立的木构件,一凸一凹,凸的榫嵌入凹的卯里,两个木构件便咬合在一起。这是一种构件间的连接方式,不用钉子,也不用绳子,两个需要连接的物体,各自一点改变,就可以完成并形成一个结构整体、其功效是,一接二,二接三,三接万物。需要连接多少构件,就可连接多少,这个整体想要多大,就可以有多大。榫卯的功用不仅仅是连接,还有因连接而生发的另两种功效。众所周知,木材有热胀干缩的“活性”,而榫卯的连接,又是木构件间的柔性的结合,因此有了一定移动或者说松动的余地。这看似缺点,但一旦组合为一个有各种榫卯连接在一起的整体构件时,缺点就成了优点;垂直方向结合的榫卯,与水平方向结合的榫卯,咬合在一起时,就不怕来自任何方向的挤压和拉伸。因挤压或拉伸造成的松脱与张紧,会互相抵消,从而形成复杂微妙的平衡。榫卯结合,可谓刚柔相济,而刚柔结合,便有着巨大的消耗作用,于是即使地震来袭,也自岿然不动。山西应县木塔就是最好的说明。这座建于公元1056年的木塔,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全塔有数以万计的木构件,全以榫卯咬合的方式连接、固定,以至于牢固不破。榫卯的功用极其简单,即两个部件的组合。但越简单,越接近事物的本质,也越伟大。最终它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还有他,万众最终如同一体。榫卯何人发明,又发明于何时? 无从可知,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实物,是距今69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但它一旦出现,便被运用得淋漓尽致,便直指木构建筑的灵魂所在:单体不是核心,单体之间平衡有序的连接与融合的关系,才是要旨。当你看到颠三倒四,横七竖八的各个木构件,依照一种组合关系被连接得天衣无缝时,你就会有一种顿悟:任何一个世界、组织、机构、团体,都是有关系连接在一起的,而“关系”的精髓就是榫入卯眼。格格不入是行不通的。或者说方枘圆凿方形的榫头也是入不了圆形的卯眼。榫卯结构就是这样令人开悟,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有删改)(注)榫卯(sn mo),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6 . 文章除介绍榫卯的连接功用外,还介绍了榫卯的哪两种功效?7 . 下面这则材料能否放入本文中,请简述理由。(材料)在收藏老家具的人中流传这一句老话,叫“摔断胳膊摔断腿,不能摔断榫”。8 . 文章第段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请做简要分析9 . 请从说明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1)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2)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实物,是距今69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阅读文段,回答问题陪母亲借钱丁国梅那年秋天,大哥结婚。母亲跟大哥说:“我们家虽然穷,但不能委屈了人家姑娘,婚事必须要办得体体面面。”母亲进房里拿出一条方围巾铺在床上,这围巾只有过年的时候,母亲才从箱子里拿出来戴,围巾散发着浓浓的樟脑丸的味道。然后她又从细篾鞋篮子里拿出两双新做的布鞋,千层底的那种。她把鞋码在围巾里,包好,夹在腋下。喊我说:“老幺,跟妈妈做个伴,去后台岭上姚妈家借钱。”出门时,天已黑尽,借着星星微弱的亮光,母亲从柴火垛里抽出一根棍子拿在手上。到后台岭必须经过一片长长的竹林,所谓竹林,也不全是竹子,还有高大的树和一些不知名的矮灌木,黑黢黢的一大片,里面不时传出一种异常恐怖的鸟叫声。我知道这种鸟,黑色的体型很大,经常在晚上叫,据说叫“老巴子”。大人们吓小孩子都是说,再哭,再哭老巴子来了。我紧紧地抓住母亲的衣角,屏住呼吸,脚步轻轻地跟着母亲快步走。走过竹林就是后台岭了,母亲把棍子放在一户人家的院子边,腾出手来牵我的手,我感觉到母亲的手心竟然也是湿漉漉的。终于到了姚妈家,姚妈姚爹都在掰棉花。母亲取出腋下的包裏,笑着说:“姚哥姚姐,这是我给你俩做的鞋,不成敬意。”他们并没有接母亲手里的鞋只是笑着说了声:“好,好,你太讲礼节了。”母亲知趣地把鞋放在人家的桌子上,赔着笑脸说:“哥,姐,那天跟你们说的那个事,还望你们帮个忙,棉花卖了就还。”姚妈说:“谁没个为难的时候呢?乡里乡亲的这么客气干啥呢?”说归说,但她却没有去拿钱,继续埋头掰棉花。那时候刚刚包田到户,棉花大丰收,人们白天把棉花摘回来,晚上坐在灯下掰,家家户户都有堆得像山一样的棉花,墙上爬满了红铃虫。母亲拿过板凳,围着棉花筛坐下,开始掰棉花。棉花筛是特制的专门掰棉花用的,用竹子制成,直径一米左右。母亲叫我坐她身边,指着我对姚妈说:“别看我家老幺年纪小手爪子快得很,赶得上一个大人掰棉花呢。”掰了一筛又一筛,一筛又一筛。其间母亲不断地说些好听的话,一副恭敬讨好的样子,尽其一个穷人的卑微。太困了,我昏昏沉沉地伏在母亲腿上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母亲把我叫醒,说要回家了。我睁开眼睛,看见姚妈把手伸进怀里(大襟子衣服的口袋在怀里),拿出一个蓝格子手帕卷,慢慢展开,说:“妺子,鸡都叫两遍了,天马上就亮了,这是八十块钱,拿去吧!你说要一百块钱,我手头实在是只有这么多了。母亲千恩万谢后,牵着我的手回家,寻找到先前搁在那里的棍子,原路返回。走过竹林时,我莫名其妙地觉得很伤心,呜呜哭了起来。母亲抹了一下眼睛说:“老幺,不哭,谁的钱都是血汗钱,一定要记得这个恩情。”那年年底的一个晴天,母亲称了一斤红糖,去姚妈家把钱还了。那天母亲腰杆挺得笔直,谈笑风生。姚妈硬是要留我们吃午饭,吃的是猪肉白莱炖粉条,很香。(选自小小说选刊2018年第8期)10 . 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事件母亲的表现姚妈的表现借钱言语看似热情,行动冷淡,有拒人之感还钱腰杆挺得笔直,谈笑风生(自信、坦然)11 .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母亲知趣地把鞋放在人家的桌子上,赔着笑脸说:“哥,姐,那天跟你们说的那个事,还望你们帮个忙,棉花卖了就还。”12 . 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13 . 文章第段写,“我”走过竹林时觉得很伤心,呜呜哭了起来。“我”为什么会哭?请说说你的理解。阅读下文,完成小题。豆酥糖苏青我的桌上常放着四包豆酥糖,我想想不要吃,却又舍不得丢掉。那豆酥糖,是和官哥上星期特地赶近路给我送过来的。他见了我,也不及寒暄,便小心地把豆酥糖递到我手里,说道:“这是大毛婆婆叫我带来给你的。”“和官哥,我祖母近来身体还好吧?”“大毛婆婆身体倒好,不过年纪大了,记性总差些。”于是,这四包豆酥糖便放在桌上,一直到现在。见了豆酥糖,我便容易想起祖母来了。我的祖母是长挑身材,白净面庞,眉目清秀但牙齿太坏。到我六岁那年从外婆家回来就跟她一床睡时,她的牙齿便只剩下门前三颗。但是她还爱吃甜的东西,在夜半醒的时候。我们睡的是一张宁波大凉床,挂着项益复布帐子,经年不洗,白的帐顶也变成灰扑扑了。在床里边,架着块木板,板上就放吃的东西。我睡在里边,正好钻在木板下面,早晨坐起来一不小心,头顶便会同它撞击一下,害得放在它上面的吃食像乘船遇巨波般,颠簸不定,有时跌下来。然后,我便与祖母分而食之了。夜晚,等她睡熟了,有时候我暗中摸索起来,伸手去偷取板上的吃食。板上的吃食,总是豆酥糖居多。于是我捏了一把,重又悄悄地躺下,拆开包纸自己吃。豆酥糖屑未散满在枕头上,被窝里,有时还飞落过眼里,可是我不管,我只独自在黑暗中撮着吃,有时连包纸都扯碎了一齐吞咽下去。半夜里,当我祖母鼾声停止的时候,她也伸手去模板上的吃食了。她在黑暗中摸索的本领可是真大,从不碰撞,也从不乱模,要什么是什么。有时候她摸着一数发觉豆酥糖少了一包,便推醒我问,我伸个懒腰,揉着眼睛含糊回答:“阿青不知道,是老鼠伯伯吃了。”可是这也瞒不过她的手,她的手在枕头旁边摸了一下,枕头被窝里都是,于是她笑着拧我一把,说道:“就是你这只小老鼠偷吃的吧!”我给她一拧,完全醒了。于是我们两个便又在黑夜里吃起豆酥糖来。她把豆酥糖撮一些些,放进我嘴里,叫我含着等它自己溶化了,然后再咽下去。“咕”的一声,我咽下了,她于是又提起一些些放进嘴里来。这样慢慢的,静静的,婆孙俩是在深夜里吃着豆酥糖。我们从不整理床褥,豆酥糖屑末以及其他碎的东西都有,枕头上,被窝里,睡过去有些沙沙似的,但是我们惯了,也决不会感到不舒服。次晨起来,也只不过把棉被略略扯直些,决不拍拍床褥或怎样的,让这些屑未依旧散布在原地方。有时候豆酥糖屑末贴牢在我的耳朵或面孔上了,祖母在第二天发现后便小心地把它取下来,放到自己嘴里,说是不吃掉罪过的。我瞧见了便同她闹,问她那是贴在我脸上的东西,为什么不给我吃?她给我缠不过,只好进去再拆开一包,撮一些些给我吃了,然后自己小心地包好,预备等到半夜里再吃。有一天,我的父亲从上海回来了,他们大家谈着,直谈到半夜。我一个人醒来,不见祖母,又摸不着豆酥糖,心想喊,却怕陌生的爸爸,心里难过极了。等了好久,实在忍不住,只得自己在枕头旁,被窝里,摸索着,拾些剩下来的豆酥糖屑吃吃,正哽咽时,忽然听见他们的声音进房来了,于是我便不敢作声,赶紧连头钻进被中,一动不动的假装睡着。“阿青呢?”父亲的声音,放下灯问。“想是钻在被中了。”祖母回答。“夜里蒙头睡多不卫生!”父亲说着,走近来像要替我掀开被头。我心里一吓,幸而祖母马上在拦阻了:“孩子睡着,不要惊醒她吧。”豆酥糖含在嘴里,溶化了的糖汁混合着唾液流进喉底去了,喉头痒痒的,难熬得紧。我拚命忍住不肯作声,半晌,“咕”的一声终于爆发了,父亲马上掀开被头问:“你在吃些什么,阿青?”我惊了,望着摇曳的灯光,颤声回答道:“我没吃老鼠伯伯在吃豆酥糖屑呢。”“豆酥糖屑?哪里来的?”父亲追问着,又掀起被来,拿着灯瞧,我赶紧用手按住那些聚屑较多的地方,不让他抢了去。但是父亲拉过我的手,拿油灯照着这些屑末问道:“哪里来的这些脏东西?床上龌龊得这样,”说着,他想拂去这些豆酥糖屑末。这时祖母却脱好衣裳,气呼呼的坐进被里来了,她向父亲唠叨着:“好好的东西有什么脏?山北豆酥糖,有名的呢。还不把灯台快拿出去,我睡好了,吹熄了灯省些油吧。看你这样冒冒失失的,当心烧着帐子可不是玩。”她的唠叨愈来愈多,父亲的眉头也愈皱愈紧了。现在,我与祖母有六七年不见面了。她的仅有的三颗门齿也许早已不在了吧?这四包豆酥糖正好放着自己吃,又何必千里迢迢的托人带到上海来呢?我不忍吃其实还怕吃它们。想起幼小时候在枕头上,被窝里取屑未吃时的情形,更觉恶心,便没有勇气去拆它们的包纸了。我是嫌它脏吗?不!我怎么可以放着不吃?又怎么能够吃下去呢?犹豫着,犹豫着不到十来天工夫,终于把这些豆酥糖统统吃掉了。它们虽然已经潮湿,却是地道的山北货,吃起来滋味很甜。甜到我的嘴里,甜进我的心里,祝你健康,我的好祖母呀!(选自苏青文集)14 . 从记叙的顺序看,文章运用了怎样的顺序?文章开头交待祖母的“记性总差些”好像与本文内容无关,是否可以去掉?请说明理由。15 . 说说下面语段中加点词语的特点及作用。她把豆酥糖撮一些些,放进我嘴里,叫我含着等它自己溶化了,然后再咽下去。“咕”的一声,我咽下了,她于是又提起一些些放进嘴里来。这样慢慢的,静静的,婆孙俩是在深夜里吃着豆酥糖。16 . 写出你对文中划线句子“我怎么可以放着不吃?又怎么能够吃下去呢?”的理解。17 . 文章最后三段独立成段,请谈谈它们的作用。三、句子默写18 . 按提示或要求默写填空。(1),不宜异同。(出师表)(2),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3)白居易在观刈麦中用“,”描写了劳动人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烈日下刈麦的艰辛,饱含无比的同情。(4)诗词中运用典故,使得诗词语言既含蓄又能表明作者的用意,从而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如苏轼的诗句“,”(江城子密州出猎)借“冯唐持节”的典故含蓄地表达自己渴望被重用的心情。四、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田单)乃宣言曰:“吾唯惧燕军之射所得齐卒,置之前行,即墨败矣!”燕人闻之,如其言。城中见降者尽荆,皆怒,坚守,唯恐见得。单又纵反间,言:“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可为寒心!”燕军尽掘冢墓,烧死人。齐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共欲出战怒自十倍。田单又收民金得千镒,令即墨富最遗燕将,曰:“即降,愿无掳掠吾族家!”燕将大喜,许之。燕军益懈。田单乃收城中,得牛千馀为蜂衣,画以五采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其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大惊,视牛皆龙文,所触尽死伤。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选自资治通鉴周纪四)19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燕人闻之,如其言燕将大喜,许之燕军益懈令即墨富豪遗燕将20 . 下列停顿划分最合理的一项是( )A齐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共欲出战/怒自十倍。B齐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共欲出/战怒自十倍C齐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共欲出/战怒自十倍。D齐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共欲出战/怒自十倍。21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三个句子的意思。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忌讽齐王纳谏燕军大骇,败走。22 . 为了击败燕军,田单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策略。简要概括有哪些方面。五、语言表达23 . 仿照示例,完成整个句子的仿写,要求句子意思连贯。我爱春天的百花盛开,我爱冬天的白雪皑皑。六、作文24 . 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小明同学认为古诗文内容太多,理解困难,就不愿意背诵,请你结合传统教育在背诵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或自己的学习体会劝说他,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100-120字。25 . 命题作文:真的不容易要求:文中不出现可能泄露考生自己信息的真实人名、地名、校名等,字数在600字以上。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