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四年级数学下册一单元备.docx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89007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四年级数学下册一单元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年四年级数学下册一单元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年四年级数学下册一单元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单元教学计划通过前面七册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编排本单元的目的是对以前的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方面: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例1例3);混合运算的顺序(例4);解决问题(例5)。一、主要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在复习已学过四则运算的知识的基础上,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行概括。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归纳总结。这里第一次出现中括号,使四则混合运算方面的知识趋于完整。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即:四则运算的意义,每种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本单元的内容安排如下:从上面可以看出,本单元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层次。1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例1例3)学生在前七册教材中,对整数四则运算已经有了较多的接触,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并掌握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关系进行抽象、概括,使学生对每种运算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是学习小数、分数四则运算意义的基础,对于四则运算意义认识的提升,将为学习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关系打下基础。2四则混合运算(例4)。四则混合运算和运算顺序是计算教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本单元在学生已学过的混合运算及运算顺序,初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的基础上,认识中括号,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概括和总结。由此,不仅使学生丰富了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也为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好基础。为进一步学习代数运算做好准备。3解决问题(例5)。本单元设置用两、三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旨在让学生合理灵活的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感受、领悟优化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则运算的意义、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2认识中括号,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3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4通过数学学习,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教学建议1让学生经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会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积累了丰富的有关加、减、乘、除的意义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再以“为什么要用加(减、乘、除)法计算?”引导学生思考,概括运算的意义。例如教学加法的意义时,可放手让学生解决“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这个问题。在解决问题中经历把814 km与1142km合在一起,即把814与1142合成一个数的计算过程,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之后,通过“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引导学生思考:加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在此基础上,概括加法的意义,进而概括说明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由解决问题到概括出加法的意义,是学生对加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2重视归纳整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本单元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概括四则运算的意义,丰富、梳理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知识。教材设置了4道例题, 依次教学加、减、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0的运算特性,四则混合运算等教学内容。教学中,教师要纵观全局驾驭教材,适时引导学生把分散学习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逐步完善知识结构。例如,在概括四则运算的意义之后,可引导学生用图表的形式,归纳整理知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3组织好练习,深化知识,培养能力本单元设置了3个练习,都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时,应突出练习的针对性,注重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例如,练习一第1题是四道有关加、减运算意义的问题。题目中特别提出:“下面各题应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要求用加、减法得意义说明各题选择方法的道理。教学时,应让学生切实经历把加、减法的意义应用于具体问题进行判断、推理和表述的过程。这样,才能让学生加深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及有根据的说理能力。又如,练习2第3题“调皮的小猫”,调皮的小猫的爪印遮住了等式中的因数、除数或被除数。教学时,不仅要用好活泼有趣的素材,激发学生参与练习活动的兴趣;还要组织好交流,请学生说说求出“爪印下”各数的根据。学生根据算式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说明,或是利用乘、除法的关系来解释,将使学生对乘、除法算式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学生加深对乘、除法关系的理解。4建议用6课时教学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设计(新授课)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单元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学分析本节教材的内容主要讲授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加减法的简便运算。这一节安排了1道例题和3个问题,第1小题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已知两个加数求和的应用题,第2道和第3道是由第1题变换条件和问题而形成的减法关系的应用题。教材力图通过学生熟悉的3个问题,以加法为基础,从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的角度来了解减法的意义,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学情分析以加法为基础,从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的角度来了解减法的意义,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目标1、充分利用学生已学过的减法知识,概括出减法的意义;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并会在实际计算中应用。2、通过学习减法意义及有关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深刻理解加法、减法之间的关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重点理解减法的意义难点掌握加法、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按规定流程设计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被誉为“天路”的工程是什么吗?预设:生:青藏铁路2师:青藏铁路的建设创造了很多高海拔地区铁路建设的奇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一起走近青藏铁路。(出示主题图)3师: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预设:生1: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生2:格力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生3:西宁到格里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随着学生提出问题,课件随机显示)2、揭示课题,板书:加减法的意义及关系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1、课件出示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1)读题,理解题意(2)画线段图(3)怎么列算式呢?课件出示算式:814+11421956(千米)问: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呈现: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课件出示2、变换例题课件出示整理信息: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1)选择信息,学生提问题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学生提出问题,读题列式计算:19568141142(2)提出思考问题通过对比以上三个题目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分别出示:问:加法中最基本的数量关系是什么?怎样求加数?减法中最基本的数量关系是什么?怎样求被减数和减数?三汇报交流,共同提整理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课堂总结:今天的学习,你是否重新认识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呢?说说你的新收获吧!四巩固训练,拓展提高1、根据2468+5753043,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30432468 30435752、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3、下面各题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1)滑雪场上午卖出86张门票,下午卖出59张门票。滑雪场全天一共卖出多少张门票?(2)滑雪场全天卖出145张门票,其中上午卖出86张,下午卖出多少张?请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用加法还是减法计算呢?说说为什么?列式计算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作业设计:1、猜猜我是几?2、计算下面各题,并利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验算。六当堂训练,知识落实当堂检测【板书设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加法的意义减法的意义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教学反思】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设计(新授课)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单元第(2)课时 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分析本小节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乘、除法及有余数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它们进行验算学习这些知识的同时,也是为进一步学习解简易方程打基础的。那么教学难点又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对理解整除概念时,对整除算式中,哪个数能被哪个数整除的几种不同叙述分不清,容易混淆另一方面是使学生理解余数为什么比除数小学情分析除法是与乘法相反的运算在前三年半学生经过大量的整数除法计算和应用题的练习,对除法的意义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里在已学的基础上对除法的意义及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加以概括,使学生有更明确的认识另外教材以前研究的是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的除法,虽然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也曾接触过有余数的除法,但是学生没有从字面上真正理解它的含义,所以本小节教材是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对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及关系式明确地概括说明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2使学生自己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3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重点理解乘除法的意义。难点理解乘除法的关系。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按规定流程设计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自主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做过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和应用题的练习,对于乘除法知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里我们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乘除法的意义加以概括,使同学们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1、乘法的意义出示例1(1)用加法算:3+3+3+3=12用乘法算:34=12为什么用乘法呢?那怎样的运算叫做乘法?(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乘法。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出示乘法的意义)说明乘法各部分名称2、理解除法的意义能不能试着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除法应用题呢?出示例2(2)(3)(1)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列式计算:123=4124=3(2)怎样的运算是除法?(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3)小结: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说明除法各部分名称。(4)教学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引导学生观察:第、与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变化?明确:在乘法中是已知的,在除法中是未知的;在乘法中未知的,在除法中变成已知的。也就是乘法是知道两个因数求积,而除法与此相反,是知道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所以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三汇报交流,共同提高教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第组算式总结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师概括: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引导学生观察第组算式,自己总结出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想一想: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被除数=商X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四巩固训练,拓展提高练习二第1题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练习二、第2、3、4、5题。六当堂训练,知识落实当堂检测:【板书设计】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教学反思】0的运算教学设计(新授课)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单元第(3)课时0的运算。教学分析本小节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乘、除法及有余数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它们进行验算学习这些知识的同时,也是为进一步学习解简易方程打基础的。那么教学难点又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对理解整除概念时,对整除算式中,哪个数能被哪个数整除的几种不同叙述分不清,容易混淆另一方面是使学生理解余数为什么比除数小学情分析除法是与乘法相反的运算在前三年半学生经过大量的整数除法计算和应用题的练习,对除法的意义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里在已学的基础上对除法的意义及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加以概括,使学生有更明确的认识另外教材以前研究的是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的除法,虽然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也曾接触过有余数的除法,但是学生没有从字面上真正理解它的含义,所以本小节教材是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对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及关系式明确地概括说明教学目标1、知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2、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重点归纳总结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难点理解0不能做除数的道理。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按规定流程设计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自主提出问题口算引入(快速口算)出示:100+0=0+568=078= 0+319=023= 128-128= 076= 029=235+0= 99-0=49-49=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1、将上面的口算分类.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2、一个数与0相加;一个数减0;一个数与0相乘的结果分别是多少。3、0除以一个数的结果是多少?在这里为什么不说一个数除以0.三汇报交流,共同提高1、0不能做除数。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一个数与0相乘,还得0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被减数与减数相同时,差为0被除数与除数相同时,商为1四巩固训练,拓展提高01= 00= 680=230=4560= 780= 00= 781=056=1000=2、填一填:一个数加上0,还得();被减数与减数相同时,差为();一个数与0相乘,都得();0除以非0的数,还得0;0不能做除数。3、(列综合式子解决)一台彩电售价6500元,小红目前有5600元存款,如果从现在起她每个月存90元,她要几个月才能买上彩电?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作业设计:练习二第7、9题六当堂训练,知识落实当堂检测:1.计算(1)36+0=(2)0+68=(3)068=(4)54-0= (5)028=(6)128-0=(7)036= (8)25+0= (9)99-0=(10)49-49= (11)0+39=(12)09=【板书设计】有关0的运算一个数加上0或减去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0乘任何数都得0。0除以一个非0的数都得0。(0不能做除数) 【教学反思】有括号的四则运算教学设计(新授课)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时带括号的四则运算。教学分析例4,教学含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教材先呈现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式题,从说到做,用于激活学生已有的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和经验。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到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较多关于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能初步理解混合运算的作用,体会运算顺序。在第二学段本册的教学内容中,学生已经具备较丰富的感性经验基础,能够较好的理解比较抽象的运算顺序,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习的进行运算。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难点体会中括号改变原来计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中括号的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按规定流程设计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一)复习引入:1、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2、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3、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按怎样的顺序计4、今天我们学习“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出示例4:9612+421、说说运算顺序。2、如果在9612+42的基础上加上小括号,变成96(12+4)2,运算顺序怎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96(12+4)2=96162=62=123、如果在96(12+4)2的基础上加上中括号“”,变成另一个算式96(12+4)2,运算顺序怎样?(说明: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96(12+4)2=96162=9632=34、阅读“你知道吗?”三汇报交流,共同提高。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讨论)0不能作除数。例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四巩固训练,拓展提高1、做一做2、选择题:(1)47与33的和,除以36与16的差,商是多少?正确列式是()A、47+3336-16 B、(47+33)(36-16)C、(36-16)(47+33)(2)750减去25的差,去乘20加上13的和,积是多少?正确列式是()A、(750-25)(20+13) B、(20+13)(750-25)C、750-2520+13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练习三中的1、2题六当堂训练,知识落实练习三中的第3题。【板书设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中括号【教学反思】租船问题 教学设计(新授课)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时租船问题。教学分析通过解决租船问题渗透优化思想。教材通过租船的的情景提供现实素材,目的是让学生理解题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并对优化的思想有了一些定的了解和认识。此外,学生对于租船问题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些都将有利于新知识的探究。教学目标1、情境创设,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成功的喜悦。重点掌握解决租船问题的基本策略。难点通过对现实数据的分析进行合理调整,寻找最佳方案。准备教师准备:电脑、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按规定流程设计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小朋友们,大家好!听着动听的歌曲.伴着柔和的春风!今天老师想带着同学们一起去公园划船,你们说好吗?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1、出示例5: (1)师:我们来到了租船处,在这个图中你都发现了什么信息呢? (2)现在有了这几个数学信息,老师有个问题要让大家帮着老师解决。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我们去租船吧! (出示问题) 2、解决问题分析:如果都租小船30 4=7(只)2(人)7+1=8(只)20 8=160(元)如果都租大船:30 6=5(只)35 5=175(元)全租小船,但有1条船只坐了2人,没坐满。是不是还可以再省钱呢?把这2人和另一条小船的4人都安排坐1条大船,还可以省钱。6条小船:20 6=120(元)1条大船:35元。共花:120+35=155(元)三汇报交流,共同提高回顾与反思: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先假设,再调整)四巩固训练,拓展提高巩固练习P11第4题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完成课本第12页第5题。六当堂训练,知识落实完成课本第11页第3题。【板书设计】租船问题先假设,再调整326=5(条)2(人)305+241=174(元)304=120(元)242=48(元)120+48=168(元)【教学反思】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复习课)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6)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分析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学情分析进一步明确加减乘除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2、通过学生的练习,来巩固已学过的旧知。3、体会学习知识的乐趣。重点对四则运算的各知识点进行整理与复习。难点有序整理知识,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按规定流程设计二次备课一回顾整理,唤起记忆四则运算是哪四则运算?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2自主探索,巩固内化完成练习三第2题3应用创新,总结升华完成练习三第1题4布置作业,课外拓展完成练习三第6题5当堂检查,知识落实完成练习三第3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致力于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为大家助力来源网络仅供参考欢迎您下载我们的文档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