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虚词的意义和用法.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1822402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05.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虚词的意义和用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3虚词的意义和用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3虚词的意义和用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一、考点解说二、命题趋势三、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归纳整理,系统掌握(二)掌握推断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基本方法,1.结构分析法:而母立于兹吾尝终日而思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2、语境推断法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通明少以勇力闻,尝与贼战,贼射之洞胸,通明即拔矢裂甲裳裹其创,往逐射者,竟杀其人而还,一军皆壮之。09年江苏卷),3.代入比较法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B.发兵捕之,久不得周怀政之诛,帝怒甚C.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D.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答案D解析A项代词,代李迪/表祈使,当,可。B项代词,代亡卒/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项“以何”的倒装,用/用来。D项都是竟然。,(三)熟知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而1、吾从而师之2、子退而自察3、君乃反迎而贺4、序八州而朝同列5、骊山北构而西折6、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7、危而不持,颠而不扶8、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9、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10、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11、某所,而母立于兹12、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何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2、牛何之3、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4、何可废之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6、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7、何由知吾可也8、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9、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乎1、岂取之易守之难乎2、至于心,独无同然乎3、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4、浩浩乎如冯虚御风。5、山川相缪,郁乎苍苍。6、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乃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2、当立者乃公子扶苏。3、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5、君乃反迎而贺6、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其1、而予亦悔其随之2、士也罔极,三四其德3、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4、藏之名山,传之其人5、贼爱其身,不爱人6、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7、汝其勿悲8、日月忽其不淹兮,若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2、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3、徐公不若君之美也。4、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5、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6、若为佣耕,何富贵也,所1、不如早为之所乐土乐土,爰得我所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3、财物无所取(鸿门宴)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5、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人与非常也(鸿门宴)6、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7、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为11、君家妇难为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3、能以经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5、古人以俭为美德6、霓为衣兮风为马7、君既为府吏8、冥有鱼,其名为鲲9、非为织作迟10、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焉1、于是余有叹焉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3、则牛羊何择焉4、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5、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6、晋国,天下莫能强焉7、而人之所罕至焉8、必知乱之所为起,焉能治之9、且焉置土石,以1、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2、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3、斯亦伐根以求木茂4、虽董之以严刑申之以孝悌之义5、斧斤以时入山林6、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7、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8、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9、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10、不赂者以赂者丧,“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因遗策,与1、则与一生彘肩.2、自占数十顷,给与农.3、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4、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5、恐年岁之不吾与6、寡人无复与焉.7、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则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4、然则诸侯之地有限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6、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者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2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2、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3、客何为者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5、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6、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之1、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3、之二虫又何知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5、申之以孝悌之义.6、褒禅山亦谓之华山.7、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8、师道之不传也久矣.9、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10、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1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12、姜氏何厌之有?13、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虚词归类:1、一词多类异用2、同类异词3、句末助词4、句间助词5、关联虚词6、介词7、特殊句式中的标志词,(四)掌握常见的复音词,固定格式: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非死则徙尔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为仲卿母所遣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其是之谓乎/其李将军之谓也邑有成名者君将若之何,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意思是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例如:如太行、王屋何?(如何处理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呢?)奈并累若属何?(把你们一起连累了可怎么办呢?)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啊虞啊我拿你怎么办呢?),何(奚、曷)以(用)为何以为何为。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还要干什么呢?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世方乱,安以富为?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胜自磨剑,人问曰:何以为?(磨剑干什么呢?)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吾英王,奚跪为?(我是英王,为什么要给你下跪呢?),5.几种习惯的固定句式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意思是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例如:如太行、王屋何?(如何处理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呢?)奈并累若属何?(把你们一起连累了可怎么办呢?)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啊虞啊我拿你怎么办呢?)常见文言句式,孰与、何如。这两种说法都是询问比较的结果,用法相同。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吾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一个离得更远?)孰与、何如还可以用来询问利害得失,或表示抉择取舍。救赵孰与勿救?(救赵与不救赵哪个有利?)惟坐待亡,孰与伐之?(与其坐而待毙,哪如起而进攻他们?)岭南梅开早,何如北地春?与孰与、何如这种用法相同的还有孰若、孰如、何若等。,不亦乎?可译为:不吗?,难道不吗?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何(奚、曷)以(用)为何以为何为。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还要干什么呢?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世方乱,安以富为?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胜自磨剑,人问曰:何以为?(磨剑干什么呢?)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吾英王,奚跪为?(我是英王,为什么要给你下跪呢?),何之为。这个格式的意思是还算得上、还谈得上什么、还说什么。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还谈得上什么恩惠呢?)国仇未报,何以家为?何以名为?臣夫桑下之饿人也?得无、无乃。得无又写作得毋、得微、得非等,意思是该不会、莫不是、只怕是、岂不是、莫非等。得无教我猎虫所耶?日饮食得无衰乎?得毋有病乎?无乃又写作毋乃、非乃、不乃,意思是岂不是、莫非是、恐怕要等。求,无乃尔是过欤?(恐怕要责备你吧?)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恐怕不可以吧?)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岂不是晚了点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