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1965114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农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现代农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现代农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农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精准扶贫效益 做强传统产业。支持明庙村发展壮大炒米产业,实施整村推进。三源糯谷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种子供应、田间管理、订单收购全程服务,保障原材料品质;明庙炒米协会与农户签订了炒制标准,杜绝添加食品增白剂膨化剂;陆谷香食品有限公司注册“味”商标,实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目前全村从事炒米生产的农户达到120户,户平收入10万元左右。 做大特色产业。鹅业在陆岭、子文村建成年出笼10万只的肉鹅养殖基地,直接经济收益150万元;、村扩大传统荸荠、慈菇种植规模,连片面积达到8000亩,每亩增收xx元以上;天鑫米业在高当村实施整村富硒稻种植xx亩;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子文村建成富硒稻虾共用基地1000亩;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在片区建成精品有机藕基地2800亩;超越苗木、垦农苗木等7个苗木专业合作社利用荒山、荒坡优势,建成苗木基地2100亩。 二、扩大产业规模,夯实精准扶贫基础 扩大土地流转规模。我们以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为契机,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400亩,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200亩,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100亩,垦农苗木等7个苗木合作社流转土地2100亩。全镇土地流转比例达到17%。 扩大农业装备规模。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购置大型农机具400多台套,无人机2架,全程社会化服务能力达到3.5万亩;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建成钢构大棚55个52亩;鹅业建成年屠宰肉鹅100万只的加工车间1.8万平米;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800万斤标准仓储1个,投资500万元的藕粉加工厂已完成征地选址工作。 三、彰显产业效能,创新精准扶贫模式 一是土地流转模式。主要为片区低产田升级改造地块流转,土地价格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入前的80元/亩提升到350450元/亩,群众每年直接获利220万元。 二是带田入社模式。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郭大、骆驼、高当、子文等村贫困户33户,保底收益每亩1000元以上,并为贫困户提供在合作社就业岗位,增加打工收入。 三是土地托管模式。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托管无劳动能力贫困户8户31人,以亩平产量按市场价格与农户直接进行结算,解决贫困户无力种田的难题。 四是提供设施模式。立体养殖专业合作社为2户贫困户提供钢构大棚5个,户平增收2万元;鹅业为子文村及周边12户贫困户免费建设小型肉鹅养殖基地,户平增收1.5万元,解决了贫困户资金不足的难题。 五是提供就业模式。食品公司提供岗位10个,食品创业园提供岗位30个,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提供岗位1个,实现贫困户就近就业创业,年工资可达1.2万元。 六是入股分红模式。陆谷香食品有限公司吸纳贫困户 1户2人;食品有限公司吸纳贫困户9户12人。贫困户以土地或劳动力折算股份,参与合作社日常经营,年末按股分红。 七是提供全程种植服务模式。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户23户80人,为贫困户提供精品藕种植技术,农户自主经营、自主销售,在传统种植的基础上亩平增收5001000元。 八是临工需求模式。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在生产过程中,按用工需要通知贫困户完成工作任务,按天结算工资。已使用临工1200多人次,发放工资10万余元。 通过这8种产业扶贫模式,已实施产业帮扶117户246人,产业扶贫贡献率达到80%。 第 3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