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33829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南省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南省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叶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B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思想家、学者。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C陋室铭的作者是刘禹锡。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D爱莲说作者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唐代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2 .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晚春、卖油翁、登飞来峰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忆昔日无畏,看静夜,探死水;惜英雄逝去,闻呼喊,燃红烛”是为闻一多先生写的挽联。B“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中“感激你”是动宾短语,“一朵花”是偏正短语,两个“啊”词性相同。C“我坐在那里,怀抱着操作盒,屏息凝神地等待着配合程序:到哪里该做什么?该发什么指令?判断和操作必须准确无误”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D基地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的作者分别是英国女作家J.K.罗琳和美国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3 . 某天你回家的路上,有个迷路的陌生人向你问路。你热心地拿出自己的纸笔,给他画了到达目的地的路线。他激动地说:“你的指路太暖心了!”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与上句中“暖心”的“暖”含义最贴近的一项是( )A北京的冬天十分寒冷,人们出门时总是习惯的带上手套暖手。B20I7年11月7日,因突然降温,北京市启动了提前试供暖。C东城区委开展了“支援西部,情暖人间”爱心捐赠公益活动。D到了10月,装修市场明显回暖,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4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霎时(ch)倾向(qng) 栅栏(zh)黄晕(yn)B半晌(xing) 炽热(ch)搓捻(nin)感慨(ki)C抖擞(su)看护(kn)竦峙(sng) 秕谷(b)D高邈(mio) 贮蓄(ch)着落(zhu) 应和(h)二、现代文阅读莫远离“深阅读”在现代社会,网络、手机、电视等传播媒介,极大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人的身体从书斋里解放出来,整个世界都成了书房。与此同时,阅读也变得越来越简单随意,看时一目十行,看后过目即忘人们常说的“浅阅读”逐渐风行起来。传播媒介变了,阅读习惯也随之改变,这无可厚非。读书从来都有不同类别,何况“读”总比“毒”和“赌”好,毕竟它能获取信息、提升修养。但是,如果一种拒绝深度的浅阅读借助于媒介的力量,逐渐演化成社会上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阅读习惯时,我们是否该有所审视?阅读之深浅,并非小事。往小里说,涉及个人生活方式;往大处讲,涉及社会风尚和全民族的文化倾向。科技的发达,资讯的浩繁,并不能成为远离深阅读的借口。历史上很多名人,并不苛求读书之多,却强调读书之深。唐宋八大家的韩愈自述所服膺之书不过数种。清代名臣曾国藩反复强调读书要专,“穷经必专一经,不可泛鹜”,“但一部未完,不可换他部,此万万不易之道”。古人讲究读书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不及泉,不如专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当然,一味艰深不免乏味,但是一股脑跟风“浅阅读”,则终会流于浮泛。我相信,如果沉迷于新潮时尚、“触手可及”的手机阅读、广告阅读、网络阅读,这个社会能够造就千千万万个信息受众,但是很难培育精深广博的大家。当然,这里并非要提倡复古读经,也不是强求每个人都去做名人大家,而只是为时下偏颇式的阅读状况担忧,为人们对这样的阅读习惯习焉不察(习焉不察:经常接触某些事物,反而察觉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而担忧。阅读可以是休闲、娱乐,但不应止于休闲、娱乐,尤其是对于整个国民而言。从另一角度来说,人类文明长河存在无数经典,不少作品的孕育时间与创作艰辛都令人慨叹。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些作品呼唤代代后人不断重读,温故知新。它们的厚重与丰富,也注定了阅读的艰难与沉潜,这是浅阅读无法涉足的领域。曾有人在网上搞所谓的世界经典名著快读,把每部名著概括成几十个字的故事梗概,以为这样可以花最少的时间,读最多的名著,简直可以算得上心浮气躁的典型例子。对于不以读书、研究为业的人来说,“浅阅读”未尝不可;但对于整个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素质的提升,深阅读万不可废。如果有一天,国人全都沉迷于摩尔庄园、偷菜游戏、手机短信和QQ聊天,那么这还是不是我们?5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6 . 为论证文章的中心论点,本文是从和两方面论述深阅读的重要性的。(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7 . 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8 . 第段划线的句子能否去掉?简要说说理由。(3分)9 . 请你为第五段划线处补写一个恰当的事实论据。(3分)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材料一)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对全国20个省112所初中的近2万名学生进行了追踪调查。调查显示,初中生的暑假生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文体娱乐、学习提高、社会实践和集体活动。其中文体娱乐活动的比重最大,看电视、上网、玩游戏是最普遍的娱乐活动,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初中生将其作为度过暑假生活的重要内容。另外,读课外书、体育运动、外出旅游这三项文体活动的比重也很大,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初中生把它们作为暑假活动的主要方式。学习在初中生的暑假生活中所占的比例也非常大,最多的情况是学生在家自己复习和预习功课。相较于文体娱乐和学习提高,初中生的署假生活中社会实践与集体活动所占的比重则相对偏低。(材料二)美国初中生暑假的任务主要就是“玩好”。在美国家长看来,孩子可以少学些知识,但是必须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分辨是非等,而假期聚会就是一个训练与他人交往能力的好机会。因此在美国,初中生一般没有参加课外培训班的习惯,而会参加各种聚会,如参加家庭聚会,参加教会唱诗团,参加各种义务劳动等,参加夏令营也是美国初中生的一大选择。(材料三)德国初中生的暑假活动以“旅游”为主,主要活动就是亲近自然。一日游性质的外出旅行是德国初中生参加较多的旅行活动。这些活动大都以亲近大自然为主题,地点一般选择在自然公园、牧场、农庄或风景区。七年级(1)班开展“我看假期”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说说中、美、德三国初中生的暑假生活有何特点。(2)活动中,你的好朋友很迷茫,不知道该怎样安排自己的假期,才能既不落下学习,又能过得丰富多彩且有意义,请你给他一些好的建议。写作提示:从以上材料中筛选有用信息;思路清晰,语言得体;不少于100字。阅读驿路梨花选段,完成小题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处。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夕阳西下,我们有点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同行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老余说:“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一弯新月升起来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快看,有人家了。”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老余打着电筒走过去,发现门是从外扣着的。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我们推开门进去。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清凉可口。我们走累了,决定在这里过夜。(11)老余用电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扫射了一圈,又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12)我们开始烧火做饭。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11 . 文中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你是根据哪些语句中判断的?12 . 第段哪些词语能突出了哀牢山南段山峦的特征?13 . 第段中哪些词语能体现景物特征,它们有什么作用?14 . 文中段小茅屋是怎样的描写顺序?为什么要突出“白木门上”和“墙上”的字呢?15 . 你认为段加点的“清凉可口”和段加点的“温暖”、“喷香”、“滚热”,哪个词语更具表现力,为什么?阅读颐和园,完成下列小题。颐和园,集历代皇家园林之大成,荟萃南北私家园林之精华,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全园布局可分为行宫区和风景游览区两大部分,占地约290公顷。进东宫门前行,便是以仁寿殿为中心的行宫区。游览区是颐和园景观的精华,分为万寿山前山、昆明湖、后山后湖三个部分。万寿山前以佛香阁为中心,组成了巨大的主体建筑群,华丽宏伟、气势极为磅礴。平铺在万寿山南麓的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荡舟于昆明湖上,看万寿山,有如欣赏一幅从东向西展开的巨幅画卷。后山后湖碧水潆洄、古松参天,幽静异常。岸边小店栉比,幡幌飘摇,一派江南水乡景色。从行宫区的东寿堂往西过邀月门,是一条728米的长廊,这是中国园林建筑中最长的游廊。颐和园的长廊以建筑精美、曲折多变和彩画丰富闻名于世。它沿昆明湖北岸向西伸展,随万寿山南麓的地势高低起伏。由于处理巧妙;利用左右的借景而转移了人们的视线,所以游长廊时并不感觉到地势不平,走向曲折。长廊犹如一条锦带将远山近水和园内各种建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长廊的全部梁枋上,绘有大小彩画14000多幅,构成一条五光十色的画廊,洋溢着浓重的民族文化气息。这些彩画均取材于中国历史故事、古典文学作品和神话传说,内容无一雷同。出长廊,进排云门,面前就是紧依万寿山的排云殿。沿殿两边斜线上行,穿德辉殿,登114级台阶,就到了万寿山的佛香阁。佛香阁是颐和园的标志,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杰出的代表。佛香阁高21米,建筑在20米高的石砌台基上,以8根大铁梨木为擎天柱,顶为八角攒尖式,阁内二至三层有旋转式楼梯,其下石级为朝天磴。佛香阁四周叠山堆石,回环曲折。环阁远望,西郊景物尽收眼底。万寿山以南,是烟波浩渺,气象万千的昆明湖,西部是仿杭州苏堤而建的西堤,将湖面分为东西两半,西堤有六座桥梁,以玉带桥最为有名,远远望去,如玉带轻飘。与西堤相接的东堤是一道石造长堤,中段有仿卢沟桥而建的十七孔桥,桥石栏杆顶上雕有544只形态各异的石狮。颐和园既有湖光山色,又有庭园美景,它巧妙地把人工建设与自然风光和谐地融汇在一起,从而成为中国园林艺术的典范。对外开放以来,这座历史上为帝王建造的古典园林,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达数百万人,已经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旅游参观热点之一。1998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6 . 解释下列字词。(1)荟萃:_(2)典范:_17 . 颐和园全园布局可分为行宫区和风景游览区两大部分,这篇文章着重介绍了哪一部分?18 . 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风景游览区的?依次介绍了哪些景点?19 . 第三节共有6句话,对它们层次关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ABCD20 . 第五节介绍佛香阁时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21 . 举例说明颐和园是如何巧妙地把人工建设与自然风光和谐地融汇在一起的。22 . 最后一节有什么作用?23 . 结合具体的语句,体会这篇文章的语言特点。三、句子默写24 . 请在下列横线上面填写相应的句子。(1)乱花渐欲迷人眼,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岂不罹凝寒,_。(刘祯赠从弟)(3)庭中有奇树,_。(古诗十九首)(4)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5)轻舟短棹西湖好,_。(欧阳修采桑子)(6)_,_;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7)古代诗人常借“落日”抒发内心的情感,如崔颢在黄鹤楼中“_?烟波江上使人愁”,寄托对故乡的怀念之情;王绩野望中“_”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_”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邪?”(节选自柳宗元捕蛇者说)(乙)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选自韩愈顺宗实录宫市)(注释)宦者:太监。宫市:指中唐以后,皇帝直接掠夺百姓财物,只给少量钱财或直接掠夺的最无赖、最残酷的方法。门户:指门户税。邀:强要。25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悍吏之来吾乡投诸渤海之尾B吾恂恂而起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C虽鸡狗不得宁焉虽我之死,有子存焉D又就索“门户”使人索扁鹊26 .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谨食之 ,时而献焉食:(2)以尽吾齿齿(3)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尝:(4)不取直而归直27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邪?(2)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28 .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出自尚书)其意思是:人民是国家的基石,只有巩固了国家的基石,国家才会安宁。(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的民本思想。请你结合选文加以简析。五、诗歌鉴赏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9 . 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设问引出下文。句中的“岱宗”指泰山,下句用一望无际的青翠之色,表现泰山绵延不尽之势。B颔联的上句用虚笔写泰山的神奇秀丽,下句实写山之两面明暗分明,,直接表现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C尾联写盼望登顶之情。“会当”意为“终要”,写诗人由望岳产生登岳的想法,似写登山,实为明志。D全诗紧扣“望”字来写,赞美泰山神奇秀美的景色和高大雄伟的气势,透露出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30 . 诗句“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中的“荡胸”和“决眦”有什么表达效果?六、作文31 . 请以“我对自己说:加油”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主要写自己的经历、感悟;字迹工整、页面整洁,字数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3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有一位年轻人。整日埋怨环境不好而使自己一无所成。一次,听说深山寺庙里有一位高僧会移山之术,于是前往求教。来到寺庙后,年轻人就向高僧提出了学习移山之术的请求。高僧说:“好吧,请随我来。”接着高僧就带着年轻人朝身体左侧的一座高山走去。翻过高山,来到山下以后,高僧说:“年轻人,这座山刚才在我们的左侧,现在移到了我们的右侧,这就是我的移山之术。”年轻人迷惑不解,高僧进一步说道:“客观环境是不可改变的,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年轻人若有所悟。生活中,你也有过类似的见闻、体验或感受吗?请以“改变自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记述经历,编写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情,文体自选,题目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文中不要出现你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