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34377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州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郑州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郑州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郑州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妖娆风骚旁骛形消骨立B倒坍阴晦慨叹断章取意C惘然阔绰脏物根深蒂固D游弋愕然烦躁腐草为萤2 . 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以我们航天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即使不借助仪器和地图我也基本可以判断出飞船正经过哪个洲的上空,正在经过哪个国家从山脉的轮廓,海岸线的走向以及河流的形状ABCD3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伫立(zh)取缔(d)晌午(xing)转弯抹角(m)B应酬(yng)锃亮(zhng)诘问(ji)缄默不语(jin)C慰藉(ji)顷刻( qng)涟漪(y)风雪载途(zi)D倒坍(tn)荫庇(p)招徕(li)浑身解数(xi)4 .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B麻木不仁: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C殉职: 因公务而牺牲生命D不求甚解:对待读书和学习不能只懂个大概,要深刻理解才行。二、现代文阅读阅读梦幻同里张抗抗春天心里总是想着那个叫做同里的江南小镇。它位于太湖东岸,京杭大运河畔,距苏州只十几公里。同里是必须得去的,不然它就像一条波浪中的小船,老是在心里荡来荡去。终于有机会去了同里。同里镇四周有五湖环绕。江河湖汉天水相连,同里镇就像是浸在水中的一粒珍珠,圆润得使人不忍抚摸同里镇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小桥流水人家又被人誉为东方威尼斯。同里镇上的嘉荫堂、崇本堂、世德堂、陈去病故居等庄重古朴的深宅大院以及精巧玲珑的园林小筑,各有千秋,毫不逊色,无一不力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浓烈的明清宅院的艺术氛围。同里镇古宅群中,还有被同里人最引为骄傲也被世人竟相传说并无数次进入影视的独一无二的“退思园”呢。退思园,为光绪年间安徽兵备道任兰生遭贬回乡后所建的私家园林。“退思”二字取“退而思过”之意。因是带罪思过,那园子必须得有些低头顺眉的小模样,自然是不能如同位在高官时那样张扬跋扈了,自然得打破常规,作出检省内愧的收敛状。这一“思过”。连宅子的方位也整个改向,由纵向变为横向,自西向东一路苦思,左为宅、中为庭、右为园,竟构思出一座别具一格的“贴水筑”,为江南古镇留下了一处颇费后人寻思咂味的别样庭园。相传任兰生在同治年间官居安徽风颖六泗兵备道道台兼凤阳关监督。凤阳关监督为肥缺,凡过往商贾都要向他送红包,因此宦囊充盈,方才能在家乡同里镇上兴建这样一座显赫气派的私家宅园。取名“退思园”,只不过制造出一种认罪悔过的假象,专门糊弄皇上罢了。既是闭门思过,“退思草堂”是不可缺的;贴水近湖,视野开阔,园中山水尽收眼底,心胸仍然豁朗;解甲归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自然得有“水芗榭”和“眠云亭”下棋解闷,“揽胜阁”作画;春有“闹红一舸”,夏有“菰雨生凉”的情趣;还有横空出世、八面来风的“天桥”,可令人精神一爽。再有读书思过的“辛台”,抚琴听乐的“二曲桥”,将园主的退休生活,安排得有声有色、滴水不漏。却因是解职下台,清静中不免寂寞冷清,门前车马日稀,因此,中庭通往园内,泊有一艘旱船,好似一艘正在靠岸的到客船,为园主请来了一批批佳嘉宾。侧旁的“岁寒居”,正待好友围炉品茗,舞文弄墨,谈古论今,以期有朝一日宦海复出,东山再起。质朴而秀美的同里,常让人思念。再思同里,却是为了那座名闻遐迩的“退思园”为什么人们总是要待“退”时才能思过呢?尽管退而思过,当强于退而拒思者百倍,但若在“进取”时,亦能冷静检省自己,岂不是能避免更多“过错”么?退思园在江南的雨雾中变得朦胧。退出那个园子以后,我们或许有了一种异样的思绪。同里那片富土也由于退思园的存在,而区别于其他江南小镇,被罩上一层冥思苦想的思辨色彩。(文章有删改)5 . 下列对选文层次的划分,恰当的一项是( )A / / B / / C / / / D / / / 6 . 根据段,“同里”的“质朴而秀美”表现在哪些地方?7 . 文章标题是梦幻同里,为什么重点却写“退思园”?说说你的理解。8 . 请从修辞的角度简析,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同里是必须得去的,不然它就像一条波浪中的小船,老是在心里荡来荡去。阅读最后一课选段,完成小题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9 .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钟响了,意味着什么?“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号声”暗示了什么?10 . 韩麦尔“脸色惨白”的原因是什么?11 . “我”为什么“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12 . 文中对韩麦尔的刻画,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3 . 对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管夷吾/举于/士B曾益/其所/不能C必/先苦/其心志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14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B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C休祲降于天D况才之过于余者乎?15 . 下列对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内心苦恼,坚持思考,然后才能有所作为B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C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振作起来。D内心苦恼,平衡思虑,然后表现出来。16 . 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的开头运用了排比句式,形成一种无可辩驳的气势,增强了说服力。B文章先列举实例,再依据实例讲道理,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C文章列举六个成功人士的事例,意在论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性。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句话表达的观点与本文的论点是一致的。四、句子默写17 . “腹有诗书气自华”,考考你会默背多少诗文。_,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子在川上曰:“_,不舍昼夜。”子罕十二则中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思而不学殆。次北固山下富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哲理的句子是:“_,江春入旧年。”马致远的秋思中诗句“_”直接抒发了游子旅途的无限惆怅和思乡之情。五、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书斗鱼予客建业,见有畜波斯鱼者,俗说为师婆鱼。其大如指,鬐鬣具五彩。两腮有大点如黛,性矫悍善斗。人以二缶畜之,折藕叶覆水面,饲以蚓蝇,鱼吐泡叶畔,知其勇可用。乃贮水大缶,合之。各扬鬐鬣,相鼓视,怒气所乘,体拳曲如弓,鳞甲变黑。久之,忽作秋隼击,水泙然鸣。溅珠上人衣。连数合,复分。当分,如矢激弦,绝不可遏。已而相纠缠,盘旋弗解。其一或负,胜者奋威逐之。负者惧,自掷缶外,视其身纯白云。予闻:有血气者,必有争心。然则斯鱼者,其亦有争心欤?抑冥顽不灵而至于是欤?哀哉!然予所哀者,岂独鱼也欤?(注释)客建业:旅居南京。鬐鬣(q li):腹鳍和背鳍。缶:这里泛指缸。秋隼(sn):秋天的猎鹰。冥顽不灵:糊涂顽固不开窍。18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鬐鬣具五彩(_)(2)连数合,复分(_)19 . 下列不能体现波斯鱼善斗的一项是_A饲以蚓蝇,鱼吐泡叶畔B忽作秋隼击,水泙然鸣C当分,如矢激弦,绝不可遏D已而相纠缠,盘旋弗解20 . 本文先描述了斗鱼的_和_,继而生动刻画了两鱼相斗的情景,意在讽刺当时_的社会现象。六、诗歌鉴赏21 . 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鹧鸪天 送人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注)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五年春,作者自豫章赴行在临安途中。这时候,他在仕途上已是经过不少挫折。馀:多余。加餐:多吃饭。(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这句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结合我们学过的诗人的作品,说说“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中“行路难”的弦外之音?七、课外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而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22 . 给加点字解释华捉(_)而掷(_)去之 歆废(_)书而观(_)23 . 翻译下列句子又尝同席读书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24 . 假如你遇到如华歆那样的人,你会和他交朋友吗?为什么?八、语言表达25 . 按照例句的修辞和句式,重新拟写句子。例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_啊!你是_,我是_。心中的旱季来了,除了你,_?九、名著阅读26 .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各题。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粤有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 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1)请概述选段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说说随着事情的发展,作者心情有哪些变化?(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3)文末两段写大家高兴,而“我”却觉得“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这里用了怎样的手法?反映了什么?十、综合性学习27 . 某班开展“我所了解的孟子”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孟子及其弟子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孟母三迁”等。请你再写出两个与孟子或者其弟子有关的故事名称。 _,_ . (2)明明把“孟母三迁”的故事原文翻译了一下,个别语句存在问题,请你帮他修改。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A小时候孟子,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又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B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孟子长大成人后,学成六艺,获得大儒的名望。C君子以为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效果。文中A句有一处语序不当,应把“_”与“_”调换顺序。文中B句有一处标点运用不当,应把“_”改为“_”。文中C句有一处用词不当,应把“_”改为“_”。(3)当今有不少家长效仿古代“孟母三迁”的做法,争先恐后地购买名校周边的“学区房”,请你用简明的语言阐述对这种现象的看法。_。十一、作文28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1)著名作家毕淑敏说:“人可能没有爱情,没有自由,没有健康,没有金钱,但我们必须有心情。如果你渴望健康和美丽,如果你珍惜生命的每一寸光阴,如果你愿为这个世界增添晴朗和欢乐,如果你即使倒下也面向太阳,那么,请锻造心情。让我们沉稳宁静广博透明的心,覆盖生命的每一个清晨和夜晚。”请以“有个好心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和心智成熟,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其间,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生活的风风雨雨,或者曾经的迷茫、沮丧与顿悟等,无不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或深或浅的印痕,让我们从懵懂慢慢走向成熟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就这样”为半命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先把文题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书写要工整、规范、美观。29 . 作文。有一个盲人,小时候深为自己的缺陷而烦恼沮丧,认定这是上帝在惩罚他,自己这一辈子算完了。后来一位教师开导他说:“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人。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的芬芳。”他很受鼓舞,从此把失明看作是上帝的特殊钟爱,开始振作起来,向命运挑战。若干年后,他成了一个著名的盲人按摩师,为许多人解除了病痛,他的事迹也被写进当地的小学课本。这件事至少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些道理:人应该正确认识自己;要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要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