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不全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36455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南昌市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不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西省南昌市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不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西省南昌市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不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昌市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期末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座位号 姓名 班级 考场号 座位号 姓名 一、选择填空题(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50分)1.基因工程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相结合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 提取目的基因A. B. C. D. 2.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若此时从岛外引入了2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 ( )A.43% B.48% C.52% D.57%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生殖隔离是地理隔离的必然结果 不同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 种群基因库间出现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隔离、可遗传的变异和自然选择导致了物种的多样性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自然选择导致了生物的定向变异与进化A. B. C. D.4.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关系模式图正确的是( )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状态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是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液体环境,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6.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抗体与相应抗原的特异性结合B.剧烈运动后,乳酸在血液中的含量先增后减C.人喝醋后,血浆中的pH不会下降D.细胞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可以不经过细胞膜7.若下图中曲线表示某健康成年人分别饮1升清水及饮1升生理盐水后的尿生成速率。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饮清水后约1 h,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B.饮清水后0.5 h,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C.在3 h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产生的尿量多D.3 h后两条曲线将不再交叉或重叠8.有关维持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活动叙述,正确的是()人从开始剧烈运动到结束后的一段时间,乳酸在血浆中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口渴时尿量明显减少; 人少量失血后,血量很快恢复正常人喝醋后,血浆中的pH明显下降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过低,会引起组织水肿炎热的夏天,人体内产生的热过多引起发汗而使体温不至于上升A3个正确B4个正确C5个正确D6个正确9、某人右侧下肢因受外伤造成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在反射弧的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感受器 神经中枢 效应器A.B.C.D.10、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够产生并传导兴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及在神经细胞间传递的主要方式依次是A局部电流的传导;局部电流的传导 B递质的传递;递质的传递C递质的传递;局部电流的传导 D局部电流的传导;递质的传递11、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 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12、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则甲、乙电流表指针发生的变化是( )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13、下列对人体某些生理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个人在冬季或夏季均能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是因为冬季比夏季产热多、散热少B所谓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能保持不变 C如果下丘脑严重受损,则人体很难维持自身的体温恒定 D人体剧烈运动以后,血浆的pH会明显下降14、在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只有310514105mg/mL,而1mg的甲状腺激素却使人体产热量增加4200kJ。说明了激素调节具有( )A通过体液运输 B直接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C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D微量和高效的特点 15、下图是血糖的激素调节示意图,若以“+”“-”分别表示促进和抑制作用,则依次是 ( ) A.+,-,+,-,+,- B.+,+,+,+,-,+ C.-,-,-,+,+,- D.+,+,+,+,+,+16、取正常小鼠,每天饲喂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3周后,该小鼠( ) A新陈代谢增强,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B新陈代谢增强,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 C新陈代谢减弱,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 D新陈代谢减弱,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17、对健康幼龄狗分别做如下实验处理,实验结果与实验处理相符合的是 ( )实验处理实验结果A摘除甲状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发育加快,新陈代谢加快B摘除胰腺,注射适量的胰岛素血糖正常,生命活动正常C摘除性腺,饲喂适量的雄激素出现雄性第二性征D摘除垂体,饲喂适量的生长激素生长发育正常18、如图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同种模式示意图,据图描述正确的是 A.若细胞1产生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主要是肝 细胞和肌细胞B.兴奋只能由细胞2传递到细胞3,不能反向传递C.若细胞2可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作用的靶细 胞是性腺细胞D.细胞3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膜内负电位变为正电位19、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下列有关论述,错误的是( )A非特异性免疫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C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D过敏反应在已免疫机体再次受到相应物质的刺激时才会发生20、下列关于抗原和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B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都可以作为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C抗体一般在细胞免疫中发生作用D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21、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植物茎生长的影响,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P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是该植物茎生长的最适浓度B.当生长素浓度高于P时,茎生长仍被促进C.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D.当生长素浓度高于M时,该植物的根生长开始受到抑制22、如图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向光性实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B.生长且向光弯曲的是C.生长但不弯曲的是D.生长且向左弯曲的是23、农业上用生长素类似物2、4D进行麦田除草的原理是A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杂草衰老 B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抑制杂草生长C低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抑制杂草生长 D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促进小麦生长24、植物出现顶端优势的原因是A顶芽的营养比侧芽充足 B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较多,促进生长 C顶芽接受阳光充足,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D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抑制侧芽的生长2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的伸长B. 生长素与棉花的落花落果无关C. 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D. 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二、填空题(共50分)26.(每空2分 共12分)图是某群岛上物种演变的模型(A、B、C、D代表不同物种),请据图回答:(1)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的两个外部条件是和_和_。(2)甲岛上的B物种迁移到乙岛后,不会与C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的内部条件是_不同,外部条件是_。(3)迁移到乙岛的B物种进化为D物种的条件是_和_。27.(每空1分 共10分)下面图示中,图甲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甲图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的f表示的结构是 ,d表示的结构是 ,b表示的结构是 。(2)当人体发生反射时,兴奋从A到B是以 (填物质)形式传递的,用字母、箭头写出整个反射过程中兴奋的传递途径 (2分)。 (3)图乙是图甲中 (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图,图甲中这样的结构有 个。(4)图乙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或 的膜。28.(每空2分 共14分)下图表示人体内两种调节系统的部分结构或关系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若“+”表示促进作用,“一”表示抑制作用,则图甲中a细胞为 ,处的激素名称为 ,作用为 (用“+”和“一”表示)。(2)若乙图代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X、Y、Z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电,其中z为突触间隙) A代表反射弧的 ,用适宜电流刺激图中的 位点,均可产生缩手反射,该反射过程中,Z处传递的信号的形式为 。 如果在Y处膜外安放如图所示的灵敏电流表,给予X点和Y点各一个适宜强刺激,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的次数分别为 次和 次。29.(每空2分 共14分)下图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的为 细胞,为 细胞。(2)与功能上的区别是 ,由分化为的过程中,细胞核内的 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该分子的作用是作为 的模板。(3)抗体从在细胞内合成到分泌至细胞外所经过的细胞器为 。 (4)过程表示 ,过程表示 。南昌市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生物考试答案1、A 2、B 3、B 4、A 5、A 6、D 7、D 8、B 9、B 10、D11、A 12、D 13、C 14、D 15、B 16、C 17、C 18、D 19、B 20、C21、D 22、C23、B 24、D 25、B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