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1课时)检测题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47652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1课时)检测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1课时)检测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1课时)检测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一课时: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前检测】图1一、单项选择题读图1,完成1-2题。1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 ( )A整体性特征 B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2下列叙述中,属于P环节的是 ( )A降水多集中夏季,河流有夏汛 B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C夏季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 D山区地形坡陡,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二、双项选择题图2是“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图23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原因是 ( )A大气环流 B海陆位置 C地壳运动 D地形的变化4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地理环境的整体C地理要素的联系性 D地理要素的独立性三、综合题图3图4图3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4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指出图6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课后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俄罗斯专家发现图1中标示的某种地理事物与实际分布不符。它是( )图1 图2为北半球某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图。读图完成2-4题。图22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原因主要是 () A土壤更肥沃 B热量更丰富 C降水更丰沛 D光照更充足3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将使区域内 ()A年总蒸发量增加 B地下径流减少 C地带性植被改变 D自然灾害减少4人类缓解这种变化的主要措施是 () A调整作物布局 B改善能源结构 C提高消费水平 D推广无氟冰箱国务院曾发出通告,在内蒙古草原禁止挖发菜、甘草、麻黄草药等药用植物,据此回答5-6题。5国务院作出上述决策的原因是 ()A上述植物属于珍惜植物,必须加以保护 B研究发现食用发菜对人体健康有害C甘草、麻黄草属于淘汰使用的药材 D保护草原植被,防止草原退化、沙尘暴的产生6下列规定中,与国务院通告目的不同的是 () A鄱阳湖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休渔 B禁止捕杀藏羚羊C南方农田禁止捕食青蛙 D上海市禁止摩托车进入主要市内干道二、双项选择题图3表示光合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图中字母代表的物质,正确的是 ( )Aa矿质元素 b水分 c水汽 d氧气Ba水分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水汽Ca矿质元素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水汽Da水分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汽图38有关绿色植物在地理环境中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促进了圈层间的物质运动B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放出,改造了大气圈C植物对地面起保护作用,延缓了岩石圈的风化过程D绿色植物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自然环境9关于地球上碳循环的正确叙述是 ( )A地球上的碳绝大部分储存在大气圈中B生物的呼吸作用是地球上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C火山活动喷发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不参与碳循环D碳循环在维持地表系统的生命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10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相符的是 ( )A地表河流少,多为内流河 B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C冰川侵蚀作用显著,风力侵蚀作用微弱D植物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图4三、综合题11读“青藏高原气象资料”和“青藏高原对气流的影响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来自青海省气象局近40年来的气象资料显示,青藏高原平均每10年温度升高016,而过去的100年,世界平均气温仅上升了07;从降水资料来看,虽然近40年来青藏高原的降水总量在增加,平均每10年增加169mm,但降水增加在冬春季节,夏季和秋季降水都在减少,但是进入90年代后,全年降水量有所减少。(1)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我国东部地区冬季降水的影响_,请说明原因:(2)青藏高原隆起后,对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产生的影响是_,请说明原因:(3)9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持续气温升高且降水量减少对长江、黄河、澜沧江等河流源头的补给有什么影响?为什么。(4)促使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除了气候变暖等大气因素外,还有哪些人为原因?(举3例)图6图512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图5)和“某大陆沿岸部分自然景观图谱”(图6),完成下列要求。北 南(1)该自然景观图谱反映的是_大陆_岸(东、西)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判断理由是:_。(2)甲自然景观类型在全球的分布规律是:_。(3)乙处的自然景观类型,主要是受_、_和_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4)试举例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前检测】参考答案1.A 2.C 3.CD 4. BC 5. 土地利用不合理现象:坡地开垦;围湖造田;对湖泊及其下游的环境影响:湖泊淤积,湖面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蓄功能减弱,加大下游洪灾威胁。【检测练习】参考答案1B2B3A4B5D6D7BC8AD9BD10AD11(1)增加了东部地区降水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使湿润的西风气流向南绕过高原,在南部与南下的冬季风带来的冷空气相遇形成锋面雨,从而增加了东部地区降水(2)气候变干旱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湿热的西南季风深入西北内陆地区(3)补给量减少高原冰川后退,雪线上升;湖泊面积萎缩;蒸发增大;都会使地表径流损失量增大(4)过度放牧,破坏草甸草原;不合理灌溉,土壤盐碱化严重;捕杀珍贵野生动物;采矿;淘金。12(1)南美 东 赤道区域的大陆东岸分布有热带雨林或热带草原东南侧又分布有热带雨林带 (2)热带雨林带的南北两侧 (3)大气环流 地形 洋流(4)举例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两层含义: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存在和发展,总是作为一个整体在发展、变化,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