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规范汇报PPT(WANGWJ).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11869430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9.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项目规范汇报PPT(WANGWJ).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建设项目规范汇报PPT(WANGWJ).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建设项目规范汇报PPT(WANGWJ).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管理规范,王文江2011年11月,编制情况介绍,前言,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批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管理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722-2011,自2012年6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1.5、6.2.4、6.4.6(3)、8.1.3、8.2.3、10.1.4、18.2.4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编制背景规范总体思想与编制过程规范主体框架与强制性条文规范内容介绍,介绍内容,1.任务来源,一.编制背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988号)的要求,由主编单位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会同全国各城市轨道交通公司、高等院校等有关单位编制而成。,2.编制背景-我国轨道交通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一.编制背景,“十一五”期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迈入快速发展阶段,至2010年底我国拥有运营路线的城市达到13个,总里程约1432.27公里(含磁悬浮),为“十五”末的2.25倍。,2010年,中国内地共有29个城市96条线路先后处于建设状态,总里程超过2200km。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代表的已建城市积累了一定的建设、管理及运营经验。,2.编制背景-我国轨道交通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一.编制背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情况(至2010年12月31日),2.编制背景-我国轨道交通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一.编制背景,依据国办发200381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坚持量力而行、有序发展的方针,确保城轨交通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现阶段:申报发展地铁的城市应达到下述基本条件: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在300万人以上,规划线路的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以上;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应达到下述基本条件: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6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在150万人以上,规划线路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小时1万人以上。,2.编制背景-我国轨道交通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一.编制背景,我国市域面积在4000平方公里以上,人口在300万以上的城市171个(地级市143个,省会及副省级城市28个),其中大多数城市的城市化率在50%以下(地级市不足50%的138个,省会城市有16个)。根据国外城市化过程的经验,在50km通勤圈,市郊铁路是引导城市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缓解中心城市主城区人口、资源、环境、交通压力的有效手段之一。,根据2007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数据.,2.编制背景-我国轨道交通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一.编制背景,截至2010年底,已有36个城市制订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其中29个城市已获得国务院的审批。预计到“十二五”末,我国拥有运营线路的城市将达到27个,运营总里程超过3000公里,投资规模将达到1.5万亿左右,投资规模和新增里程将超过“十一五”时期。预计到2020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累计营业里程将达到7395公里。预计20092020年将投入3.3万亿,年均约20002500亿元,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将迎来黄金十年。,长期以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相对滞后,轨道交通运营总长度、密度及负担客运比例均远低于平均水平。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出台,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2.编制背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系列研究成果发布(2),一.编制背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2006BAG02B00)”是首个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该项目针对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型和安全便捷型的城市轨道交通模式为研究重点,目标是通过系统研究,提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机制和创新模式,建立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的综合交通规划体系,构建城市轨道交通标准体系,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行与控制系统,重点突破中低速磁悬浮交通系统和1O低地板轻轨车等关键技术,:勾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规范化有序发展,提高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带动产业发展。,2.编制背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系列研究成果发布(2),一.编制背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2006BAG02B00)”由工程院施仲衡院士、黄卫院士担任项目负责人,设6个课题、61个子课题,参与研究的单位139个。共完成政策建议及指南类成果11项;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工程和产品两个标准体系,编制完成18项关键技术标准;提出了6项规划理论成果;在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BTC)、中低速磁悬浮交通系统、100低地板轻轨车辆方面实现核心技术突破;获得专利33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出版专著10本,发表论文166篇,其中国外发表论文40篇;项目完成试验基地、中试线、示范工程等13项。成果应用达到44项,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编制背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系列研究成果发布(2),一.编制背景,课题一: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发展和创新体系研究与示范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针对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总结提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机制、技术政策体系和创新技术体系,通过北京、广州、南京等地的工程示范作用,规范和带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系列成果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建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法建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指南、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建议、城市轨道交通综合造价控制建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指南等。,2.编制背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3),一.编制背景,2006年国家发布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将国际化的两大系统、九大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和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相结合,把投资主体的业主项目管理体系与承包商的项目管理体系相统一于工程项目管理行为的全过程,规范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行为,提升项目管理理论研究创新和实践应用水平。,编制背景规范总体思想与编制过程规范主体框架与强制性条文规范内容介绍,汇报内容,1.规范总体思想,二.规范总体思想及编制过程,1)依据我国现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成功经验;2)立足于国内政府成立轨道交通公司负责建设管理情况,并适当考虑引入国内外社会资本进入后的可能影响;3)结合“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课题一“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发展和创新体系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及政策建议;4)从国家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形势发展与利益出发,以国家技术立法的角度来审视和规范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管理行为,不断提高项目建设管理水平、降低工程造价,促进建设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1.规范总体思想,二.规范总体思想及编制过程,5)重点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特点,对项目建设管理全过程、工程安全、系统接口、管理联动、系统联调与工程竣工验收等重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6)严格按照规范编写的工作管理程序进行,编写过程中广泛征求意见;7)充分考虑各城市地域差异,保持规范统一性;8)注意与其它相关规范的协调性。,2.编制原则,二.规范总体思想及编制过程,1)以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为对象,明确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管理的特点和总体管理原则,如全寿命成本最优、资源节约、管理科学、限额设计、安全环保等原则;2)项目建设管理应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遵循安全、高效、有序、经济、保护环境的原则;3)规范条文的编写考虑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过程和实施内容,成熟的内容纳入规范,不成熟的、争议较大的不纳入;4)各章的体例应基本一致;5)编制过程中的不同意见由编制组统一协调、集中讨论后确定。,3.编制组组成,二.规范总体思想与编制过程,依据规范总体思想,规范的主编、参编单位应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具备代表性的建设、科研等单位,可全面体现我国轨道交通行业近年来建设管理经验的总结积累和分析提高,能够高质量完成规范编制任务。规范编制组由学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轨道交通建设、设计、施工、管理等17家单位组成,编制组主要成员共72人。参编单位基本涵盖所有已建地铁城市,可较为全面地汇总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管理经验。,3.编制组,二.规范总体思想与编制过程,主编单位(2家):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参编单位(15家):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公司、北京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南京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轨道交通总公司、深圳市地铁有限公司、沈阳地铁有限公司、天津市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建科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福州市城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4.编制过程简述,二.规范总体思想与编制过程,为适应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需要,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和分析,在基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40年经验以及结合“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课题一“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发展和创新体系研究”相关成果及政策建议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规范征求意见稿。在此基础上又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经反复论证研究多次修订,最后定稿形成规范送审稿。,4.编制过程简报,二.规范总体思想与编制过程,1)2009年58月,组建规范编制组,初步拟定规范大纲初稿、编制工作计划和编制分工;2)2009年9月1日召开了规范启动会暨第一次编制工作会议,讨论规范大纲和主要技术内容形成了一致意见,确定各部分内容的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以及规范编制进度计划;3)2009年1011月,各参编单位按照章节开展了编制工作,初步形成规范初稿;,4.编制过程简报,二.规范总体思想与编制过程,4)2009年12月23日,召开规范编制组第二次工作会议,讨论规范初稿并形成规范讨论稿。5)2010年12月,在广泛征求编制组及行业相关专家专家意见基础上,完成规范征求意见稿。6)2010年3月8月,规范征求意见稿正式在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网()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网站()公开征求意见,并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司公开发函(160余份)征求意见,共收到了30家单位回函,其中有26家单位反馈了修改意见和建议。编制组对收集到的意见与建议进行了整理汇总和研究处理,形成了规范征求意见稿(修改稿)。,4.编制过程简报,二.规范总体思想与编制过程,7)2010年9月1617日,召开了规范第三次编制工作会议,组织专家对规范征求意见稿(修改稿)的内容逐条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讨论,明确并统一了修改意见;8)2010年1012月,整理定稿规范征求意见稿(修改稿)条文,并组织编写条文说明,经主编单位汇总、整理、修改、内部汇总意见、定稿,最后形成规范送审稿及其条文说明。9)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批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管理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722-2011,自2012年6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1.5、6.2.4、6.4.6(3)、8.1.3、8.2.3、10.1.4、18.2.4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编制背景规范总体思想与编制过程规范主体框架与强制性条文规范内容介绍,汇报内容,三.规范主体框架与规范性条文,依据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管理实际,参照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框架,规范主体框架综合考虑了项目管理职能、各参建单位管理内容、特殊阶段管理等三方面内容:,管理职能,组织管理、合同管理、投资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采购管理、进度管理、工程安全管理、建设风险管理、接口管理、信息管理等,规范各参建单位管理,建设管理单位(含业主)、监理单位、勘测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设备材料供应商、检测、监测单位等,特殊阶段,系统联调与试运行管理项目建设竣工及移交管理BT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三.规范主体框架与规范性条文,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项目组织管理5合同管理6勘测设计管理7投资管理8质量管理9技术管理10采购管理11进度管理12施工监理管理13施工管理14工程安全管理15建设风险管理16接口管理17信息管理18系统联调和试运行管理19验收及移交管理附录ABT工程项目建设管理,1.规范目录及主要内容共有19章1个附录,包括:,三.规范主体框架与规范性条文,1总则。说明规范编制的目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应用要求以及与其它法律、标准、规范和规程的关系。2术语。说明规范中涉及的相关名词及其英文翻译。3基本规定。明确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程序,依据现行法规对立项审批前相关前期准备工作及报批事项明确具体要求,并明确建设程序中的关键点管理要求,如规划、投融资、建设管理等。4项目组织管理。规范建设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以及项目管理体系中各相关方的职责定位和相互关系。适当鼓励借用社会成熟技术管理资源,提高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绩效。,1.规范目录及主要内容共有19章1个附录,包括:,三.规范主体框架与规范性条文,5合同管理。明确合同管理的基本原则,并对招投标、合同文本、变更管理活动的管理要点做出具体规定。6勘测设计管理。明确勘测设计管理的基本原则,并明确和规范勘察管理、测量管理、设计管理的具体要求。7投资管理。明确投资管理的基本原则,提出落实投资管理的具体措施要求,如限额设计、价值工程、全寿命周期成本及具体管理措施建议等。8质量管理。明确质量管理的原则和要求,规范相关质量管理具体措施。,1.规范目录及主要内容共有19章1个附录,包括:,三.规范主体框架与规范性条文,9技术管理。明确项目技术管理的基本原则,规范技术审查管理、标准化及标准设计管理以及新技术评估应用机制,鼓励围绕资源节约和运营服务水平开发和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10采购管理。明确项目采购管理的基本原则,提出具体管理控制的措施要求。11进度管理。明确项目进度管理的基本原则,明确进度计划的编制原则要求,提出落实进度控制的具体措施要求。12施工监理管理。明确施工监理管理的基本原则,明确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工程竣工阶段以及工程缺陷责任期阶段的具体管理措施要求。,1.规范目录及主要内容共有19章1个附录,包括:,三.规范主体框架与规范性条文,13施工管理。明确施工管理的基本原则,规范项目建设的质量与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的具体管理要求。14工程安全管理。明确工程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规范工程安全报监、安全管理措施、安全事故报告与处理、安全培训教育、安全评价专项验收等具体管理要求。15建设风险管理。明确项目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流程,提出建设风险管理方法,明确建设过程中风险管理体系、应急管理等具体措施要求。16接口管理。明确建设管理过程中接口管理工作的特点与要求,分工程内部、外部不同接口管理性质明确具体管理要求和注意事项。,1.规范目录及主要内容共有19章1个附录,包括:,三.规范主体框架与规范性条文,17信息管理。明确建设管理过程中信息管理的基本原则,明确信息管理规划、信息管理工作实施、项目信息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和要求。18系统联调和试运行管理。明确系统联调和试运行管理的主要原则和要求,规范和指导系统联调和试运行工作。19验收及移交管理。明确验收及移交管理的主要原则和要求,明确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和条件,规范工程质量验收的组织与程序管理、工程移交的程序与组织管理、专项验收管理、项目竣工验收管理的措施和要求。附录ABT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规范正文部分主要针对地铁公司负责建设的传统模式,本附录A则在上述规定基础上,对BT非传统管理模式的特殊事项,如招投标、工程变更管理、监督与验收管理、项目回购管理等进行了明确规范和具体管理要求。,1.规范目录及主要内容共有19章1个附录,包括:,三.规范主体框架与规范性条文,3.1.5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各个环节必须执行国家颁布的强制性标准,确保安全设施同步规划、设计和建设。6.2.4详堪成果必须由建设管理单位送审查机构审查。未经审查通过不得作为施工图设计文件依据。6.4.6(3)建设管理单位必须依法委托具有施工图审查资质的单位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强制性审查。8.1.3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工程完工后,建设单位应组织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2.规范强制性条文本规范为强制性标准,为条文强制性标准,其中3.1.5、6.2.4、6.4.6(3)、8.1.3、8.2.3、10.1.4、18.2.4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三.规范主体框架与规范性条文,8.2.3建设管理单位在领取施工许可证或者开工报告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10.1.4采购的产品必须符合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要求。18.2.4在与列车运行有关的系统联调开始前,必须完成行车相关区段轨道系统、供电系统初验和冷、热滑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与列车运行有关的系统联调。,2.规范强制性条文本规范为强制性标准,为条文强制性标准,其中3.1.5、6.2.4、6.4.6(3)、8.1.3、8.2.3、10.1.4、18.2.4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编制背景规范总体思想与编制过程规范主体框架与强制性条文规范内容介绍,汇报内容,四.规范内容介绍,目的规范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管理,提高项目建设管理水平,促进建设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适用范围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新建、扩建、改建等的项目建设管理。遵循原则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遵循安全、高效、有序、经济、保护环境和服务运营的原则,1.总则,四.规范内容介绍,业主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出资人。业主负责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并在项目建设全过程中履行出资义务、行使出资人权利。建设管理单位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管理的具体承担单位,负责项目建设全过程的项目管理工作。,2.术语(1),在传统管理模式下,业主与建设管理单位是一体的。目前,部分城市(北京)实行轨道交通投资、建设、运营三分开,业主与建设管理单位职能分离;代建制模式下,业主可根据自身管理安排委托项目管理机构分离建设管理职能,具体承担建设管理职责。,四.规范内容介绍,设计总体管理设计总体单位受建设管理单位委托,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总体设计负责并对参与本项目各分项设计单位的设计成果实施技术上的管理与协调。设计总体单位建设管理单位通过招标选定的具备设计总体管理职责相应资质、业绩、能力、资源等条件的设计单位,在授权下履行设计总体管理职责。,2.术语(2),根据轨道交通专业的特点,设计工作一般采用设计总体管理模式,由设计总体单位对工程设计的总体性、完整性、统一性、适时性、经济性、合理性和技术进步全面负责。根据各地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具体发展,逐步出现设计总承包、勘察设计总承包等新型集约管理模式,总承包单位相当同时具备设计总体单位、分项设计单位双重角色。,四.规范内容介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内部接口管理是指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内部接口的协调与管理,包括项目内部不同阶段之间、不同参建单位之间、设计专业之间、设计与施工之间、土建与设备之间、施工、安装与调试之间等,明确接口界面、任务或任务组合的实施顺序,整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多工点、多系统、多专业、多单位的项目管理服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外部接口管理是指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外部接口的协调与管理,处理协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与城市规划与用地、文物保护、城市交通、城市道路、城市供电、城市供排水、城市环境与景观、城市人防、城市消防、地质与地震灾害、铁路、航空、航运、公路等之间的有效衔接和约束条件,在符合相关法规和城市公共利益基础上,明确项目实施的外部条件和具体要求。,2.术语(3),外部接口管理是目前制约轨道交通项目管理的重要问题。,四.规范内容介绍,系统联调是指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单专业系统调试基础上,两个及以上的多专业系统联合调试工作。试运行是指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系统联调结束,冷、热滑试验成功,具备开通基本条件,由建设管理单位组织对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测试和调试的不载客的列车运行活动。,2.术语(4),四.规范内容介绍,工程质量验收依据相关法规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组织的验收。验收内容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的建筑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轨道工程、车辆工程、设备系统安装工程等。工程专项验收依据国家相关法规规定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进行的专项验收,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的消防、规划、人防、安全、环保、档案等内容。工程初步验收是指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由承建单位自检验收合格后,建设管理单位委托监理单位参照项目竣工验收标准组织的竣工预验收。项目竣工验收城市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试运营一年以上并且完成竣工结算、各项专项验收后,由政府主管部门组织进行的项目竣工验收。,2.术语(5),四.规范内容介绍,1)基本建设程序(3.1.1)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依据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可依序划分为以下阶段:线网规划;线网近期建设规划;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勘测设计;工程施工;系统联调与试运行;试运营;竣工验收;项目后评价。其中线网规划、线网近期建设规划、建设规划、可行性研究、工程勘测设计、试运营应取得相关政府授权部门的审批或许可。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各个环节必须执行国家颁布的强制性标准,确保安全设施同步规划、设计和建设。(3.1.5,强条),3.基本规定,四.规范内容介绍,2)试验段对工程复杂的项目,可先作试验段工程,试验段工程应在总体设计指导下进行。(3.1.3)对于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项目,可先选择部分典型区间或车站作为试验段工程,对设计参数和方案效果进行试验和分析,总结经验后再全面推进项目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接口条件复杂,试验段工程的实施将限制项目的整体设计标准和规模,应先开展项目总体设计,稳定试验段工程的具体标准和功能接口,以保证项目建设的系统性和一致性。,3.基本规定,四.规范内容介绍,3)建设规划研究年限: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规划期限应分为两期,近期年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年限保持一致,远期宜基于城市总体规划意图下城市的合理发展远景确定。(3.2.1)基本依据(线网规划:与城市其它专项规划相协调,落实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外部环境和实施保障;与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相衔接)(3.2.3,3.2.4);编制轨道交通沿线土地控制性规划(3.2.6);强调规划审批的严肃性(3.2.8)。设置规划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3.2.9),3.基本规定,四.规范内容介绍,4)轨道交通投融资由谁投资以及如何经营,是地铁投融资非常关键的问题,投融资主体构成与经营方式的不同的组合,决定了各种投融资模式的基本特征。,3.基本规定,四.规范内容介绍,4)轨道交通投融资明确我国轨道交通投融资的基本模式:以政府投入为主,其他投资渠道为辅,因地制宜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模式、多渠道融资(3.3.1)明确轨道交通“重大社会公益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提出地方政府应建立健全“城市轨道交通投资、补贴和补偿机制”(3.3.2)首次提出:“经地方政府批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业主或者受其委托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单位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用地范围内,可享有一定的房地产开发、商业和广告等活动的经营权”。(3.3.3),3.基本规定,四.规范内容介绍,5)建设管理灵活性:拟建城市应根据地方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体系、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等特点和可利用管理资源等,选择合适的建设管理模式(3.4.1),3.基本规定,四.规范内容介绍,5)建设管理网络化管理:统筹线网资源共享和项目分期实施计划,项目决策、技术标准、投资控制应以线网系统整体最优为目标(3.4.2)多家建设单位负责建设管理时,由业主明确具体建设分工和接口(3.4.3)建设管理单位组织设置应考虑网络建设资源共享因素(3.4.4)利用社会资源:管理模式因地制宜多样化,可采用代建、全部或部分工程总承包方式、BOT、BT、PPP、设备系统集成等管理方式,委托专业管理机构承担全部或部分项目建设管理工作(3.4.6);统筹安排: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宜与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统筹进行,其规划配套的市政道路工程应与城市公交场站改造、交通枢纽等工程有机协调(3.4.9);,2.基本规定,四.规范内容介绍,1.实行项目法人制,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负责2.组织管理体系:以建设管理单位为中心,以合同为纽带协调一致的目标体系和组织体系;(4.1.3)建设管理单位可委托咨询机构提供支持或承担部分职责(4.1.4)。明确各参建单位职责(4.2.2);成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4.2.4)3.项目经理(总监)负责制(4.3.2)建设管理单位、监理单位、勘测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各参建单位均应建立项目经理(总监)负责制项目经理(总监)应具有5年以上城市轨道交通或相似项目管理或专业服务经验和相关法规要求的相应执业资格。建设管理单位的项目经理宜具有大型项目管理经验。,4.项目组织管理,四.规范内容介绍,1.组织机构与人员保障应设立专门机构和配备专职的合同管理人员负责合同管理工作(5.1.1)2.基本原则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本着平等互信的原则与其它参建单位订立书面合同。合同中必须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合同的履行、变更、索赔、转让和终止应严格按规定执行。(5.1.3),5.合同管理,四.规范内容介绍,3.招投标管理依法招标(5.2.1)自行组织招标或委托代理机构(5.2.2)依据工程建设项目自行招标试行办法:招标人自行办理招标事宜,应当具有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的能力,具体包括:(一)具有项目法人资格(或者法人资格);(二)具有与招标项目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工程技术、概预算、财务和工程管理等方面专业技术力量;(三)有从事同类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的经验;(四)设有专门的招标机构或者拥有3名以上专职招标业务人员;(五)熟悉和掌握招标投标法及有关法规规章。宜设立招标领导小组(5.2.3),5.合同管理,四.规范内容介绍,3.招投标管理制定招标计划(5.2.4)标段的设置应综合考虑方便建设管理、减少管理接口、有利于吸引潜在投标人、便于市场竞争等因素评标标准(5.2.6)应包含对投标单位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体系及措施、风险评估及处置措施、专项方案、主要机械设备配置、项目组织机构及主要人员配置等评价因素。具体评标指标权重自行设定。不推荐最低价中标(条文解释)。,5.合同管理,四.规范内容介绍,4.合同管理合同评审(5.3.1)合同文本(5.3.2)宜依据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示范)合同文本,结合自身建设管理情况和参建方合同特点,制定合同文本格式。鼓励合同文本标准化。合同条款除贯彻建设管理意图,应合理分担风险、实现共赢。建立动态履约管理制度(5.3.5)鼓励采用信息化管理技术(5.3.6)资金监管(5.3.7、5.3.8)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和工伤保险费不得挪为它用。,5.合同管理,四.规范内容介绍,5.变更管理应在合同中约定(5.4.1)项目合同文件中应明确变更管理的相关条款,规定变更的内容及范围、申请、审批及合同金额调整原则,明确计量规则和计量程序。工程变更管理办法(5.4.2)具体、可操作。应与合同约定一致。变更管理系统性:除变更自身内容外,考虑对其它方和后续工程的影响。各方均可提出变更。新增工程和初步设计文件重大变化引起的变更应报原初步设计审批单位批准。如变更超过项目立项审批允许范围,需重新审批。,5.合同管理,四.规范内容介绍,1.总体原则设计理念:安全可靠、技术创新、节能环保、防灾减灾(6.1.1)设计要求:使用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6.1.1)程序要求: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6.1.2)质量保证与责任制(6.1.3)合理的工作周期(6.1.4)基础资料(6.1.5)运营参与(6.1.6),6.勘测设计管理,四.规范内容介绍,2.勘察管理强调勘察成果的质量管理勘察单位应依据相关规范及相关技术要求编制勘察大纲,建设管理单位应对勘察大纲及勘察成果组织审查(6.2.1)可引入第三方提供勘察咨询管理(6.2.2)实行综合勘探,采用多种地质勘探方法,采取相互验证和综合分析方法(6.2.3)详堪成果必须由建设管理单位送审查机构审查。未经审查通过不得作为施工图设计文件依据。(6.2.4,强条)受场地环境制约难以实施勘察的地段,建设管理单位应加强施工阶段的勘察工作(6.2.5)周边环境调查(6.2.6)对特殊、复杂的地质条件应进行专项勘察,施工配合过程中应加强设计变更的地质补充勘察工作(6.2.7),6.勘测设计管理,四.规范内容介绍,3.测量管理1)管理方法:建设管理单位应对测量技术方案进行审查并提出要求(6.3.1)建设管理单位集中统一管理、建设管理单位委托集中统一管理和建设管理单位委托分散管理三种。推荐采用集中管理。2)目标与要求确保全线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管线安装按设计准确就位,在线路上不产生因施工控制测量、放样测量超差而引起修改线路设计从而降低行车运营标准的事故(6.3.2)应制定阶段性目标控制3)管理措施:质量保证体系各线衔接与换乘处,应控制各线控制网的衔接误差复测(预留工程/风险点等)复核制度,6.勘测设计管理,四.规范内容介绍,4.设计管理1)阶段划分分为总体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和施工配合四个阶段(6.4.1)2)全过程、全面管理设计管理贯穿项目全过程,从质量、安全、进度、投资等方面对设计、施工、现场服务、竣工验收等方面实行控制(6.4.2)3)设计管理模式:设计总体管理,6.勘测设计管理,四.规范内容介绍,4.设计管理4)设计质量控制:设计质量始终受控建设管理单位必须依法委托具有施工图审查资质的单位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强制性审查。(6.4.6(3),强条)充分考虑重大风险因素影响专项审查: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6.4.9);性能化设计(需突破规范要求,6.4.10)接口要求:建设管理单位应在项目建设各阶段组织相关设计单位、设备供应商、系统集成商、施工单位、运营筹备人员等定期进行设计联络,确认系统功能和技术参数、技术方案、接口方案、检测标准及各种计划安排,实现系统内外部协调(6.4.12),6.勘测设计管理,四.规范内容介绍,1.总体原则1)管理要求决策科学、程序规范、资金可控和责任明确,全过程实施投资管理(7.1.1)2)投资管理体系通过合同明确各方责权(7.1.2)3)管理目标在实现项目运营功能及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合理反映项目真实投资需求,挖掘项目投资节约潜力,实现合理的功能价格比,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7.1.3)4)管理原则全过程、分阶段限额设计项目核算与责任考核全生命周期成本合理,7.投资管理,四.规范内容介绍,7.投资管理,项目全生命周期投资控制能力示意图,四.规范内容介绍,7.投资管理,项目全寿命周期阶段性造价控制重点,四.规范内容介绍,2.管理措施1)重视前期阶段投资控制规划阶段:合理控制投资强度,线网资源共享,规划方案稳定,用地控制(7.2.1)前期研究阶段:合理确定项目定位和总体功能,遵循“安全可靠、功能合理”原则,优先考虑国产化(7.2.2)2)各阶段投资成果应与规划设计工作深度相适应(7.2.3)3)明确项目投资的范围、与相关项目的投资界面,合理安排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计划和投资摊销(7.2.4)4)甲供材料:建设管理单位可根据自身管理能力、工程安全、对市场价格的把握程度,对大宗或关键材料和设备进行自行采购。甲供材料的范围、供应管理方式和管理权责分工应在招标文件和合同中明确规定。(7.2.9)5)建立工程变更控制制度6)借用社会资源:建设管理单位可委托工程造价咨询公司,部分或全过程参与项目投资管理活动(7.2.11),7.投资管理,四.规范内容介绍,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8.1.1),设置专职管理部门或专职人员(8.2.1)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建造优质工程(8.1.2)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工程完工后,建设单位应组织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8.1.3,强条)实行质量保修制度(8.1.4)根据各方的质量管理职责设置质量控制点,确定重点控制对象。对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应提出针对性措施予以解决。(8.2.2)建设管理单位在领取施工许可证或者开工报告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8.2.3,强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13条参建单位具备相应的资质和人力资源配置(8.2.4),8.质量管理,四.规范内容介绍,1)原则以资源节约、建设及运营安全、服务水平提高为原则,加强高效、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应用,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总体技术水平。(9.1.2)全过程管理(9.1.3)2)管理决策机制建设管理单位应牵头成立以总工程师或技术主管领导为首的技术管理决策机构,负责本项目的重大技术决策。(9.1.4)建设管理单位可委托专业咨询机构提供技术决策咨询,代为行使部分技术管理职责。(9.1.5),9.技术管理,四.规范内容介绍,3)技术审查制度技术审查分为方案审查和图纸审查。建设管理单位应建立各阶段的技术审查制度,规范审查流程、审查深度等管理要求,组织工程建设中各阶段的技术标准、成果审查,依据相关法规规定报建设主管部门审查备案。(9.2.1)4)鼓励标准化项目设计优先选用成熟的标准化设计成果(9.3.1)可组织或委托制定项目的相关补充技术标准(9.3.2)5)新技术应用应采用经过评估认定的成熟而适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9.4.1)宜结合项目情况,优先采用政府有关建设主管部门已发布的城市轨道交通专项技术。(9.4.3),9.技术管理,四.规范内容介绍,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10.1.1)制定采购管理制度,明确采购管理的责任部门、相关责任和分工等。(10.1.2)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以及政府管理部门允许的其它方式采购;(10.1.3)采购的产品必须符合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要求。(10.1.4,强条)规范采购流程(10.2.1)可结合建设规划和各线路设计工作进展,对设计标准一致、成熟可靠的设备采取集中采购。(10.2.3),10.采购管理,四.规范内容介绍,应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进度计划管理体系,明确推行计划分级制度。各级计划应相互衔接,下级计划是上级计划的工作细化。(11.1.1)进度管理是是保证建设质量、控制和节约工程投资的必要手段。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总工期确定后,为保证建设质量,一般不宜随意改变,尤其不宜缩短既定总工期。(条文说明)进度计划的编制(11.2.4,11.2.5)内容应包括编制说明、进度计划表、资源需要量情况说明、对前一时间段工作完成情况的总结与分析,以及形象进度判定、存在问题、下一时间段工作计划及重点工作安排。(条文说明),11.进度管理,四.规范内容介绍,实施工程进度动态控制(11.3.1,11.3.2,11.3.3)可采取以下综合管理措施(条文说明)组织措施:1)明确各参建单位的进度管理职责;2)建立进度信息沟通网络;3)协调合同工期与进度计划之间的关系;4)与外部相关方的协调;经济措施:1)按合同约定进行验工计价,支付工程进度款;2)按照合同的约定,根据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相应的奖励或处罚;技术措施:1)对设计变更及工程变更(洽商)进行进度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2)施工关键路径梳理协调,优化施工组织;3)设计改进和技术挖潜。,11.进度管理,四.规范内容介绍,1)总体要求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12.1.2)定位:监理单位在履行委托监理合同的义务期间,应公正、独立、自主开展监理工作,在合同约定范围内为建设管理单位提供技术、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咨询意见,全面维护建设管理单位委托项目各方的合法权益(12.1.3)职责:根据法律法规、有关标准及合同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进度、造价进行控制,对合同、信息进行管理,对安全生产管理进行监督,协调工程建设相关各方的关系。(12.1.4)实施策划:编制监理规划及监理实施细则(12.2.2)制定工程例会、专项检查、定期汇报等管理制度。(12.2.12),12.施工监理管理,四.规范内容介绍,2)需注意的相应监理单位管理权责规定:应审查施工单位、分包单位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批施工单位提出的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技术措施、施工技术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和建设风险管控措施。审查结果应书面报送建设管理单位核准。(12.2.7)应全面掌握现场及周边环境情况,审查地下管线建(构)筑物保护方案,对不利因素进行初步判别并督促施工单位对可能影响施工的各类地下管线、高压输电设备及其它不利因素进行核查。(12.2.8)及时审核施工单位编写的开工报告,检查施工现场施工条件、所需资源、安全等措施是否全部落实到位。(12.2.9)对施工单位报送的竣工资料进行审查,组织工程初步验收,参加工程质量验收和专项验收。督促施工单位对验收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销项,检查并形成整改销项报告。(12.4.1),12.施工监理管理,四.规范内容介绍,编制项目管理规划。(13.1.3)应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对关键岗位人员定期进行专门培训、考核,未经教育培训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13.1.4)建立健全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及各项规章制度,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意后执行。(13.1.5)施工单位必须针对工程特点确定质量控制点和重大风险因素,制定控制预案,进行重点控制。应贯彻落实绿色环保与文明施工要求,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好施工噪声、扬尘,保证排污达标,减少施工扰民和对城市交通与城市环境的影响。,13.施工管理,四.规范内容介绍,管理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14.1.1)工程开工前进行工程安全报监(14.2.1)落实工程安全管理措施(14.3)工程安全事故及时上报,不得谎报、漏报和瞒报(14.4.1)制定有针对性的事故抢救预案,事故发生时果断处置,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14.4.2)岗前三级安全教育(14.5.1),14.工程安全管理,四.规范内容介绍,1)管理目标将项目中的各类建设风险或事故造成的不利影响、破坏和损失降低至合理、可接受的水平,减少人员伤亡和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破坏。(15.1.1)2)总体要求建设管理单位负责组织(15.1.2)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50652、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等的有关规定,并应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15.1.3)应实施风险动态管理,将风险动态管理与控制工作贯穿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管理的全过程(15.1.4)3)落实风险管理措施(15.3),15.建设风险管理,四.规范内容介绍,4)应急管理建立政府主管部门、建设管理单位、参建单位三级应急管理体系。(15.4.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前,施工、监理单位等相关参建单位应针对级及以上建设风险联合编制专项控制方案和应急预案,履行必要的审查和专家论证程序后方可开工建设。(15.4.2)政府主管部门应组织针对I级风险的应急演练(15.4.3)建设管理单位是工程建设事故抢险救援的组织主体,应建立抢险救援领导责任体系和抢险物资保障体系,施工单位是工程建设事故抢险救援的实施主体,应在建设管理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的领导下开展抢险救援工作。(15.4.4)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施工发生险情应适时启动应急机制,成立现场抢险指挥部,并按照抢险预案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积极措施,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15.4.6),15.建设风险管理,四.规范内容介绍,1)总体要求地方政府宜成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统一协调、统一指挥的专门机构,组织各有关部门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接口协调和相关配合支持工作。(16.1.2)建设管理单位应组织建立接口管理体系,健全管理规章制度,建立沟通与协调途径、方式和争议解决机制,减少矛盾的发生。(16.1.3)各参建单位的接口工作分工和管理要求应在合同文件中明确规定。(16.1.4)2)接口管理方式内部接口确认可采用授权、会议、文件、会签、检查、项目进展报告等方式。(16.2.1)外部接口确认可采用文件、会签、传真、会议和项目进展报告等方式。(16.2.4)应明确外部接口事项与项目内部接口工作的衔接关系,保证接口管理工作的统一性(16.2.5),16.接口管理,四.规范内容介绍,3)接口管理措施建设管理单位应建立以自身为核心的项目接口管理体系,各参建单位在建设管理单位统一组织协调下实施工程接口管理。(16.3.1)建设管理单位可根据接口管理的对象、范围和特点,委托具有相应经验的参建单位具体负责指定的接口管理工作。(16.3.2)编制项目接口管理文件(16.3.3,16.3.4)设计总体单位应具体负责设计和技术接口控制(16.3.8)监理单位应组织编制现场项目接口管理程序,负责施工过程接口管理的日常协调、管理,督促、监控工程接口的实施,并组织必要的试验、测试和调试。(16.3.10),16.接口管理,四.规范内容介绍,建设管理单位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信息管理的统筹单位,应提出项目建设信息技术标准,规范信息格式和流通渠道,组织各参建单位建立有利于工程建设目标控制的信息管理体系。(17.1.2)信息管理应综合考虑信息成本和信息收益,实现信息效益最大化。(17.1.5)信息管理应统筹安排,提前规划,分阶段实施。(17.2.2)参建单位应制定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信息安全制度和信息保密制度。(17.4.1)参建单位在信息管理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同步做好信息安全保护工作,采取可靠的方式储存信息。信息管理系统使用前应进行安全测试。(17.4.2),17.信息管理,四.规范内容介绍,1)一般规定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单系统调试。单系统调试完成后方可进入系统联调。(18.1.1)系统联调可包括与综合监控系统相关的系统联调、与火灾报警系统相关的系统联调和与列车有关的系统联调。(18.1.2)与综合监控系统相关的系统联调包括供电系统、火灾报警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监视系统、信号系统、通信集中告警系统、安全门(屏蔽门)、门禁。与火灾报警系统相关的系统联调包括通风系统、动力照明系统、消防水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电扶梯、综合监控系统、门禁、乘客信息系统。与列车有关的系统联调包括供电系统、信号系统、安全门(屏蔽门)、无线通信系统、乘客信息系统。政府主管部门应在试运行结束后组织评估,确认具备基本运营条件的,方可进行试运营。(18.1.3)政府主管部门组织评估活动,可自行组织专家,也可委托有甲级咨询资质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试运行建设管理经验的单位承担。(条文说明),18.系统联调和试运行管理,四.规范内容介绍,2)系统联调管理应由建设管理单位牵头组织(18.2.1)系统联调宜委托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联调管理经验的单位承担,对现场进行安全管理,负责调度指挥和计划管理。(18.2.2)在与列车运行有关的系统联调开始前,必须完成行车相关区段轨道系统、供电系统初验和冷、热滑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与列车运行有关的系统联调。(18.2.4,强条)与列车运行有关的系统联调和区间施工交替进行时,区间施工结束后宜对区间重新进行限界检查,行车前应对轨行区进行巡查。(18.2.5),18.系统联调和试运行管理,四.规范内容介绍,3)试运行管理试运行期间可由建设管理单位和运营单位共同组成管理领导机构。(18.3.2)针对专业化管理模式试运行期间,建设管理单位、施工单位和供货(含集成)单位应建立必要的保障、抢修体系。(18.3.3)试运行列车按计划运行图运行前,建设管理单位应将指挥权、管理权、使用权向运营单位进行移交。运营单位接收设备后,调度指挥、综控员、列车司机、专业维护和客运人员应按正式运营规定到岗,负责设备操控及值守。(18.3.5),18.系统联调和试运行管理,四.规范内容介绍,1)一般规定验收及移交管理主要包括工程质量验收、工程专项验收、工程移交、竣工结算、项目竣工验收等内容。(19.1.1)建设管理单位应在全部工程完工且通过工程质量验收及相关专项验收后,向运营管理单位或部门进行工程移交。(19.1.3)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试运营一年以上并且完成竣工结算、各项专项验收后,建设管理单位应向政府部门申请工程项目竣工验收。,19.验收及移交管理,四.规范内容介绍,2)工程移交工程项目的移交工作应由建设管理单位负责组织,运营单位及相关单位共同参与。(19.5.1)项目局部移交:施工单位应在单位(子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以单位(子单位)工程为整体办理工程实体移交手续。单位(子单位)工程未全部竣工验收、后续工程需要进场施工的,验收合格的分部工程可由建设管理单位组织,将上道工序的工程实体移交下道工序的工程承包单位,交接各方应确认该工程的完成情况和现状。(19.5.2)建设管理单位应以工程作为整体向运营单位进行移交,工程移交内容包括工程实体、设备、随机附件、竣工档案等,并同时进行指挥权、管理权、使用权的移交,运营管理部门全权接管工程,进行试运营的准备。(19.5.5)建设管理单位应妥善安排因项目外部条件不具备等因素造成的缓建等收尾工作,编制收尾工作计划,明确负责人和完成时限。(19.5.6),19.验收及移交管理,四.规范内容介绍,3)专项验收建设管理单位应及时提出规划、消防、环境保护、卫生防疫、安全等专项验收申请。(19.6.1)政府各专业主管部门专业验收一般包括:1规划主管部门组织规划验收;2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发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监督意见书;3公安消防主管部门组织消防验收;4卫生主管部门组织卫生防疫验收和职业安全卫生验收;5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出同意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备案及批复;6统计局组织统计验收;7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组织环境保护验收;8人民防空主管部门组织人防验收;9档案局组织竣工档案验收;10气象局出具地铁工程防雷装置竣工验收合格证;11财政局组织竣工财务决算审查;12审计局组织竣工财务决算审计等。,19.验收及移交管理,四.规范内容介绍,4)项目竣工验收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应按批准的设计文件规定的内容建设,符合验收标准的,及时组织验收,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固定资产相应的备品配件、工器具宜同步办理移交手续。(19.7.1)由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成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竣工验收委员会,主持项目竣工验收工作。建设管理单位应根据竣工验收委员会的要求,进行编制验收资料、组织验收会议等工作。运营单位应编制试运营工作报告。(19.7.2)项目竣工验收资料应包括建设综合报告、国内外设备材料采购和招投标工作报告、试运营工作报告、建设档案工作报告、竣工财务决算报告、政府有关业务主管部门专业验收文件汇编等内容。(19.7.3)工程完工移交运营后,建设管理单位应进行全面的工程总结及自评价,为后续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提供经验。(19.7.4),19.验收及移交管理,四.规范内容介绍,1)适用范围BT工程项目模式适用于以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新建及续建工程(A.1.1):1外部条件落实,工程规模及标准确定,设计方案稳定;2工程规模适当,投资额度在潜在投标人可承受的范围内;3工程建设难度适中,建设风险可接受2)监督管理业主应建立BT工程项目监督管理机制,对BT承包人的质量、进度、投资等主要履约情况进行动态监管。(A.1.2)3)招标管理BT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