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C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36800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口生态失衡会破坏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和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因此,我国人口发展方式需要实现由数量控制型到生态优化型的战略转变。B“互联网+”本身是开放的产物,生物链和产业链开放,技术和资源共享,激发了人们创新创业的激情,催生了互联网经济现象的出现。C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对劳动力数量逐渐减少的现实,不再是国家简单地依靠大量的劳动力,而是用质量的提升来弥补数量的短缺。D按照法律规定,从事食品经营需要获得许可,但是目前一些网络食品经营者并没有取得资质,今后需要加大在这方面的规范和管理。2 . (18届山东德州市九年级第一次练兵)下列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晶莹的露珠还在荷叶上翩然起舞,袅娜的炊烟已飘在村庄的上空。B万众一心,三人成虎,众志成城,只要团结一致,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火焰山。C一位位声音大咖在声临其境中用他们忘乎所以的表演向观众们诠释着声音的魅力。D她的班级管理内外兼修,眉毛胡子一把抓,使班集体既有颜值担当,更有内涵气质。3 . 下列依次在处填入的句子,衔接都最恰当的一项是如果说春天的花儿是草本的, ,那么秋天的花儿就是木本的, 。秋光照耀在一树一树的叶子上, ,铺天盖地,人就陶醉得有些许震撼。A娇嫩,柔弱,让人怜惜灿烂,刚毅,让人赞叹花朵沉淀成醇酒,叶子燃烧成花朵B灿烂,刚毅,让人赞叹娇嫩,柔弱,让人怜惜叶子燃烧成花朵,花朵沉淀成醇酒C娇嫩,柔弱,让人怜惜灿烂,刚毅,让人赞叹叶子燃烧成花朵,花朵沉淀成醇酒D灿烂,刚毅,让人赞叹娇嫩,柔弱,让人怜惜花朵沉淀成醇酒,叶子燃烧成花朵4 .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前一句是动态描写,后一句是静态描写,动静结合,互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B“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既写景又点明季节,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李白借助想象把自己的思念托付给明月,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作者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二、字词书写5 . 为下列加点字选一个正确的读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读诗使人灵秀:当你读到“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你会感到春天生命的律动;当你读到“须晴日/看红装素gu/分外妖娆”,你会产生意气风发的豪情。(1)娉(_)ApngBpn(2)gu(_)三、现代文阅读远去的蝉鸣姚国禄在我熟悉的乡村里,炎热的夏日午后,耳畔传来蝉的鸣叫声。这悠长而邈远的声音,竟是发自微小的蝉,着实让我吃惊,让我感动。多年来,我一直对我熟悉的乡村的蝉鸣充满了敬意。那时候的乡村,天蓝水清,芳草如菌,看不见一丝的污染,蝉鸣就像漫山遍野生长的庄稼,永远充满生机。从初夏到深秋,我不知道那些蝉声,究竟是在为成熟的季节喝彩还是在为丰收的美景奔走呼号?我惊讶那些蝉们的执着,坚韧。我喜欢乡村的蝉鸣就像喜欢儿时母亲给我做的千层底布鞋,那感觉带着泥土的韵味。我总觉得那永远充满生机的蝉声只有在我的乡村才可以肆意地放大,而城市的蝉鸣是微弱的,微弱得甚至失去了蝉鸣的本真。乡村的蝉声正因为它的真实而不虚假引起了我们心灵的共鸣。小时候,村庄里的蝉多得数不胜数,初夏时节,一场雨过后,我便会看到村庄的大树下爬满了幼蝉。那些刚从地下爬出的幼蝉,身体非常孱弱,它们慢慢地从地下爬到树上,把大树作为它们的依托,过了一段时间它们就会脱一次壳,进行它们生命的蜕变。说来蝉这一生也非常不容易,每一次的蜕变都是艰难而痛苦的,为了增加生命的活力,它们一生中必须要蜕变几次,这是自然赋予它们的生命规律。我曾经在古诗里寻找过一些蝉鸣的影子,比如白居易的早蝉:“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六月初七日,时令应该是在初夏吧,初夏听到的蝉鸣也算是早蝉的声音了,所以,白居易把这首诗命名为“早蝉”不无道理。当然,古代将蝉鸣写进自己诗歌中的诗人远不止白居易,多情的诗人们早已把蝉鸣美化成一种高度,而今我循着这些思想的足迹,在亦步亦趋中打捞着我心中的蝉呜。一个夏日的午后,为了寻那蝉的鸣叫声,我走进一座寂寥的山林。偌大的一座空山,没有人语,山林静寂,树影婆娑。叮咚的溪水像是在诉说着这个热情夏天的静态之美。四面起伏的蝉鸣带着些许的夸张正在穿越山涧,在山谷久久回响。这拖着长音的蝉呜,激越豪迈,像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此起彼伏响个不停。对于家乡,记忆中总有这样的画面:古井边林子的树杈上、庄稼地旁的老树上,鸣唱的蝉总会不知疲倦地站立在枝头。而今,在乡村,蝉鸣日渐稀少,人们已很难看到蝉的踪影,许多村庄已成了废墟,那里再也看不到蝉在枝头歌唱的景象了。过去村庄里茂盛的树木全被砍伐一空,许多村民住进了钢筋和水泥建造的楼房里,他们远离了村庄和树木,远离了曾经生活过的多情的土地。过去曾经将蝉鸣引以为豪的乡村开始变得沉寂起来,加之化肥、农药的滥施滥用,乡村许多曾经美好的物种正在消逝,人们很难再听到那缥缈在村庄的蝉鸣了。一个失去了树木的村庄该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这是蝉的悲哀,还是人的悲哀。(有删改)6 . 请结合文章第自然段,概括乡村蝉声的特点。7 .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这拖着长音的蝉呜,激越豪迈,像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此起彼伏响个不停。8 .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小时候,村庄里的蝉多得数不胜数,初夏时节,一场雨过后便能看到村庄的大树下爬满了幼蝉。B蝉这一生也非常不容易,每一次的蜕变都是艰难而痛苦的,为了增加生命的活力,它们一生中必须要蜕变几次,这是自然赋予它们的生命规律。C文章第自然段“偌大的一座空山,没有人语,山林静寂,树影婆娑”这句话是自然环境描写,是作者对山林冬日美景的想象,作者用景物的静态美衬托了自己内心的平静。D而今,在乡村,蝉鸣日渐稀少,人们已很难看到蝉的踪影,许多村庄已成了废墟,那里再也看不到蝉在枝头歌唱的景象了。E通观全文,作者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揭示出造成“乡村许多曾经美好的物种正在消逝,人们很难再听到那缥缈在村庄的蝉鸣了”这一现象的唯一原因是:人们大量使用杀虫剂破坏了生态平衡。9 . 请简要分析文章第自然段的作用。阅读选文,回答问题。正说处,后面闪过龙婆、龙女道:“大王,观看此圣,决非小可。我们这海藏中,那一块天河底的神珍铁,这几日霞光艳艳,瑞气腾腾,敢莫是该出现,遇此圣也?”龙王道:“那是大禹治水之时,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是一块神铁,能中何用?”龙婆道:“莫管他用不用,且送与他,凭他怎么改造,送出宫门便了。”老龙王依言,尽向悟空说了。悟空道:“拿出来我看。”龙王摇手道:“扛不动!抬不动!须上前亲去看看。”悟空道:“在何处?你引我去。”龙王果引导至海藏中间,忽见金光万道。龙王指定道:“那放光的便是。”悟空撩衣上前,摸了一把,乃是一根铁柱子,约有斗来粗,二丈有馀长。他尽力两手挝过道:“忒粗忒长些!再短细些方可用。”说毕,那宝贝就短了几尺,细了围。悟空又颠一颠道:“再细些更好!”那宝贝真个又细了几分。悟空十分欢喜,拿出海藏看时,原来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唤做“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心中暗喜道:“想必这宝贝如人意!”一边走,一边心思口念,手颠着道:“再短细些更妙!”拿出外面,只有二丈长短,碗口粗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版第三回)10 . 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_,作者是明代小说家_(人名)。11 .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个选段的内容。12 . 根据龙婆的话分析众人对孙悟空的态度是怎样的。阅读中国古代的“快递”一文,完成后面小题。早在周代,我国便已出现快递制度。据周礼秋官记载,周王朝的官职中设置了主管邮驿、物流的官员“行夫”,其职责要求是“虽道有难,而不时必达”。 实际上,商朝已有近似于现代的快递雏形,这已在殷墟甲骨文中得到证实。古代快递主要用于政令、军情的传递,民间使用远没有现代广泛。古代快递员被称为“健步”“邮人”“驿足”“递夫”,如果快递变成慢递,或将邮件递错、丢失等,都将被严惩。汉代设“传驿”,用于传递紧急文书。当时的传驿机构已有专用车,这种专用车叫“传车”。当时,用马车快递叫“传”,用马速递称“驿”。东汉以后,“传车”逐渐被淘汰,马成为快递的主要交通工具,称为“马递”。在投递过程中,一般是“换马不换人”,投递员一般跑完全程。古代快递对里程、速度都有具体的规定,这叫“程限”。汉代“马递”要求日行四百里,这是当时的速度极限了。隋唐时期,如果是急件,要求日行三百里。更急的,如送赦免文书,则日行五百里。宋代的快递“急脚送”,是在步递和马递的基础上创立的。急脚递并非人力的步递,也是一种马递,要求日行四百里。元代的“急递铺”,更接近今天的快递公司,程限与宋代一样。13 . 选文从多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快递”,如介绍了中国古代快递的起源,解说了古代快递对里程、速度的规定。请根据两段文字,分别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内容。14 . 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1)据周礼秋官记载,周王朝的官职中设置了主管邮驿、物流的官员“行夫”,其职责要求是“虽道有难,而不时必达”。_(2)东汉以后,“传车”逐渐被淘汰,马成为快递的主要交通工具,称为“马递”。_15 . 阅读第段回答问题(1)划线句子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_(2)本段采用的说明顺序及其效果。_四、句子默写16 . 默写。(1)峨眉山月半轮秋,_。夜发清溪向三峡,_。(李白峨眉山月歌)(2)_,无人送酒来。(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3)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4)正是江南好风景,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5)兄女曰:_。(刘义庆咏雪)(6)古诗中,诗人常借物传情。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借“归雁”捎去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的诗句是:“_?_。”(7)古诗中有很多关于“友情”的名句,试写出连续的两句:_,_。五、课内阅读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7 . 解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1)非学无以广才广(_)(2)非志无以成学志(_)(3)年与时驰驰(_)18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淫慢则不能砺精,险躁则不能冶性。19 . 下面对文章理解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作者通过概述做人治学的经验,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在淡泊宁静中下功夫忌荒唐浮躁,只有这样才可以做一个可以治国接世之人。B“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C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D诫子书是一封语言质朴的家书,表明作者望子成龙,愿其达官显贵。六、语言表达20 . 根据例句,在仿句中填空。(1)上联:刘禹锡陋室读经,苔痕上阶绿。下联:陶渊明,。(2)上联:读经典丰富人生。下联:。七、综合性学习21 . 下列对书法作品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笔法劲健,如疾风飘雨B笔画平直,结构方正C用笔圆润,一气呵成D笔画连绵,气韵流畅八、作文22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童年是一串五彩的珍珠,每一颗都记录着我们的一个个微笑,一份份快乐,一滴滴泪水童年是一段动听的乐曲,每一个音符都洋溢着纯真、欢乐、友爱在童年读书中,莫言用生动的笔墨记叙了难以忘怀的童年趣事。请你回想你在童年时期发生的印象深刻的事情,以难忘那件事为题,写一篇作文,写出你对童年所经历的事情的思考与感悟。要求:(1)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2)不少于600字。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