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重点冲刺训练(4)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74365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重点冲刺训练(4)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重点冲刺训练(4)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重点冲刺训练(4)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细胞分裂与遗传变异的关系满分48分,实战模拟,15分钟拿下高考客观题满分!姓名:_班级:_1如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由图可以判断出()A该细胞一定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B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不可能为体细胞C该动物一定为雄性D该细胞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解析:该细胞如果属于单倍体动物细胞,则该细胞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随后形成的子细胞为体细胞,可知A、B项错误;该细胞也可能是雌性动物第一极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图像,C项错误;该细胞着丝点分裂所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中,存在B与b基因的差异,是由基因突变或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造成的,但此细胞只能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故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D正确。答案:D2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雄果蝇经减数分裂产生了甲、乙两个异常精细胞,精细胞甲的染色体组成为aYY,精细胞乙的染色体组成为AXbY。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精细胞甲和精细胞乙不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B与精细胞乙同时形成的另外三个精细胞都是异常精细胞C精细胞甲形成的原因是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多复制一次D精细胞乙形成的原因是X和Y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未分离解析:精细胞甲(aYY)中的异常体现在多了一条Y染色体,其形成的原因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两条Y染色体没有移向两极,而是移向了同一极。精细胞乙的异常体现在X、Y染色体未分离,其形成的原因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X、Y未分离,即移向了同一极。答案:C3如图是某种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的相关图示,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细胞的基因型是aaBBdd,产生该细胞的生物为雌性纯合子B乙图中秋水仙素在cd段发挥作用,受精作用发生在de段C丙图中2区段所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D甲、乙图中的细胞均无同源染色体存在解析:甲图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为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像,产生该细胞的生物可以为雌性纯合子,也可为雌性杂合子,A错误;秋水仙素作用于分裂前期,乙图中cd段包含前期;de段为DNA复制时期,B错误;丙图中2区段为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基因只要位于性染色体上,其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就会与性别相关联,C错误;甲图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乙图中表示二倍体生物只含1个染色体组的生殖细胞先进行有丝分裂,再在秋水仙素作用下加倍成含2个染色体组的细胞,2个染色体组中染色体彼此相同,不为同源染色体,D正确。答案:D4在观察动物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时,观察到了某动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C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解析:分析图示,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且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各有4条,结合题干该生物是体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的二倍体,可判断该细胞移向两极的染色体比正常分裂时多一条,原因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得到的两个次级性(精)母细胞中一个含有4条染色体,另一个含有2条染色体。其中含有4条染色体的次级性(精)母细胞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像如题图所示。答案:C5下图甲、乙分别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dd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基因示意图和配子形成时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图。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依据图乙,写出该种生物细胞分裂时,DNA数目的变化规律_。(2)图甲所示细胞名称为_。该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和等位基因分别为_对。若1号染色体表示X染色体,则2号和4号染色体分别称为_。(3)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是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_来实现的。(4)图乙中的横坐标各数字中,_表示基因b与b的分开时期。(5)请在方框中绘出与图甲时期相对应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细胞图像。解析:(1)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据此分析可确定DNA数目变化规律为61263。(2)图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因此该细胞为第一极体,该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及等位基因。l号和4号染色体由同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来,若1号染色体表示X染色体,则2号和4号染色体分别为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3)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是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来实现的。(4)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乙中56时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即89时期。答案:(1)61263(2)第一极体0、0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3)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4)89(5)如图6(2015赣州联考)甲图是某一动物体内5个不同时期细胞的示意图;乙图表示某高等哺乳动物减数分裂过程简图,其中ABCDEFG表示细胞,表示过程;丙图表示在细胞分裂时期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1)若是人的皮肤生发层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类似图甲中_(填字母)所示的分裂现象,其中DNA数和染色体数之比为2:1的是_(填字母)。(2)图甲中d细胞的名称是_。(3)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乙图_(填字母)细胞中。(4)乙图中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的过程是_(填序号),其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_。(5)若卵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XBXb,若该卵原细胞分裂过程中仅一次分裂异常,产生D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Xb,则E细胞的基因型为_。(6)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丙中的_段。(7)在图丙中,DE段所能代表的分裂时期是_,对应甲图中_细胞。解析:由甲图可知,a是有丝分裂后期,b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为有丝分裂中期,d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e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由乙图可知,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因此A为卵原细胞,B、C为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D为卵细胞,E、F、G为极体。(1)由于人的皮肤生发层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所以只有a、c所示的细胞与其类似,由于a细胞中着丝点已分裂,而c细胞中的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所以c细胞中DNA数和染色体数之比为21。(2)由于图甲中d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又由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d细胞是第一极体或次级精母细胞。(3)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所以乙图的B、C细胞中能发生。(4)乙图中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的过程是,原因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5)若卵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XBXb,若该卵原细胞分裂过程中仅一次分裂异常,产生D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Xb,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AXbXb,异常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含AA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没有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而是一起进入了卵细胞中,导致D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Xb,而E细胞因为缺少了含A的染色体,因此基因组成为Xb。(6)丙图代表的含义是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因此BC代表DNA的复制,CD代表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因此可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还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全过程及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而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图丙中的CD段。(7)在图丙中,DE段代表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从而使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由两个变成一个,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对应甲图中的a、d。答案:(1)a、cc(2)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3)B、C(4)同源染色体分离(5)Xb(6)CD(7)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d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