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81192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西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汉武帝的大一统等基本史实。2通过思考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教学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学过程】利用导入框汉高祖宴群臣的故事设置疑问导入新课,解读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方法指导一:让学生认真阅读本课第一个条目,从教材中提取重要信息,回答第1题。培养学生归纳要点的能力。方法指导二:提醒学生第3题要结合课本归纳梳理,从政治、思想、文化、经济、军事等多方面总结汉武帝实现大一统所采取的措施,采取对比的方法识记相关知识模块。方法指导三:要求学生用歌谣巧记本课知识模块:着眼长治和久安,武帝一统更不凡。雄才大略汉武帝,善用人才把权集。罢黜百家尊儒术,集权削侯分土地。举办太学学五经,一统江山鼎盛期。方法指导四:知识模块一可采取百家讲坛的形式;知识模块二可采取情景剧的形式进行展示。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俗话说,得人心者得天下!汉高祖就是因为深得人心,知才善用,才打败项羽建立西汉的。但是,得天下不易,坐天下更难。汉高祖建立汉朝后,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势?汉朝统治者又是怎样进行统治的?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自学互研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推恩令”的实施自主阅读课本P54-55内容,完成第1题。1简述“推恩令”实施的背景、内容及作用,刺史制度的内容、作用。(1)背景:西汉初,诸侯势力强大,独霸一方,骄奢淫逸,公开反抗封建官吏,甚至有人企图谋反;地方豪强、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乱;内容:下诏诸侯王将封地分封给子弟,封地与势力缩小;削藩。作用:诸侯王再也无力与中央政府抗衡。(2)13个州部各派刺史1人,既监视州部地方官,又监视豪强及其子弟,严禁其为非作歹,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知识模块二、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盐铁专卖自主阅读课本P5556内容,完成第23题。2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原因?客观:汉初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带来的经济繁荣,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是汉武帝得以实现大一统的客观条件。主观: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是他能够完成大一统的主观因素。3.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有何意义?(1)政治上: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侯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使其越分越小,再也无力与中央政府对抗,实现了政治上大一统。(2)思想上: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3)文化上: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以儒家的五经为主题教材,不学习其他各家的学说。(4)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5)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凶奴。意义:使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合作探究生成能力【交流预展】1组内交流:(1)由组长检查自学成果;(2)相互质疑不明白的问题并进行交流,然后记录在导学案上,在展示完毕后可向展示者提出自己的疑问。2组内预展: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各小组明确展示的内容。小组内先预展,由组长分配任务给组员,确定展示的方式和成员,在组内预展;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展示提升】1“推恩令”刺吏制度的地位2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有何意义?当堂演练达成目标1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汉武帝所采取的措施是(A)A颁布“推恩令”B设西域都护府C加强监察制度D推行儒学教育2你看过汉武大帝吗?里面的汉武帝真是威风凛凛,历史上的汉武帝也是雄才大略,他批准梁王将自己的部分封地分给其弟的要求的真正用意是(B)A安抚诸侯王B加强中央集权C提高皇帝的威信D他们都是皇亲国戚3“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向汉武帝提出这一建议的是(D)A李斯B主父偃C霍去病 D董仲舒4假设我们能够到汉武帝时期的最高学府去读书,那么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C)A天文算术之理B法家治国之道C儒家的经典D孙子兵法5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节目曾对下图的历史人物进行过评价,下面说法最符合他的是(B)A他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B他推行大一统的措施,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C他统治时期被称为“文景之治”D他推行改革,任用商鞅变法6汉武帝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并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主要目的是(A)A加强中央集权B排斥异己C平定叛乱D发展经济 本课小结: 中华民族在经历了秦始皇的统一、汉高祖的“无为而治”和“文景之治”以后,汉武帝通过半个世纪的经营,第一次从政治、经济、军事、民族融合到对外交往等方面对中华民族进行了立体式的塑造,不仅巩固了多民族的统一国家,还使西汉王朝发展至极盛,并开启了中华民族以“汉人”和“汉族”的称谓开始走向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