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32529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沙市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长沙市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长沙市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沙市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字词书写1 .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分(q)_(ju)别_着_落咄咄_逼人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故乡的炊烟许多年前,在我故乡的每一座瓦房或草房的后边,都有一根矗立的烟囱。早晨、午间、傍晚,每一根烟囱里都会飘出袅袅的炊烟,缓缓地向天空飘荡,村庄里到处都弥漫着柴草燃烧后的那种淡淡的、糊糊的气息。如果你站在山坡上,把目光凝聚在村庄,你就会看到几十根、上百根烟囱里冒出的青烟是多么的壮观。这样的景象,比任何一幅山水风景画都优美十倍,让你无法忘却,伴着你生生世世,永远留在你的记忆深处。在我的印象中,最美的炊烟是清晨的炊烟。清晨的炊烟,淡淡的、蓝蓝的,在村庄的房舍、绿树上弥漫,很容易让人想起清晨山野树林里飘动的雾霭。偶尔有微风吹来,弥漫在村庄的炊烟便向蔚蓝的天空飘去,村庄便脱去轻纱般的睡衣,裸露出乡村初醒的清新与美丽。这样的早晨,让人感到神清气爽,无比的愉悦。傍晚的炊烟,在我看来,它是一种无声的召唤。炊烟飘起时,其实是在告诉田间劳作的家人,该回家了。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我一直无法弄清楚的是,没有手表的父亲为什么总是那么准时地回到家中,我常常看到母亲将饭烧好放到桌上的时候,就会看到父亲吆喝着牛走进院内,那时我就觉得父亲简直就是一只时钟,总是那么准时准点。后来我才知道,父亲之所以那么准时地回家,是因炊烟的缘故,只要父亲看见炊烟升起,就可以根据回家的路程而断定何时收工。对于故乡炊烟刻骨铭心的怀念,更多是缘于母亲。因此,一想起炊烟,我就会想起母亲,想起母亲博大无私的爱。记忆里,炊烟是与烤红薯、烤玉米、烤土豆,甚至是与烤鱼、烤螃蟹联系在一起的。小时候我们家穷,没有富足人家的糖块、饼干之类的零食,因此,母亲常根据季节的变化为我们烤红薯、玉米、土豆之类的东西,有时候甚至下河捉鱼捉螃蟹来满足我们兄妹的馋嘴。母亲为我们烤东西的时候总是小心谨慎,翻来覆去地慢慢烤,生怕稍不留心将东西烤糊烤黑。我清晰地记得母亲烤的红薯、玉米是那样的焦香可口,如今想来,依然满口生香。可如今,母亲已是七十多岁的人了,而且疾病缠身。记得前年我回家,正好赶上玉米成熟的时节,母亲对我说:“你小时候最喜欢吃烤玉米了,我给你烤两穗吧!”那天,母亲把多年不用的土灶又烧了起来,母亲在土灶里小心地烤着玉米,玉米烤熟的时候,母亲长叹一声:“人老了,手脚不麻利,烤糊了。”吃着母亲烤的玉米,泪水在我的眼眶里打转,我知道,这烤玉米分明是母亲一颗拳拳的慈母之心啊!我不知道故乡的炊烟在其他人心中是一个什么概念,但对我来说,故乡的炊烟是连接我生命的血脉。如今,生活越来越好,大鱼大肉不断,可我总觉得电饭锅、高压锅里做出的饭菜和炖出的肉没有乡下的土灶铁锅里做出的饭菜有味。原因在于,我是在故乡的炊烟下长大的,对故乡土灶里烧出的饭菜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怀念,大概就是这种怀念冲淡了现在饭菜的滋味吧!如今,在我的故乡,你很难看到村庄里飘起的炊烟,因为故乡的瓦房和草房越来越少了,土灶和烟囱也基本上成了绝迹的候鸟。偶尔飘起的一缕炊烟,似乎在告诉我们,这将是乡村最后的风景。昔日那几十根、上百根烟囱飘出袅袅炊烟的景象只有永远珍藏在我们的记忆深处。当炊烟渐渐从乡村里消失的时候,当我对故乡的炊烟充满怀念的时候,昔日贫穷落后的乡村已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乡村城镇化的步伐将越来越大。也许,这就是人类社会向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吧!尽管如此,我依然是那样强烈地思念故乡的炊烟。因为,故乡的炊烟,曾经是我慈祥的母亲为我放飞的。选自散文选刊2 . 文章第一段说故乡的炊烟“让你无法忘却,伴你今生今世”,请联系全文,说说为什么故乡的炊烟让人无法忘却?3 . 文章第段对许多年前故乡的炊烟景象进行描写有什么作用?4 . 文章第段和第段写母亲为我烤玉米的情节,有什么用意?5 . 结合全文,理解 “偶尔飘起的一缕炊烟,似乎在告诉我们,这将是村庄最后的风景”的含义。6 . 联系全文,请说说作者对乡村炊烟渐渐消失的看法。阅读我的母亲节选部分,完成小题。每年除夕我家中总有一大群讨债的,每人一盏灯笼,坐在大厅上不肯去。大哥早已避出去了。大厅的两排椅子上满满的都是灯笼和债主。我母亲走进走出,料理年夜饭、谢灶神、压岁钱等事,只当作不曾看见这一群人。到了近半夜,快要“封门”了,我母亲才走后门出去,央一位邻舍本家到我家来,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钱。做好做歹的,这一群讨债的才一个一个提着灯笼走出去。一会儿,大哥敲门回来了。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这样的过年,我过了六七次。大嫂是个最无能而又最不懂事的人,二嫂是个很能干而气量很窄小的人。她们常常闹意见,只因为我母亲的和气榜样,她们还不曾有公然相打相骂的事。她们闹气时,只是不说话,不答话,把脸放下来,叫人难看;二嫂生气时,脸色变青,更是怕人。她们对我母亲闹气时,也是如此。7 . 请分别概括出以上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8 . 选文第二段写了大嫂、二嫂,这样写有什么作用?9 . 仔细揣摩下面这句话,说说句中加点的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这样的过年,我过了六七次。”三、句子默写10 .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_,草色入帘青。(_)陋室铭)(2)乡书何处达,_。(王湾次北固山下)(3)不应有恨,_?(苏轼水调歌头)(4)马作的卢飞快,_。(辛弃疾破阵子)(5)_,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6)_,都护在燕然。(王维_)(7)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_。(诗经蒹葭)(8)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_。(范仲淹岳阳楼记)四、对比阅读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1 .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俄而雪骤(2)未若柳絮因风起(3)相委而去(4)下车引之12 .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撒盐空中差可拟。(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13 . 下面将谢道韫的话和谢朗的话进行对比,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A“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画面美,写出了大雪漫天的氛围。B“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写实,描摹出了大雪的色彩和下落之态。C“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诗歌意蕴,以春景喻冬景非常巧妙。D“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情感更饱满,表现出了诗人对大雪的喜爱。14 . 元方对父亲朋友的粗野语言,针锋相对地指出他的“无信”“无礼”,说明元方是个怎样的人?五、诗歌鉴赏15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词答问题。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_)A珍羞:精美的菜肴。羞,现在写作“馐”。B直:价值,现在写作“值”。C茫然:漫然无所适从的样子。D今安在:今天会在哪里安宿呢?(2)诗中“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的意思是:_。(3)判断下面对这首诗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A诗前四句欲抑先扬,极言宴席的华美,又生动刻画出诗人既悲愤郁闷又竭力从苦闷中挣扎出来的自我形象。(_)B接着从“茫然”引出行路难,用四个意象揭示人生遭遇的变幻莫测,生动表现出诗人心情的变化。(_)C“行路难!行路难!”这感情突发的惊叹,显示出诗人内心的惊讶与不安。(_)D这首诗反映诗人盼望游遍祖国的高大山川和在现实中遭遇艰难的矛盾心理。(_)六、语言表达16 . 请您改下面的病句。为迎接八方游客,今年牡丹文化节期间,九洲池景区推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入园游客不仅可以感受女皇武则天的生活场景,还可以进行唐妆体验。“五一”小长假期间,九洲池还将邀请众多非遗大师,进行茶艺,唐乐、书画、射礼、剪纸等,游客在欣赏技艺、与演员互动的同时,还可跟着大师学习非遗技艺。目前,随着应天门主休完工,九洲池景区的开放,使整个宫城区实现了由景点到景区相互连通、连片发展,再现了隋唐洛阳恢宏大气的古都风貌。七、名著阅读17 . 同学们在阅读朝花夕拾的时候,发现作品中有“小鲁迅”“大鲁迅”两个视角,老师和同学 们作了如下的梳理总结,请你根据阅读体验填空。 朝花夕拾中之所以有两重视角,是因为它的体裁是(1)_散文。一个是过去生活 中的鲁迅。那是一个在百草园戏耍、在三味书屋读书和坐在日本仙台的教室里听藤野讲课的鲁迅。 这个鲁迅以当年特有的方式观察、感受和理解周围的世界,所以有童真、好奇的一面。一个是现 在生活中的鲁迅。他从北京到厦门一路奔走在各种各样的人群中,他是大学教授和新文化的启蒙 者。各种各样的经历、感受都会影响他,这个视角写的多是对往事的怅惘和对现实的(2)_。 用两个视角写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是(3)_八、作文18 . 作文请以“陪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中心突出,有真情实感;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