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37037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宁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南宁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南宁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宁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红装素裹油嘴滑舌合辙押韵引经据典B一代天骄八面玲珑莫衷一是众目睽睽C左右逢原言行相顾目空一切颤颤巍巍D断章取义逢场作戏悠游自在沧海桑田2 .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的安徒生,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海的女儿。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这是一部回忆童年生活的小说集,阿长与藤野先生五猖会都出自于其中。C杞人忧天选自战国时期列御寇著的列子,这个寓言故事嘲讽了那些为不必要或基本不会发生的事而担忧的人。D植树的牧羊人是法国作家让乔诺写的一篇小说,讲的是一位离群索居的牧羊人,通过多年坚持不懈地植树,把土丘变成了绿洲的故事。3 .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军以锐不可当之势,粉碎了敌人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B人们被公路上突发的车祸场景吓呆了,立即镇定自若地拨打了报警电话。C在人口迁徙方面,明朝可谓殚精竭虑,采取各种措施处置流民、移民问题,比如规定严禁擅徙流亡、流民附籍安插等等。D有着大量木屋的奥地利小镇哈尔施塔特,是风景秀丽独一无二的木头小镇。4 . 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溺爱(n)澄清(chng) 亵渎(xi)B舆论(y)挟持(xi)俯瞰(kn)C校对(jio)单于(chn)污秽(hu)D窈窕(yo) 毗邻(p)阴霾(l)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阅尽东山竞风流赵尚文正是日暖花盛的季节,我沿着唐诗之路,寻李白当年南游的航道,到达浙东的曹娥江与剡溪江的汇集之处,始遥望成语“东山再起”所出之东山。突然间,我觉得时间分明变得暧昧起来,亘古即在此刻,千古不朽的一幕幻化在了眼前西晋末年,一支浩大的人马携辎负重,风尘车马,从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一路逶迤向江南进发,这是因永嘉之乱随西晋皇室南迁的阳夏谢氏家族。作为一个名门望族,阳夏谢氏当年何以要选择东山(今属绍兴市上虞区)作为南迁的终点,后人已难知其中原因,今天可以知道的是,定居东山后的谢氏家族随着南迁而愈光大。而公元320年降生的谢安,其一段东山再起的传奇,更令谢氏家族在历史中留下了让人难忘的一页。人至半山腰,回望近在咫尺的曹娥江,山脚下那块雄踞江边的“指石”,恍如人指点江天。对岸有块若隐若现的沙洲,溪江环流围成琵琶形状,与“指石”逼真地构成了“指石弹琵琶”的情状,故又有“江南第一指”和“会稽琵琶洲”之称。相传,当年谢安与会稽高僧墨客在此石下弹琴下棋赋诗作书,留下了许多佳话。东山之上,曾经彩轿翩翩,载着文人雅士,托着红粉佳丽。而今已是风流云散,声息早无,湮入了岁月的烟尘。来到两垅山脉交界处,扑入眼帘的是一块平地,四周由蔷薇花织结而成一洞穴。原来,这里曾是谢安赏“丝竹歌舞”之地。“优游山林六七年,闻征召不至”,“纵心事外,疏略常节”,史书记载的放浪不乏清高甚至冷峻。谢安其时屡辞不就,到底出于何因,从史书上似乎很难找到答案,但其最后出山时的情境,似乎能让人体味一丝个中缘由。步入中年之时的谢安,面对的,是东晋政权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是时人的期待,还有其兄豫州刺史谢奕去世、其弟中郎将谢万因北征失败被黜废后谢氏家族对一个支撑局面人物的需求。升平四年,明帝的女婿、大将军桓温来请谢安做他的军府司马。谢安以“世道未夷,志存匡济”应诏。谢安东山再起之后,历任多职,登上辅政的地位,施展出非凡的政治、军事才干。他“镇以和靖”,重振朝纲,阻止了朝廷重臣桓温的篡政意图。同时,团结各大士族,平衡各派势力,广纳贤士,减少了内耗,稳定了统治秩序。谢安还致力于改革内政,废除了度田收租之制,减轻百姓的赋役负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他招募流亡江南的北方子弟组建北府兵,加强边境防御。如今,“晋太傅谢公墓”周围已长满了萋萋青草,不过守护墓地的那几棵古松却老枝苍劲,昂首云天,带来一地凝重而爽朗的绿荫。那碑虽已斑驳尽显沧桑,但让人更多了凭吊古人的肃然。从曹娥江畔东山之寄情山水、放浪形骸的隐士,到遥指淝水河边疆场驰骋的名臣,这番千古“顿悟”,也足堪后人频频回味了。(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5 . 请依据作者的游览行踪,梳理文章内容。遥望东山,忆谢氏南迁_观“晋太傅谢公墓”,生发凭吊古人的肃然之感。6 . “淝水河边疆场驰骋”,具体指什么?7 . 文章写“晋太傅谢公墓”周围的环境,有何作用?8 . 谢安是一个怎样的人?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藕与莼菜叶圣陶同朋友喝酒,嚼着薄片的雪藕,忽然怀念起故乡来了。若在故乡,每当新秋的早晨。门前经过许多的乡人:男的紫赤的臂膊和小腿肌肉突起,躯干高大且挺直,使人起康健的感觉;女的往往裹着白地青花的头布,虽然赤脚却穿短短的夏布裙,躯干固然不及男的这样高,但是别有一种康健的美的风致;他们各挑着一副担子,盛着鲜嫩五色的长节的藕。在藕的家乡的池塘里,在城外曲曲弯弯的小河边,他们把这些藕一濯再濯,所以这样洁白了。仿佛他们以为这是供人体味的高品的东西,这是清晨的图画里的重要题材,假若满涂污泥,就把人家欣赏的浑凝之感打破了;这是一件罪过的事情,他们不愿意担在身上,故而先把它们濯得这样洁白了,才挑进城里来。他们想要休息的时候,就把竹扁担横在地上,自己坐在上面,随便拣择担里的过嫩的藕或是较老的藕,大口地嚼着解渴。过路的人便站住了,红衣衫的小姑娘拣一节,白头发的老公公买两支。清淡的甘美的滋味于是普遍于家家且人人了。这种情形,差不多是平常的日课,直要到叶落秋深的时候。在这里,藕这东西几乎是珍品了。大概也是从我们的故乡运来的,但是数量不多,自有那些伺候豪华公子硕腹巨贾的帮闲茶房们把大部分抢去了;其余的便要供在大一点的水果铺子里,位置在金山苹果吕宋香芒之间,专善待价而沽。至于挑着担子在街上叫卖的,也并不是没有,但不是瘦得像乞丐的臂腿,便涩得像未熟的柿子,实在无从欣美。因此,除了仅有的一回,我们今年竟不曾吃过藕。这仅有的一回不是买来吃的,是邻舍送给我们吃的。他们也不是自己买的,是从故乡来的亲戚带来的。这藕离开它的家乡大约有好些时候了,所以不复呈玉祥的颜色,却满被着许多锈斑。削去皮的时候,刀锋过处,很不顺爽。切成了片,送入口里嚼着,颇有点甘味,但没有一种鲜嫩的感觉,而且似乎含了满口的渣,第二片就不想吃了。只有孩子很高兴,他把这许多片嚼完,居然有半点钟工夫不再作别的要求。因为想起藕,又联想到莼菜。在故乡的春天,几乎天天吃莼菜,它本来没有味道,味道全在于好的汤。但这样嫩绿的颜色与丰富的诗意,无味之味真足令人心醉呢。在每条街旁的小河里,石埠头总歇着一两条没篷船,满舱盛着莼菜,是从太湖里去捞来的。像这样地取求方便,当然能得日餐一碗了。而在这里又不然,非上馆子,就难以吃到这东西。我们当然不上馆子,偶然有一两回去扰朋友的酒席,恰又不是莼莱上市的时候,所以今年竟不曾吃过。直到最近,伯祥的杭州亲戚来了,送他几瓶装瓶的西湖莼菜,他送我一瓶,我才算也尝了新了。向来不恋故乡的我,想到这里,觉得故乡可爱极了。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起这么深浓的情绪?再一思索,实在很浅显的:因为在故乡有所恋,而所恋又只在故乡有,便萦着系着不能离舍了。譬如亲密的家人在那里,知心的朋友在那里,怎得不恋恋?怎得不怀念?但是仅仅为了爱故乡吗?不是的,不过在故乡的几个人把我们牵着罢了。若无所牵,更何所恋?像我现在,偶然被藕与莼菜所牵,所以就怀念起故乡来了。恋在那里,那里就是我们的故乡了。9 . 故乡不是一个抽象的语词。文章第段从哪些方面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故乡新秋图?10 . 请从动词运用的角度赏析下面语句。他们想要休息的时候,就把竹扁担横在地上,自己坐在上面,随便拣择担里的过嫩的藕或是较老的藕,大口地嚼着解渴。11 . 文章第段也在写藕,其作用是什么?12 . 第段中,“向来不恋故乡的我,想到这里,觉得故乡可爱极了”一句中,你如何理解“向来不恋故乡”与“故乡可爱极了”这似乎矛盾的情感?三、句子默写13 . 古诗词默写(1)论语十二章中,表示既要广博的学习,又要有坚定的志向;既要多提问题,又要多想当前的事情的语句是_,_。(2)_,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_。(3)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_,_。(4)江南逢李龟年中含有双关意味的名句是 _,_。四、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14 . 选文作者_(人名)和醉翁亭记的作者_(人名)同属“唐宋八大家”。15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16 . 文中的驴子看上去是“_”(用文中语句),而实际上却很无能,我们常用成语“外强中干”来形容。而由此文也延伸出了成语:_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过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7 . 诗的颔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18 . 有人说“照”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六、课外阅读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只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选自厚德录19 . 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A蒙辞以军中多务B公亦以此自矜C屠惧,投以骨。D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20 . 简要分析张孝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七、语言表达21 . 读小浦同学给班主任高老师的邀请函,完成下列题目。高老师:您好!班级拟在11月12日下午两点开展“交友之道”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特邀您参加。届时,同学们将举行有关“交友”的名人名言、名人故事读讲比赛,同学们还将向您垂询有关“交友”的问题,聆听您的高见。我们恭候您的光临。学生:小浦11月2日(1)邀请函有一处措辞不当,应将改为(2)请写出两句有关交友的名言警句。八、名著阅读名著阅读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的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如果稍许等一下,我们也许就可以看到它遭受到的意外的烦扰。因为邻近很多口渴的昆虫,立刻发现了蝉的井里流出的浆汁,跑去舔食。这些昆虫大都是黄蜂、苍蝇、蛆蜕、玫瑰虫等,而最多的却是蚂蚁。身材小的想要到达这个井边,就偷偷从蝉的身底爬过,而主人却很大方地抬起身子,让它们过去。大的昆虫,抢到一口,就赶紧跑开,走到邻近的枝头,当它再转回头来时,胆子比从前变大来了,它忽然就成了强盗,想把蝉从井边赶走。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我曾见过它们咬紧蝉的腿尖,拖住它的翅膀,爬上它的后背,甚至有一次一个凶悍的强徒,竟当着我的面,抓住蝉的吸管,想把它拉掉。最后,麻烦越来越多,无可奈何,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于是蚂蚁的目的达到,占有了这个井。不过这个井也干得很快,浆汁立刻被吃光了。于是它再找机会去抢劫别的井,以图第二次的痛饮。你看,真正的事实,不是与那个寓言相反吗?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苦的生产者却是蝉呢!22 . 本文选自_,作者是_(国家)的 _(人名)被誉为“_”。23 . 请结合本文段说说为什么本书既是科普著作,又是文学经典?24 . 本书中昆虫们的一举一动,都被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它们与人有着丝丝缕缕的相通之处,请结合本文段对以上特点加以分析。九、综合性学习25 . 综合性学习。七年级某班拟开展“文学部落”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1)班上准备创办一份班刊,请你给班刊取一个富有文学韵味的刊名。(2)班级文学社要选取一副对联悬挂在其阅览室,最合适的一项是( )A宾至如归,稍安毋躁B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C室雅何须大,书香不在多D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十、作文26 . 作文制作送别礼物,布置个性房间,安排朋友聚会,规划全家出游生活处处需要付出热情。温馨的设计,不断丰富我们的生活。请以“温馨的设计”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 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 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班名、人名。(3) 书写工整规范,书写分占4分。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