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海通精神》教学设计 浙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04208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海通精神》教学设计 浙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海通精神》教学设计 浙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海通精神》教学设计 浙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通精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一事一议的议论文的特点与写法,掌握“扪、渺、栖”等字。2初步学会写一事一议的议论文,理出并把握事物间的联系点,顺理成章地发挥联想,展开议论。3体验“海通精神”的现实意义。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学习生字词。(词语课文已有注释)2导人新课。在日常生括中,我们会遇到、见到、听到各种事情,接触各样人物。对这些人和事,我们常会产生一些想法,想要发表一下看法,把这些想法看法写下来,就成了“一事一议”式的议论文。这里所说的“事”,除了自,己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事,还可以是由别人(包括书报、广播、影视等)所提供的信息。而“议”则是自己对这些人事、现象的认识、联想、议论。这类议论文常采用叙议结合的写法,一般由两大部分内容构成,先叙事,后说理。我们以往学过的答卷拔河的启示就属于这一类议论文。答卷先叙述一道幼智力游戏竞赛题踩了别人该怎么办,再由此而议论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的不文明行为。拔河的启示先叙述一场拔河此赛的情形,再阐述从中得到的启示:干什么事都要团结,要齐心。海通精神的写法也与这两篇文章大同小异。3自读课文,根据叙议的,将课文分成两大部分,并分别概括大意。(明确:第一部分(第1至3段)介绍海通和尚修凿大佛的业绩,赞扬“海通精神”。第二部分(第4、5段):联系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议论发扬“海通精神”的现实意义。4读析课文。(1)请一学生朗读第一部分,其余学生思考:找出这一部分中属于“叙”的内容。用扼要的语言概括“叙”的内容。在上述内容中,作者略写什么?详写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处理详略?(明确:第1段与第2段的开头至“要钱一个没有”都以“叙”为主。这些“叙”主要介绍两项内容,一是写游览乐山,介绍乐山大佛的位置与雄伟;二是写游“海师洞”,介绍海、通修凿大佛的事迹。介绍乐山大佛时强调它“高与山齐”“拔地而起”的气势,隐含着对大佛的修凿者的钦佩之情,文章点到即止,未作铺叙。写游海师洞,见到海通像也是一笔带过乙,接着写海通修凿大佛之难一一是筹款难,二是与豪绅、官吏抗争难;文章详写这些“难”是为了突出海通精神的伟大。(2)第3段写对海通的敬意。为什么“不起眼的小小山洞和海通托盘的塑像”会“远比乐山大佛高大”?这段在全文有什么作用?(明确:因为在海通身上体现了一种伟大的事业心与坚毅的精神,这是比乐山大佛还要高大的凛然之气,所以“只参观乐山大佛而不访问海师洞”就有负此行了。这段与第2段相照应,在结构上是全文由“叙”到“议”的过渡。)(3)速读四、五段,并思考:什么是海通精神?具体说说作者由海通修佛联想到什么?海通修凿大佛同建设社会主义之间的联系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展开议论的?(明确:所谓“海通精神”就是伟大的事业心与坚毅不折的精神。作者由海通修凿大佛联想到建设社会主义的伟业,因为这二者都要有强烈的事业心与坚毅不折的精神。第四段的,“无论干什么事业都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就是二者的联系点。文章在点明“海通精神”的内涵后,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先从正面联系实际论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前无古人的伟大社会工程,各个岗位的同志都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再从反面分析缺乏事业心的表现及危害。文章列举三种人的表现:一种是有事业心的人;再一种是对工作敷衍塞责、对群众漠不关心,在个人利益上却费尽心机的人;还有一种是任意挥霍国家资财的人。后两种人与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是不相容的,他们的行为和海通精神截然相反。)(4)文章通过上述正反对此论述,推出了怎样的结论?(明确: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出发,从我们正在努力纠正不正之风考虑,作者认为“海通精神是值得大大发扬的”,这是全文的中心,也是作者写作此文的用意所在。)5、课堂讨论:写作一事一议的议论文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明确:(1)先叙事后议论。叙事的目的是为议论提供“话题”,所以力求简洁、明了。(2)由叙到议要有联系点。根据所叙之事,选一个合适的角度,找准切人口,进行深入的阐述。(3)阐发议论要联系实际。发表议论可以联系现实社会生活,借助由此及彼的联想,进行由浅人深的议论。(4)文章结构要完整。结束议论要力求与开头、中心甚至题意相呼应。6、布置作业。7、板书设计(板书与讲读过程、课堂讨论同步进行)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独立阅读、分析习作:不怕风险才能获得成功的果实,进一步领会此类文章的写法。2、写作一事一议式的议论文。二、教学过程1、简要复习上一课学习的主要内容。2印发习作,布置思考(附后)。3学生自读、分析习作,然后师生共同讨论。不怕风险才能获得成功的果实一对孪生小姑娘走进玫瑰园,其中一个小姑娘对母亲说:“妈妈,这里是个坏地方!”“为什么呢,我的孩子?”“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都有刺。”不一会儿,另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妈妈,这里是个好地方!”“为什么呢;我的孩子?”“因为,这里的每丛刺上面都有花。”在同样带刺的花丛,她们能不能摘到花呢?假如玫瑰园允许她们摘一朵的话,恐怕第一个姑娘的失败是必然的,就像第二个姑娘的成功是必然的一样。道理是一目了然的。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大千世界,花与刺本来就同存共在,怕刺就永远领略不到花的美丽。只有不怕刺,才能摘到真正的花。如果我们再引深一步,可以这样说只有不怕风险才能获得成功的果实。为什么不怕风险才能获得成功的果实呢?这是因为,不怕风险本身就意味着具备了一种在战略上藐视一切艰难困苦的可贵精神。这样,人在遭到挫折或者打击的时候,就不至于垂头丧气,灰心失望,而能够处变不惊,奋斗不已,坚持既定的目标和必胜的信念,寻求更为妥切的应对良策,从而超越一个一个的障碍,就像那不怕刺的小姑娘一样,摘下成功的桂冠。众所周知的诺贝尔,当年为了研制新型炸药,四年间进行了四百次试验均告失败,发生了许多意外事件。在一次爆炸中,他的弟弟和四个助手统统遇难,诺贝尔本人侥幸脱险。但是他并没有被这一切所吓倒,仍然继续着随时危及生命的试验,终于在1867年9月3日这一天获得成功。在科学的园圃,诺贝尔就是一牺牲,努力寻找夺取胜利的突破口。这样,我们在摘花的时候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刺的伤害。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说过;“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到岛屿与暗礁,就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我们只有迎击风险,驾驭风险,才能通过勇敢的驰骋,获取成功的果实,奔向希望的绝顶。那位被扎破手而却步不前的小姑娘,总有一天会明白这个道理的。思考:(1)文章先引述了怎样一个故事?(2)全文由此及彼的联系点是什么?(3)作者是如何论述观点的?(4)你觉得这一习作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明确:本文根据材料,自选角度,展开议论,与课文同属于“一事一议”式的议论文。文章先引述了一对孪生姑娘对玫瑰园的不同看法。接着由此及彼联想到我们生活的大干世界,提出了二者的联系:“只有不怕刺,才能摘到真正的花”,“只有不怕风险才能获得成功的果实”。这也是作者所阐述的观点。围绕这一观点,先分析为什么不怕风险才能获得成功的果实,再举诺贝尔成功的例子来加以证明,又引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警语作结,表达了“我们”的决心。四、五、六,段分别采用说理论证、事实论证二引用论证,紧扣观点展开论述;有理有据,不容置疑。文章严丝密缝,处处照应开头所引的故事,最后以“小姑娘总有一天会明白这个道理的”收尾,显得条理清晰、结构完整。)11根据文后参考题,任选一题,自拟题目,编写提纲。(教师做适当的点拨。)12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修改提纲。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当堂完成“一事一议”的议论文。二、教学过程1.课堂讨论:写作一事一议的议论文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先叙事后议论。叙事的目的是为议论提供“话题”,所以力求简洁、明了。(2)由叙到议要有联系点。根据所叙孛寥,选一个合适的角找准切人口,进行深入的阐述。(3)阐发议论要联系实际。发表议论可以联系现实社会生活,借助由此及彼的联想,进行由浅人深的议论。(4)文章结构要完整。结束议论要力求与开头、中心甚至题意相呼应。2学生根据写作提纲,当堂完成作文并作初步修改。3从已完成的学生习作中选择一、二篇有代表性的习作当堂讲评、集体评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