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1823398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5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7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答案:(1)世间即使要用我,然而我拿什么为世间所用呢?(2)不久,跟随他学习的人很多,磨练激励,成就他们的才能学识。(3)地方官吏激起变乱,百姓就没有罪,能不杀戮而等待命令,还算得上是安分守法的百姓。,【考题精解】(1)侧重词语及文言句式的翻译。即:即使。而:然而。奚:什么。句式:而我奚以为用?要译出问句语气特点,宾语前置语序要恢复。重点词语翻译准确,语句通顺。(2)侧重固定搭配及词语的翻译。既而:不久。从:跟随。器业:才能学识。(3)侧重于词语的翻译。止:停止。尚:还算得上。本题的三个句子,特别需要理解的是实词意思,务必把语句放到原文中根据上下文语境整体考虑,以提高理解的正确率,还需注意翻译语句的通顺合理。,“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文言文考查的重要题型,所占分值也最重。这一考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1理解句子正确理解句子是正确翻译的前提,故先讲如何理解句子。理解句子,即要分析语境,又要分析句子本身。这里主要从分析句子本身的角度来说。理解句子应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理解词语多年来的高考试题表明,要求考生理解并翻译的句子,并非每一个词语都有难度,都不易理解,而只有一两个词语有较高的难度。从这个意义说,理解句子就是对关键词语的确切认知。一般说来,这关键词语表现为多义实词或词类活用。辨析句式有些文句,在实词、虚词方面没有太多障碍,但要真正说清其含意却有难度,这时就得转换视角,从句式方面作考虑,这样也许会寻求到正确的理解。,烛照全文有些文句,仅靠分析句子本身是不够的,还须要跳出文句,综观全文,求助于“左邻右舍”上下文。,2翻译句子从现有高考命题看,翻译句子分主客观两种题型,湖南高考是以主观题为主。,文言文翻译既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主要题型,也是文言文阅读测试中的难点。学生在做题时或茫然不知所措,或随心所欲译之。笔者认为,只要我们研究考纲,锁定得分点,注重练习,定能做到事半功倍,求得突破。翻译法则,一、一个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的方法,严格按照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多以直译为主,在直译无法译清的情况下,根据上下文语境,可以考虑采用意译法。,1直译文句: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2010年湖南卷考题)译句:诸葛亮不敢据守渭水,这容易对付啦。,参考例句,分析:“据”译为“据守”,“此”译为“这”,“与”译为“对付”,“耳”译为“啦”。,2意译文句: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张衡传)译句:(张衡)在河间相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朝廷任命他为尚书。,分析:“视事”不能直译为“视察事情”而应意译为“到任工作”,“乞骸骨”应意译为“请求辞职回家”。,二、两个意识:语境意识,赋分意识文言文中字词常一词多义,翻译时选用何种意思,应充分考虑上下文语境。赋分意识是指要注重语句的踩分点,也即评卷老师赋分的地方,或字词,或格式。,1语境文句: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志一也。(兰亭集序)译句:即使时代不同、世事有别,但是人们因死生而产生感慨,这种情致则是一样的。,参考例句,分析:根据上下文语境,应将其译成转折性文句。,2赋分文句: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2010年全国卷)译句:恰巧元朝派遣脱脱来征收粮饷,用些耸人听闻的话威胁梁王,一定要杀掉王祎。,分析:高考此句共5分,会、胁、危言、必,各1分,句意通顺占1分。考生在做题时,应注意到5分分布情况。,三、三个标准:信、达、雅信、达、雅是文言文翻译必须做到的,特别是信、达部分。信即忠于原文,达即通畅、无语病,雅即语辞与润色。文言句子翻译出来以后,考生应当读读自己的译句,看看是否符合现代语法,是否有语病。,文句: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其终身骄惰而窃食也。(2010年湖北卷)错译:如果知道一时不被盗,却不知道他们一生都在骄横懒惰窃取衣食。正译:只知道他们一时不去做盗窃,却不知道他们一生都在骄横懒惰窃取衣食。,参考译例,分析:上述错译只要考生在译完后,将句子重读一遍,就会发现所译文句,有不合逻辑的语病,不符合翻译标准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