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29705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级_ 姓名_ 学号_ 考场号_ 座位号_装订线平罗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二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1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人们在根本上所称为艺术品的,总是理解为人的一个创造物,以 便把它和自然作用的结果区别开来。这表明(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人们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文化是人类实践的产物A B C D 2.西方学者约瑟夫奈曾就柏林墙倒塌感慨:“早在柏林墙倒塌之前,西方的影视就已经穿墙而过影响了一大批人。如果没有西方流行文化经年累月传递的那些影像,光凭锤子和压路机是难以推倒柏林墙的。”这表明( )文化对政治具有反作用 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政治是文化的基础A. B. C. D.32015 年 5 月 23 日,西南地区最大的美术馆四川美术馆新馆正式掀开了神秘面纱。 四川美术馆开馆后将对市民免费开放,让观众感受艺术与美的熏陶。这样做是因为( )经济决定文化,没有物质条件的提高就没有精神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A B C D 4.十九世纪中叶,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缅因州关于反奴隶制的大讨论,激发了比彻斯托夫人的创作动机,写出了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小说。小说在美国民众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为美国废奴运动赢得200万同情者和支持者。材料体现了( )经济、政治与文化相互作用、影响 思想运动是文化创新发展的源泉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文化观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A. B. C. D.5.杭州宋城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主题公园+文化演艺”为主营模式。公司在主题公园的营造中强调“以文化提升旅游,以旅游促进文化传播”,成为文化行业内的常青树。该公司的经营理念表明( )A.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 B.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C.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始终同步 D.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6. 2015 年 4 月 23 日是世界读书日。一本好书是一本财富,好的文学作品像蓝天上的阳光、 春季里的清风一样可以净化人的灵魂,培养人的健全人格。这形象地说明( )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引导着人们的世界观,传递正能量A B C D 7.淮阴中学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其中篆刻社、管弦乐团受到前国务院总理李岚清的赞许,淮中学子在社团的百花丛中寻找自己青春与梦想的舞台。这表明( )在文化活动中中学生能自发提升文化素养 文化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 校园社团能直接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有利于培养健全人格 A. B. C. D. 8.一篇题为美国高中“中国妈妈”为何成为贬义词的帖子在上引发热议。帖子说,在美国高中生眼中,华裔家庭的孩子缺少独立性和自主性,什么事都是妈妈说了算。华裔家庭的高中生对这个词的理解和感受是:“中国妈妈”特别爱攀比,人家的孩子去学钢琴,自己的妈妈也要孩子去学钢琴总之,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中国妈妈”永远是以别人为标杆,然后让子女去达成妈妈心中的目标。而这种攀比的结果最终往往是对自己的孩子没了信心。这说明( )A.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C. 人们接受文化影响的方式是消极被动的、无目的的 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9.2015年8月9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朝闻天下栏目启动了校训是什么?的专题报道。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武汉大学校训:自强、弘毅、求是、拓新。上述材料体现了( )大众传媒是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 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校训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多样性 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A. B. C. D. 10.“人倒了咱不扶,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充满正能量的央视春晚小品,引发了国人的共鸣。扶不扶小品之所以能引发国人共鸣,是因为( )优秀文化能给人以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优秀的文化作品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A. B. C. D.11.暑期小强、小亮、小光、小东四位同学到博物馆的档案室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一天,他们的任务是为当地新出土的蕨类植物化石档案归类,但这些化石是该归入文化遗产还是自然遗产,四个人有了各自意见。四人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小强认为它们是人类保护的化石,应归入文化遗产小亮认为这些化石是纯自然的东西,应归入自然遗产小光认为这些化石是精神现象的物质载体,应归入文化遗产 小东认为这些化石不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应归入自然遗产A. B. C. D.12“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 仿佛雾罩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通过台湾诗人席慕 蓉的乡愁,我们可以感悟到( )积淀在民族心灵深处的情愫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留存于民族心理中的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源泉一定精神文化的感受总要通过一定的意象和载体来表达现代多元文化的碰撞呼唤传统文化和传统精神的回归A B C D 13数字时代,让过年多了一份穿越感,也有了更宽广的共享空间。打开老相册,在微信群回忆“小时候的年”,总能引起许多共鸣;回到老地方,在朋友圈晒出“各地年俗大全”,总能激发更多欢乐。互联时代,为新年调制出别具一格的年味儿。这表明 ( ) A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大众传媒代替传统媒介传递信息C人们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享用文化 D传统年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14.在进行文化比较时,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不能有文化中心主义。文化中心主义容易产生偏见,使文化僵化,不能适应时代变迁。这启示我们( )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必须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必须承认各国文化有优劣之分 要将其他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同等对待A B C D15.郑和首次下西洋距今已有600多年,600多年前郑和七次率船队浩浩荡荡驶入大海,历时28年,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传播中华文化的先河。下列关于文化传播的说法,正确的是( )文化传播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文化既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现代信息技术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从古至今,每一次文化之旅都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A B C D16.为制作纪录片中国古建筑,某摄制组运用现代数码摄影技术在全国各地拍摄101处古建筑,运用三维动画技术再现已消失古建筑,借助现代传媒介绍中国各个时期的建筑文化。该纪录片的播出助推了中国建筑文化热。这表明科学技术( )推动了文化资源收集、传递、储存方式的变革 决定并改变当代建筑文化的性质是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是促进文化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因素A B C D17中、日、韩虽然都使用筷子,但材质和形状却有差异。中国筷子多为平头竹筷子,韩国为空心不锈钢筷子,日本则为尖头竹筷子。目前全世界至少有18亿以上的人使用筷子,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的用筷习俗皆由我国传入,在东亚影响十分广泛,被形象地称为“筷子文化圈”。这体现了 ( ) 传统习俗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 不同国家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途径和媒介 文化遗产是文化一脉相承的见证和文化成就的标志 A B C D18.多年前,单身老人再婚,被视为给子女找麻烦;现在支持单身老人再婚,被写进了2012年8月13日发布的新24孝标准中。这表明( ) 孝文化的基本内涵已发生根本性改变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 要为孝文化注人新的时代精神 进行孝文化创新必须博采众长 A. B. C. D. 19国家主席习近平十分重视文化传承,曾提出领导干部要多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之所以要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是因为( )文化继承以文化积累作为保证 传统文化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传统文化能够增强民族认同感 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A B C D20.“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三十晚上熬一宿。这首儿歌描述的年俗活动经过千年传承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头的中国结。以上材料说明( ) 传统习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传统习俗是中华文明传承和进步的重要动力 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涌动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A. B. C. D.212015年11月7日,第十一届“北京论坛”开幕。论坛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中国与世界:传统、现实与未来”为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假如你是一名记者,对此进行报道,可用到的关键词有( )A尊重差异 文化竞争 文化共享 B继承传统 立足实践 文化创新C和谐相处 文化传承 文化渗透 D文化自信 文化融合 文化趋同22.某校依托本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从新生入学就以“礼”为先导,要求言行尚雅;倡导“学 而时习,学思结合”等儒家治学思想;每逢假期就组织学生寻访文化古迹,在互相交流心得 中,学生受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该校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营造文化氛围,接受文化熏陶 立足社会实践,筑牢精神根基创新教育方式,传承优秀文化 增强文化认同,倡导兼收并蓄A B C D 23. 启功是当代文人书风的代表人物,曾荣获“中国书法艺术终身成就奖”。他的书法既传承董其昌文人“书卷气”一脉,又典雅挺拔,秀而不俗,在当代书坛独树一帜,为中国的书法艺术增添了新的气息和活力,被书画界奉为“启体”。由此可见,文化创新( )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是社会实践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是使传统文化焕发生机的重要源泉A. B. C. D.24.下列选项能体现右图漫画寓意的有( )实现文化创新要避免出现与过去重复的东西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失去了文化创新的动力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前进的包袱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A B C D25. 当今世界,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2 500多个民族,6 000多种语言。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民,共同创造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文化。不同文明之间持续开展对话、交流,最终融汇成人类文明奔流不息的长河。这表明(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源泉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基础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A B C D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10分)有人说,文化是随一个人迎面走来的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和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过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他与别人如何擦肩而过?他如何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辨析:文化是人的一种素养,这种素养是与生俱来的。(10分)27(10分)红色旅游是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其打造的红色旅游线路和经典景区,既可以观光赏景,也可以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培育新的时代精神,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目前,江苏省已经有22家红色旅游景区进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全省红色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突破4千万人次。通过加大红色旅游设施建设投入,红色旅游占江苏旅游产业的比重逐年上升,同两年前相比,红色旅游景区的接待量翻了一番还要多。从2008年起,各地一大批红色旅游景区免费开放以后,不仅游客成倍增长,还给整个城市的旅游产业和其他服务业带来乘数效益。结合材料,谈谈发展红色旅游的文化意义。(10分) 28(10 分)由中国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得到国 际社会高度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驼铃声声、舟楫相望。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联系东西方的“国道”,也是整个古代中外经济及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像古代丝绸之路一样,“一带一路”不仅仅是陆海贸易通道,和人流、物流一起东奔西走的,更有丰富多彩、美不胜收的文化交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有利于推动欧亚大陆甚至欧亚非大陆的经济整合,也必将带来 各相关国及背后多元文明的群体性复兴。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对于当代文化交流的意义。(10 分) 29(10分)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于过去,带有深深的历 史印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熏育出来的医疗科学,骨子里渗透着浓浓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几千年来,中医中药以显著的疗效、浓郁的民族特色、独特的诊疗方法、系统的理论 体系而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成为人类医学宝库的共同财富,历数千年而不衰,显示了自身 强大的生命力。在当代,中医药学应在挖掘继承传统中医学精华的基础上,变革创新其外壳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充分领悟和吸取中医学的科学内核,又要认真分清和摒弃中医学的封建糟粕;既要发扬中医学的特色特长于国内国外,又要携手西医学共创 现代医学的理论和临床。只有这样,中医学才能在现代社会得到大的进步,才能延续五千年 的生命,也才能彻底消除对中医的怀疑和攻击,也才能真正振兴中医,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 贡献。结合材料,从“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角度,说明怎样才能使传统中医药学在现代社会大放异彩。(10 分) 30.(10分)一股传统文化的热潮正在中国涌流。从百家讲坛吸引数亿观众到于丹论语心得狂销300多万册,从古装影视剧热播到历史题材图书畅销,从人大成立国学院到北大、清华等开设“国学班”,从各地恢复祭孔到海外孔子学院遍地开花,从私塾重现到儿童读经这一切都表明,曾经渐行渐远的传统文化正在回归。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探究我国传统文化如此之“热”的原因。(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