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一篇 专题二 基本理论 4 化学能和热能习题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56902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一篇 专题二 基本理论 4 化学能和热能习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一篇 专题二 基本理论 4 化学能和热能习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一篇 专题二 基本理论 4 化学能和热能习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能与热能(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H1393.5 kJmol1,H2395.4 kJmol1,下列说法或表示中,正确的是()A金刚石比石墨稳定性好B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CC(s、石墨)=C(s、金刚石) H1.9 kJmol1D断裂1 mol石墨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比断裂1 mol金刚石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多1.9 kJ解析:根据图象可知金刚石的能量高于石墨,能量越低越稳定,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性好,A错误;石墨和金刚石是两种结构不同的单质,二者的转化是化学变化,B错误;根据图象可知C(s、石墨)=C(s、金刚石)H395.4 kJmol1393.5 kJmol11.9 kJmol1,C错误;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吸热,则断裂1 mol石墨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比断裂1 mol金刚石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多1.9 kJ,D正确。答案: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g H2和4 g O2反应放出71.45 kJ热量,则氢气的燃烧热为142.9 kJmol1B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 kJmol1,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相同条件下,在两个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放出的热量比2 mol N2和3 mol H2反应放出的热量多解析:1 g H2和4 g O2反应时,氧气量不足,所以放出的热量小于氢气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即氢气的燃烧热大于142.9 kJmol1,A错;因为浓硫酸溶于水时放热,所以B正确;反应开始时需加热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C错;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产生的氨气要比相同条件下2 mol N2和3 mol H2反应产生的氨气少,即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放出的热量少,D错。答案:B3(2016郑州一模)氯原子对O3的分解有催化作用:O3(g)Cl(g)=ClO(g)O2(g)H1ClO(g)O(g)=Cl(g)O2(g)H2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反应O3(g)O(g)=2O2(g)的HE1E2B反应O3(g)O(g)=2O2(g)的HE2E3C反应O3(g)O(g)=2O2(g)是吸热反应D反应O3(g)O(g)=2O2(g)的HH1H2解析:将式O3(g)Cl(g)=ClO(g)O2(g)H1与式ClO(g)O(g)=Cl(g)O2(g)H2相加,整理可得:反应O3(g)O(g)=2O2(g)的HH1H2。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反应O3(g)O(g)=2O2(g)为放热反应。因此正确选项为D。答案:D4(2016济南一模)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M(s)N(g)R(g)HQ1kJmol1,2R(g)N(g)2T(g)HQ2kJmol1。Q1、Q2均为正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R(g)的能量总和大于1 mol M(s)与1 mol N(g)的能量总和B将2 mol R(g)与1 mol N(g)在该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热量Q2kJC当1 mol M(s)完全转化为T(g)时(假定无热量损失),放出热量(Q1)kJDM(g)N(g)R(g)HQ3kJmol1(Q30),则Q3”、“”、“”、“”或“”)。某温度下,将2 mol CO和6 mol H2充入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CO)0.2 molL1,则CO的转化率为_,此时的温度为_(从上表中选择)。(2)已知在常温常压下:2CH3OH(l)3O2(g)=2CO2(g)4H2O(g)H11 275.6 kJmol12CO(g)O2(g)=2CO2(g)H2566.0 kJmol1H2O(g)=H2O(l)H344.0 kJmol1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解析:(1)反应的产物只有甲醇,而反应的产物有两种,故反应符合“原子经济”原则。观察表中数据可得,升温时,K变小,即升温时该反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说明该反应的逆反应是吸热反应,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H10。CO的转化率为(2 mol0.2 molL12 L)2 mol100%80%;此时的化学平衡常数K2.041,故此时的温度为250。(2)将三个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变形:(4),可得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即CH3OH(l)O2(g)=CO(g)2H2O(l)H(H1H24H3)442.8 kJmol1。答案:(1)”、“”或“”)890.3 kJ。(2)甲烷与CO2可用于合成合成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CH4CO2=2CO2H2,1 g CH4完全反应可释放15.46 kJ的热量,则:下图能表示该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_(填字母)。若将物质的量均为1 mol的CH4与CO2充入某恒容密闭容器中,体系放出的热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CH4的转化率为_。(3)C(s)与H2(g)不反应,所以C(s)2H2(g)=CH4(g)的反应热无法直接测量,但通过上述反应可求出C(s)2H2(g)=CH4(g)的反应热H_。(4)目前对于上述三种物质的研究是燃料研究的重点,下列关于上述三种物质的研究方向中可行的是_(填字母)。A寻找优质催化剂,使CO2与H2O反应生成CH4与O2,并放出热量B寻找优质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使CO2分解生成C与O2C寻找优质催化剂,利用太阳能使大气中的CO2与海底开采的CH4合成合成气(CO、H2)D将固态C合成为C60,以C60作为燃料解析:(1)给定反应的反应热只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多少和状态,与中间过程无关,故甲烷细菌使1 mol甲烷生成CO2气体与液态水,放出的能量仍等于890.3 kJ。(2)1 g CH4完全反应释放15.46 kJ的热量,则1 mol CH4完全反应放出热量为247.36 kJ,故D图符合题意。CH4的转化率155.8 kJ247.36 kJ100%63%。(3)即得C(s)2H2(g)=CH4(g)H74.8 kJmol1。(4)已知CH4(g)2O2(g)=CO2(g)2H2O(l)H890.3 kJmol1,则CO2与H2O反应生成CH4与O2的反应吸热,故A项不正确;使CO2分解生成C与O2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常温下不能发生,故B项不正确;利用太阳能使大气中的CO2与海底开采的CH4合成合成气(CO、H2)是合理的,故C项正确;将固态C合成为C60,以C60作为燃料,是极不经济合算的,故D项不正确。答案:(1)(2)D63%(3)74.8 kJmol1(4)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