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5课《荆轲刺秦王》导学案3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83612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5课《荆轲刺秦王》导学案3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语文 第5课《荆轲刺秦王》导学案3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荆轲刺秦王【学习目标】 1、掌握文章918自然段的重要字词及特殊句式的用法2、理解文中的场面描写。【重点难点】1、重要词语词含义及特殊句式的用法2、能推断词语的含义及分析特殊句式的用法【学法指导】诵读法、探究法、小组合作法【导学流程】【知识链接】场面描写要注意的几点: (1)要交代清楚场面的背景。如活动场面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让读者知道场面是在怎样的社会或自然环境中发生的。 (2)要在写好总体的基础上写具体。重点部分,要进行细描,做到有点有面。(3)要写出气氛。气氛是人在一定环境中看到的景象或感觉到的一种情绪和感情。无论什么场面,都会有气氛,如庆祝场面有欢乐的气氛,比赛场面有紧张的气氛,送别场面有伤感、难舍难分的气氛。(4)写场面要有顺序。一般来说,场面描写可以按照由面到点来安排顺序。导思(阅读课文918自然段,完成下列难句翻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议(小组合作交流。)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文中写“秦武阳色变振恐”、“荆轲顾笑武阳”有什么作用?展(每个小组代表展示成果,其他学生质疑、纠错、补充。)评(教师精讲,解惑。)【堂测堂练】1、对下列句子中词语意思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 假借:宽容B、至陛下,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陛下:皇上C、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 比:排列D、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怖:内心惊悸,害怕2、 写送别场面着重写了荆轲唱歌,这样写的目的是 ( )A、 表现荆轲不是一个赳赳武夫,而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B、 表现荆轲一去不复还,以身殉国的决心。C、 渲染悲壮的气氛,表现荆轲的英雄气概。D、 为荆轲的悲剧结局埋下伏笔。3、 易水送别是非常成功的场面描写。千百年来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赴汤蹈火,义无反顾,下面是对其成功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其成功在于写景。若无萧萧秋风,刺骨易水,读来就会淡然无味。B、 其成功在于荆轲行为本身就是壮烈的,加上景物烘托,给了这壮士行为以活动的空间和气氛,从而有了立体感。C、 其成功在于借景言 情,秋风寒水与一去不复返的冷意悲情相为表里,催人泪下。D、 其成功之处在于作者通过环境、歌声、神态、行为描写的场面,烘托了一幅悲壮的画面,能招来人们普遍的激烈情怀,唤起人们感同身受的共鸣。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