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6章 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80060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 第6章 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生物 第6章 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生物 第6章 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1.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1,2,72.生物多样性价值、保护及可持续发展3,4,53.综合6,8A级基础练1.近期我国频繁出现雾霾天气,地球以其特有的方式警示我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不可持续。下列措施中,不利于减少雾霾天气发生的是(B)A.减少汽车使用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C.提高绿化面积D.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解析:雾霾天气的发生主要是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烟尘等造成的,所以减少汽车使用、提高绿化面积、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都能有效降低雾霾天气的出现,但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会使雾霾天气更加严重。2.(2016山西晋中期末)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法国巴黎举行全球气候大会,减排温室气体是本次会议的主题之一,造成温室气体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C)A.火山爆发 B.臭氧层的破坏C.化石燃料的燃烧D.生物的呼吸解析: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是造成温室气体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3.(2016安徽宿州期末)鼎湖山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其完整保存了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地带性植被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被中外科学家誉为“北回归线沙漠带上的绿洲”。建立该自然保护区的目的主要是保护(D)A.物种B.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解析: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主要是保护生态系统。4.甘草、五灵脂可作药材,橡胶树可提取橡胶,人们受响尾蛇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的启发研制了“响尾蛇”空对空导弹,这些都说明野生生物具有(A)A.直接价值B.间接价值C.潜在价值D.以上都正确解析: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旅游观赏、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题干提到的价值分别属于药用价值、工业原料、科学研究价值,均属于直接价值。5.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正确的是(D)A.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并加以保护B.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C.易地保护就是把大批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D.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禁止一切形式的采猎及买卖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A错误;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会干扰生物的正常生存,B错误;易地保护是把濒危物种而非大批野生动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C错误;为保护珍稀、濒危物种,要禁止一切形式的采猎及买卖,D正确。B级能力练6.如图表示某地哺乳动物和鸟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及其比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B)该生态系统一定是草原生态系统哺乳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外来物种入侵可以降低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使其栖息地丧失A.B.C. D.解析:由题图信息可知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外来物种入侵可导致鸟类和哺乳类的减少,因此会降低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7.观察下列曲线,分析回答。(1)上述曲线研究的问题是 。(2)导致全球大气中CO2浓度上升的原因有哪些?(举两例) 。(3)分析大气中CO2浓度上升与温室效应的原理是 。解析:图中曲线表示的是在19502000年50年间每隔5年测得的CO2的浓度及温差的变化趋势,说明在CO2排放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温差逐渐有升高的趋势,原因是CO2所在层能使太阳辐射通过,而反射回去携带大量热量的红外线辐射却被CO2所在层阻挡,导致地球气温升高。答案:(1)全球温差变化与二氧化碳浓度的关系(2)能源的过度使用、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合理即可)(3)大气中CO2等气体能使太阳辐射顺利通过,却又能阻碍红外线辐射向地球外层空间散发,导致地球表层温度升高8.如图,曲线、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种群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1)图中曲线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较轻。当曲线趋近零时,对该动物种群已不宜采取保护的措施。(2)若图中物种处于最高营养级,当其数量下降,且其他条件不变时,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种的能量会。处于该营养级物种的种间关系是。(3)若图中物种为食草动物,当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功能。(4)人类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过度利用也会导致出现图中的三种情况。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表现为近似“J”型增长,因此需控制“J”型增长数学方程式中参数,以实现人口和野生动物资源的协调发展。解析:(1)图中有“J”型曲线(作为对照)和三种达到“S”型后数量又减少了的曲线。根据减少的后果不同,可以分析出破坏程度最轻,次之,破坏程度最重。种群数量几乎到零,所以就地保护已经不是很适宜,需要采取易地保护措施了。(2)同一营养级的各种生物间的关系是竞争,一方数量减少,另一方的数量必然增加;一方获得的能量少了,则另一方获得的能量就会增加。(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考查“J”型曲线的方程式,Nt=N0t,这里的参数可通过人为控制,以实现人口和野生动物资源的协调发展。答案:(1)就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2)增加(种间)竞争(3)信息传递(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