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学案1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81642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学案1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学案1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遣唐使、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天竺等史实。2、比较鉴真和玄奘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学习重点: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天竺学习难点: 鉴真和玄奘的不同之处学习过程:1、 自主学习:1、 什么是遣唐使?他们来中国学习哪些内容?2、 唐朝时期,在中日文化交流中,最著名的人物是谁?他何时到达日本?有什么贡献?3、 天竺是指什么地方?玄奘西行的最高学府是在哪里?有什么贡献?2、 合作探究:1、 日本为什么会派遣那么多的遣唐使来中国?遣唐使回国以后,对日本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起了什么作用?2、 玄奘和鉴真在唐朝对外交往中分别最出什么贡献?二人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从中我们受到什么感悟?鉴真东渡3、 课堂小结: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玄奘西行 四、当堂检测 学案答案:二、1、原因: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的目的是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因为日本当时刚刚进行“大化改新”,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唐朝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自然吸引了日本。影响: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 鉴真:六次东渡成功到达日本,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玄奘:在贞观初年从长安出发,不畏艰险,历经磨难,前往天竺。回国后,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写成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2、 相同点:都是唐朝著名的高僧,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做出的重大贡献,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不同点:鉴真是唐玄宗时期东渡日本、玄奘是唐太宗时期西行天竺;鉴真是结伴东渡、玄奘是独行西行;鉴真没有归国,玄奘归国了。感悟:遇到困难要有坚持不懈、百折不挠,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