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3月月清考试试题 理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20852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数学3月月清考试试题 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二数学3月月清考试试题 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二数学3月月清考试试题 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灵宝市2016-2017学年高二数学3月月清考试试题 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设函数在处可导,且,则的值等于( ) . . . .-22.有一段“三段论”推理是这样的:对于可导函数,如果,那么是函数的极值点,因为函数在处的导数值,所以是函数的极值点.以上推理中 ( ) .大前提错误 .小前提错误 .推理形式错误 .结论正确3.曲线在处的切线与直线平行,则实数的值为( ). . . .4.函数y=4cosx-e|x|(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5. 分析法又称执果索因法,若用分析法证明“求证”索的因应是( ) . . . .6. 某中学四名高二学生约定“五一”节到本地区三处旅游景点做公益活动,如果每个景点至少一名同学,且甲乙两名同学不在同一景点, 则这四名同学的安排情况有( ) .10种 20种 .30种 .40种7. 已知复数,则复数的共轭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 第一象限 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8. 若在上是减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 ) . . . .9. 已知函数的定义域是,若对任意,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 . . . .10.设,且二项式的所有二项式系数之和为64,则其展开式中含项的系数是( ) 11.已知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且当成立(是函数的导函数), 若,则,的大小关系是( ) . . . .12.已知,则 ( ) 1008 2016 0 403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已知函数,则.14.某微信群中甲、乙、丙、丁、戊五名成员同时抢4个红包,每人最多抢一个,且红包被全部抢光,4个红包中有两个2元,两个3元(红包中金额相同视为相同的红包),则甲乙两人都抢到红包的情况有 种(用数字作答).15.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16.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部分对应值如表,的导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x-1045f(x)1221下列关于的命题:函数是周期函数;函数在上减函数;如果当时,的最大值是2,那么的最大值是4;当时,函数有4个零点; 函数的零点个数可能为0,1,2,3,4.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分)已知复数.(1)若为纯虚数,求实数的值;(2)若复数与在复平面上所对应的点关于虚轴对称,求的实部; (3)若复数,求.18. (12分)为了在夏季降温和冬季供暖时减少能源损耗,房屋的屋顶和外墙需要建造隔热层,某幢建筑物要建造可使用20年的隔热层,每厘米厚的隔热层建造成本为6万元.该建筑物每年的能源消耗费用(单位:万元)与隔热层厚度(单位:)满足关系:,若不建隔热层,每年能源消耗费用为8万元,设为隔热层建造费用与20年的能源消耗费用之和. (1)求的值及的表达式; (2)隔热层修建多厚时,总费用达到最小,并求最小值.19.(12分)(1)已知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计算,由此推测计算的公式,并给出证明.(2)求证:.20.(12分)(1)已知是内任意一点,连接并延长交对边于则,这是一道平面几何题,其证明常采用“面积法”:.请运用类比思想,对于空间中的四面体,存在什么类似的结论?并用体积法证明.(2)已知,求证:不都大于1.21.(12分)已知函数(1)若函数在处取得极值,求的值;(2)若函数的图象上存在两点关于原点对称,求的取值范围.22.(12分)已知函数.(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最小值;(2)若函数在上的最小值为,求的值;(3)若,且对任意恒成立,求的最大值.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月考试题 高 二 数 学 (理科参考答案) 1、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5 610 C 1112 2、 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6 14.18 15. 16.3、 解答题17、 (10分) (1) (2)-1 (3)518、 (12分) 解:(1)设隔热层厚度为,由题设,每年能源消耗费用为 .由得, 则.而建造费用为 则 (2),令得(舍去) 当时,在上是减函数, 当时,在上是增函数, 当时,有最小值为. 当隔热层修建5厚时,总费用达到最小值为70万元.19、(12分)(1) 证: ; ; .由此推测:.(*)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式.(i)当时,左边=右边=2,(*)式成立.(ii)假设当时(*)式成立,即 .那么当时,由归纳假设可得.当时,(*)式也成立.根据(i)(ii),可知(*)式对一切正整数都成立.(2)证:当时,左边=,不等式成立. 假设当时不等式成立,即 .则当时, 20、 (12分) 解:(1)在四面体中任取一点,连接并延长交对面于点,则. 证明:在四面体与中, 同理有: (2)法一:假设均成立, 则三式相乘,得 由于, 同理:. 三式相乘,得 与矛盾,故假设不成立. 不都大于1.方法二:假设均成立. 而 与矛盾,故假设不成立. 原题设结论成立21、 (12分) 解:(1)当时,. 因为在处取得极值,所以,即 ,解得,经验证满足题意,所以. (2)由题意知的图像上存在两点关于原点对称,即 图象上存在一点,使得 在的图象上,即有 消去,得 ,化简得. 则由题意关于的方程在上有解. 设, 令,得, 当时,在为增函数; 当时,在为减函数. 所以 ,即的值域为. 所以当时,方程在上有解. 所以当时,函数的图像上存在两点关于原点对称.22、 (12分) 解:(1)的单调增区间为,单调减区间为,(2),当时,在上单调递增,所以,舍去.当时,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若,在上单调递增,所以,舍去,若,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所以,解得.若,在上单调递减,所以,舍去,综上所述,.(3)法一:由题意得:对任意恒成立,即对任意恒成立.令,则,令,则,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因为方程在上存在唯一的实根,且,当时,即,当时,即.所以函数在上递减,在上单调递增.所以所以,又因为,故整数的最大值为3.法二:直接构造函数 令 当时,在上恒成立,在上恒成立, ; 当时,令 当变化时,、变化情况如下表:x-0+减函数极小值增函数 即即 同法一 的最大值是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