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故乡》教学案苏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03657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故乡》教学案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故乡》教学案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故乡》教学案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 故乡基本目标:1. 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2.能够品读关键语句,分析人物形象。提升目标:了解课文运用对比、议论来突出小说主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能够品读关键语句,分析人物形象。教学难点:了解课文运用对比、议论来突出小说主题的方法。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导入: 一、默一默能合上书本,默写下列词语,并能给加点字注音。脚踝 獾猪 愕然 阴晦 瑟索 恣睢 嗤笑 寒噤 颧骨 祭祀补充: 二、读一读速读课文,请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结构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设计目的:整体感知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初步感知故事构思的巧妙,完成基本目标1。 预设:学生基本能从文中选出相关语句,师生互相补充。 三、想一想1. 再读课文, 找出文中描写闰土外貌、语言、动作、神情的语段,想一想“我”记忆中的闰土和现实中的闰土二十多年来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的变化?设计目的: 解决基本目标2,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紧扣人物描写语句分析闰土的形象变化,要求学生随文圈划出来,并批注,选择一例写在横线上。预设: 如文中15自然段和55自然段。完成下列表格,体会对比的作用。少年闰土中年闰土外貌语言对“我”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性格特征2.找出文中描写杨二嫂外貌、语言、动作、神情的语段,想一想,杨二嫂的过去与现在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其性格又有哪些变化?设计目的:解决基本目标2,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紧扣人物描写语句分析闰土的形象变化,要求学生随文圈划出来,并批注,选择一例写在横线上。预设:如40自然段,52自然段。学生往往分析不全面,建议教师引导,学生互为补充,体会对比的作用。杨二嫂20年前20年后外貌语言动作性格特征3.研读“离故乡”部分,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语句和议论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感受“我”的形象特点。设计目的: 解决基本目标2,培养学生分析能力,体会作者的情感,突破难点,完成提升目标。要求学生随文圈划出来,并批注,选择一例写在横线上。预设: 学生基本能找到相关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如作者对新生活的向往,对能否实现的迷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86段几个“我不愿意”,体会对比的作用。4.找出文中对故乡描写的语句并分析其作用。设计目的: 解决提升目标,也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旨在培养学生分析能力。预设:体会对比的作用,特别是一些议论语句,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点难度,建议学生独立思考,再交流,教师补充。5.课堂质疑: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内容、结构、主旨、手法等)设计目的:对教师有所疏漏之处的补充,更透彻理解文本,鼓励学生思考,激发阅读兴趣。 预设:理解句子“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也便成了路。” 的含义4、 练一练 童年的馒头如今的幸福生活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上小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趁早摸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馍。开完会,我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回家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子咕咕地叫着。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一个。三两口下肚,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路,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咋办?干脆,把娘那一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了。娘平时不是把麦耙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吗?娘说过,她不喜欢麦耙呀!当我回到家里,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我不知道自己怎么进了门,怎样躲过妹妹的眼神。妈妈笑笑,没吭声。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来了吗?你看我们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来了。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家来,你看!”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二丫娘看着我,我慌乱地点点头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拿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妹妹大口大口地咬着馒头,我却哇的一声哭了。后来,我发现,就是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1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文中哪些地方表明当时家境贫穷? 3请根据语境解释第段中画线句子中加点词。又走了一段路,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 4怎样看待文中母亲的形象? 5阅读全文,“我”的心里经过了哪些历程? 6如何理解第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答案 1小时候,我在放学路上独吞了学校在儿童节时发的三个馒头,回家以后心里感到无比愧疚。2六岁的妹妹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母亲起早摸黑挣工分;“我”回家路上,三两口将馒头下肚,还没味出味;妹妹大口大口地咬馒头。 3指尽管我极力控制,口水却越咽越多,肚子叫的也越发厉害。4任劳任怨,宽容体谅,宁可委屈自己也要善待孩子,维护孩子自尊心。5兴奋 愧疚 懊悔 自责 6我为母亲的宽容而感动,也为自己的不懂事而懊悔自责。从那天起,我长大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