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11永远新生教案新版语文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82801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11永远新生教案新版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11永远新生教案新版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11永远新生教案新版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永远新生“艺术”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中国传统艺术”是极具魅力的“艺术”的一部分,中国传统艺术的创造者、创新者不仅扎根于中国的传统艺术,更是本着对中国传统艺术负责的态度,不断反传统、引入异种,使中国的艺术更趋向于完美,获得长足的进步。1.了解作者,掌握文中的字词;了解著名画家莫奈、梵高的遭遇和成就。(重点)2.把握中心论点,体会论证的方法;品味本文准确、形象、简洁的语言。(难点)3.热爱祖国的传统艺术,培养欣赏美的能力。一、新课导入本文是当代油画家、国画家吴冠中先生为世界现代艺术图典一书所作的序。题目“永远新生”是本文中心论点的中心词。那么,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又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呢?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1.生字注音2.生词注解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洋洋,形容众多、丰富。向隅:面对着屋子的一个角落,比喻非常孤立或得不到机会而失望。孤陋寡闻:学识浅陋,见闻不广。糟粕:原指酒糟、豆渣之类的粗劣食物,现比喻粗劣而没有价值的东西。猎奇:搜寻奇异的事物。筛选:通过淘汰的方法挑选。3.作者名片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油画家、国画家。他的油画多描绘风景,他画中的江南水乡清新、和谐、宁静、淡美,有一种抒情诗般的感染力。他的中国画,力求在新颖的构图、新奇的用笔之中表现现代精神。他的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长城鲁迅的故乡等,中国画代表作有春雪鱼塘等。三、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一)整体感知初读课文,梳理结构。1.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大意。【交流点拨】本文共四段!全文以“艺术生命力”为线索。第1段:论述世界上众多的艺术珍品都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与筛选。列举了莫奈和梵高两个典型事例。第2段:论述艺术传统具有强劲的生命力,是由于不断反传统使之永远新生;异种的引入是艺术创新的关键所在。此段可分为三层:第一层(13句)说人的审美观可以通过人的感染(“传染”)和交流来接受和改变。杨贵妃的审美观被画家接受了,刘姥姥的审美观,如果长期在大观园熏陶,也会改变。第二层(4$5句)揭示了中国传统具有强劲的生命力,是不断地反传统的结果。第三层(68句)指出引入异种是创新的关键,提倡引进外国艺术。第3段:表达对世界现代艺术图典出版的肯定和支持。此段可分为两层:第一层(13句)提出问题,并进行分析,抓住了时代潮流的特点。第二层(末句)点明了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恰当地指出了“图典”出版的意义,对其进行了高度评价。第4段:论述能够使中国传统艺术永远新生、不断创新的人是那些既继承了中国艺术传统又积极学习、引进西方艺术精华的人。此段可分为两层:第一层(1、2句)批评艺术上的猎奇。第二层(末句)论述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人应是“回头浪子”。2.本文的论点是什么?【交流点拨】论点是中国艺术传统之所以有极强的生命力,正是由于不断反传统,才使之永远新生,其间包括异种的不断引入。(二)深层理解1.如何理解第一段中第一句话?它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交流点拨】时间是检验艺术珍品的试金石,经得住住时间考验和在时间中洗礼而出的作品,往往是珍品,而经不起时间考验的则会被时光的浪涛卷走。这句话的作用是提出观点,引出下文。2.怎样理解第2段中4、5两句话?【交流点拨】第4句指出“中国的艺术传统无限丰富”是一个大的概念,意思是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种风格只能说体现了中国艺术的某些传统,而不能说代表了中国的艺术传统。第5句“反”字的叠加使用,体现了哲学“否定之否定”规律,概括地反映了艺术发展的现实:艺术传统具有强劲的生命力,是由于不断地反传统使之永远新生。3.为什么说不断地反传统才能使传统永远新生?【交流点拨】因为不断反掉的是那些传统中已失去生命力的东西,属于糟柏的东西,这样的东西不断反掉,剩下了精华,不就使传统更具有生命力了吗?说到底这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的问题,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淘尽黄沙始见金,凡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往往是精华。而引进外国艺术的过程也同反传统过程一样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4.“现代中国人同现代外国人之间的距离将愈来愈缩小,感情的传染愈来愈迅速。同是今日地球人,地球又愈来愈缩小,彼此间的交往日益亲密,相互的了解也逐步深人了。”怎样理解第3段中的这两句话?【交流点拨】地球愈来愈缩小指交通、通讯的方便,使彼此间交往日益亲密,了解也逐步深入的情况;现代中国人同现代外国人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小,感情的交流也越来越迅速。这是世界的潮流。5.如何理解“反传统,反反传统,反反反传统”的内涵?【交流点拨】“反”字的叠加运用,体现了哲学“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概括了艺术发展的史实。“反传统”即“对传统的否定”,也就是形成一种与传统相悖的新的风格、观念等。随后,这种新形成的事物,又被当成新的传统否定,即“反反传统”。随后,又有更新的事物来取而代之,成为“反反反传统”。这一过程就是旧事物被新事物取代,新事物又被更新的事物取代的过程。6.怎样理解最后一段?【交流点拨】最后一段指出,能够使中国传统艺术永远新生、不断革新的人是那些既继承了中国艺术传统又积极学习,引入西方艺术精华的人。这一段分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批评艺术的猎奇,说“这绝非艺术创造”。第二层是本段的重点,论述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人应该是怎样的人。这里出现三个对比概念,即“保管传统的孝子”“盲目崇外的浪子”“回头浪子”。这三种人无疑是“回头浪子”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艺术,因为“回头浪子”既扎根于中国传统艺术,又能学习和引入西方精华;而“保管传统的孝子”只知继承,不求发展,最终传统艺术不能适应新形势而失去生命力;那些“盲目崇外的浪子”,是因为他们眼中只有“外”,就更谈不上继承发展中国传统的艺术。这样对比着论证,既生动形象,又容易说透道理。(三)走进语言文中举莫奈、梵高的例子,他们有何共同之处?举他们的典型事例的作用是什么?(多媒体介绍两位画家及其作品)资料:莫奈,印象画派代表人物。印象派运动可以看作19世纪自然主义倾向的巅峰,也可以看作是现代艺术的起点。他对光色的专注远远超越物体的形象,使得物体在画布上的表现消失在光色之中。他让世人重新体悟到光与自然的结构。所以这一视野的嬗变,以往甚至难以想象,它所散发出的光线、色彩、运动和充沛的活力,取代了以往绘画中僵死的构图和不敢有丝毫创新的传统主义。印象派的创始人虽说是马奈,但真正使其发扬光大的却是莫奈,因为他对光影之于风景的变化的描绘,已到走火人魔的境地。其作品有睡莲蒙托尔热街的节日巴黎圣拉查尔火车站草地上的午餐等。梵高,1853年生于荷兰的一个新教徒之家。少年时,他在伦敦、巴黎和海牙为画商工作,后来还在比利时的矿工中当过传教士。1881年左右,他开始绘画。1886年去巴黎投奔其弟,初次接触了印象派的作品,对他产生影响的还有著名画家鲁本斯、日本版画和著名画家高更。1888年,梵高开始以色彩为基础表达强烈的感情。他曾与高更短暂交往,后来精神失常,被送进精神病院。在经历多次感情上的崩溃之后,梵高于1890年在奥维尔自杀。他对野兽派及德国的表现主义有巨大影响。在短短的37年人生中,梵高把生命的最重要时期贡献给了艺术。他早期画作爱用荷兰画派的褐色调,但他天性中火一般的热情使他抛弃荷兰画派的暗淡和沉寂,并迅速远离印象派一印象派对外部世界瞬间真实性的追求和他充满主体意识的精神状态相去甚远。他不是以线条而是以环境来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其作品有梵高自画像向日葵等。【交流点拨】共性:当初都不为人们所认识。举他们的典型事例来证明世界上众多的艺术珍品都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与筛选。(四)走进写法集体交流后,教师归纳总结。1.文章高度浓缩,环环相扣,登高俯视,立意高远。作者站在中国艺术发展史的高度,指出:中国艺术传统之所以有极强的生命力,正是由于不断地反传统,才使之永远新生,其中包括异种的不断引人。作者以此来支持世界现代艺术图典的出版,给予了高度评价,序文仅七八百字,但环环相扣,极具说服力,乃一派大家风范。2.生动形象,说理透彻。文中多处用到比喻论证,使说理更为形象透彻,如“空手回”“一脚踢死”“绊脚石”,形象地描绘出了对西方现代艺术的一概否定者,论证了引人异种并不容易。再如结尾句以“保管传统的孝子”“盲目崇外的浪子”“回头浪子”三种人的对比,形象生动地论证了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人应是怎样的人。(五)走进主题默读课文,归纳主题。【交流点拨】本文采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中国艺术传统之所以有极强的生命力,正是由于不断地反传统,才使之永远新生,其中包括异种的不断引入这一观点。四、板书设计五、拓展延伸关于吴冠中代表作鱼塘的描述。这是现代著名画家吴冠中表现江南水乡景色的作品。吴冠中的中国画,将西洋画以细腻鲜艳的色彩,直观、生动地表现自然的审美趣味与中国画的诗情画意融合在一起,而显得新颖、别致,不同凡俗。这幅鱼塘,以鲜艳的红色点画水中的游鱼,画得晶莹剔透;水边的楼榭和山石树木,则以淡的水墨勾画出,组成了一个点、线、面彼此交织,相互呼应的整体。吴冠中致力于探求中国画的革新,以求将中国画从朦朦胧胧中拯救出来,从而给中国画加人无数鲜艳的色彩,而创造出富有感染力的宁静、清新的世界。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