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2《古文二则》教案 (新版)语文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27424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2《古文二则》教案 (新版)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2《古文二则》教案 (新版)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2《古文二则》教案 (新版)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2.古文二则第一课时孙权劝学【学习目标】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能正确翻译全文。2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重点)3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感受人物的说话技巧。(难点)4懂得“开卷有益”的道理,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读过三国演义吗?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吴王孙权雄霸一方,其手下有员名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程普大破曹操于赤壁,后又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认为自己是一介武夫,读书于他没有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看孙权劝学一文。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2文中有关人物鲁肃(172217),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周瑜死后,代领其军,继续与刘备维持友好关系。吕蒙(178220),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甚快。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占领荆州。不久病故。孙权(182252),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字仲谋,吴郡富春人。208年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222年夷陵之战,吴军大败蜀汉军队。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业。230年派将军卫温到达夷州(今台湾),加强了与夷州的联系。3字音字形。卿(qng)岂(q)孰(sh)涉猎(sh) 遂(su)4词语解释。吴下阿蒙:吴下,现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刮目相待:刮目,擦擦眼,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人。5阅读课文,初步思考:(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当:但当涉猎(应当)当涂掌事(当道、当权)见:见往事耳(了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2)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古今异义。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古代研究经学的最高官职名称;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及鲁肃过寻阳(古义:到;今义:经过。)即更刮目相待(古义:重新;今义:更加。)见往事耳(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三、合作探究(一)朗读课文1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读音准确,停顿正确。2同桌互检诵读,纠正错误。3根据提示,读出下面句子的正确语气。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学的目的,有责怪的语气。)C“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否定吕蒙推托的理由,要重读强调。)D“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惊讶赞叹的语气。)E“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感叹句。带有自豪的语气。)(二)翻译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读课文,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研讨下列问题。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劝学。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明确:先推托后接受。3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习的效果的?明确: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论议”来表现的。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明确:大惊拜蒙母结友。5概括情节(“学”是文章的一条线索)。明确: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叹学。(三)人物形象1请一位同学朗读孙权的话。(1)“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语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明确: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其对吕蒙的关心、厚望。(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怎样的心态?明确:“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明确: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总结: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跃然纸上。2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蒙、肃的对话,要求尽量读准说话时的语气语调。思考讨论:(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明确:十分惊奇的神情,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明确: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3齐读全文,思考:权、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感上有区别吗?请说明。明确:有区别。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四)写法探究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明确:详写“劝学”、“论议”,尤以“论议”为甚;“就学”、“结友”则一笔带过。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论议”之后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四、板书设计孙权劝学孙权:劝学不可不学(必要性)涉猎、见往事(方法,目的)孤常读书(现身说法) 言辞恳切 语重心长吕蒙:辞学就学鲁肃:大惊结友论议轻松调侃五、课外拓展有一位同学,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也很优异,但她不爱体育锻炼,身体状况不好,身为同学的你为她感到着急。今天,你准备用你的语言艺术来规劝她。联系你从孙权劝学中学到的规劝技巧,写一段文字。(100字以上)示例:我真羡慕你,成绩这么好。现在你什么都不缺了,只需要在体育方面提高一下自己。如果你认为自己身体不好,不能锻炼。那我要说,越是身体不好才越需要锻炼呢。而且,我们又不是锻炼成什么奥运冠军,只是用来强身健体罢了。你看我现在,身体好了,精神状态也好多了。你说呢?第二课时祖逖北伐 【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句,积累相关成语。(重点)2诵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难点)3教育学生胸怀大志,锻炼自己的意志,时刻准备报效祖国。【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鸡守信不失时,能催人奋进,故古人以“闻鸡”来激励自己,有“闻鸡起舞”“枕戈待旦”之说,讲的就是东晋范阳祖逖。祖逖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战火连天的时代,北方游牧民族纷纷入侵中原、晋王朝的半壁江山丧失,在国家内忧外患之际,祖逖是怎样做的呢?我们一起进入祖逖北伐。二、自主预习1范读。2学生自由诵读。3正音。4齐读。5翻译全文。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理清课文脉络。明确:第一层从“初”到“因起舞”,写祖逖少有大志,闻鸡起舞,自觉培养和锻炼自己,为日后成为一代名将打下基础。第二层从“及渡江”到“有如大江”,写祖逖大胆进言,力主北伐,在不被朝廷重用的困难情况下仍率部渡江,并立誓收复中原。第三层最后一句,写祖逖渡江后,招募军队准备北伐。(二)人物分析1祖逖是在什么情况下力主北伐的?明确:(1)北方游牧民族纷纷侵入中原,晋王朝丧失了半壁江山。(2)皇帝宗室争权夺利,自相残杀,从而使戎狄乘虚而入,屠戮中原。(3)沦陷区人民已遭残害,人人想着自己奋起反抗。2祖逖力主北伐,这一主张得到了司马睿的支持了吗?他又是怎么做的?明确:因司马睿素无北伐之志,所以只是敷衍的态度,但祖逖即使不被重用,仍矢志不渝,并身体力行,“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倾家资招募兵马,为北伐做准备。3祖逖后来带着他的部下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领土。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出祖逖是个怎样的人?明确:胸怀大志、忧国忧民,为收复失地而大胆进言、身体力行。四、板书设计祖逖北伐闻鸡起舞劝说司马睿中流击楫五、课外拓展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启示?明确:我们应当像祖逖一样,从小立下大志,自觉培养和磨炼我们的意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