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题B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34470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重庆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重庆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面关于名著阅读、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一则新闻不可缺少的五部分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就有这完整的五部分。B周亚夫军细柳的作者司马迁, 创作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C法布尔用实验室观察和实验的方法研究昆虫的本能和习性,写成了堪称昆虫的史诗昆虫记。D红星照耀中国是斯诺本人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的杰作,对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二、字词书写2 .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文化的(z)_养、城市的肌理,如同一本古书,而建筑是凝固的文字,是一座城市的文脉。在新一轮城市化进程中,椒江区坚持突出本地特色,前(zhn)_谋划,科学布局,使历史文化街区与山海水城相 相映。章安古郡、海门卫城、葭沚老街不同年代的历史建筑是椒江这座古老而年轻的滨城延续的文脉,我们借此读懂椒江这座城。“粉墙黛瓦曲巷,小桥流水人家,吾心安处即故乡。”(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z)_养前(zhn)_谋划 (2)填入文中“ ”最恰当的一项是(_)A.溶 B.融 (3)加点字“曲”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_)A.q B.q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奶奶的星星世界给我的第一个记忆是:我躺在奶奶怀里,拼命地哭,打着挺儿,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哭得好伤心。窗外的山墙上剥落了一块灰皮,形状象个难看的老头儿。奶奶搂着我,拍着我,“噢,噢”地哼着。我倒更觉得委屈起来。“你听!”奶奶忽然说:“你快听,听见了么?”我愣愣地听,不哭了,听见了一种美妙的声音,飘飘的、缓缓的。是鸽哨儿?是秋风?是落叶划过屋檐?或者,只是奶奶在轻轻地哼唱?直到现在我还是说不清。“噢噢,睡觉吧,麻猴来了我打它”那是奶奶的催眠曲。屋顶上有一片晃动的光影,是水盆里的水反射的阳光。光影也那么飘飘的、缓缓的,变幻成和平的梦境,我在奶奶怀里安稳地睡熟我是奶奶带大的。不知有多少人当着我的面对奶奶说过:“奶奶带起来的,长大了也忘不了奶奶。” 那时候我懂些事了,趴在奶奶膝头,用小眼睛瞪那些说话的人,心想:瞧你那讨厌样儿吧!翻译成孩子还不能掌握的语言就是:这话用你说么?奶奶愈紧地把我搂在怀里,笑笑:“等不到那会儿哟!”仿佛已经满足了的样子。“等不到哪会儿呀?”我问。“等不到你孝敬奶奶一把铁蚕豆。”我笑个没完。我知道她不是真那么想。不过我总想不好,等我挣了钱给她买什么。爸爸、大伯、叔叔给她买什么,她都是说:“用不着花那么多钱买这个。”奶奶最喜欢的是我给她踩腰、踩背。一到晚上,她常常腰疼、背疼,就叫我站到她身上去,来来回回地踩。她趴在床上“哎哟哎哟”的,还一个劲夸我:“小脚丫踩上去,软软乎乎的,真好受。”我可是最不耐烦干这个,她的腰和背可真是够漫长的。“行了吧?”我问。“再踩两趟。”我大跨步地打了个来回:“行了吧?”“唉,行了。”我赶快下地,穿鞋,逃跑于是我说:“长大了我给您踩腰。”“哟,那还不把我踩死?”过了一会我又问:“您干嘛等不到那会儿呀?”“老了,还不死?”“死了就怎么了?”“那你就再也找不着奶奶了。”我不嚷了,也不问了,老老实实依偎在奶奶怀里。那又是世界给我的第一个恐怖的印象。一个冬天的下午,一觉醒来,不见了奶奶,我扒着窗台喊她,四处都是风和雪。“奶奶出门儿了,去看姨奶奶。”我不信,奶奶去姨奶奶家总是带着我的;我整整哭喊了一个下午,妈妈、爸爸、邻居们谁也哄不住,直到晚上奶奶出我意料地回来。这事大概没人记得住了,也没人知道我那时想到了什么。小时候,奶奶吓唬我的最好办法,就是说:“再不听话,奶奶就死了!”夏夜,满天星斗。奶奶讲的故事与众不同,她不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星,而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又多了一个星星。“怎么呢?”“人死了,就变成一个星星。”“干嘛变成星星呀?”“给走夜道儿的人照个亮儿”我们坐在庭院里,草茉莉都开了,各种颜色的小喇叭,掐一朵放在嘴上吹,有时候能吹响。奶奶用大芭蕉扇给我轰蚊子。凉凉的风,蓝蓝的天,闪闪的星星。这感受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那时候我还不懂得问,是不是每个人死了都可以变成星星,都能给活着的人把路照亮。奶奶已经死了好多年。她带大的孙子忘不了她。尽管我现在想起她讲的故事,知道那是神话,但到夏天的晚上,我却时常还像孩子那样,仰着脸,揣摸哪一颗星星是奶奶的我慢慢去想奶奶讲的那个神话,我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选自史铁生小说选有删改)3 . 小说写了奶奶和“我”的四件生活琐事,请根据故事的主要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1)奶奶哄“我”睡觉(2)_(3)“我”误把奶奶出门当成奶奶离世(4)_4 . 联系上下文语境,谈谈你对下列加点词语的理解。她的腰和背可真是够漫长的。5 . 联系全文内容,结合括号中的提示,简要分析下列句子表达上的妙处。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从比喻的角度)6 . 请说说第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7 . 文章题目能否改为“奶奶”?请说说你的理由。文学类文本阅读蒲公英也很快乐在没去大后部落之前,我觉得完全有必要先去考察一下。这可是关系到我一辈子前途的大事。大后部落是我们这里的一个小山村,出了名的贫穷偏僻,而我即将要被分配到那里去做小学教师,呜呼哀哉,想想这个心就凉了半截儿。去的那天阳光明媚,路边一大片一大片的蒲公英开着黄灿灿的花朵。尽管心情沉重,但路边的风景还是给了我一丝安慰。在进入村子的前20多公里是不通车的;只能步行。随着道路越来越难走,那安慰渐渐变得如同杯水车薪。总算走到村子了,眼里看到的都是低矮破旧的房子,鼻子闻到的都是火烧粪便的味道,偶尔传来几声犬吠,算是给这个死寂的世界敲敲门提了个醒儿:我们还活着。这一派萧条荒凉的景象让我顿时傻了眼,我在心里暗暗发誓:哪怕动用所有关系,一定要逃离这个苦海。我想到学校去看看,看看自己要工作的环境。我向一个小姑娘问学校的位置,她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放下手里的猪食桶,在裤子上抹了抹手,说她领着我去。这是个大概有10来岁的孩子吧,扎着两个活泼的小辫子,脏兮兮的小脸上缀满了灿烂的微笑,一双大眼睛写满了好奇。她欢快地走在我的前边,热情地问我为什么来这里。我嗫嚅着说:“哦,没啥事,就想到处走走看看。”“哦。”不知道为什么她忽然间显得有些失望。到学校了。与其说那是学校,不如干脆说就是一间稍微大一点的房子和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可以勉强当操场的院子,一个旗杆和一面有些破旧的红旗证明着这里的与众不同。教室的黑板擦得干干净净的,座椅也都很整齐地摆放着,窗户也都纤尘不染,但就是没有一个人。我问她怎么没人上课呢?“没有老师啊,大概有两个月了,老师们一个个的来了又走了,大人们说,没人愿意来我们这里当老师。”小姑娘说。“那这里怎么会这么干净呢?”“我和我那几个好朋友说好了的,每天都要有一个人来负责来这里打扫卫生,我们要把这里拾掇得干干净净的,这样老师来了,就不会嫌弃这里脏,就会留下来了。”孩子的话,好似在我心头猛地扎了一针。“有好几次,几个淘小子在黑板上乱写乱画的,我们和他们吵了好久呢,最后,到底是我们赢了,他们现在也经常来帮我们呢。”她一脸骄傲地说着,“正好今天轮到我了,你先坐着歇会儿,我要开始打扫卫生了。”我看她拿着一块抹布,开始忙碌起来。那小小的身影,在阳光下闪着动人的光芒。从学校回来,小姑娘在路边蹲了下去,小心翼翼地折下一朵蒲公英递给我,她说:“吹蒲公英的时候,先许一个愿望。然后一口气吹下去,要把蒲公英吹得一个不剩,愿望就会实现的。”我看她自己也折了一朵,然后很虔诚地闭上眼睛,把蒲公英缓缓地送到自己的唇边,然后“呼”地一下吹散。“你也吹啊,快,赶紧许个愿望。”她催促着我。我闭上眼睛,在心里默念了很久,然后真的就很认真地一口气吹过去,那蒲公英的种子漫天飞舞,像轻盈的雪花,霎时间丝丝缕缕荡漾开去。小姑娘灿烂地笑着,好像每个人许下的愿望,都可以实现一样。她就问了我,“你许下的是什么愿望呢?”我微笑地反问她,“你呢?”她说她的愿望是来一位好老师,她想回学校上课。她不知道我许下的愿望是什么,其实,我许下的愿望和她有关,和这里的每个孩子都有关。我决定留下来,因为我喜欢这里一大片一大片的蒲公英。那些蒲公英虽然生在这贫瘠之地,但依然可以很快乐。“你还没告诉我你的愿望呢?”小姑娘刨根问底儿。“我的愿望就是”我故意卖着关子,“你能实现你的愿望。”小姑娘把我送出很远,一直到我坐上了通往县城的客车。我向她挥手,大声地向她喊道:“明天,学校见,不见不散。”(选自青春岁月校园版2012年第6期)8 . 文中画横线的段落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9 . 听到“我”的回答之后“为什么她忽然间显得有些失望”?10 . 谈谈你对文章题目“蒲公英也很快乐”的理解。11 . “我”最终决定留在这片土地上,做一位平凡的乡村教师。请你联系“我”的经历,说说你是如何看待乡村教师这个角色的。四、对比阅读(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选自世说新语)(注释)物:指人和事物。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树等。12 . 用“/”给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两处)不 然 譬 如 人 眼 中 有 瞳 子 无 此 必 不 明。13 . 为句中加点字选择最合适的义项。原文义项正确选项尝月下戏A.曾经 B.经历 C.品尝,辨别滋味_不然A.的样子 B.这样 C.然而,可是_14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未若柳絮因风起。 (2)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15 . 言语,指会说话,善于言谈应对。甲文和乙文均选自世说新语中的言语篇,请结合选文,说说谢道韫和徐孺子的回答有何共同的“妙处”?五、句子默写16 .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1)_,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白杨礼赞)(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_,_,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生子优患,死于安乐)(3)富贵不能淫,_,_。(富贵不能淫)(4)此中有真意,_。(饮酒(其五)六、名著阅读17 . 名著阅读。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问题。(1)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2)朝花夕拾中有一篇散文提到谋死隐鼠一事,你知道鲁迅的隐鼠究竟是怎么死的吗?谋死隐鼠的这篇散文是什么?七、作文18 . 阅读材料后作文春去秋来,花香果硕,自然世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摄入在你眼中,定格成了心中的那朵芬芳;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生活中的一人一物、一事一瞬,印记在你脑中,滋生成了心中的那朵芬芳;相伴名著,书香留存,文学宝库中栩栩如生的人物,精彩纷呈的场面,铭刻在你心中,沉淀成了心中的那朵芬芳其实,只要你留心观察,真心体验,用心品味,心中就有了朵朵芬芳。请你采撷其中的一朵,以“心中那朵芬芳”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有真情实感。19 . 作文关于读书,有着说不尽的话题。自从人类有了书籍,读书就成了人类的专利。著名学者杨义曾幽默地说:“如果在动物园,看见猴子拿书出来读,那大家会感到很滑稽;但看到小孩子拿书来读,那大家就会称赞他。”也就是说,书把人与猴子分了类。”我们古人关于读书有着诸多美谈,如韦编三绝,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啖粥而读等。但是,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说,欧美国家人均年读书约16本,北欧国家人均24本,我们与他们的差距不是一年两年所能赶得上的。于是,邬书林发出了“充分认识全民阅读的重要性和紧迫感”的呼吁。阅读上述材料,就“阅读的重要性和紧迫感”问题,向人们发出诚挚的读书建议。不少于100字。(不要大量摘引所给文字,不要空洞无物、缺乏新意的套话和官话)答:_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