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组合(十一)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七)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39880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组合(十一)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七)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组合(十一)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七)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组合(十一)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七)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组合(十一)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七)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辐辏(zu)骠骑(pio)拧螺丝(nn) 枵腹从公(xio)B.划拨(hu) 股肱(u)癫疯病(din) 相机行事(xin)C.捆扎(z) 应允(yn)黑黢黢(q) 生杀予夺(y)D.侪辈(chi) 逶迤(wi)炸鸡块(zh) 滂沱大雨(pn)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A项,辐辏(cu);B项,股肱(n);D项,炸(zh)鸡块。答案C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柳宗元过世的时候,韩愈为他写了非常感人的墓志铭,然而在韩愈的立场上,柳宗元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是非常值得歌诵的。B.如果关汉卿真是一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的人,我相信他不会这么软弱,他的戏一定泼辣、野性,会真正构成民间感动的力量。C.纪念何克希同志诞辰110周年坐谈会暨央视文献纪录片不朽的番号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开机仪式在余姚梁弄举行。D.明朝后期,“公安派”和“竟陵派”以“性灵”为主张,认为写文章应该直接抒发自己的心灵、情感,应探利得珠,反对虚假的道德文章。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A项,歌诵歌颂;C项,坐谈会座谈会;D项,探利得珠探骊得珠。答案B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鹿原是一个整体性的世界,自足的世界,饱满丰富的世界,它正是以这样凝重、浑厚的风范跻身于我国当代杰出的长篇小说的行列。B.你看,有一个愿意我活几天的,那力量就这么大,然而现在是没有了,连这一个也没有了,同时,我自己也觉得不配活下去,别人呢?C.独念东汉党人,千古盛事,然郑康成教猱升木,模楷儒冠,而名字不在党籍。余抱樸杜门,论治不缘政党,谈艺不入文社。D.吴三桂镇守山海关,此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然而吴三桂并不是可靠之人,由他把守山海关只会让明朝政府深受其害。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A项,跻身:使自己上升到(某种行列、位置等);置身。B项,连:表示强调(下文多有“也、都”等跟它呼应),含有“甚而至于”的意思。C项,教猱升木:比喻教唆坏人干坏事。此处感情色彩不当。D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形容地势十分险峻。答案C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自热播一个月来,集电视、网络超高关注于一身的古装权谋大剧琅琊榜始终牢牢以势不可挡之势占据话题热议榜,影评人纷纷为其撰文,众粉丝日夜为它刷屏。B.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有助于保护和传播这些珍贵文献,也利于发挥这些文献铭记历史、珍惜和平、捍卫人类尊严的积极作用。C.借助“互联网”这一平台,在国家顶层设计的强化下,各种新思维、新技术、新应用与新业态竞相呈现,快速移动化与融合化助推新媒体的功能与影响力不断扩大。D.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参与活动的城市将主要通过限制机动车进入城区、设立步行区、自行车专用区来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并鼓励人们使用更为清洁的交通工具。解析A项,成分赘余,删掉“自”,同时语序不当,正确语序“以势不可挡之势牢牢占据”。C项,搭配不当,应改为“功能不断拓展”或者“功能不断提升,影响力不断扩大”。D项,成分残缺,“通过的措施来增强”,介词宾语残缺,缺少与“通过”相搭配的中心词。答案B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他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建议领导干部博采知识精华,畅游知识海洋;以“_”要求领导干部敬民爱民,落实民生小事;以“_”警示领导干部要做到喜不忘忧,未雨绸缪;以“_”勉励领导干部勤勉任事,敢作敢当;以“_”强调领导干部做事不弃微末,精益求精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但愿苍生俱保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为官避事平生耻A. B.C. D.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第一处后文的内容是“敬民爱民,落实民生小事”,这是关于民生的,因此应该选择。第二处根据后文中“喜不忘忧,未雨绸缪”判断,与中考虑“安、危”“存、亡”“治、乱”相一致。第三处后文中“勤勉任事,敢作敢当”与“为官不避事”一致。第四处后文中“不弃微末,精益求精”与中“敬细以远大”一致。答案C6.请在横线上分别填写小张和刘先生的儿子说的话。要求:语意明确,语言得体,每人说的话不超过60字。树人中学文学社准备请校友、著名作家刘枫先生来学校作一次写作讲座,为此,文学社让小张带着请柬登门邀请。不巧刘先生不在家,开门的是他儿子。于是小张对他说:“_”刘先生回家后,他的儿子拿出请柬,向父亲转述了小张的来意:“_”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和准确的能力。因此,解题时既要注意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又要注意人物的身份。答案(示例)(小张说:)您好,我是树人中学文学社的小张,想请刘老师去给我们文学社作一次写作讲座,这是请柬,请您转交给他,好吗?谢谢。(刘先生的儿子说:)爸爸,今天树人中学文学社的小张来过了,想请您去给文学社作一次写作讲座,这是文学社给您的请柬。(意思完整、用语得体即可)7.下图是“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的会徽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答:_解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图标题,此类试题一般通过分析图标中的文字、数字、字母的组合和线条、图形的变化来推出其包含的寓意。答案(示例)该标志包含“浪花”“双手”和整体的圆形,浪花表示海峡;双手表示两岸同胞交流合作;圆形将浪花和双手包容,寓意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携手并进的“和谐”“圆融”。(构图要素完整、寓意解说合理即可)二、名句默写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北海虽赊,扶摇可接;_,_。(王勃滕王阁序)(2)且夫水之积也不厚,_。_,则芥为之舟。(庄子逍遥游)(3)_,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_。(白居易琵琶行)(4)四围山色中,_。_,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长亭送别)(5)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_,_。(杜甫阁夜)答案(1)东隅已逝桑榆非晚(2)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3)千呼万唤始出来未成曲调先有情(4)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5)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感恩节的两位绅士美欧亨利斯塔弗皮特坐在联合广场边东侧入口处右面的第三条长凳上。九年来,每逢感恩节的下午一点钟,他总是准时坐在老地方,总有奇遇发生在他身上,使他心跳加速,激情澎湃。但今年,皮特出现在一年一度的约会地点,是出于习惯,并不是被饥饿驱使。当然,皮特一点儿也不饿。他来这儿之前刚刚大吃了一顿,如今只剩下呼吸和走路的力气了。他气喘吁吁,脖子上坠着一圈参议员似的脂肪。他衣衫褴褛,衬衫前襟的裂口一直开到胸口,那顿特别丰盛的饭菜给斯塔弗皮特带来了难以承担的热量。宴会以牡蛎为头盘,以葡萄干布丁为最后的甜点,似乎全世界的烤火鸡、煮土豆、鸡肉色拉、南瓜饼和冰淇淋都来了。那顿饭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当时,他正经过第五大道起点附近的一幢住宅,那里住着两位家世古老的老太太。她们的传统习惯之一,就是派一个佣人等在门口,把正午过后第一个饥饿的路人请来饱餐一顿。皮特去公园时刚好路过,就被请了进去。皮特挺着滚圆的肚子,直勾勾地盯了前方足足有十分钟。这时,他的眼睛惊恐地鼓了出来,他的呼吸停止了,穿着破皮鞋的短腿也开始在沙砾地上簌簌地抖个不停。因为那位老先生正穿过第四大道,向他坐着的长凳走了过来。九年来,这位老先生总是如期而至,寻找坐在长凳上的皮特,把他带到一家饭馆,看他美餐一顿。老先生是个忠实的爱国者,试图把这件事变成一个传统,永不放弃,比如每周收集几毛钱的工人保险费啦,或者打扫街道之类。老先生威严庄重地走来。他身材高而瘦,年过花甲,从头到脚一身黑色,鼻子上架着一副不稳当的老式眼镜。和去年相比他头发更白更稀疏了,也比去年更加依赖那根粗大的拐杖。皮特眼看着他的老恩人走了过来,不禁呼吸急促浑身发抖。“早上好。”老先生说,“我很高兴看到你。为这个,今天的感恩节对我们来说都意义非常。假如你愿意跟我一起来,朋友,我愿意请你吃一顿饭,让你的身心更为和谐。”皮特一直很不解,老先生说这番话时的神情为什么那么悲哀。他不明白,老先生无亲无故,在公园东面一条冷僻的大街上一座破败老旧的褐色住宅里租了几间屋子,孤苦伶仃艰难度日。老先生时时幻想有一个儿子来继承他的事业,那样一来,它就会成为一种传统。皮特抬着头望了老先生足有半分钟之久,神情自怨自艾,孤单无助。老先生的眼睛里闪烁着施予的快乐,并因此炯炯有神。他脸上的皱纹一年比一年深,但他那小小的黒领结仍像以往那样神气,他的衬衫洁白漂亮,两撇灰色的胡子也优雅地卷曲着。“谢谢您,先生。非常感谢,我这就跟您一起去。我饿极啦,先生。”饱胀引起的慵懒,并没有动摇皮特脑海中坚定的信念。他发出一声叹息,这叹息被别人误解为是饥饿的表示,接着,他举起了刀叉,为自己切了一顶不朽的桂冠。不到一小时,皮特向后靠去,他赢得了这场战斗,吃力地站起身来,目光呆滞,走向门口。老先生小心翼翼地数出一块三毛钱的零碎银币,在门口给了侍者三枚镍币作为小费,他们像往年那样,在门口分了手,老先生往南,皮特向北拐过街角就倒在了人行道上。救护车开到了!一小时后,另一辆救护车也把老先生拉来了。很快,一个医师同护士聊起了刚才两个病人的情况。“唉,你猜,那个年轻人是吃得太多了。那个体面的老先生,他都快要饿死了。他告诉我说,他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了。”(有删改)9.请简要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答:_解析答题时,要抓住小说的主要情节进行概括梳理。按照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或事理发展的逻辑顺序为文章划分层次,概括出每层主要内容即可得出答案。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和条理性。答案在感恩节,皮特意外获得丰盛的免费午餐,吃饱喝足。皮特准时出现在一年一度的约会地点,他不忍拒绝老先生的盛情,再次吃了一顿饭。结果皮特被撑倒,老先生被饿倒。原来,老先生为了行善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10.简要概括小说中老先生这个人物形象。答:_解析抓住小说中对老先生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和作者的相关叙述,然后进行归纳即可得出他的形象特征。作答时注意语言要简洁,要点要全面。答案老先生是一位威严庄重、有着良好教养、令人感到可敬的绅士。他生活清贫困苦,却同情比他更为贫苦的流浪汉,坚持做善事。11.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有何作用?试作简要分析。答:_解析先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一个是“表达技巧”一个是“作用”,答题时可以分成两点来回答。对于表达技巧,先分析画线句是否运用了修辞,从“黑领结仍像以往那样神气”“胡子也优雅地卷曲着”中可分析出画线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同时,画线句对眼睛、服饰等的描写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第二个是“作用”,要从画线句子对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情感,暗示人物身份、处境,表现文章主旨等方面去思考。抓住这两点简要说明即可。答案(1)运用了细节描写和拟人的修辞手法。(2)以此着力刻画老先生当时的神情,反映了人物的心理,凸显了老先生身上闪耀着的人性的光辉,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12.小说写皮特“他的眼睛惊恐地鼓了出来,他的呼吸停止了,穿着破皮鞋的短腿也开始在沙砾地上簌簌地抖个不停”,又写“皮特眼看着他的老恩人走了过来,不禁呼吸急促浑身发抖”。请结合文意说说皮特为什么惊恐发抖。答:_解析答题时,要结合上下文分析。从前文看,每年的感恩节老先生都要给皮特提供一顿免费的饭食,但是今年皮特已经提前吃饱喝足了。从后文看,皮特又吃了老先生提供的饭食。联系文章主旨思考这到底是为什么,则答案不难得出。答案他多年来的这一天总要接受老先生一顿免费的饭食,这已形成一种默契,而今年他意外地提前接受了别人的丰盛美食,现在肚子里一点儿食物也装不下了,但他为了不让老先生失望还必须得吃,所以惊恐发抖。13.小说的题目“感恩节的两位绅士”指哪两位绅士?作者塑造这两位绅士形象的目的是什么?试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探究。答:_解析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要结合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文章主旨等进行分析。作答此题要注意,作者塑造两位绅士形象是为了歌颂小人物身上的“善”,把握了这一点,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具体说明即可。答案老先生和皮特。作者在文中塑造的这两位绅士,一个虽然沦落到挨饿的地步,但却坚持在一年一度的感恩节请穷朋友吃饭的传统。而刚吃饱饭的穷朋友也忠实地扮演了自己的角色。他们各自作出牺牲,为的是给他人带来安慰。作者以此突出小人物在艰难的求生环境中,仍能对他人表现出真诚的爱与关怀,作出难能可贵的牺牲的精神,他们达到了自己精神境界的最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