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教案 新人教版 (5)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80868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教案 新人教版 (5)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教案 新人教版 (5)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教案 新人教版 (5)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百家争鸣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知道“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2.过程与方法利用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辨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教学难点】各位思想家的主张【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1、 激趣导入 在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是一个称霸争雄的时代,是一个变革图强的时代。这一社会现实付诸于意识形态领域,使得这一时期又成为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各个思想家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各抒己见,彼此辩驳,从而带来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思想大发展的黄金时代! 二、新课学习(一)老子2.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教师:老子是什么时期的人物?学生:春秋时期教师:老子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学生:道家学派创始人。教师:老子政治上的主张是什么?学生:“无为而治”教师:老子在思想上主张什么?思想精髓:提出了朴素的辩证法,主张遵循自然规律,反对强做妄为。多媒体展示图片教师:老子的朴素的辨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的对立,双方相互依存,相反相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而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教师:老子观点“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找出你所知道的事物对立面相互转化的事例或理论?学生:有无难易 长短高低 大小强弱动脑筋:老子主张以柔克刚,相传老子曾经张开嘴让弟子看,然后对弟子们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还在,想一想,老子的话竟是什么意思?他的这种思想在现实主义社会中是否有用?如果你认为有用的话,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学生:(1)老子的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辩证看问题的思想。 (2)我认为有用。 (3)它使人认识到,什么事务都不是绝对的,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貌似强大的人可能会被弱者打败,看起来聪明的人可能一生无所作为,平凡的人出于努力可能就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二)孔子教师播放孔子视频教师:在书中找出重点内容教师:孔子是什么时期的人物?学生:春秋晚期教师:他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学生:儒家学派创始人。教师:他主张什么思想?学生:提出了“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教师:孔子有怎样的成就?学生: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培养出的学生有3000多人,其中著名的有72人,被称为“孔门七十二贤”。教师:孔子的教学思想是什么?学生: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教师:有什么著作?学生:学术著作:论语(由其弟子整理)多媒体展示孔子图片及居住图教师:山东省曲阜县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现存建筑是明、清两代完成的。占地面积327.5亩,南北长1120米,东西宽200米。(多媒体出示图片)教师:“苛政猛于虎” 反映了当时什么社会现状?孔子的在这方面的理想是什么?学生: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减轻剥削,主张行德政,省刑罚,反对暴政虐民。(三)百家争鸣教师:结合材料谁能说一说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学生: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私田开垦,冲击奴隶社会土地所有制。学生:军事上大规模军事战争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奴隶社会逐渐瓦解。学生:政治上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变法运动,使地初步建立。主阶级夺取政权,封建社会。1.墨子教师:墨子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学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教师:墨子主张什么?学生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攻伐兼并,残害生命,还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多媒体展示墨子图及书影图2.孟子教师:孟子主张什么?学生:主张施行“仁政”合理使用自然资源。教师:孟子施行什么思想学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教师:孟子被称为“亚圣”,与孔子合称“孔孟”多媒体出示孟子图及书影图材料研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表现孟子什么思想?自己有什么体会?教师总结:表现了孟子仁政的思想。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他的重要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要想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并且发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荀子教师:荀子什么时期的人物?学生:战国时期教师:荀子主张什么学生:主张: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4.庄子教师:庄子主张什么?学生: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庄子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多媒体展示庄子图及书影图5.法家教师:法家的代表人物是谁?学生:代表人物:战国末期韩非子。教师:韩非子主张什么?学生: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教师:韩非子和法家学派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著有韩非子一书,他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人为历史是向前进步的,后代总是胜过前代,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由君主掌握一切大权。多媒体出示韩非子图6.兵家教师:兵家的代表人物是谁?学生:春秋晚期军事家孙武。教师:孙武和孙子兵法兵家的鼻祖是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孙武。他著的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是出自此书。多媒体展示孙武图及孙子兵法图讨论: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战国时期,各国竞相改革,社会急剧变化,士人针对各种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形成了不同派,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思考: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有什么影响?学生:百家争鸣有利的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问题思考: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学生: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学派的代表聚众讲学,研讨学术,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三、课堂总结春秋战国时期各大家的思想的碰撞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特征,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不断进取,希望同学们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继续为中华民族的腾飞创造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盛世景象。四、课堂练习1老子的学说记录在( A )A道德经B尚书C论语 D春秋2“苛政猛于虎也!”说这句话的是( B )A老子 B孔子C韩非子 D庄子 五、作业布置1.背诵本课知识点2.做练习册【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百家争鸣学习中注意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层层设问,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在进行总结说明,应该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