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3编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课时作业19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46281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3编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课时作业19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3编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课时作业19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3编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课时作业19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 (时间:60分钟满分:66分)1山水田园诗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苏秀道中曾几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1)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是通过哪些内容表现的?请简要概括。_(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能力。关于雨的特点应结合全诗的主旨来看,如果只看局部,可能会把“凉冷”也当作一个特点;如果从整体来看,雨下得“凉冷”也是说明雨下得大。而“下得及时”这个意思要从人物对这场雨的态度中来提取。(2)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喜雨之情是比较明显的,但诗歌往往卒章显志,最后两句还有悯农之情,不可遗漏。答案(1)特点:雨大,及时。通过屋漏床湿、溪流岸深表现雨大,通过稻花应秀色、桐叶最佳音表现及时。(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及时雨的欢欣之情与对农民的关怀。2咏物言志诗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咏岩桂朱熹露浥黄金蕊,风生碧玉枝。千林向摇落,此树独华滋。木末难同调,篱边不并时。攀援香满袖,叹息共心期。岩桂曾几粟玉黏枝细,青云剪叶齐。团团岩下桂,表表木中犀。江树风萧瑟,园花气惨凄。浓薰不如此,何以慰幽栖。【注】木末:指荷花。篱边:指菊花。(1)两诗中的“岩桂”有何共同特点?简要概括。_(2)试简要赏析第一首诗中“攀援”“叹息”两个细节描写的作用。_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能力。通过“黄金蕊”“碧玉枝”“粟玉”等描绘,可以看出天生丽质;通过“香满袖”“浓薰”等描写,可以看出芳香四溢;通过第一首的颔联、颈联和第二首的颈联、尾联,可以看出卓尔不群、顽强不屈。(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首先理解“攀援”“叹息”的本意,然后结合诗句分析作者的用意。作者“攀援”是想结识,有仰慕之情;“叹息”是因攀援不到而渴望成为知己,含有赞美之情。这两个细节说明了作者希望像岩桂一样具有高洁的品格。答案(1)丽质天成、芳香四溢、卓尔不群、顽强不屈。(2)诗人因仰慕,故而“攀援”;“叹息”起于赞美之情,进而渴望与之成为知己。这两个细节暗示了诗人孤傲高洁的情怀和对崇高人格的追求。3羁旅行役诗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秋宿湘江遇雨谭用之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注】。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注】王孙:指游子。(1)诗的颔联和颈联中,景和情是如何有机地联系起来的?请做简要分析。_(2)诗的尾联以景结情,请结合诗句分析其言外之意是什么。_解析(1)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指出这两联中的景和情各指什么,然后再结合诗句分析景和情是如何有机地联系起来的,比如诗歌中诗人情因景生,景以情合。(2)本题考查考生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考生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指出尾联以景结情的言外之意,然后结合诗句及背景进行具体分析。揣摩全篇后可知,这首七律,借湘江秋雨的苍茫景色抒发其慷慨不平之气。答案(1)颔联写万里江天,极其阔大,侧重写景;颈联写乡思难遣,仕途不遇,侧重抒情。境界的阔大壮美,触动了诗人的身世之感和故国之思,从而情因景生,景以情合。(2)尾联诗句的言外之意在于抒发诗人不被理解的悲愤郁闷、壮志难酬的慷慨不平。湘江沿岸,正是屈原足迹所到之处。屈原身处逆境,尚有一渔父与之对话;而现在诗人的情况却是渔人看见他竟不与之言语,自管吹着长笛回岛去了。诗人不被理解的悲愤郁闷、壮志难酬的慷慨不平,都一一包含其中。4赠友送别诗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贺圣朝留别叶清臣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浪淘沙欧阳修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1)叶清臣贺圣朝留别中的“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设想奇特,不落俗套,给人以新颖巧妙的感觉。简要分析其妙处。_(2)这两首离别词中的下片,词人都巧妙地借助花来抒写别情,请加以简析。_解析(1)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词人设想“春色”总体为“三分”,而其中的“二分”是“愁”,“一分”是“风雨”。在文学作品中,离别之际的风雨,往往是造景,它象征着纷乱的,充塞着整个空间的离愁别绪和不忍分袂的临歧之泪。这里写“风雨”,用的正是这种以景写情的笔法。所谓“三分春色”实际上都是愁。词人用全部的春色来写离愁别绪。(2)本题考查考生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要注意抓住词中的关键语句来进行具体分析。叶词中,词人以“花开花谢”来比喻人的聚散;而在欧词中,词人把别情熔铸于赏花中,比如结尾两句“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更以今年花胜去年,预期“明年花更好”,映衬明年朋友聚散之难卜,更进一层地深化了这种人生聚散无常之感,以惜花写惜别,从而表现了与友人的情谊之深。答案(1)词人设想“春色”总体为“三分”,而其中的“二分”是“愁”,“一分”是“风雨”。这样,此时此刻的“春色”就成了“愁”与“风雨”的集合体。而此处的“风雨”,只是表象,实质上是明写风雨暗写愁,所谓“三分春色”实际上都是愁。词人用全部的春色来写与挚友分手时的离愁别绪,其友情之深,离别之难,不言而喻。(2)叶词以“花开花谢”来比喻人的聚散,说明人的长时间聚首不易,揭示出人别易会难的主旨;欧词则把别情熔铸于赏花中,将“今”、“去”、“明”三年的花加以比较,层层推进,以惜花写惜别,从而表现了与友人的情谊之深。5咏史怀古诗(2016广东茂名二模)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临江仙【注】陈与义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注】这首词写于国家遭受兵乱时节,作者在端午节凭吊屈原。(1)“万事一身伤老矣”饱含着词人哪些情感?_(2)“戎葵”,即蜀葵,夏日开花,有向阳特性。请简要分析“戎葵”这一意象在词中的作用。_解析(1)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分析词句包含的情感,要结合全词来理解,还要注意注释内容,思考历史人物和词人本身的处境。(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能力。“戎葵”与“榴花”,都是五月的象征,词人用此来映衬自己旷达豪宕的情怀。“戎葵”虽为无情之物,但“凝笑”二字赋予它人的情感,从而更深刻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抓住“有向阳特性”的提示来思考分析。答案(1)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对过往岁月的怀旧之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之情。(2)词人借戎葵向太阳的属性来比喻自己始终如一的爱国思想。词人赋予戎葵人的情感,借“戎葵”这一意象表达出词人悲壮(或豪迈)的爱国情怀,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用“戎葵凝笑墙东”与“一身伤老”对比,衬托了词人此时心中的冷寂。6边塞征战诗阅读下面两首边塞诗,回答问题。塞下曲唐常建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塞下曲明苏佑将军营外月轮高,猎猎西风吹战袍。觱篥无声河汉转,露华霜气满弓刀。【注】玉帛:指乌孙使者朝觐汉武帝时携带的礼品。乌孙:汉朝时活动在伊犁河谷一带的游牧民族。觱篥(b l):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形似喇叭。同为边塞诗,这两首诗在内容和感情上有何不同?_答案常诗写了边塞无征战(和平、安宁、无战事)的景象,抒发了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或赞美化干戈为玉帛)之情;苏诗写了将士寒夜戍边的场景,表达了对戍边将士不畏艰苦、保家卫国(戍边卫国)的精神的赞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