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破题致胜微方法(文言文系列2)文言实词含义推断八法(含解析)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20736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破题致胜微方法(文言文系列2)文言实词含义推断八法(含解析)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 破题致胜微方法(文言文系列2)文言实词含义推断八法(含解析)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 破题致胜微方法(文言文系列2)文言实词含义推断八法(含解析)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实词含义推断八法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常见实词数量多,变化多,怎样来推断实词的含义呢?下面提供的八种方法,在推断和解释文言实词含义上是非常有效的,对考生复习、备考也会很有帮助。1、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的。例如:【2016年高考北京卷】C“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题目中给的词义是 给予。我们根据上句内容可以判定是错误的,上句是“子为我致生鹿,二十赐子金百斤,什至而金千斤也。”译为:您给我贩来活鹿,二十头就给您黄金百斤;十倍(二百头)就给您黄金千斤。由此可以推断出“赋”当给予讲是错误的,应当是“征税”。2、结构分析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例如:“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原列传)。“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相对。“疾痛惨怛”并列陈述几种情况,译为“疾病、痛苦、凄惨、忧伤”,那么“劳苦倦极”的“极”就不可译为“极点”,应翻译为“疲困”。例如:“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屈原列传)。上下句以“而”相连,表并列关系,据“亡国破家”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可推知“圣君治国”亦当为并列关系,译为“圣明之君,治平之国”。若译成“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则为主谓关系,与前句结构显然不相对应。3、 邻字帮助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例如:“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中的“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劳”。再如:“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其中“冲”按常见义比较费解,如果由它的邻居“幼”字来帮助的话,则迎刃而解,可以推断是“年幼”的意思。4、 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例如:“自放驴,取樵炊爨”,题目中给的词义是:樵打柴。“樵”字前有动词“取”,后有动词“炊爨”,上下联系起来,不难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是名词,应该是“木柴”的意思,“打柴”是动词,明显不当。5、 联想推断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例如: “齐人追亡逐北”,题目所给的义项是:北指败逃者。依据过秦论中“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亡”当“逃亡的人”、“北”当“败逃的人”讲,可以推断答案也是正确的。“城之不拔者二耳”,题目所给的义项是:拔被攻取。依据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其后秦伐赵,拔十城”的“拔”当“攻取”讲,再结合语境,可以推断答案是正确的。6、 成语对应法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例如:“释农耕”,分析“释”的意思,我们根据所熟悉的成语“爱不释手”可知道,“释”的意思是“放弃”。由此推断“释农耕”应该是“放弃农耕”的意思。7、 古今比照法注意古今异义词汉语词汇中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不同,最忌望文生义,“以今律古”。这里要特别注意古今构词特点,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往往有其固定义项。例如:“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中的“南面”。现代汉语词典有两个义项:一是指“南边”,即表示方位的“南面”,在这个意义上古人单说“南”而不说“南面”;二是古代以面朝南为尊位,君主临朝南面而坐,因此把为君叫做“南面为王”“南面称孤”等。句中的“南面”是指乐毅想谋反后为君,用的是古代的意义。在这一点上,文句中的“南面”与现代汉语是不相同的。8、字形推断法借助字形推断汉语属于表意文字,对于一些词的意思可以通过字形特征来进行推断。例如:方其系燕父子以组。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句中的“组”是以“纟”为偏旁,可以知道词义和绳索有关,前边有“系”(捆绑)燕父子,由此可以推知“组”的意思为“带子,绳索”。句中的“析”字由“木”和“斤”两部分组成,而“斤”在古汉语里是“斧子”的意思,用斧子把木头劈为两半,在结合前边“分”“离”为这些字的意思,就可推断出“析”的意思为“分开”。【实战演练】1、阅读下面文言文,并完成(1)-(8)题。 桓公问于管子曰:“楚者,山东之强国也,其人民习战斗之道。举兵伐之,恐力不能过,兵弊于楚。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即以战斗之道当之矣。”公曰:“何谓也?”管子对曰:“公贵买其鹿。”桓公即使人之楚买生鹿。管子即令桓公告民,藏谷十之六。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令中大夫王邑载钱二千万,求生鹿于楚。楚王闻之,告其相曰:“彼金钱,人之所重也,国之所以存,明王之所以赏有功。禽兽者,群害也,明王之所弃逐也。今齐以其重宝贵买吾群害,则是楚之福也,天且以齐私楚也。子告吾民,急求生鹿,以尽齐之宝。”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畋鹿。管子告楚之贾人曰:“子为我致生鹿,二十赐子金百斤,什至而金千斤也。则是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楚之男女皆居外求鹿。隰朋【1】教民藏谷五倍,楚以生鹿藏钱五倍。管子曰:“楚可下矣。”公曰:“奈何?”管子对曰:“楚钱五倍,其君且自得而求谷。”桓公曰:“诺。”因令人闭关,不与楚通使。楚王果自得而求谷。谷不可三月而得也,楚籴石四百。齐因令人载粟处芊【2】之南,楚人降齐者十之四。三年而楚服。桓公问于管子曰:“吾欲制衡山【3】之术,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燕、代必从公而买之。秦、赵闻之,必与公争之。衡山之械器必倍其价。天下争之,衡山械器必十倍以上。”公曰:“诺。”因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不敢辩其价。齐修械器【4】于衡山十月,燕、代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燕、代修三月,秦国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衡山之君告其相曰:“天下争吾械器,令其价再什以上。”衡山之民释其本,修械器之巧。齐即令隰朋购粟于赵。赵粜石十五,隰朋取之石五十。天下闻之,载粟而之齐。齐修械器十七月,修籴五月,即闭关不与衡山通使。燕、代、秦即引其使而归。衡山械器尽,鲁削衡山之南,齐削衡山之北。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注释:【1】隰朋:春秋时齐国大夫。【2】芊:地名。位于齐楚接壤处。【3】衡山:齐鲁之间的小国。【4】修械器:意思是施行购买兵器的策略。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1) 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畋鹿 【答案】放弃。根据成语“爱不释手”释解释为放弃,可以推断出。(2) 举兵伐之 桓公即使人之楚 【答案】代词楚国;到。语法功能推断,伐动词,后加名词;楚名词作宾语,前应为动词。(3) 天且以齐私楚也 (4) 因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 【答案】 兵器邻字推断,器兵器,械也是兵器(5) 赵粜石十五 修籴五月 【答案】 卖 ;麦 字形推断,出米为卖,入米为买。(6) 即奉国而归齐矣【答案】率领 语境推断法。“奉”有“捧着”“ 率领”之意, 由“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推断所以就是率领之意。(7) 楚者,山东之强国也【答案】崤山以东古今异义词(8) 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畋鹿。 2、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18分)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博学能属文,美须眉,善谈论。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举上计吏,州四辟从事,皆不就。夏侯霸之降蜀也,姻亲多告绝,祜独安其室,恩礼有加焉。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南夏,甚得江汉之心,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铃阁以下,侍卫不过十数人,而颇以畋渔废政。尝欲夜出,军司徐胤执棨当营门曰:“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将军之安危,亦国家之安危也。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吴将邓香掠夏口,祜募生缚香,既至,宥之。香感其恩甚,率部曲而降。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每会众江沔游猎,常止晋地,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于是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不之名也。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鸩人者?”祜女夫尝劝祜有所营置,令有归载者,祜黯然不应,退告诸子曰:“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汝宜识吾此意。”(节选自晋书羊祜传)【注】诡计:奇计。(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A博学能属文答案:写B祜独安其室答案:安抚C以兄霸之子妻之答案:做的妻子 D州四辟从事,皆不就答案:征召;赴任E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 答案:距离F祜改容谢之答案:道歉(2)为下列居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皆计所侵,送绢偿之( )A侵占B侵犯 C侵害 D侵袭答案: A 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 )A结交B连接 C往来 D沟通答案: C3.(2015北京卷)340000012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 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至公也。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墨者有巨子腹,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腹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不可不行墨者之法。”不许惠王,而遂杀之。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巨子可谓公矣。(取材于吕氏春秋去私)注祁黄羊:人名,晋国大臣。后文解狐、午、腹(tn),均为人名。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至公也( )A到达B极、最C至于D导致忍所私以行大义( )A忍耐B容忍C对狠心D抑制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BCD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与其子而授舜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传给了舜B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您的发问是恰当的,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C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在这件事上先生还是听我的吧D此所以禁杀伤人也这是用来禁止杀伤人的法令4请把第一段中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_5用恰当的熟语描述下列人物各自的处世为人。要求任选两人,每个人物用两个熟语(包括成语)描述。晋平公 祁黄羊 腹_6请具体说明“善”字在以下三种语境中指向的对象。平公曰:“善。”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_【参考答案】1B C2A(2A那么/它的。B的;C表承接,就;D的人。)3B(3联系上下文可知,“君问可”是“您问我谁可以胜任这个职位”的意思,“可”指的是“胜任”,并不是在评价晋平公的发问。)4日月照耀万物而不偏私,四季运行而不偏私。天地、日月、四季都是依据德而行,所以万物能够顺利生长。5示例:晋平公:从谏如流 择善而从祁黄羊:出以公心 不念旧恶腹:大义灭亲 铁面无私6晋平公认可并批准祁黄羊的建议。因人对祁黄羊的荐贤、晋平公的纳谏以及解狐、祁午的称职表示赞赏。孔子对祁黄羊的荐贤原则表永赞赏。【文言参考译文】 天的覆盖没有偏私,地的承载没有偏私,日月照耀万物而不偏私,四季运行而不偏私。天地、日月、四季都是依据德而行,所以万物能够顺利生长。 尧有十个儿子,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传给了舜;舜有九个儿子,但是不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却传给了禹:(他们)最公正了。 晋平公向祁黄羊问道:“南阳没有县令,谁可以担任这个职位呢?”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担任)。”晋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君王问的是可以(担任)地方官的人,不是问我的仇人啊。”晋平公说:“说得好。”于是任用解狐(担任南阳县令)。国人都称赞他。过了不久,晋平公又问祁黄羊说:“国家没有掌管军事的官,谁能担任呢?”(祁黄羊)回答说:“祁午可以担任。”晋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说:“君王问的是谁可以担任(掌管军事的职位),不是问我的儿子呀。”晋平公说,“说得好。”于是又任用祁午(担任掌管军事的职位)。国人都称赞他。孔子听闻这件事,说:“太好了!祁黄羊的说法,推荐外人不回避仇人,推荐家里人不回避自己的儿子。”祁黄羊可以称得上公正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