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 必修部分 第1讲 古代中国的政治文明教师用书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64117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 必修部分 第1讲 古代中国的政治文明教师用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 必修部分 第1讲 古代中国的政治文明教师用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 必修部分 第1讲 古代中国的政治文明教师用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部分第一阶段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第1讲古代中国的政治文明明确考纲MINGQUEKAOGANG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知识架构线索梳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早期政治制度的形成阶段和秦至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阶段。阶段一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民族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受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明显,尤其是西周时期,周王利用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手段确定了一套严密的控制体系;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阶段二秦汉至明清时期是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的发展阶段线索一:君主专制: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摆脱了血缘政治模式,走向官僚政治集权统治。秦汉至明清,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并重,直至明初废除丞相,后来设立内阁、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的趋势。线索二: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发展,促使秦汉至明清统治者采取措施调整地方机构。从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再到权分三司,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线索三:选官制度: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但它本质上仍是巩固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考点分封制和宗法制1专题通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对封建政治制度的主要影响是什么?提示:(1)秦朝反思商周的分封制而推行郡县制。汉初反思秦朝不分子弟而孤立早亡的教训,部分恢复分封制,导致王国问题。说明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加强中央集权的必然结果。(2)商周的宗法制在封建社会的主要表现是皇位世袭制。2模块通先秦的政治制度与经济、思想文化间的关系如何?提示:(1)与经济:分封制是国家强盛的政治保证,井田制是政治统治的经济基础。两者是西周奴隶制国家的支柱。(2)与思想文化: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克己复礼”成为孔子主要的政治诉求。3中外通古代中国先秦时期与古代希腊、罗马的贵族政治提示:(1)商周时期,通过分封制、宗法制形成了奴隶主贵族政治。(2)古代雅典城邦时期,旧氏族贵族政治专断。经过梭伦和克利斯提尼的改革,基本铲除旧氏族贵族的特权,确立了民主政治。(3)古代罗马共和国早期,贵族垄断政治,并借助法律损害平民利益。十二铜表法的制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但在整个奴隶制时期,贵族政治是受罗马法保护的。考过什么早期政治制度的内涵和特点;早期政治制度对后世社会习俗的影响;中外早期政治制度的不同。典例12016江苏高考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命题解读本题考查古代宗法制,意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析依据材料信息“长兄如父”及“长孙”的地位超过小儿子可知,中国传统家族中嫡长子与嫡长孙的地位很高,这反映了古代宗法观念,所以D项正确。题干未反映家族团结和睦,也未体现出贵族世袭等信息,可排除A、C两项;等级秩序从属于宗法观念,排除B项。答案D典例22014全国卷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 B河北C陕西 D山东命题解读本题考查分封制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解析西周是由兴起于今陕西岐山一带的周部族建立的,题干中的“雅言”是由当地语言发展而来的,故C项符合题意。其他三个省份均与周的起源无关。答案C一、周秦之际政治文明的演变(1)个人权力由分散到集中:由商周天子权力的尚未集中到秦朝专制独裁的“皇帝制”。(2)地方权力由独立到集权:由独立性较强的分封诸侯国到集权于中央的郡县。(3)政治制度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由商周时期的世袭贵族到秦朝皇帝任命官员,从而形成官僚政治。(4)权力执掌由贵族到官僚:国家权力由商周时期的世袭贵族把持到秦朝由皇帝任命官员。二、如何解答分封制与宗法制的题目对于涉及宗法制与分封制影响的题目,主要依据题干材料或情境中的关键信息,如题干中凡是涉及“家谱、宗祠、族规”“血缘亲疏”“嫡庶之辨”“祭祖”“亲属称谓”“落叶归根”“追根认祖”“重男轻女”等信息时都要考虑与宗法制的关联;凡是涉及“授民授疆土”“朝觐述职”“等级森严”等信息时,都要考虑与分封制的关联等。考向预测从社会史观的角度,结合生活现象,揭示早期政治制度在现实中的遗存;早期政治制度对中华政治文明的影响。押题预测押题1“天子有天下谓之天下,诸侯有国谓之国。然有国者不可以称天下,有天下者或可以称国,故诸侯谓之邦国,天子谓之王国。”该材料主要说明()A专制王权的高度集中B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等级森严C分封制与宗法制内在联系加强D宗法制下礼乐制度的直接影响押题依据分封制下诸侯与周王的关系是考查的重点。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主要描述的是周天子与诸侯各自的称谓及关系,迁移西周分封制的有关内容可知,分封制的核心是规定了西周的最高统治者周王与被分封的地方诸侯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从而形成了“天下共主”的等级森严的局面,故选B。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之一是尚未形成高度集权的局面,排除A;C、D两项与材料不符。押题2古代中国社会有“出妇”之道,妇女没有家庭财产的继承权,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人出嫁后连姓氏都要随夫,也不能继承娘家的财产。这种现象根源于()A宗法制的父系血缘继承原则B宗法制的宗族森严原则C分封制的权利与义务原则D早期政治制度的家国同构原则押题依据从女性继承权的角度来考查宗法制,角度新颖。答案A解析据题干可知,材料反映了父权统治下男尊女卑的观念及夫妻不平等的现象,这与西周的家庭关系及宗法制度是密切相关的。据所学可知,西周宗法制实行一种以父系血缘为准绳的遗产继承法,父系血缘即血缘集团在世系排列上完全排斥女性成员的地位,女性在继承方面没有权利,故选A。B、C、D均与材料反映的主旨不符,排除。考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1专题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提示:(1)专制政治日趋完备和强化。商周时期的专制主义表现为宗法制下的集权政治,当时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朝以后的专制主义表现为君主专制。(2)官僚机构不断膨胀与吏治的制度化、法制化。中国古代调整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官制度的行政法律规范,从唐代起已经自成系统,制度的完备和规范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3)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是政治制度中的基本矛盾。其基本趋势是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地方服从中央、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长期稳定。2模块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经济、思想之间有何关系?提示:(1)与经济:封建个体小农经济需要专制集权制度所提供的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作为保障;新兴地主阶级需要专制集权制度来保护封建土地私有。(2)与思想:法家的集权、法治思想为专制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儒家思想逐渐成为维护此制度的工具。3中外通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的区别提示:明朝内阁英国内阁背景宰相制的废除,皇帝事务的繁忙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传统内阁会议的演变运行体制依附于皇权,没有决定权实际上对议会负责,独立行使行政权成员关系内阁首辅与阁臣相互倾轧内阁首相与阁臣共进退性质古代皇帝的内侍机构近代政权的组织形式影响使皇权不受制约反而更加强化;阁臣与宦官乱政现象滋长开创了英国政党政治与民主政治的先河,标志着英国代议制的发展考过什么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理解、建立、特点、影响、发展趋势;不同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表现和比较。典例32016浙江高考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采取弱化相权、完善监察体制、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下列选项中,在地位和职权上大体相当的一组是()A东周诸侯国与元行省B唐政事堂与宋中书门下C西汉州刺史与明监察御史D宋提点刑狱司与明通政司命题解读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解析东周诸侯国与元行省在地位和职权上明显不同,排除A;政事堂是唐朝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宋代的中书门下(习称政事堂),是宰相集体处理政事的最高权力机构,B项正确;西汉州刺史属于地方监察官员,明监察御史属于中央监察官员,C项错误;宋朝的提点刑狱司是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明朝的通政司掌内外奏章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D项错误。答案B秦朝至明清加强皇权的特点秦朝三公九卿制下三公虽然在分工上各有所侧重,但丞相权力相对过大西汉皇帝任用身边的人,担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削弱相权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用分散相权的办法来加强皇权,并提高行政效率宋朝通过分割军权、财权乃至行政权来削弱相权元朝中书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六部归入中书省,相权重新加强明清废除丞相,通过设置皇帝的顾问或秘书机构来提高皇权,皇帝直接管理六部,君主专制走向极端化典例42016全国卷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命题解读本题考查明朝中央集权的加强,意在考查考生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解析三司直属六部,地方办事效率不高。明中叶以后,巡抚逐渐成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直接管理地方事务,并对皇帝负责,这有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答案为B项。这一变化使地方行政权力遭到削弱,排除A项。地方行政机构变迁不会削弱六部的权限,排除C项。材料中的变化加剧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排除D项。答案B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变革的认识(1)历代封建统治者通过一系列行政区划与变革,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将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使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2)由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了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变化,属于政治制度进步的表现。由郡县制到行省制的变化,主要反映了行政区划的变化。一般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区越划越小,越划越多。考向预测从制度创新角度认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政治制度特点;从文明史观角度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意义;联系中国近现代民主与西方民主认识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及特点。押题预测押题3景云二年(711年),唐睿宗发布政令“分置二十四都督府”,最后以权重难制为理由取消上述改革,设置十道按察使,后罢;开元二年(714年)复置十道按察使,至四年又罢,八年复置,十年又罢。这主要说明唐朝()A最高统治者忽视对地方的行政治理B地方行政运行机制日益完善C通过分化事权削弱地方权力D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矛盾心理押题依据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同时还要保持地方一定程度的自主性是历代政府面临的共同问题,这在历史学科中属于长效热点,高考在此命题的可能性比较大。答案D解析据题干可知,唐代统治者为解决地方治理的困境,不断调整对地方的行政管理政策,这充分说明了唐王朝既惧怕地方事权过重,又无力直接控制千百个州县的矛盾心理,故选D。从题干看,统治者非常重视地方治理,排除A项;B项在题干材料中未体现,排除;宋代通过分化事权来削弱地方权力,排除C项。押题4明代内阁大学士无定额,亦无属官;然而清代内阁大学士有定额,有属官,如康熙年间,满汉大学士率为四员,到了乾隆十三年以后,才规定满汉学士各二员,且内阁官员有大学士、学士、侍读、中书舍人、典籍,其下又分设十二个小机构。这表明()A清代内阁已成为正式的行政机构B清代内阁的职权不断被分化C清代内阁组织庞大,权责不明D清代内阁附属机构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押题依据对明清内阁的理解是复习的难点,此题从明清内阁的对比切入,考查君主专制的强化。答案B解析据题干可知,明代内阁成员人数没有严格规定,至清代阁员人数相对固定,且下设机构众多,这说明内阁职权不断被分化,故选B。明清内阁始终未成为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排除A;权责不明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C;材料中反映不出清代内阁附属机构的设置是否提高了行政效率,其实机构设置过多反而容易降低行政效率,排除D。考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1专题通科举制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提示:(1)积极:追求公平公正,打破了宗法贵族政治,有利于庶族地主参政,促进了社会的良性发展。科考选拔人才,激发知识分子的奋斗精神,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促进文艺发展。科举制度也是西方文官制度的来源。(2)消极:科举制将求学与做官紧密联系,致使官本位思想浓厚,实践能力欠缺;也会使师生、同乡(学)情结浓厚,容易形成裙带关系,滋生不正之风。2模块通科举制与政治、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提示:(1)与政治:魏晋以来九品中正制的弊端(门阀士族垄断政权)催生了科举制的出现,科举制拓宽了选拔人才的渠道,巩固了封建统治。(2)与思想文化:科举制以儒家经典、诗词歌赋为主要考试内容,巩固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影响着读书群体的价值取向。考过什么察举制的特点及影响、九品中正制的特点、科举制的特点和演变;古代监察制度的作用和评价。典例52016全国卷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命题解读本题考查科举制,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析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因此它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D项正确;A项“最优秀”的说法过于绝对;B项,科举制的选拔标准是才学,排除;C项“排除”说法过于绝对。答案D典例62016江苏高考“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命题解读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判断能力。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宋代科举与唐代相比,无论在考试内容、选拔标准,还是考试程序方面都更加客观公正,所以A项正确。材料未显示取士科目减少、录取人数大大增加,排除B、D两项。“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说明宋代和唐代都重视进士科,排除C项。答案A对古代监察与选官制度的综合认识一个根本目的:强化皇权统治。两个层面:选拔官吏和监察百官。三个趋势: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演变为学识才能;选拔方式由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选拔形式日趋严密,趋向制度化。考向预测辩证看待中国古代不同时期选官制度的作用;从科举制的兴废认识制度创新的意义;从史鉴角度认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押题预测押题5秦汉时期,中央设监察机关,汉代的御史台监察地方行政,刺史分部巡视郡级行政工作,郡以下行政工作由郡国守相、县令长逐级巡视。这表明秦汉对地方的监督()A采取分层与分部巡视相结合的巡视制度B中央监察制度与地方监察制度相脱节C尚未形成一个明确的行政巡视体系D巡视官员具有职权不明相互推诿的现象押题依据加强对地方监察巡视,是当前国家反腐倡廉的重要举措,也是借鉴历史经验教训的体现。从历史学科角度,高考会从隐性角度考查当前社会中的热点问题。答案A解析据题干信息“中央设监察机关”“刺史分部巡视”“郡国守相、县令长逐级巡视”可知,秦汉时期巡视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分层与分部巡视相结合,职权分明,各司其职,形成了多维的行政巡视体系,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押题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科举意在“尚贤”,但又竭力维护公平,以应对“向者登科名级,多为势家所取,致塞孤寒之路”。故明清两代科举,严格限定知识范围,而以“四书”为准,否则,科考便须“多买书,多求学,平民寒士的力量多半办不到,那么考试起来一定还是图书满家的贵家子弟占有优势”。但“四书”经义要“讲是非,是非转无标准”,遂以朱熹集注为圭臬,“则是者是,非者非,既是人人能讲,则录取标准又难定”,复又严格限定文体,强调答卷的格式化或标准化,即考生作答须用八股文,因其“文字必有一定格律,乃可见技巧,乃可评工拙,乃可有取舍之标准”,且令评卷者难逞一己之私意。此外,殿试、锁院、弥封、誊录、截角等,无不意在维护公平。清代还规定官员子弟参加乡试,须另立“官卷”以区别于“民卷”,并发展了明代南北分卷的做法,通过“分省取中”避免倾轧文风不振之地。同时,明清两代还屡因科场案件而兴大狱,涉事官员动辄杀、遣、革、降。改编自杨国强衰世与西法、钱穆国史新论等材料二在科举废后不久却称赞科举的伟人是孙中山。民国刚成立,他就说:“任官授职,必赖贤能;尚公去私,厥唯考试。”孙中山对中国社会和讲究人情与关系的民族性有相当深刻的了解,后来在看到民国建立以后各路军阀拥兵自重、强权决定官员选任的状况之后,一再对科举制作出赞美的评价。刘海峰重评科举制度(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科举考试维护公平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措施有何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二,说明孙中山两度称赞科举制的政治意图,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选官制度的认识。押题依据选官制度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高考关注的重点。答案(1)措施:严格限定考试范围、答案来源和答卷格式;避免财富、权力、地域等差异转化为科举的优势;对科举案件惩以重刑。影响:注重客观标准,利于政权开放,扩大统治基础;避免阶层固化,促进社会流动;遏制地方意识,巩固中央集权,促进政治统一等。 (2)意图:巩固辛亥革命的成果,追求民主政治;反对北洋军阀(或强权选任)。认识:选官方式关系到社会的公平、公正;只有科学公正的选官制度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对历史已经形成的选官方式或制度,要能根据时代需要进行完善,而不能盲目地废止。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从考试范围、答案来源、答题格式等角度,紧扣“维护公平”的角度进行归纳;第二小问,从扩大统治基础、强化政权的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尚公去私”“各路军阀拥兵自重”“强权决定官员选任”等信息回答孙中山的政治意图;第二小问,综合两则材料进行分析,从选贤、公正的角度去认识。时间:3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6福建质检春秋时期,在诸侯国争夺王位的过程中,像齐国小白、晋国重耳这样的王室贵族流落他乡的情形较为多见。这说明了()A贵族政治已经崩溃 B宗法秩序受到冲击C王位世袭难以为继 D诸侯争霸异常激烈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先秦时期的宗法制。结合题中关键信息“春秋时期”“王室贵族流落他乡”可知,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宗法制受到冲击,答案为B。22016合肥质检二国语曰:“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规定每五年要派使臣觐见天子四次,诸侯亲自朝见天子一次)。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怠。”这主要表明“先王制诸侯”()A以血缘关系为核心 B具有制度性保障C以礼乐制度为基础 D提高了行政效率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先秦时期的分封制。结合题干材料可知,先王在推行分封制的过程中对诸侯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活动做了具体的规定,即重视制度建设。答案为B。32016全国卷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承秦制。做此题要抓住对文书的补充说明“国家档案文献”的含义,即再现历史真实面貌的原始文献。重视秦朝的文书(国家档案文献),实际上继承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汉承秦制。汉初实行的黄老学说,道家思想,排除A。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与材料表述意思相反,排除C。官吏熟知秦朝的典章制度只是表面现象,排除D。42016济南模拟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A秦朝的三公九卿 B汉朝的“中朝”C隋唐的三省六部 D宋朝的枢密院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代的中外朝制度。结合题干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题中的“微臣”“私臣”逐渐获得实权,这与汉代中朝的特点相符。答案为B。52016山西高三质检三省六部制的沿革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魏晋南北朝以尚书省为宰相机构,到隋唐之际三省共同构成宰相权力系统,再到北宋时期以中书门下为宰相机构。这一演变反映了()A相权逐渐从内朝转移到外朝B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成为发展趋势C通过调整相权结构以对抗皇权D帝相共享决策权的机制逐渐完善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省六部制的沿革。结合题干材料可知,从魏晋南北朝到唐宋时期宰相权力不断被分割,这反映了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的发展趋势,答案为B。62016北京高考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因其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东门被该节度使派人刺杀。此事发生在()A汉长安 B唐长安C宋汴梁 D元大都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唐朝的政治制度,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信息“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节度使”“中书省”“武元衡”“靖安坊”等。节度使是唐朝的重要地方官职,安史之乱后,地方势力与朝廷抗衡,甚至出现刺杀当朝宰相武元衡的现象。据此可以判断此事发生在唐朝长安,故选B项。72016合肥质检一近代中国考古学家罗振玉在评价某一制度时说:“度才而使之,程能而任之,朝不道则夕斥之矣,夕不道则朝罢之矣。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此制度()A是由秦始皇最早创立的B最突出的特点是等级森严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基础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材料强调的是根据才能来任命官员,并且任命权由皇帝掌握。由此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郡县制,C项正确。郡县制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A项错误;B项是分封制的特点,可以排除;D项是宗法制的特点,可以排除。82016贵阳质监一1384年9月1428日,皇宫收到奏章1160份,共计3291条政务。“庶务丛集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于是()A设三公九卿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B设立中朝参与军国要务C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D设置参知政事以备顾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结合题中时间“1384年”可知,当时中国处于明朝初期,结合“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可知,此时丞相制度已经被废除,故C项正确。“三公九卿”是秦朝时设立的中央机构,排除A项;B项是汉朝的内外朝制度,排除;D项说法错误,排除。92016河南省适应性考试北宋初年的三省、六部、九寺、五监,除少数机构外,大多只管理部分事务,甚至成为闲散机构,名存实亡。“三省、六曹、二十四司事之所寄,十亡二三”。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尚未统一稳定 B官员队伍的冗杂C君主专制的加强 D中央集权的强化答案C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宋代,“三省、六曹”等中央机构已经名存实亡,这反映了宋代君主专制加强而非中央集权的强化,故C项正确,D项错误。题干中的现象与国家是否统一无必然联系,故A项错误;官员队伍的冗杂是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结果而非原因,故B项错误。102016郑州质检一有历史学家这样总结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当)子弟孱弱(时),(君)擢才卒伍;道德沦丧,取诸孝廉;帝权危卵,联姻门阀;士族虚弊,科举大彰。”这说明古代中国革新选官制度的根本目的是()A扩大统治基础 B完善政府职能C提升官员素质 D维护封建统治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从材料可以看出,选官制度的革新多发生在封建统治面临困难的时期,说明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故选D项。112016成都二诊北宋时期,四川有个文人献诗成都知府说:“把断剑门烧栈道,西川别是一乾坤。”成都知府赶紧上报朝廷。宋仁宗批复说:老秀才要官耳,不足治也。给他个小官。作为个案,它可以佐证当时()A地方割据的隐患严重B儒家信仰得以重建C君主集权程度逊于前代D政治风气较为开明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北宋时期的政治风气。据材料可知,北宋四川有个文人向成都知府献诗,诗中体现了割据称王的思想,知府把此事上报给朝廷后,宋仁宗所给的批复是:他只是想要一个官当,没有必要治罪于他,可以给他一个小官做。最高统治者对犯上者持宽容的态度,说明当时政治风气较为开明,故选D项。122016合肥质检一“(明代)大学士成为没有宰相名义的宰相但大学士毕竟不同于正式宰相,正式宰相可以单独推行政令,大学士便无此权。他只能依靠票拟签注意见,来窃弄皇帝的权力,只有黑市地位,没有法定地位。”材料意在说明()A大学士的权力无制度保障B设立大学士有利于限制皇权C大学士擅长玩弄权术D大学士是没有“宰相名义”的宰相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内阁制度。“大学士毕竟不同于正式宰相只有黑市地位,没有法定地位”说明内阁大学士的权力没有制度保障,A项正确;由“他只能依靠票拟签注意见,来窃弄皇帝的权力,只有黑市地位,没有法定地位”可知,B项错误;C项与题意无关,可以排除;明朝废除了丞相制度,设置内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这是皇权加强的表现,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2016贵阳质监(20分)“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事为之防,曲为之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神宗曾说:“法出于道。人能体道,则立法足以尽事;立法不足以尽事,非事不可以立法也,盖立法者未善耳。”宋代的“祖宗之法”作为根本性的治国原则,本着“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的精神,在行政管理上充分运用了制衡原则,中书门下、枢密院与三司各自行使独立职权,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职权与事权明确集中,官员的专业化程度较高。同时,“祖宗之法”也有深刻的负面影响,北宋中后期的党争问题、强敌当前收武将兵权的问题等,无不与宋代遵循“祖宗之法”的立国之策有密切联系。摘编自中华文明史材料二中国历史上,帝王的“共理”“共治”,本质是通过士大夫、借士大夫的能力来治理天下。政治的主导权掌握在帝王手中,朝政的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君主个人的好恶,这种状况在11世纪前期的北宋发生了深刻转变。宋代士人们在谈及国家的政治取向、制度原则时,秉持“从义而不从君,从道而不从父,使君不陷于非义,父不入于非道。君有不义,不从也,而况于权臣乎!父有不义,不从也,而况于他人乎”的原则,认为:“士之所宜学者,天下国家之用也”;士大夫以“公议”“天道”为旗帜,作为制约君主的力量,参与治理国家政事。宋太祖曾对臣僚说:“天下广大,卿等与朕共理。”皇帝必须与士大夫“共定国是”,成为君臣双方共同承认的原则这是北宋政治史上一项具有突破性的大原则。摘编自中华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对宋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皇帝必须与士大夫共定国是”的原因。(10分)答案(1)特点:重视完善法制纲纪;政治运作程序更加理性、严密;行政管理上运用制衡原则,职权与事权明确集中。(任答两点即可,4分)影响:强调法制纲纪,有利于宋政府把兵权、财政权、行政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消除分裂割据的基础;造成“冗兵”“冗官”“冗费”和重文轻武及党争的局面。(6分)(2)原因:宋朝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统治者要倚重有责任感的士大夫阶层实现长治久安;在“尊王”的同时,士人群体整体追求建立理想的政治秩序,普遍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担当。(10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的政治制度。第(1)问,第一小问可依据材料一的内容从法制、政治运作程序、权力分配与制衡等方面概括;第二小问在回答第一小问的基础上,从实际效果方面进行说明。第(2)问,可以结合材料二从宋朝的政治传统以及士大夫的责任感等方面进行概括。142016长春质检二(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春秋战国时期使用铁犁牛耕,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出现“百家争鸣”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581年隋朝建立,确立三省六部制,使用曲辕犁605年隋炀帝创立科举制584605年隋朝开通大运河唐朝火药用于军事,设置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宋朝理学产生,出现活字印刷术,指南针被用于航海,使用交子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及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整理自高教社中国古代史在从约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其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相形之下,西欧人正因为自身比较落后,所以乐于并急于学习和适应外界。他们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全球通史提炼材料中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叙述连贯通顺。答案观点:长期领先的民族容易受自身优势的影响,丧失持续领先的地位,而落后地区民族反而易于吸收先进文明,通过创新成为领先者。(4分)说明:古代中国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经济上创造了发达的农耕文明,文化教育发达,传统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无论是汉唐时期还是宋元时期中国都是世界中心之一。然而到了明朝中期以后,随着封建制度走向衰弱,原有的中央集权制度极端强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国与世界先进文明的交流,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6分)反观中世纪的欧洲,处在天主教会的控制下,远远落后于亚洲文明,但印刷术的传入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指南针被广泛应用于航海,推动了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到来;引入并利用火药摧毁了封建堡垒和骑士阶层,这些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6分)总结:近代欧洲的崛起和中国的衰落,说明一个民族绝不能故步自封,必须与时俱进,在继承自己优秀文化的同时,善于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并不断创新。(4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西历史的比较。首先,根据材料“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其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相形之下,西欧人正因为自身比较落后,所以乐于并急于学习和适应外界”提炼出基本观点。然后,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说明中国的优势,并结合明清时期的史实说明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再结合史实说明中世纪的欧洲长期落后于中国,而进入近代以后,欧洲在政治、经济、思想、科技等领域实现了全面崛起。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总结,强调一个民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重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