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1课《沁园春 长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83809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1课《沁园春 长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1课《沁园春 长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1课《沁园春 长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沁园春长沙【学习目标】1 知识和能力目标: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宏阔的深秋意境,提高形象思维能力2过程和方法目标:掌握诗词规律,提高朗读能力;实践“读(诗)品(意)悟(方法)”的合作探究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习毛泽东同志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使命感和远大的抱负【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反复吟读、理解、背诵诗歌。2教学难点:体会词的意境,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艺术手法预 习 案【学法指导】反复诵读,在理解词的字面意思的基础上,借助音像资料,细致地感知词中的形象,深入领悟诗人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气概和壮志豪情。对于重点字词要细致地揣摩,细心咀嚼品味,以充分感受本词语言十分凝练、贴切、富有表现力的特点。【教材助读】(一)走近作者(知人)毛泽东,字咏芝,润芝,后改为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辛亥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军事家、思想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长沙是毛泽东早年求学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二)背景资料(论世)片段一:毛泽东(1893-1976)政治家,革命家,诗人。1910年毛泽东离开韶山投考湘乡县东山小学。在回答言志作文题时,他写下了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充分表达了17岁的少年的宏大抱负。材料二: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就读时,毛泽东与蔡和森、何叔衡等人常常在一路纵论世界大事、社会和人生题目,常引“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来激励本人,立志要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与同窗约定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男女之事、不谈家务琐事,否则不能做挚友。材料三:在长沙读书时,毛泽东常常与同伴去湘江游泳,写下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豪迈诗句。“五四时期”毛泽东组织了长沙学生和市民的爱国活动,主编湘江评论,在全国反响极大。材料四:这首诗写于1925年,当时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当年10月毛泽东离开韶山前往广州,途径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往昔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三)相关诗词的知识(知识积累)1、词,又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徐徐跟音乐离散,为诗的一种,以是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词有词牌,又称词调。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由于格式是固定的,以是写词叫“填词”。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标题。2、沁园春是词牌名。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林,后为外戚窦宪所夺,有人做诗咏其事,这个词牌由此得名。此处词牌表示一定的格式,与内容无关。 3、意象是我们学习诗词首先要掌握的一个概念。意象的“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就是蕴涵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是表现诗人感情的载体。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中“千山”“鸟”“孤舟”“蓑笠翁”“寒江”“雪”就不是简单的事物,而是熔铸了诗人的感情不屈服于环境,傲然倔强,充满主观情绪意味的意象了【预习自测】1、试读,要求读得准确,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语速,读出节奏等。2、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给加点字注音。 沁( )园春 橘( )子 漫( )江 百舸( )争流 怅寥廓( ) 岁月稠( ) 峥嵘( ) 方遒( ) 浪遏( )飞舟 万户侯( ) 3、多音字 ( )中流 ( )曾祖父 ( )干劲 中 曾 劲 ( )中肯 ( )曾经 ( )劲敌 ( )空洞 ( )看望 ( )年度 空 看 度 ( )空白 ( )看守 ( )揣度 4、根据拼音写汉字。 mn( )山遍野 无比 chu( )怅 ji( )石 qn( )人心脾 轻歌mn( )舞 未雨chu( )缪 j( )子 分m( )物 wn藤( ) 一chu ( )莫展 ( )止 b( )阳县 5、辨词填空。 (1)寥廓辽阔 ( )的天空 ( )的山川 (2)峥嵘狰狞 ( )岁月 面目( ) (3)激扬激昂 ( )士气 群情( ) (4)意气义气 ( )风发 讲究( ) (5)独立独力 ( )经营 经济( ) 教学案【合作探究】第一课时1、这首词描述了几幅画面?试给几幅图画加小标题 2、词的上阕写了什么?下阕写了什么?上下阕有什么内在联系? 3、上阕中作者描绘湘江秋景图是由哪个字领起的?试分析该字的作用及整个句子的作用。 4、面对美丽壮观的湘江寒秋图,作者想到了什么? 5、有人认为,毛泽东的这首词在描写秋景时固然很成功,但也有一个不足之处,那就是只有视觉描写,而没有听觉描写,从而使“图”中景物单一。你觉得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第二课时1、“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全诗结构中的作用是什么?围绕“同学少年”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一句的大意是什么?用此句结尾有何作用? 3、举例谈谈本词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4、在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手迹中,下片结尾句是“曾记否,向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现在这一句已改为“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了。“向”和“到”哪个更好?请谈谈自己的看法。【当堂检测】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1.“漫江”的意思是_“霜天”即_2.总领下文的一个词是_3.这段文字描写的具体景物有哪些?_ 4.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哪个?_二、阅读下文,完成13题。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怅”的原意是_,这里用来表达_2、“沉浮”同_意思相近,这里指_。3、这段文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三、阅读下文,完成13题。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1.“万户侯”本义是_,这里指_。2.“粪土”的意思是_,用法是_。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_四、阅读下文,完成题。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Com1.“中流”的意思是_“遏”的意思是_2.“记”领起的下文是 3.这段文字回答了一个什么问题?_ 巩固案【基础达标】1、补写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1)鹰击长空,_,万类箱天竞自由。(2)忆往昔峥嵘岁月稠,_,风华正茂;书生意气,_。(3)粉骨碎身浑不怕,_。(石灰吟)(4)_,当思来之不易;_,恒念物力维艰。(治家格言2、下列加横线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浪遏飞舟()峥嵘(zhng)沁园春(xn)寥廓(lio)B.百舸争流(g)摇曳(y)惆怅(chu)彷徨(png)C.颓圮(j)挥斥方遒(qi)明澈(ch)嬉游(x)D.跃动(yo)瞳孔(tng)驯服(xn)混浊(hn)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漫江碧透苍茫大地精壮公民风雨凄历B.开天辟地不屈不挠狂妄自信峥嵘岁月C,风华正茂激扬文字书生义气絮絮叨叨D.拣拾贝壳撩起长发发泻忧伤拨开风尘4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是我国古代的诗体,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代,它可配乐演唱,句式长短不一,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乐府等。B沁园春长沙中,“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句数、阕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词的内容。C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以是否分段来划分,词又有单调、双调、三调、四调的区别。D文学史上一般把“五四”后创作的诗歌称为现代诗歌,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因沿用了古典诗词的形式,所以属于古典诗词。 5、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语句是 ( )甲小河上的薄冰融化已尽,小草从暖湿的泥土中苏醒,_,造化的神功又一次使人们惊异了。乙阳光融化了河水,细雨润泽了山色,_,造化的神功又一次使人们惊异了。春风吹绿了柳枝 春风把柳枝吹绿 柳枝被春风吹绿了A甲 乙B甲 乙C甲 乙D甲 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