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一、维护秩序1.社会秩序的含义及组成。(1)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2)常见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2.社会秩序有何重要性?(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这样可以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情。,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3.社会规则的含义及种类。(1)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2)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纪律、道德、法律等。知识整合社会生活中的规则,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4.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1)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2)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3)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5.违反社会规则应受到怎样的处罚?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也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6.社会规则靠什么发挥作用?(1)社会规则不会自动起作用,需要人们自觉遵守。(2)人人都要以遵守社会规则为荣,违反社会规则为耻。,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二、遵守规则1.自由和规则的关系是怎样的?(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易混辨析自由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我们的自由要在法律和其他社会规则允许的范围之内,超出了这一范围,我们就会受到谴责,甚至受到处罚。,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2.如何做到自觉遵守社会规则?(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识拓展自律与他律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他律就是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3.如何维护和改进规则?(1)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2)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知识拓展劝导他人的技巧,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一、尊重他人1.尊重他人的必要性。(为什么要尊重他人?)(1)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2)受到他人尊重能使人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2.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尊重他人的作用。)(1)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2)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3)尊重可以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3.怎样尊重他人?(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2)平等对待他人。(3)学会换位思考。(4)学会欣赏他人。知识拓展人与人之间平等的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在人格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都有做人的尊严,都不容轻视。在法律地位上,我们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法定的义务。,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4.怎样认识人的差异?(1)人与人之间有差异,认识这种差异是我们尊重人、平等待人、取长补短的现实基础。(2)自己的某些优势,不是自傲的资本;自己的某些劣势,不是自卑的理由。(3)增强平等意识,平等对待他人,互相取长补短,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的态度。5.如何做到平等待人?(1)要有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摒除陈腐观念。对金钱、权力的庸俗崇拜,是等级社会遗留的陈腐观念。(2)尊重他人,要有发自内心的对他人人格的尊重,以平等、真诚、友善的方式对待他人,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3)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他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6.如何理解换位思考?(1)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立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增进理解基础。(2)换位思考能起到理解宽容的效果。(3)换位思考能将心比心、替别人着想,所以能够体谅别人的处境,理解别人。(4)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处理问题,有利于化干戈为玉帛,化对立为合作,有利于问题的解决。,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二、以礼待人1.什么是文明有礼?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2.文明有礼的重要意义是什么?(1)文明有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2)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3)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4)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3.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1)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2)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3)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4)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知识拓展参加社交活动应注意的礼仪容貌整洁,服装整洁、美观、大方,举止规范等。,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三、诚实守信1.怎样认识诚实守信?(1)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2)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3)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2.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有哪些?(1)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2)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3)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3.怎样践行诚信?(1)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2)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一、法不可违1.为什么说法不可违法?(1)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2)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3)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2.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类型有哪些?(1)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2)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法行为可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3.怎样区分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是犯罪。二者都要承担法律责任。,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知识整合,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4.社会生活中怎样做到遵章守法?(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2)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法规。(3)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二、预防犯罪1.刑法的作用和内容。(1)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2)内容: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2.犯罪的含义和基本特征是什么?(1)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2)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3.认识刑罚。(1)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2)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和驱逐出境。易混辨析,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4.青少年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违法犯罪?(1)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3)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4)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5.列举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的易沾染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表现,分析这些行为对个人、家庭及社会有哪些危害。,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6.怎样预防和杜绝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1)个人: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自觉遵纪守法,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2)国家和社会:制止家庭暴力;净化文化市场和文化环境;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加强法律教育,树立法治观念。,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三、善用法律1.在遇到法律问题或权益受到侵害时,怎样依法求助?(1)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4)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2.诉讼有哪些种类?,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3.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犯罪?(1)要勇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这是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2)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3)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4.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我们应该做到哪些?(2017年第15题情境二、2016年第9题涉及)(1)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善用同侵权行为作斗争。(2)当国家、集体、他人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也要加以维护。(3)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既要勇敢又要机智,要尽力保护自己,减少不必要的伤亡。(4)面对歹徒行凶时,要先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等。,例1,例2,例1葛某因小区保洁员垃圾车阻挡其车辆通行,双方发生争执后,遂对保洁员刘某进行殴打,造成受害人多处软组织挫伤,法医初步鉴定为轻微伤。西安市未央公安分局依法对葛某治安拘留10天并处500元罚款。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B.我们要学会调控不良情绪C.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刑事责任D.我们要学会宽容、尊重他人,平等待人、与人为善,C,解析此题是一道逆向型选择题,要求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材料中的案例说明每个人的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A、B、D三项分别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调控情绪、怎样与人相处的角度进行说明,说法都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目要求,应排除。C项的说法错误,任何违法行为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只有犯罪行为才会承担刑事责任。此项符合题目要求,应入选。故该题选C项。,例1,例2,例2杭州保姆莫焕晶因纵火造成雇主一家四口死亡,2018年2月9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被告人莫焕晶一审被判处死刑。对此,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每种行为都会产生相应的后果B.行为与后果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C.凡是违反法律的行为都要承担刑事责任D.任何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C,解析杭州保姆纵火被判处死刑,说明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严重的危害性才能受到刑罚的处罚,观点错误;每种行为都要产生相应的后果,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承担相应的后果,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C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