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第四单元 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 42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75441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第四单元 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 42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历史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第四单元 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 42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时训练9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基础夯实1.英国内阁制起源于16世纪,该制度发展成责任制内阁并在英国得到完善是在() A.18世纪中叶B.19世纪上半期C.18世纪末D.19世纪初解析:英国内阁制18世纪早期正式形成,经过18世纪后期的发展,到19世纪上半期得到完善。答案:B2.在英国政治制度中,虽然立法权属于议会,首相领导内阁行使最高行政权,但却可以控制立法大权,原因在于首相为()A.政府首脑B.下院多数党领袖C.国家元首D.武装部队总司令解析: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首相是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可通过控制议会下院控制立法权。答案:B3.英国的内阁制是责任制内阁,其中“责任”是指()(导学号52370048)A.内阁享有大权B.内阁责任重大C.内阁应对国王负责D.内阁应对议会全权负责解析:在英国,议会是最高的立法机关,内阁由议会产生,内阁阁员大都由议会议员兼任,必须集体对议会负责,因此,英国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答案:D4.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对英国人民说:“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赋予你们法律或司法,但我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她能做的事情有()代表英国出访外国委任获胜党领袖为首相决定英国的重大政策任免内阁大臣和高级文官A.B.C.D.解析:由题干可知此时英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所以重大政策、任免阁臣等事务英王不再过问,这应属首相、议会的职权。但英王又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能在形式上代表国家对外宣战、媾和,对内委任获胜党领袖为首相。答案:A5.“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关键和核心是()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C.公民选举权的大小D.议会改革的彻底程度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弄清材料中的“两个魔鬼”指的是两个政党。两个政党相互制约,执政党自然不敢违反民意为所欲为。代议制的含义就是不可能让全体公民都参与,因此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不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至于C、D两项,也明显与题意不符。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答案:B能力提升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国在18321868年,共更换了10届内阁,其中2届发生在大选之后,8届由平时下院投票选出。材料二在选任政府方面,不管我们的宪法在理论上授予女王多么大的自由,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材料三拥有下院多数事事可行,没有下院多数一事无成。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2)材料二、材料三集中说明了内阁的组建取决于什么?(3)上述材料反映了英国逐渐确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解析: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从三则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内阁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内阁的组建取决于能否在议会下院选举中获胜成为多数党,而不是取决于国王。参考答案:(1)内阁由议会产生,接受议会监督。(2)是否取得议会多数席位选举的胜利。(3)内阁对议会集体负责制(或责任内阁制)。7.(2016全国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721年,英国议会首次对行政高官进行质询。1783年,下院议长宣布,任何议员都有权向大臣或官员提出问题,被质询者可以答复,也可以拒绝答复。1835年,质询首次出现在英国议会下院的议事程序单上,并公布于众,被质询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做出答复。从此,质询成为英国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和问责的一项固定制度。进入20世纪后,质询时间固定为星期一到星期四每天下午1个小时。对于普通质询,被质询人可在7天内答复;对于紧急质询,被质询人必须在3天内答复。70年代后,下院设立了与政府工作相对应的多个专门委员会,各委员会可以分别就政府的内政和外交问题向有关政府官员提出质询,发现政府工作中的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加以改善。摘编自埃弗尔詹宁斯英国议会等(导学号52370049)(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议会质询制度的发展变化,并指出这一制度的实质。(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议会质询制度的积极作用。解析:考查英国议会的质询制度。材料主要反映了英国议会质询制度的产生及演变。第(1)问,回答第一小问注意从“发展变化”的角度切入,采用比较的方式回答,如质询时间从不固定到固定、从可拒绝回答到必须回答、从随意性到制度化等。“实质”应由上述回答内容中总结整合而来,而非随意定性。第(2)问,回答质询制度的“积极作用”时,应结合第(1)问的内容和西方代议制民主制度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合。参考答案:(1)发展变化:质询时间由不固定到固定;由可拒绝回答到有问必答;专业化、制度化程度逐步提高。实质:立法机构监督、问责行政机构的民主制度。(2)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推动政府改善工作;进一步完善民主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