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10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6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训练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78708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10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6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10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6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10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6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浙江选考)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10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6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训练1.(2014浙江学考)十月革命后,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了军事性非常措施,这些措施被称为()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 D.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解析由题干信息“战争逼迫”“军事性非常措施”等可判断说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答案A2.(2016年9月台州质量评估)(加试)列宁和邓小平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以下选项中能体现他们的共识的有()重视农业生产建立经济特区主张吸引外资利用市场发展经济A. B.C. D.解析建立经济特区是邓小平进行的社会主义探索,其他都是二人的共识。答案B3.(加试)下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俄某一特定时期实施的经济政策。下列有关该政策的理解,正确的是()A.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B.恢复了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C.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D.找到了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途径解析从材料“某一特定时期实施的经济政策”和图片“列宁参加义务劳动”等可判断出是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使苏维埃俄国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物力和财力,从而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为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故A项符合题意。答案A4.(加试)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从经济规律的角度讲,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新”在()A.加强国家政权对经济的管理B.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C.征收固定的粮食税D.依靠工农及其他劳动阶级,开展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用单纯的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新经济政策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这是两者的显著区别。故选B。答案B5.(加试)(2016湖州高一期末)1920年苏俄奥格涅茨省的一位农民在信中写道,“我们毫无怨言地承受着这些重担;但是,1920年对余粮收集额的增加,这是我们无力负担的,农村缺少鞋子、衣服和日用品。”针对这一状况,苏维埃政府()A.将所有企业租让给外国资本家经营B.由国家统一分配生活必需品C.用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D.在农村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解析材料体现农民对余粮收集制的不满,为此苏维埃政府开始推行新经济政策。故选C项。答案C6.(加试)要上网搜索下图的相关历史信息,键入的有效“关键词”应该是()A.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苏俄新经济政策C.苏联农业集体化D.苏联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解析由图片上“粮食税”可知与新经济政策有关。答案B7.(加试)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D.采取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解析从题干中“两个钾矿矿井有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的信息,可以看出苏联具备基本的技术基础,也不是依赖外资去建设重工业,故A、C项错误;1936年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才正式确立,再从题干中“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的信息,可知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两个钾矿矿井有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与新经济政策中允许外国资本家来经营本国企业的做法相似,故D项正确。答案D8.(加试)(2016绍兴一中高二期末)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简表()时间大事1921年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1925年联共(布)确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1927年苏联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方针1928年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1929年苏联宣布停止新经济政策据上表,导致新经济政策停止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与制裁B.经济所有制性质发生冲突C.个人崇拜盛行D.新经济政策收效甚微解析图表显示1929年停止新经济政策,而此前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一五”计划都已开始实施。可判断停止新经济政策的原因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斯大林经济体制有冲突。故选B项。答案B9.(加试)(2016宁波九校联考)斯大林在一次演说中指出:“我们的国家正变成金属的国家,汽车化的国家,拖拉机化的国家。”因为此时苏联正在进行的是()A.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取代新经济政策B.用市场经济取代指令性计划C.用社会主义工业化取代农业集体化D.用重工业取代轻工业和农业解析材料“金属国家”“汽车化”等信息显示苏联的工业化正在进行,而实现工业化的途径就是以五年计划的形式。故选A项。答案A10.(2016年浙江名校协作体模拟)(加试)“(20世纪)30年代中期或者说末期的苏维埃社会,是独特的、建筑在三个基本原则下的非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工业化、国家管理经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开辟的不同于西方的“非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其特征是()A.依靠本国积累工业发展资金B.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按计划协调发展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D.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解析B、C、D项都不符合史实,错误。答案A11.(加试)戈尔巴乔夫认为:“改革就是坚决克服停滞现象和打破阻碍机制,建立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可靠而有效的机制,使它具有更大的活力。”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制定经济发展“加速战略”推行“物质利益原则”调动积极性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同类史实的记忆、理解与辨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戈尔巴乔夫改革采取的措施,符合题意。而与题意不符,“物质利益原则”是赫鲁晓夫改革推行的措施。故选A。答案A12.(加试)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联的解体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对该改革内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B.政治领域改革失败后被迫转向经济领域改革C.以“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代替原先的苏联D.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了“科学社会主义”解析戈尔巴乔夫改革先在经济领域进行,未取得进展的情况下,转向政治领域。答案B13.(2016年9月绍兴适应性考试)(加试)苏俄革命道路和苏联建设模式,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许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材料二对斯大林模式,人们一直有不同的评价:从成就的角度,强调这一模式对苏联国力提高有巨大作用;批评这一模式严重的弊端和付出的过重代价;从斯大林执政初期的苏联国内外环境出发,认为苏联形成这一模式有必要性;结合20世纪30年代以及二战后各国经济发展的状况,认为这一模式对世界其他国家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王云龙等世界现代化历程俄罗斯欧卷、闻一俄罗斯通史等改编(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史实,简析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材料一中邓小平说的“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指的是列宁实行的哪项政策?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政策的实质。(2)对材料二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四种看法,您更倾向于哪一种?请您结合所学知识,扼要说明理由。(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可)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联系所学知识列举即可;第二小问,从改变新文化运动方向和共产党成立方面回答意义;第三小问,联系所学知识,回答新经济政策及其实质。第(2)问,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说明理由要史论结合。答案史实:(1)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号召中国人民学习十月革命: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全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在北大和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开设与社会主义有关的课程;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宣传马克思主义。(只要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意义: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理论指南。(只要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政策:新经济政策。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2)赞成观点:这一模式使苏联得以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解决刻不容缓的难题,一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或:优先发展重工业,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通过两个五年计划,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等)。赞成观点:这一模式使苏联长期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严重影响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模式,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了活力。(或排斥市场调节;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等)。赞成观点:苏联当时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又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下;为了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这种高度集中的模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赞成观点:这种模式通过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开辟了不同于西方的工业化道路;计划经济对资本主义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一定影响;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建设产生过积极的作用。14.(加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大事年表1988年67月苏共19次代表会议,首次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公开性、民主化和社会主义意见的多元化”19891990年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中14个发生民族骚乱和流血冲突1991年12月苏联正式解体(1)从思想、社会和政党政治三个方面,分析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是如何导致苏联解体的。(2)苏联的解体与“斯大林模式”有何联系?解析第(1)问,题干已给出三方面的限定要求,即思想、社会和政党政治三方面。组织答案时,注意对材料中大事年表的理解,从材料中提炼有效信息进行解读、归纳。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表述即可。答案(1)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提出“公开性”“多元化”,造成思想领域极度混乱;使各种反对势力趁机崛起,社会失控,民族分裂愈演愈烈;实行“多党制”,从根本上动摇了共产党的领导。(2)“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